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目的地充电运营,「汇充电」今年已累计融资超2.4亿元
导读:深圳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充电」)今年已累计融资超2 4亿元。据悉,除海尔资本和智数资本的股权融资外,江苏银行深圳分行、兴业银行等亦参与了债权融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城市新兴基础设施服务领域的布局和扩张。
文 | 郑灿城 、陈彦彤
36氪获悉,深圳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充电」)今年已累计融资超2.4亿元。据悉,除海尔资本和智数资本的股权融资外,江苏银行深圳分行、兴业银行等亦参与了债权融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城市新兴基础设施服务领域的布局和扩张。
「汇充电」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定位于目的地充电运营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区别于类似传统加油站模式的在途充电,目的地充电更具有‘便利性’。车主可以在住宅社区、办公楼区、商业综合体等日常居住、办公、购物、聚会楼宇的停车场内“随停随充”,即时补能。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1-11月中国新能源车产量达625.3万辆,和去年相比实现了翻倍的增长;与此同时,新能源车累计零售渗透率达36.3%,这个数字在去年仅20.8%。随着新能源车的加速渗透,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比如今年1月出台的相关政策就提到,在十四五末要满足超2000万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
「汇充电」针对日益增长的充电服务需求,为车主、物业管理企业、运营伙伴提供一体化充电解决方案和充电服务。
「汇充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图源企业
硬件方面,「汇充电」为充电桩配置了ARM架构和Linux内核,支持各类远程程序开发,更加适配目的地充电的下游场景。具体解释来说,目的地充电桩的建设通常较为分散,因此提升了维修、保养的难度。「汇充电」的充电桩支持远程监控运行状态、智能故障诊断、自动派送运维工单。智能诊断系统和O2O维保系统的结合大幅提高了充电桩的维保效能和实际使用率。
而市面上主流的单片机方案,在充电桩需要维修时无法及时告知维保人员,因此不利于远程监控,更适用于充电站等充电桩更为集中的场景。
此外,「汇充电」还可以提供围绕充电桩的周边产品。“与其说目的地充电运营考验的是充电桩运营能力,不如说考验的是充电桩及周边设备的综合性技术与服务能力”,「汇充电」联合创始人党霏霏告诉36氪,例如「汇充电」研发边缘网关,为通讯的稳定性提供保障;研发电能检测器,对电能增长速度进行上限检测,确保电能计量准确,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出地锁服务,解决“油车占位”问题。
软件方面,基于「汇充电」核心团队在物业服务系统、智能接待系统和智能停车系统等经验,「汇充电」自主研发「汇能云SaaS运管平台」与硬件配套。这样一来,运营商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充电桩运行数据,及时对充电桩做维修、保养和升级;物业管理企业和地产方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自动化实时结算、灵活清分,大大提升结算效率。
党霏霏告诉36氪,电动汽车是中国电力资源智能化配置的关键变量。有别于市场上其他运营商,智能且精细化的运营能力是「汇充电」的核心,既要高智能化的资产投入提升网络效应,提升客户体验,又要通过精细化数字运营提升资产回报,这种能力是充电服务企业能够获得中国汽车电动化成长红利的关键。
目前,「汇充电」的业务版图已经扩展到了全国25个城市,在运营充电终端达4万余台,服务于百万新能源车主,已与60%的全国百强物业、地产建立了合作关系,30%为独家合作。深圳作为其业务起点,「汇充电」已经进驻了超95%深圳地标;超90%深圳新能源乘用车主注册汇充电移动端。
「汇充电」应用案例,图源企业
团队方面,「汇充电」创始人张舒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计算机与项目管理学专业,曾任职于劳斯莱斯,负责数字化运营管理;联合创始人党霏霏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有土木工程与机电设计专业背景。
投资方观点
海尔资本科技投资负责人表示,“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目的地充电已成为广大新能源私家车主的首选充电模式。汇充电差异化定位于‘大规模’目的地充电投资与数字化运营,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智能充电终端、数字化运管SaaS平台。汇能云SaaS运管平台,基于BI大数据系统,支持实时监管百万电桩,准确采集充电桩、充电点、充电车辆的运行数据和车主的充电行为数据,输出动态可视化分析图表,并针对点、桩、车、时段,提供动态运营建议。汇充电的市场定位之准、数据监控颗粒度之细、运营数据敏感度之高也展现出汇充电对充电行业及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
智数资本合伙人表示,“决定充电运营商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是对产业‘大局观’的理解和精益化、数字化的落地能力。汇充电聚焦目的地充电服务,精准布局、精益运营,使其资产网络价值凸显。其技术架构、产品能力、运营服务等方面均具备显著的差异化优势。汇充电不仅为车主提供了简单易享充电体验,也为物业管理企业、运营伙伴提供了可持续的管理能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