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健康冲刺港股IPO:去年亏损1.5亿,互联网医疗的故事还好讲吗?
导读:近日,总部在上海的梅斯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梅斯健康”)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主板上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注册医师用户及平均每月活跃用户计,梅斯健康旗下平台是中国最大的在线专业医师平台之一。
记者赵奕 胡金华 上海报道
近日,总部在上海的梅斯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梅斯健康”)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主板上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注册医师用户及平均每月活跃用户计,梅斯健康旗下平台是中国最大的在线专业医师平台之一。
就本次IPO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尝试联系梅斯健康总部,其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处于上市静默期阶段,不便接受采访,相关信息以港交所公告为准。
2021年扭盈转亏
梅斯健康成立于2012年,其主要业务包括医师平台解决方案、RWS解决方案、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以及向医师、医院及非盈利组织推出各种创新的产品及服务。
财务方面,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梅斯健康营收分别为1.65亿元、2.16亿元、2.98亿元;毛利分别为9591万元、1.17亿元、1.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8%、54.2%、63.8%。同期,盈利分别为1702万元、2891万元、-1.51亿元。
针对2021年业绩的由盈转亏,梅斯健康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约1.91亿元所致。如果将此排除,经调整后利润为0.4亿元,相比往年有所增长。
按照业务划分来看,其中,精准全渠道营销解决方案是该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21年该业务贡献营收1.84亿元,占比61.8%,且连续三年占营收比例超6成。其业务模式主要是,帮助制药及医疗器械公司向目标医师群体推送关于公司产品的学术医疗内容,进行数字营销。
医师平台解决方案是梅斯健康的第二大业务,2021年该业务收入0.76亿元,从数据上看,近年来增长有所放缓,占比由2019年的32.8%下滑至2021年的25.7%。此外,RWS解决方案是其又一项主营业务,近年来有所增长,2021年贡献收入0.36亿,营收占比从6.5%提升至12.3%。
记者注意到,梅斯健康的医师平台解决方案及RWS解决方案主要依赖医师、制药及医疗器械公司、医院以及其他辅助人员的诊断及研究活动更新并丰富医疗数据。但梅斯健康表示,其无法保证该等数据是否准确、优质和及时。
梅斯健康表示,通常情况下,中国医院所作的临床纪录是自由格式的自然语言文本。在医师平台解决方案及RWS解决方案能将大量的自由格式文本转换为计算机数据的过程中,未能排除若干文本或资料被错误识别、错误翻译或错误分类的可能性。而任何该等错误或差错均会导致我们的医师平台解决方案及RWS解决方案出现缺陷或偏差,可能导致公司承担各种责任、失去潜在客户并有损声誉、业务及经营业绩。
在互联网医疗的热潮下,梅斯健康也备受资本青睐。2015年,该公司完成了由启明创投投资的7千万元A轮融资,2020年完成由启明创投领投的1亿元B轮融资,2021年公司又完成由腾讯投资的3亿元C轮融资。据悉,梅斯健康的的C轮投后估值已经达到43亿元。招股书显示,梅斯健康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启明创投持股9.97%,腾讯持股6.98%。
用户数量不具优势
与传统面对患者端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不同的是,梅斯医学的核心用户是专业医师。招股书显示,梅斯医学平台的注册用户数由2019年的290万上升至2021年的400万,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7%;注册医师用户数量则由200万增加至260万,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4%。
梅斯健康在招股书中表示,2020年每名注册医师向公司及另外一家同业公司作出的平均收益贡献分别约为94元及89元。同时,2020年日本及美国的领先医师平台服务提供商的每名注册医生平均收益贡献分别为1735元及793元。中国的医师平台有足够空间进一步发展及商业化,中国注册医师的平均收益贡献有望进一步增长。
记者了解到,梅斯医学的业务模式与已在港股上市的医脉通,以及于今年年初同样递表港交所的华医网相类似,但从用户规模上来看,梅斯健康在用户数量与两者还有一定差距。医脉通年报显示,2021年,平台注册医生用户为310万,较2020年的240万增长29.17%;2021年第四季度医脉通平均月活用户达161万,同比增长56%。而华医网招股书则显示,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其在线注册医疗专业用户达1000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平台在资本市场的热度逐渐冷却,相关个股股价纷纷腰斩,表现令人担忧。以医脉通为例,发行价为27.2港元,上市后曾一路走高,但从2021年底便开始持续下跌。截至2022年5月19日,医脉通股价为8.73港元,距离最高价47港元已经下跌了81%。
面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走低,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受到国内外市场暴跌影响牵连,但更主要的是表明市场对互联网医疗行业预期已悄然改变,正在回归到理性投资状态。
邓之东表示,互联网医疗行业竞争激烈,但商业模式趋同,都是千篇一律的“卖药挣钱”。目前看来,互联网医疗巨头仍然只是在医疗外围打转,并没有真正建成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闭环体系,业务生态上的脆弱,使互联网医疗变成了互联网电商,而缺失“医疗”的基本内核。在互联网医疗复杂的底层运营逻辑里,纯靠资本烧钱引流加持而没有突出的医疗服务品类,肯定是难以持久。
“互联网医疗经过近些年的资本青睐和行业热推,从爆发式增长局面回归理性增长,行业将逐渐规范化,行业洗牌也将在所难免。”数字化、信息化领域专家袁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对接下来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袁帅认为,要加强垂直领域发展和延伸产品服务体系。我觉得互联网医疗在垂直领域上是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的,互联网的介入,可以改善多个垂直健康服务行业获客难、成本高的痛点的,另外也将推进行业规范化、透明化、健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