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郑永年:制度性开放首先就是解放思想

来源:郑永年 经济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6-02 14:48:18 编辑:夕歌

导读:在过去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货物国际化了,但是我们的人还没有国际化,我们的思想还没有国际化。

作者:郑永年

我在《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提到“要避免明朝陷阱”。中国在唐宋的时候外贸已经非常发达了,然后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不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能够相比的,代表的是国家力量。多少年以后,欧洲才从葡萄牙开始,从海盗开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非正式的、民间的,不是国家力量,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再后来是法国一路下来。当时明朝有倭寇,主要在东南沿海,实际上倭寇有日本人,但是主体甚至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人,是福建浙江民间商人的力量。所以无论是国家力量,还是民间力量,当时中国是最强大的海洋力量。然而,从明朝开始海禁,到清朝直到近代,中国却被英国打败。

80年代的时候我们讨论最多的是,如果再不改革开放,我们会不会被“开除球籍”,从地球上开除出去?当时有句名言: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为什么最近一直在呼吁海洋文明,呼吁开放,甚至是单边开放?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的经济转型、经济升级的问题,也是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提高到最高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海洋经济的问题。

海洋文明是一种形态。近代以来,所有先进的文明都是海洋文明,即使在没有海洋的国家,身处陆地的那些国家如果要强大,也要有海洋文明的精神,没有海洋文明精神的陆地国家也是会落后的。那么反过来,没有海洋精神的海洋国家照样落后。不是说一个小岛、一个海洋国家,四边都是海你就会发展,因为你没有海洋文明的精神。比如俄罗斯,它的海洋地缘优势非常明显,有很多优良的出海口,但俄罗斯这个国家始终是陆地文明精神,并没有延展成为海洋文明,所以至今还是以陆地文明的方式在处理国际事务。

反过来,如果是一个陆地国家,但是具有了一个海洋文明国家的精神,也会崛起。比如德国,应该说他的海洋地缘优势并不突出,更应该算作陆地国家,但是他确实非常具有海洋文明精神的国家。

海洋文明的一个特点,首先就是解放思想。中国的文明从秦汉唐宋一路下来成为那么强大一个帝国,是因为中国的文明是一个世俗文明,与宗教文明不同的地方是开放和包容,而开放和包容就是海洋文明精神最大的特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就体现了一种十足的海洋文明精神。

我们的整个国家是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开放状态下成长起来的。这些年尽管我们提出双循环,国际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但是我们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主要还是以加入国际大循环,以开放为主。美国跟我们要脱钩的时候,我们主动的搞单边开放,还是要坚持开放。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不是盲目的义和团主义式的爱国主义。所以我希望我们能讲海洋文明,希望中国像南海中国周边海洋的集装箱越来越密集,而不是越来越少。

在过去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货物国际化了,但是我们的人还没有国际化,我们的思想还没有国际化。一方面中国已经靠近世界舞台了,甚至我们处于世界舞台中心了;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年轻人一代的世界观里面越来越没有世界,很多人认为我就是世界。网上有种说法,现在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一个叫非中国。如果是这样心态的话,中国就会成为一个孤岛。我认为现在领导人那么着急地说要开放,是鼓励全社会思想的开放。我们还是要虚心地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我们的领导层、社会上一直在讨论,美国要卡我们的脖子,但我的估计更严峻一点,我们现在面临的不仅仅只是卡脖子。我们很多基础技术都是建立在近代以来西方的工业基础之上。我跟一些工程师交流,如果西方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升级画图纸的工具,不给你用了,我们可能就要回到手工画图纸的时代。现在有的人说美国封杀我们什么,我们就去生产什么,这是无知无畏的表现,不是爱国主义的表现。要清晰地认识到我们跟西方的技术差距还很大。简单地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的大飞机,西方对我们友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购大飞机的发动机,但如果制裁你,不卖给你发动机,你要花多少年时间研制出来?因为美国跟我们竞争,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只能自己搞投入,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国家的投入大了,民营企业像华为的研发投入也大了,但投入大不见得马上就能出来,这是非常艰苦的一个过程。世界上哪个国家不想有技术进步呢?但新的技术进步什么时候可以发生?没有人可以预测得到。所以我们要实事求是,我们现在要在开放的状态下创新,还是要欢迎外国的技术,美国跟我们搞脱钩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搞,我们主动的搞单边开放。我们需要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

我现在非常担心,我们现在很多人因为国际环境的变化越来越不自信。不自信我们在做什么呢?美国、西方跟我们搞脱钩,我们自己主动地也要搞脱钩。刚刚卸任的美国驻上海商会主席的统计,过去十年上海外国人口减少20%,北京的情况更差,有40%。这几年特朗普跟我们搞脱钩,对中国的理工科学者、学生限制签证,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根据美方的统计也有大约85000-89000张签证。但我们自己想一想,有多少美国学生到中国来了,我想可以忽略不计吧?

我以前在新加坡工作,听李光耀先生讲,“你整个家都搬到新加坡来了,你才是对新加坡有认同感”。人能不能待下来是一个国家开放的最重要的指标。资本进来了,如果人不进来,那是机会主义,赚笔钱就可以走;技术进来了,人没有进来,那他只是要利用你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的土地;人真正待下来了,才表明这个系统性的东西在进步。纽约、芝加哥外国人才占30%多,硅谷的外国人才占60%,日本是亚洲非常保守的国家,没有什么好的移民政策,但是东京的外国人才也是30%多。我们粤港澳大湾区,最开放的长江三角洲,大湾区外国人才有多少呢?百分之零点多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这几年有很多人才计划,我们一定要把这些人才政策赋予很高的政治性,这是国际化吗?我们强调人才很重要,人才计划非常需要,但绝对不可以用政治化的方式来做人才计划,这个会让西方国家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不信任。要学美国、学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移民局,用这种方式来做移民政策。

跟人才一样,招商要有“在商言商”的态度,不要用政治的方式,要营造行商环境。我老是举新加坡的例子,新加坡在东南亚,地理条件一点都不好——又热,又那么小没地方去,哪有什么吸引力?那么他只能通过营造一个整体的行商环境吸引外资。比如新加坡的教育,他的教育制度改革在亚洲经济体里是比较成功的。他没有什么大学,大部分都是理工,就是为大公司培养熟练工人。他是从整体的,从法律的层面、教育层面、社会环境的塑造层面,在做的都是营造一个系统的生存发展环境。这当然不光是一个为外资的问题,也是为本国资本发展、本国企业的发展去塑造这样一个国际环境。

刚才说到海洋文明的精神层面,那么第二个层面就是规则层面,你如果不遵守海洋文明这个规则的话,永远成为不了海洋文明国家。西方国家首先成为海洋文明国家,但不是说他们制定了这些规则,这些规则就属于哪个国家。首先规则不具有国家属性,只要大家都认可的,符合大家利益的情况下,这些规则都应当认同。WTO是一套规则,WTO规则对我们有利,我们认同这个规则。当然也有国家不加入WTO,认为他们没有利益可做。联合国也是一套规则,所有的国际组织、国际体系都是规则体系,不是一个实体。

提倡海洋文明,我觉得很简单,解放思想就好。我最近一直在提倡香港的规则是非常国际化的规则,香港这几年出了问题只能说是政治上出了问题,因为在港英当局当政的时候香港人没有从政的机会,没有权利,所以香港没有政治规则,其他的所有规则都挺好,无论教育、消费者权益保护、国际仲裁、法律服务,所有的方面都是非常先进的,更是国际社会接受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一个非常便利的条件,粤港澳大湾区就存在“一国两制”,我们能不能在坚持一个国家的情况下,能把香港的规则适用到整个大湾区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