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李俊: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浅论

来源:知乎 发布时间: 2022-05-23 15:44:36 编辑:星尘语

导读:《人生的智慧》,这是一本用来理解幸福和痛苦本质的“人生的参考书”,就是《附录和补遗》中的一部分。作者以“人是有意志的动物”为前提,解释了“幸福”与“痛苦”之间的关系。在厘清了这两者的关系后,叔本华提出了“智慧”获得人生幸福的方法。

初一看书名,满满地鸡汤味,如果不是因为叔本华这个大IP,实在连翻卷的欲望都没有,而译者居然在序言里说,这么好的书名,绝对能受欢迎,实在是令人遗憾,但你千万不要因为这个落入俗套的书名而放弃阅读这本书,那将会是更大的遗憾,虽然这本书是叔本华晚年所著,你能够感受到较之30岁时写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时更多了一份对现实的理解和贴近,少了一点天才的偏执感,但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仍经常会有醍醐灌顶之感。叔本华用他那几乎冷血地视角,直抵世界及生命的本质,整本书充分展现了他对世界超凡的洞察力。

一、简要介绍作者及本书

阿尔图·叔本华,德国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9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叔本华30岁时写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奠定了他的哲学思想基础。但此后,他在哲学界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晚年的著作《附录和补遗》发表后,他才成名。

叔本华把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看作是自己的精神导师,他在自己的书中经常引用这三个人的论述和观点。叔本华还有一个名气比他更大的学生,那就是尼采。他的思想还影响了后世很多文学和艺术大师。比如,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英国的托马斯哈代;法国的莫泊桑、左拉;以及德国音乐大师瓦格纳。这些人的作品里,都有叔本华思想的影子。

《人生的智慧》,这是一本用来理解幸福和痛苦本质的“人生的参考书”,就是《附录和补遗》中的一部分。作者以“人是有意志的动物”为前提,解释了“幸福”与“痛苦”之间的关系。在厘清了这两者的关系后,叔本华提出了“智慧”获得人生幸福的方法。本书探讨的问题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人生中所有的问题,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人在他人眼里是什么?什么是人生的智慧?这个智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所谓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获得幸福,再无其他,一切的一切,最终极的目标,止步于此,也就是说,整本书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理解人生的本质,并通过调整自身的认知,从而更好地通达幸福之境。

由于本书的结构条理比较清晰合理,我也就基本按照书中阐述的基本逻辑顺序进行轮廓性解读,闲言少叙,下面开始。

二、人的基本划分

人生的三项基本内容是:

1.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因此,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3.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这可以理解为: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

其实,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于《意志和表象》,但《意志和表象》是他认识论的巅峰,而这本书主要讲人生,讲幸福学,因此在认识论范畴,也更加接地气,即如他在序言中所讲,主要从形而下的角度开展论述,那我在这里需要讲一讲,这三项内容的本质。

叔本华认为,从认识到的世界来看,世界是表象也就是客体,是我之外的一切,即非我,而主体就是认识者,即是我。现实生活,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主体和客体——虽然主体和客体彼此密切关联、缺一不可,就像共同构成水的氧和氢。人的自身是主体,包括了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这属于有形或无形的内在之物;而财富、资产、名誉、地位和名声,亦为有形或无形的在我之外的,属于外在之物。

由于客体的存在必须以主体为前提,主体决定了客体的形式,正如每个人都困于自己的皮囊,每个人也同样困于自己的意识。一个人只能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面对完全一样的客体时,不同的主体就意味着所构成的现实(主体的意识中的表象世界)完全不同,反之亦然。由此可知,最美、最好的客体和呆滞、低劣的主体互相结合只能产生出低劣的现实,情形就像恶劣天气之下观赏美丽风景,又或者以糟糕模糊的照相机拍摄这些风景。因此,外在世界对他帮助不大。

三、人的自身

人的自身之中,可分为两个方面的维度,一个是身体,即我们这个皮囊肉身,另一个则是身体内的意识,或是灵魂。我们一个一个来讲。

由于我们这本书的宗旨在于告诉大家如何追求幸福,而追求幸福,从人的自身来考虑就是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最直接带给我们幸福的莫过于轻松、愉快的感官,而能够增进我们愉快心情的莫过于健康,一个人,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作为基本,他才有获得愉悦的可能性。试想一下,此时此刻,你肚子很痛或身体受了重伤,请问你是否能够找到任何的方法可以让你愉悦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的身体很健康,很舒适,快乐的心情才有可能降临。毛泽东也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不管你是否革命,只要你还选择活着,再没有比健康的身体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更强了。

当然,决定我们是否愉快的,除了取决于我们的身体是否健康以外,还取决于我们的心灵是否“健康”。在叔本华看来,“大约是一个人的感觉能力与肌肉活动、兴奋能力及机体新陈代谢能力之间构成的正常程度不一的比例,超常的感觉能力会引致情绪失衡、周期性的超乎寻常的愉快或者挥之不去的忧郁”,用人话来解释就是,感觉能力越强的人,越容易感觉到愉快或者是忧郁,因为不同的人有着极为不同的感受愉快和不愉快印象的能力,一件事对于乐观者和悲观者来说,是可以产生两种印象的,乐观者吃一个冰淇淋就可以开心一整天,悲观者会因为今天别人瞟了他一眼就郁闷一整天。

说到此,我需要通过介绍一下目前新提出的一个端粒理论,从实证科学的角度来论述一下人的心态与身体健康之间的重要关系。

在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人之所以变老,是因为身上的某些细胞不再更新了。细胞是通过分裂更新的,问题就在于,有些细胞只能分裂这么多次。一定次数之后,这个细胞就不再更新了,它会失去作用,它对应的组织就会衰老,人就老了。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分裂次数的限制呢?原理就在于“端粒”。

所谓基因,就是染色体上一段一段的 DNA 序列。“端粒”,就是染色体末端的 DNA 序列。端粒上的 DNA 不参与编码,序列固定不变。你可以把染色体想象成一根鞋带,而端粒就是鞋带的塑料头儿,把鞋带给包起来。每一次细胞分裂都要复制染色体。每次复制染色体的时候,端粒内侧的 DNA 是全面复制,但是端粒那一段的 DNA,每次都会少一点。这就是说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要变短一点。等到端粒短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对染色体的保护作用就没有了,染色体就不能正常复制,细胞就不能分裂了。如此说来,人变老的本质原因是端粒变短了。

现在有更进一步研究发现,端粒长度影响你皮肤的老化程度、有多少白头发、心肺功能、骨头情况,而且还影响你的认知能力。连老年痴呆症,都可能是端粒变短导致的。知道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的得出一个结论,为什么有些老人长寿?因为他们的端粒长。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就是端粒其实是可以再次变长的。那就是“端粒酶”。人体中本来就有端粒酶。端粒可以通过端粒酶复制 DNA,从而减缓变短,甚至实现增长。也就是说,只要有充足的端粒酶,细胞就能一直分裂下去。

首先,衰老是因为细胞不再分裂更新了;其次,细胞之所以停止分裂,是因为受到端粒长短的限制——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点;再其次,端粒酶的存在甚至有可能让端粒延长,但是人体的端粒酶的活性会变差,会不够用。最后,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会恶化端粒酶,加剧端粒变短,从而加剧衰老。

压力感会影响人的健康,导致端粒缩短。但其实,这里说的压力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压力值的多少,而是这些压力给让你产生了什么情绪,如果是负面情绪居多,那就比较麻烦了,它会影响你的健康和衰老程度。短时间的负面情绪,比如生一次气,不会影响端粒。有小情绪很正常,真正影响端粒的是长期的、严重的负面情绪。我们主要说三种。

第一个情绪是“敌意”。在日常生活中,抱怨排队的队伍长很正常,但是如果你觉得队伍长是因为排队的那些人都有毛病,他们都在专门跟你做对,那就不正常了。敌意会让你跟周围人的关系变差,你会陷入更放纵的生活方式,比如贪吃、抽烟、喝酒。你的健康会变差,你的端粒会变短。

第二个情绪是“悲观”。悲观的人里面女性比较多。悲观,就是对事物总有一个负面的预期。悲观的人,一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总是往坏的一面想,这条路可能危机四伏,也许有野兽,也许有坏人。我们可以想见,悲观的人面对压力的时候,因为他总是预期自己处理不好,肯定是威胁感大大强于挑战感。悲观者的端粒,的确更短。

人为什么会悲观呢?悲观是一种心理保护,保护你不会感到失望。如果你事先预期很好,结果不好,你就会非常失望。结果有的人为了不失望,宁可选择了悲观。

第三个情绪是“胡思乱想”。

人是动物界唯一一个不“活在当下”的物种。别的动物都是现在干什么事儿就想什么事儿,只有人可以在干一件事儿的时候,想另外一件事。有人做过严肃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人们在一天中50%的时间段内,想的事儿都不是正在经历的事。问题就在于,很多情况下人想的是负面的东西。

比如说,你曾经做错一件事,非常懊悔,动不动就因此自责。那么当你这个自责的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这么说:“我又开始自责了,这个情绪不好,可是我这个人最近就是经常自责,真有意思。”你用自嘲的心态去看待此时的自己,用宽松的办法面对这些情绪,情绪就会慢慢消失。

我们每天会产生 65,000 个想法。所以想法不值钱,90%的想法都是没有意义、不值得跟进的。一个人有各种不好的想法都是正常的。考虑到这一点,当你遇到一个负面想法,你知道它只是 65,000 个想法中的一个,你就不会太在意。有这个态度,是很好的开始。

下面,回到叔本华。叔本华认为,人的本质是生命意志,这意志就是不断的追求挣扎,无目标、无休止的追求挣扎,但是,一切欲求的基本底色却是需要,当欲望得不到满足,即缺陷和匮乏之时,就是痛苦,所以,人从来就是痛苦的,为了摆脱这种痛苦,你就会也只能不断地去追求欲求的目标。当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之时,恭喜你,你确实获得了快乐,但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那只是短暂而片刻的欢愉,由于你的欲求获得了满足,因此也就失去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你,因为我们自身的存在本身又变成了负担和累赘,你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欲求之目标,循环往复,直到生命的尽头,不可自拔。所以,人生就如钟摆,钟摆的一边是痛苦,另一边则是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如果说地狱是无边的痛苦和折磨,那么天堂除了无聊就再没有什么了。

很压抑,很郁闷,对吧?难道这就是所谓人生的智慧?都已经像个钟摆一样,无休止的摆动了,这几乎就是一个无解之局,还能怎么破?其实,叔本华的这个人生模型,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钟摆之人生,并不是所有人的人生,因为这并不包括那些获得真正人生智慧的人(好吧,说白了就是像他那样的人,小小吐槽一下),这样的人,也就是内心充盈、精神富足的人,什么意思?且听我给你道来。

首先,由于钟摆的一端是痛苦,那么无论什么人,如果要想获得幸福,你一定先需要摆脱痛苦,前面已经讲过,有一个好的身体,你就免遭皮肉之苦,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后面讲到人的外在之物-财富时会继续阐述),你就免于终日忙碌而不堪重负,还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你就不会无病呻吟。ok,这时候你逐渐离开了钟摆的这一端(痛苦),朝着钟摆的另一端摆去,正常来讲,如果不做任何调整的话,你将会陷入无尽的空虚与无聊之中,这也就是很多物质生活十分富足的人经常面临的状态,他们的一贯选择就是,无休止的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没有目标,缺乏目的,他们需要通过不断的通过那短暂新的刺激,而获得肉体片刻的欢愉。如果你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唯一的做法就是,丰富自己的内心,使它充盈,完善自己的精神,使它富足,因为人的精神思想财富越优越和显著,那么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这些人头脑里面的思想活泼奔涌不息,不断更新;他们会去探索人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诸多现象,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并试图去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也就是说,他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又怎么会无聊?而因为他做的事情对于他而言,是如此有趣,而且这些事情是无限的,他就不会为此而感到疲惫与痛苦。所有的历史上杰出的伟人,不外如是。

但是,在叔本华看来,这样的人,也不是毫无缺点,因为他们的智力突出,因此感觉也是极度敏锐的,那么对任何不如意的事情,甚至细微的骚扰,都会感觉极度不耐烦(我很确定,这指的就是他自己,而非所有的智者),所以,他们更多时候,需要远离尘嚣,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在我看来,精神富足的智者,确实更愿意独处,其根本原因可能并不在于对外界不耐烦,而是对于他而言,无需外求,他自给自足了,没有必要去参与到喧嚣之中。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人都比做一个琴键,需要和别的琴键共奏才可以有优美的乐章,而这种人就是一部钢琴,他自己就可以奏乐,无需任何他物,所以这样的人,只需要一件事,独处。另外,独处不仅没有让他失去任何东西,反而给予他更多,因为独处能给予他更多闲暇的时光,而对于一个精神富足的人来讲,再没有比闲暇时光更宝贵的了,因为他可以用这闲暇去做去思考去做太多的事情,乃至于是无限的。

我们读叔本华的文章经常会感觉论点跳跃而混乱,前面讲过的东西后面会又讲一遍,我们一边不知所云,一边又傻呵呵地感到酣畅淋漓而直呼过瘾,根本原因不在别的,而是叔本华是一个语言大师,他具备能够让原本枯燥乏味的人生课堂变成故事一般精彩的能力。所以,本书虽然看起来有点乱,而以上我的这段论述,我自以为却是可以贯穿全书始终的。

四、人所拥有的财产

在论述人的财产这一方面,叔本华还是比较接地气的,没有太多高端的论调,而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建议。

那么,财产,指的是一切人自身之外在的有形之物。作为一个无法跳脱出现实世界的人,你不可能摒弃一切外在之物而独立存在,而这外在之物,还是你能够顺利存在下去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当然不能够排斥它,尽管对于人的自身而言,它是放在第二位的。

财产,能够保障一个人的生活需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理论就是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财产其实最基本的,因为它可以保障我们的生理需求,能让我们有衣服穿,有饭吃,有一个遮风避雨的住所,还能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定的闲暇时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有一定的财产基础之上。但是,凡事皆有一个度,追求财富应该适度,这个适度的程度,就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但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原则,至少能够在现实生活之中,让我们免于痛苦。但是,很多人则是会有不断地更高的需求,有了房子想别墅,有了摩托车想汽车,有了汽车想跑车,当了科长想处长,当了处长想厅长,以致无穷。这话听起来浓浓的鸡汤味,而且感觉还是毒鸡汤,你会想,照你这么说,人人都不奋斗了,不上进了,这社会还发不发展了?对此疑问,我要说的是,首先,这是叔本华个人的人生建议,并非真理,其次,我们首先要明白,这本《人生的智慧》所要表达的是什么?前面已经讲过,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获得幸福。那么这个幸福从哪来?它不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外的任何一处,而只在我们自身之内,而一切的外物,只是间接地作用于我们的身体或精神,从而使我们产生出幸福感,那也就是说,外界的一切,它不是最终的那个目的,它不过是间接的手段而已。如果我们想要追求幸福本身,那就要回到人自身去追寻,而不是一味向外去追,那是没有尽头的无底深渊。当然,这是建立在我们把获得幸福作为人生终极来看的前提上,如果我们就并不需要这个前提,而真真切切就是想选择外物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倒也不是不可以,选择是没有对错的,只要是我们真心的选择即可,但这就已经脱离了本书的宗旨,即获得幸福感,因此不做再议。

而对于财产的处理方面,叔本华也给了相当切合实际的建议,那就是要有理财意识,要保持节约,始终要有足够的本金用于产生利息,而本金是不能动的,只有利息是可以用于生活的,这样,就永远不会把自己限于被动和不确定的风险之中,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有卓越的技能和才华能够获得金钱,但却把自己作为本金,认为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就成为了《穷爸爸与富爸爸》里说的那只在笼子里永不休止奔跑着的老鼠。而且叔本华老实来讲,是一个理财高手,尽管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但它也做了合理地投资,获得了足够让他安享晚年的财富,还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能够去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哲学事业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叔本华确实是幸福的,达到了他自己设定的幸福的标准。

五、人所展现的表象

什么是人所展现的表象?表象,是主体观念之中的客体,那也就是说,当以他人作为主体之时,我们所展现的表象,就是在别人眼中我们的样子。这个样子,就是所谓的名声、荣誉、名誉等等。这个我在他人眼中的样子,相对于人的自身和财产而言,是应该居于第三位的,因为它不仅仅是人的外在之物,而且还不是有形之物,而是无形之物,就只是一个在他人眼中的一个假象而已。这个无形之物,除非到了足以通过一系列的因果效应直接作用到我们自身,才值得被我们所重视。比如你在工作中,被同事毁谤并传至全公司,甚至导致了你的失业,这样的情况是应该值得我们重视的,我们应该对此采取相应的回应措施。而如果我们走在大街上,遇到一个无礼之人,走过你身边,说了一句,这人真丑,从常理来讲,这着实令人难以忍受,但其实从本质上看,那其实就是一段语音信息,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段没有多大意义的语音信息而影响自己心情,甚至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这是得不偿失的。但在叔本华看来,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往往会本末倒置,把身外之物,甚至于身外的无形之物,看的比人的自身还要重要,就好像这身外无形之物是确真存在的,而反倒是人自身的一切反倒是虚幻的一样,我们会看见很多人为了一个徒有的虚名而放弃自己,甚至是生命本身,这完全是荒谬和愚蠢的。

而人之所以如此重视人所展现的表象,本质上是虚荣心作祟。虚荣心这个词,其实可以有一个正面说法,就是渴望被认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就表达过,没有一个人是喜欢听批评而不喜欢听表扬的。真正能够做到听得进真言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人,他不仅认清了评价本身的意义之真相,还确确实实使得自己从感性层面修炼成不惧怕批评的程度,是为知行合一了。这么讲的话,这其实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渴望被认可,渴望获得正面的评价,在适度的情况下,能够激励我们自身,作出更多更好的事情,但如果这个程度过限,达到了一种盲目地一味地去追求所谓别人的评价,比如去个商场坐个电梯,也得发个自拍到朋友圈,这还不打紧,要命的是一直守着朋友圈,等着别人的回复和点赞,如果某某个朋友没有给点赞,就心里不舒服,心存怨恨,那这就是彻彻底底的虚荣了。

但虚荣有一个近义词,叫做骄傲,听起来差不多意思,但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虚荣是在意别人的评价,而骄傲仅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你一定想到了一个问题,没错,一个人很骄傲,有没有可能是自视过高呢?没错,有可能,但是不影响骄傲的定义,不管是否自视过高,仍然取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非理性者骄傲,就是自视过高,理性者骄傲,就是正确的看待自己。

因此,我们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他人对于我们的评价,而这个客观,其实又真是没有一定的标准的,但求一个无愧我心。我们可以借以诸多他人,包括自身对自身给予的评价相结合,对自己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而非叔本华那种过于极端化的,完全无视他人评价的思维方式。

说到此,我禁不住要吐槽一下叔本华,需要分两次层面,一个是评价者角度,在书中,他把那些批评别人的批评者形容为蠢货,也就是说,当有人对你作出负面评价时,你不要理他,就当他是一个蠢货就可以了,一只狗咬你,你不需要再咬回去。此种论断,就经常充斥于各种鸡汤文里面。还是刚才说的问题,你对一个人给你的负面评价所应该采取的态度,不在于是否有人在对你进行负面评价,而在于这个负面的评价本身,是否足够客观,也就是是否有道理,是恰到好处呢?还是无端地谩骂?而作为一名史上嘴臭有排得上名次的哲学家,叔本华对黑格尔的评价,大抵是一些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针对人的谩骂,很少针对哲学问题本身,我就想问,作为黑格尔来讲,您算不算那种所谓的蠢货呢?

另一个是被评价者角度,叔本华在他的哲学中,一项贯彻的就是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那些都是没有意义的,往往好的东西都是被埋没的,而往往都是那些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大行其道(说的就是黑格尔)。但到了晚年,叔本华一夜成名。多年来受到的冷遇和忍受的苦涩、怨愤终于获得了某些补偿。在其成名后表现出来的孩子般的沾沾自喜,其实说明了叔本华曾经忍受了多大的不公平和由此产生的失望!这明显就不知行合一吗?你告诉别人是一套,自己做起来又是另一套。但不管如何,客观的来讲,虽然他自己做不到是事实,但不代表他的话没有道理,叔本华的著作,充分体现了他那超凡的大脑对世界深刻的洞察力,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他的作品的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我打算再从佛学中的“色即是空”的角度,对我们应该如何采取看待事物的态度进行一个深入的剖析。

认识到世界是“空”的,对你有好处,因为你看到的这个世界中有很多东西是虚幻的,而且你确实能退出。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下面就详细地说一说。

比如说,你家楼上有人在装修,你就会听到装修的电钻声。这个电钻声让人听着很难受,但是你想想看,电钻声,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反感电钻声,是因为它会给我们恐惧的联想。当你想到电钻的时候,你会联想到电锯可以钻墙壁,可以钻人,它代表破坏的力量。这些恐惧的联想,是人赋予电钻声的一个“内涵”。所谓“色”,就是你从电钻声联想到的“内涵”,你不妨把它称为“电钻色”。

你面对的其实只是一个声音,你并没有面对一个咄咄逼人要伤害你的电钻。电钻声,是存在的。“电钻色”,这个主观感受,是“空”的。

有很多练习禅宗的修行者,用冥想的功夫,可以体验到“色即是空”的境界。他先接受自己“反感电钻声”的这个感情,然后审视这个感情。这时候电钻声仍然存在,但是似乎就不带负面感情了。再到后来,甚至可以觉得电钻声还挺好听,他听出来了音乐的味道。

有人认为“空”就是没有,世间万物根本就不存在,但这种思想过于虚无,咱们不太提倡,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

这个理解的好处是有心理学支持。比如说篮球,到商店买个新篮球也就几十块,但如果这个篮球是乔丹当年用过的,那么一拍卖就能卖出四、五万美元。再比如说一个手帕,本来它只是一个手帕而已,但如果这是你与爱人的定情信物,如果再给这个信物加上一个10年的期限,那它对你就意义重大了。所以一个东西的历史,给它带来了意义。

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比如你看见一个狮子的头像,如果你联想到大西几(貌似除了时光社也没人懂这个梗),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狮子头”,那就是大肉丸子而已。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

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如果你听见电钻声不反感,你就太不善于躲避危险了。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就是“色”。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你认为“色”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内涵”判断,那么现代心理学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色”的一些性质。

第一,“色”,也就是内涵是自动产生的。我们看到一个事物,会不由自主的形容它,比如高大,矮小什么的。第二,内涵会受到故事的影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是名画?因为它有故事。第三,内涵都是主观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一直都在赋予周围事物内涵,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了“色”的世界。我们赋予世界的内涵都是主观和充满矛盾的,“色”会影响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那如果不带有色的眼镜看,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也许那将是一个“无色”的世界,而“无色”会让你感到世界是“空”的。比如说一些高端的禅宗的修行者,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他真的会体会到“空”,他对世界的“色感”将会下降。当然仍然会看到所有这些东西,椅子还是椅子,不过它在你脑子里的存在感没那么强烈了。

这些禅宗的修行者还提到了两点体验。第一点,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第二点,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这就是“色即是空”。

每当聊叔本华的时候,我经常会谈到佛学,当然也是因为叔本华哲学有印度哲学的源头,而对于空的概念,我个人目前仅限于在理性的认识层面上进行理解,而无法做到从感性直观上去“悟”到,经常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能获取更丰富的体验。据说,那将是更大的乐趣和幸福感。

全书总结,人分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而对于获得幸福感而言,最终都要回归到人的内在世界中来,因此,外在世界即可作为人内在世界得以存在的前提,但同时又只是人构建内在世界的间接之物。《人生的智慧》告诉我们,唯有追求智慧本身,才能够使得我们成为一个内心充盈而精神富足的人,因为它一旦存在就会伴随我们一生,而外在之物不但是间接的,是不可靠的,也是会转瞬即逝的,唯有保有我们自身的内在世界本身,才是获得人生幸福的真正道路。

2019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