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刘梦熊:产业成功转型的天时地利人和

来源:产业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8-20 11:57:51 编辑:夕歌

导读:当今世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令我们对各种产业的“来龙去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心中有数,愈发胸有成竹,有助于我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把握产业转型的难得机遇。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报道

原创 刘梦熊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导 读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前三期刊物在发行后收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产业界的一致好评。日前,《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四期刊物已正式刊发。本公众号会对《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四期中所收录文章进行持续报道,欢迎各位读者关注。

本文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荣休全国政协委员、一带一路发展银行筹备组顾问刘梦熊发表于《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1 年第 12 期 总第 328 期的文章,特此分享,以飨读者。

产业成功转型的天时地利人和

文/刘梦熊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荣休全国政协委员、一带一路发展银行筹备组顾问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上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以及中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关系充斥着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打乱了原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必然影响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发生不可避免的布局调整。常言“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在此严峻背景下,因应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布局变化而随机应变实现产业转型,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我们作为开拓、进取、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体现。

其实,不谈当今横扫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形成封关封城之下的经济新常态,即使在一般风和日丽的经济发展阶段而言,任何产业发展与转型都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挂钩,受供求关系的制约,摆脱不了经济大气候及其周期性影响,也与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或限制息息相关,当然也离不开国家对行业的市场监管与整顿风向。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向上提升抑或向下沉沦,关键在于它主观决策上的产业转型是否与上述客观环境要素相适应,要学会“趋利避害,见风使舵”。

2008 年 9 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在房地产次按危机中遭灭顶之灾申请破产保护,“火烧连环船”,从而引发世界金融海啸。不少国家社会财富、私人财富损失之巨为 1929 年大萧条以来所仅见。当时,美国联邦储备局为挽救金融市场,防止“多米诺骨牌效应”,避免更多金融机构破产,被迫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同时也孕育了通货膨胀的危机。

常言: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在金融海啸困境下如何成功地为企业融资,是当时很多香港企业乃至各国企业的头号难题。至于说以公司的产业转型来成功融资更是难上加难。

2009 年 3 月,正是世界金融危机蔓延阶段,我与香港成功企业家赵渡先生的团队一起入主香港主板上市的智富能源控股有限公司(HK1051),随后改名为国际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资源”),由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特区政府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的我出任董事局主席。接手之时的国际资源(HK1051)现金只有 6500 万港元,市值只有 2.3 亿港元。当时,国际资源(HK1051)最头痛的问题是公司原先的主营业务是石油开发,面对世界金融海啸造成的国际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大减导致的油价下跌,如果按原先主营业务继续往石油开采方向发展,大气候不利,可谓“逆市而行”,融资师出无名,肯定不被投资者所接纳。要知道不久前国际资源(HK1051)才出售了公司持有的在非洲马达加斯加一块油田 21% 的股份。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一本黄历翻到老”继续往这个方向发展,公司肯定“钱途暗淡”。国际资源(HK1051)的生死存亡就在于能否实现产业转型。一是要选择好转型的方向,二是要把握好转型的时间节点。转得准,自然“时来风送滕王阁”;转得不准,转得不及时,只会“运去英雄不自由”。

国际资源正在思索企业转型方向、策略时,当时公司收到一个市场讯息: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业公司 OZ 因为在金融海啸冲击下资不抵债,除了在澳大利亚本土的五项矿点悉数出售之外,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一处相当规模的金银矿也招标放盘。

国际资源董事局反复研究后认为,OZ 这个金银矿作为企业转型策略,绝对有收购价值。国际资源董事局收集了一系列大数据,包括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大规模增量发行数据、各主要经济体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比例数据和黄金储备比例数据以及历史上美元走势与黄金走势对比的数据,经过认真比较和分析,达成共识:美国联储局和各国央行为了挽救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纷纷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钞“大水漫灌”,到时肯定引发通胀;通胀结果肯定会进一步导致货币贬值而刺激黄金升值。当下市场对黄金升值的预期心理可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乃产业转型“天时”。1978 年开始从事香港金银业贸易场 99 金买卖的我对此规律自然心领神会。

根据澳大利亚卖方提供的数据,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的金银矿,其探明储量颇具规模,极具工业开采价值。开采这个金矿,每安士成本为 550 美元左右,而市场时价为 800 美元一安士。我们根据大数据推算,未来三年内黄金价格极有可能升至 1500 美元一安士,带动白银价格也有可观升幅。由于 OZ 是澳洲老牌矿业公司,其收购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金银矿之后,曾经做了全面、详尽的地质勘探工作,各种数据非常翔实,可信度高;而且,拥有一大批管理专家、开采专家、冶炼专家;并且对开采和冶炼都做了充分规划,可惜由于 OZ 公司碰上世界金融海啸,资不抵债,以致功亏一篑,被迫忍痛割爱拍卖。

当时国际资源(HK1051)董事局根据数据判断,当下各主要经济体都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也实行 4 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十项措施;因而美元的贬值是大概率的事;各国央行在外汇储备中增加黄金储备比例是必然趋势;民间买金保值是大势所趋。所以黄金三年内极有可能升至 1500 美元一安士(注:其后三年内提升至 1800 美元,此是后话)。所以,为了实现公司产业转型,OZ 这个金银矿绝对有收购价值。此乃产业转型“地利”。

为了成功收购这个金银矿,虽然国际资源收购金银矿决心已下,但斯时可谓囊中羞涩,公司现金只有 6500 万港元,就是 800 万美元左右;而 OZ 规定,要交付 1000 万美元定金才有资格进入谈判会议室。好在赵渡先生向友好公司借来 1000 万美元才算入围。当时有几家实力雄厚的准买家与我们竞争,但他们都只见“物”(金银矿)不见“人”(管理层、专家)。国际资源(HK1051)董事局从“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名言中得到启示,一方面出公道价钱参与竞投,一方面专门会见金银矿的管理团队包括采矿专家、冶炼专家,告诉他们:“一旦我们成功收购,大家都会获得留用,可出任上市公司副主席、行政总裁,所有专家全数录用,保证各位原先待遇不变且会提高并享有认股权证。希望继续按照原先规划基建、开采、冶炼,争取早日投产。”我们这种“见物又见人”的取态获得 OZ 管理层的赞赏,于是成功说服了大股东将金银矿出售给国际资源。

与澳方签署收购框架协议后,国际资源董事局立即聘请国际最大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为财务顾问和配售代理,开展一系列的大规模路演,着重展示各主要经济体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通胀预期和必然促使黄金升值的因果关系、互动效应,以不可颠扑的说服力赢得广大投资者认同和信服,从而迅速网罗了一批国际排名前 20 名的大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争相认购国际资源(HK1051)增发的巨额新股,很短期内帮助国际资源成功集资 5.87 亿美元(约 47.5 亿港元),除收购苏门答腊金银矿所耗费的 2.2 亿美元外,还有 3 亿多美元用于金银矿的基础设施、开采、冶炼和行政开支。不久金银矿成功营运,金条、银条产量很快达到设计标准,按照长期合约每日售卖给国际著名大银行换回现金,成功实现了企业转型,完成了一次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成功收购之后,国际资源董事局明白,产业转型要达到成功目标,内行的管理层就是决定因素。依照承诺国际资源聘用了担任澳洲矿业协会副会长、世界著名矿业专家欧文出任公司副主席,聘请拥有 25 年冶金经验的专家工程师皮特出任行政总裁。这两位产业权威率领原来服务于 OZ 的一批专家按步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埋头苦干,很快令苏门答腊的金银矿基建上了轨道,并解决了当地复杂的环境保护工程一度引发的纷争,令金银矿顺利投产营运。此乃成功实现产业转型之“人和”。

一时之间,这个 6500 万撬动 47 亿的故事被当成产业转型成功的典范。现今巳成为国家领导人之一的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当年在海外演讲中也一再引用这一收购合并事例作为产业转型的成功经典案例。

总结起来,产业转型成功的经验有四点:

打造令人信服的盈利模式

构建优势互补的管理层

找到好的财务顾问和销售代理

企业家的信誉是成功保证

当今是数字经济时代,在当年国际资源(HK1051)收购苏门答腊金银矿,将公司由石油开采转型为金银矿开采的决策过程中,关键一点,是广泛深入收集了各主要经济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货币增量大数据、黄金储备大数据以及美元、通胀、黄金历年走势互动对比大数据,成为准确、科学决策的依据。可以说,国际资源(HK1051)产业转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数据的掌握,是数字经济的成功。

最近,国家以重锤出击态势进行各领域整顿,以重药猛下动作加强行业监管,制止资本无序扩张。影响所及,从电商巨头,到房地产业,到教育产业,到娱乐行业,到赴美上市的大数据产业,都出现了大动荡、大重塑、大调整;加上中美贸易战,近期美国证监会对在华尔街上市的中资概念股发布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引起中概股断崖式下跌,相当部分中概股在美退市成必然趋势,其产业转型成为活下去的必经之路。

有道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常言“危机危机,危中有机”。行业监管力度加大,把规矩立得更明白,红线划得更清楚,令我们识别产业转型的“禁区”和“目标区”;而中美关系、中外关系的风云变幻带来的市场时移世易,正好有利于我们认清产业转型的方向,从而因势利导融入国家的内外经济循环。

当今世界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令我们对各种产业的“来龙去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心中有数,愈发胸有成竹,有助于我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把握产业转型的难得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