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上市 > 正文

2000亿赛道大爆发,43岁女博士要去IPO了

来源:湃客:投资家 发布时间: 2022-07-16 09:13:47 编辑:夕歌

导读:近日,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联川生物”)的IPO申请获得科创板受理,国金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作者 | 赵思蕊

国内基因科技领域又跑出一个IPO。

投资家网获悉,近日,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联川生物”)的IPO申请获得科创板受理,国金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通过本次IPO,联川生物拟募资6.08亿元,计划投向基因科技产品及服务平台扩产升级项目、分子诊断试剂研发项目、DNA合成平台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在联川生物的背后,站着一位女博士郎秋蕾,她在基因科技领域深耕多年,并通过创业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倘若联川生物此番顺利上市,现年43岁的郎秋蕾将收获人生中第一个IPO,而在科创板敲钟上市的高知创业者阵营中,又多了一位巾帼红颜。

近年来,在疾病尤其是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消费级基因检测和癌症筛查成为医疗大健康领域公认的“黄金赛道”。

基因检测被称为“解读生命密码的基本手段”。一般情况下,遗传风险不会随年龄发生改变,所以人的一生越早做一次完整的基因检测越好。

基因检测主要评估受检者未来患病的遗传风险高低,帮助受检者及早发现健康“地雷”,然后采取积极措施避开可能引爆“地雷”的条件,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伴随基因与基因组学研究不断发展,基因检测正引导着预测医学的发展,并应用于疾病预防、基因诊断、个性化医疗等多个方面,基因检测已经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

联川生物就是一家涉及基因检测业务的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基因科技领域,主要为客户提供基因检测科研技术服务。

目前,联川生物主要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客户提供层次丰富、技术前沿、品质稳定的科研服务及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基于底层基因技术的积累进行应用场景的迁移,已逐步切入临床应用领域,自主开发创新的基因检测医疗器械,形成“基础科研与临床应用”一体化布局;另外,公司布局合成生物学技术集群,并逐步将DNA合成技术应用于公司的科研服务、临床应用的相关业务中。

除科研服务外,公司正在逐步将业务范围扩展至临床基因检测领域,公司基于超多重PCR技术开发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肺癌基因检测试剂盒,目前该产品已处于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发补阶段。若该产品获批上市并实现商业化销售,或将成为公司的业绩增量点。

联川生物的科研服务主要覆盖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斯坦福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等境内外一流高校及研究所,累计协助客户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SCI论文超过2000篇。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联川生物的营收分别为7861.26万元、1.52亿元、2.05亿元,呈逐年递增趋势;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9.31万元、2277.63万元、3739.44万元,净利润在2020年扭亏为盈,并呈现增长态势。

其中,核心技术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维持在80%以上,分别为84.24%、87.55%及89.35%,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此,公司表示主要原因系核心业务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非核心业务占比逐渐降低,公司整体竞争力不断加强。

基因科技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保持竞争优势联川生物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469.68万元、2247.57万元、3088.73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4.97%,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8.70%、14.74%及15.10%,研发费用率整体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

在联川生物冲击科创板IPO的背后,站在一位43岁的女博士郎秋蕾。

郎秋蕾1979年出生于江西临川,因为调剂在大学时就读了生物学相关专业,也因为这一场“美丽的意外”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1年,在本科毕业后,郎秋蕾又考上了浙江大学微生物专业,最终实现硕博连读。2004年,郎秋蕾得到了前往美国休斯顿大学留学交流的机会。

在休斯顿大学,除了学习新知识,郎秋蕾还结识了影响其今后职业道路的关键人物,即休斯敦大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教授高晓连、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工程学教授周小川夫妇。

高晓连、周小川是全球前沿科研领域的开拓者和创新者,2004年两人联手哈佛大学著名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在《自然》杂志上合作发表论文,成功利用光化学原位合成基因芯片快速合成有活性的基因。这项技术开启了廉价人工基因合成的产业化大门。

郎秋蕾直言:“跟着两位教授,我可以实验室、企业两边跑,两边学。”就这样,她不仅体验到了科研乐趣,还了解到市场需求及运作,正是这段留学经历,推动郎秋蕾一步步走上了创业道路。

2006年,在两位教授的邀请下,郎秋蕾正式开启创业征程,拿着7万美元启动资金创立了联川生物。创业初期,团队只有2个人,郎秋蕾对很多事情都要亲历亲为,在高强度节奏下保证了所有研发与美国同步进行,并将生产线逐步向国内转移。

2008年,联川生物团队紧跟二代测序技术,抓住了市场先机,与集中在基因芯片技术的美国公司展开了差异化竞争,建立了基因组、RNA等更丰富的产品线。

然而,在接下来两年,情况急转直下,因为基因芯片被高通量测序技术取代,联川生物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公司内部甚至出现“公司是不是要倒了”的声音。

为尽快走出困境,郎秋蕾带领团队开始了攻坚克难,一边针对现有产品开发新的卖点,一边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迭代,事情终于在团队上下的艰苦奋斗中迎来转机。

2015年,联川生物团队成功研发出世界领先的VariantPro™基因捕获技术,全球首次实现一步法精准捕获目标基因,该项技术创新让联川生物一跃成为基因捕获领域的领先者。

自此开始,联川生物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开拓更多产品和服务,也吸引了众多资本入局。联川生物迄今共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浙商创投、华睿投资、如山资本、海邦投资、海越投资、锦聚投资等。

日益壮大的联川生物,开始谋求上市,于2017年5月挂牌新三板,如今正式冲击科创板IPO。倘若联川生物此番顺利上市,A股基因科技领域将再添一员,而现年43岁的郎秋蕾也将收获人生中第一个IPO。

截至IPO前夕,郎秋蕾直接持股17.23%,并通过控制联川投资间接控制10.32%的股权;周小川直接持股为21.25%。郎秋蕾、周小川合计控制48.79%的股权。如果联川生物最终成功上市,郎秋蕾也将借此实现财富自由。

中国基因检测市场起步较晚,早期发展相对缓慢,但以2015年为分水岭,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涌现出一大批基因检测公司,除药明康德等医疗巨头跨界布局基因检测业务外,还有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垂直类公司持续深耕基因科技领域。

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崛起,离不开政策层面的引导支持。今年5月,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基因检测、生物遗传等先进技术与疾病预防深度融合,开展遗传病、出生缺陷、肿瘤、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早期筛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精准解决方案和决策支持,为基因检测赛道再添一把火。

消费级基因检测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展现出巨大前景。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转化率正在持续提升。2020年,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服务的累计消费者为1210万名,2016年至2020年,进行基因检测的中国消费者数量以69.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672亿名。

其中,癌症筛查作为能够改变生命轨迹的技术,市场空间广阔。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全球癌症死亡总人数的30%。2020年,中国胃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五大高发癌种的筛查市场潜力约为2015亿元。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刺激下,未来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和癌症筛查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进而带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也吸引了一大批VC/PE进场押注。

2021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共发生106起融资交易事件,相比2020年增加32起;披露融资交易总额达213亿元,相比2020年增加10%。而在2020年,基因检测企业在一级市场中所获融资额为193亿元,年增长率高达153%,其中华大智造在当年4月完成一笔超10亿美元的超大融资,成为行业内的里程碑事件。

VC/PE蜂拥进场,源于看好这一片千亿规模“蓝海”市场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和癌症筛查渗透率较低。2020年中国消费级基因检测渗透率仅有0.8%,远低于美国8.8.%的渗透率。2019年,中国胃癌筛查渗透率为21.6%,低于日本的43.0%;而中国结肠癌筛查的渗透率为16.4%,远低于美国60.1%的渗透率。

未来,伴随基因检测和癌症筛查的渗透率提升,市场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在一级市场如火如荼的融资活动外,二级市场也涌现出不少基因检测相关公司。去年上半年,二级市场迎来3家基因检测上市公司,创造近580亿市值。

今年6月,美年大健康旗下的基因检测平台美因基因正式登陆港股,上市首日公司市值突破45亿元,被业内誉为“消费级基因检测第一股”。如今,在基因科技领域深耕多年的联川生物正式冲击科创板IPO,资本市场基因科技领域的上市阵营仍在持续扩容。

不过,与背靠美年大健康的美因基因等公司相比,联川生物的综合实力还有待提高。迄今为止,联川生物主要收入仍然来源于基因检测服务,而且还只是在科研领域,在要求更高的临床应用领域的产品还处于注册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联川生物很大一部分盈利来自政府补助。报告期内,公司确认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51.47万元、1560.64万元和1078.06万元,累计占净利润的比例超过50%。若未来公司不能持续获得政府补助,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回归公司基本面,联川生物虽然在2020年扭亏为盈,但公司尚处于高投入的研发阶段,盈利能力相对薄弱,此次公司能否成功迈过科创板的上市门槛,目前来看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