两年亏损近两亿,产业痛点待破,亿华通再度冲刺港股如何突围?
导读:8月伊始,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今年1月27日,亿华通递表失败后,再次冲刺港股。
8月伊始,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今年1月27日,亿华通递表失败后,再次冲刺港股。
从新三板转向创业板,融资13.5亿元成为国内氢燃料电池领域上市第一股;如今亿华通将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场,试图实现“A+H”的布局。对此,亿华通方面解释称,这是根据公司业务发展情况,拓宽融资渠道,为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推进,业内对氢燃料电池的产业化扶持力度和研发力度都在加码。对于如何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陶栋艳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首先要重点突破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
A股上市两年亏损近两亿,毛利率持续下降
亿华通主营燃料电池系统;近年来其与车企的合作不断加速。2018年亿华通与丰田、北汽福田达成合作意向,三方联手打造氢燃料电池客车;去年6月,丰田联合亿华通、中国一汽、北汽、广汽、东风汽车等合作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面向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开展研发工作;今年6月,福田汽车拟与博世创投、博原嘉成、亿华通、福源智慧共同出资成立北京卡文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身处氢能风口,亿华通的业绩并未“起飞”。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1年亿华通净利润分别为4590万元、-976万元、-1.85亿元。对于亏损的原因,亿华通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是就应收账款的重大减值亏损计提拨备、雇员人数增加、持续投资研发新品等原因导致。
此外,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1年亿华通的毛利率分别为44.5%、43.2%和37.5%,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毛利率的下降或与其“价格战”有关,从亿华通的招股说明书可以发现,其主要营收来源是燃料电池系统销售。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整体市场需求有限,但市场前景让参与者不断增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兴起。亿华通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燃料电池系统销售均价从2019年的2万元/千瓦降至2021年四季度的9000元/千瓦。
另外,招股说明书显示,由于2019年-2021年应收账款金额占同期营收比重皆超过100%,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2019年-2021年,亿华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79 亿元、-2.03 亿元及 -0.92 亿元。
市场竞争加剧,氢燃料电池车渗透率如何快速提升?
广发证券分析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氢燃料电池应用前景广阔,发展潜力比较大。中泰证券认为,2022年将是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的爆发元年,十四五期间各地的政策出台和产业的本土专利研发速度以及商用车市场的销量都进入加速车道。目前,除了正在谋求港股上市的亿华通之外,捷氢科技、国富氢能等正在冲击科创板;未势能源、氢途科技、爱德曼氢能、国氢科技等多家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在今年上半年相继完成融资并明确提出上市计划。
但尽管前景美好,氢能仍处于商业化初期,存在诸多痛点问题,这也是亿华通等氢能产业公司处于亏损状态的原因。陶栋艳表示,目前我国氢能在关键技术领域,与海外仍有差距,比如国产膜电极在整体性能上与国际水平接近,但如铂载量、启停、冷启动、抗反极等专业特性上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此外,陶栋艳认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心脏的电堆,技术门槛较高,且成本占据燃料电池系统成本60%以上。
至于如何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渗透率的快速突破,陶栋艳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大规模渗透的前提首先是能源线路之争;从战略层面来看,以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为主流的氢能将是引导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从黑色高碳转为绿色低碳的关键技术之一。
陶栋艳进一步表示,在此背景下,氢燃料电池的发展首先需要重点突破膜电极、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在持续政策扶持下不断提升电池性能、并降低成本,铺开基础设施,教育市场,才能够真正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不过尽管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存在诸多痛点问题,但业内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领域的前景看好。兴业证券认为,受益于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政策、加氢及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等因素,预计202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超4.6万辆,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达6598.9MW,燃料电池系统销量达51200套,产业年均复合增速呈现翻倍增长。
亿华通也在招股说明书预计2035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交通运输领域氢气需求量将由2020年不足1%增至2050年40%左右。不过,对于亿华通来讲,当下最重要的课题是赴港上市,如何实现“A+H”。
记者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