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苏州工厂转型的缩影:AI加速向产业一线

来源:甲子光年 发布时间: 2022-11-25 11:34:31 编辑:夕歌

导读:这是一场智能化的“战争”,不是靠哪个人哪个单一部门就能完成,而是16年工厂的全盘改变,从思想到工作模式、行为习惯的改变。

作者 | 八度

在苏州常熟市,东南相互电子的工厂过道上穿梭着机器,他们自动识别地下二维码,将需要的零件传送到指定位置。这里很少看到工人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机器:原来排程需要2个人每天花4小时去做,现在只需花几分钟就能做完,整个生产工厂达到了95%的无纸化。

因为一场智能化改造,这家16岁的电子厂抵挡住了成本提升的冲击,人均产值提升了42%。而在试验的这2年时间里,它也经历了岁月长河中最大的转折。

2020年,对于东南相互电子来说,是至暗的一年。

疫情的突如其来,加上中美贸易战华为断芯,让这家本来悠然自得就能年产值达5个亿的电子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边原材料上涨了4500万,另一边市场份额急剧减少。

“原本华为芯片的订单占总订单的近4成,那一年,全没了。”东南相互电子IT经理胡平华回忆道。

左手边是企业亏损,减少支出、按兵不动;右手边是数字化改造,需要加大千万级别的投入,可能还会面临诸多难题。

深思熟虑下,东南相互电子,艰难地做出了右手边的选择。这是一场智能化的“战争”,不是靠哪个人哪个单一部门就能完成,而是16年工厂的全盘改变,从思想到工作模式、行为习惯的改变。

1.缺钱也要改造:数字化转型,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作为一家集半导体与元器件专用材料开发、生产、加工为一体的高新制造企业,常熟东南相互电子有限公司在过去多年都生存得较为滋润。

专业生产硬板(PCB)和软硬结合版(RFPCB),其产品在CCM(摄像头模组)行业位列市场前三。生活中常见的手机摄像头、单反相机、打印机、无线耳机、无人机乃至胶囊胃镜,可能里面都有东南相互电子的“身影”。它的客户涵盖华为、OPPO、小米、荣耀、佳能、惠普、希捷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

风波总是打得人措手不及,2020年,疫情+华为断芯,风雨扑面而来。

“当时我们年产值5个亿,净利润大概是4500万,那一年光是原材料就涨了4500万,把净利润全涨没了”,东南相互电子IT经理胡平华说道,“再加上中美贸易战华为断芯,对我们来说,雪上加霜。”

向外,是总蛋糕的快速变小;向内,是15年老牌企业的“生死时刻”。

这时候,不仅是东南相互电子,所有同行都意识到,唯有降低企业自身的成本,才有可能获取利润空间。数字化,是一个人人在喊的选择,但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在数字化战场上,市场上的友商不是真正的敌人。那么谁是真正的敌人?是企业16年的传统思维和习惯,是850名员工的固有工作方式。

员工会不会不支持?改造完之后有多少员工会失业?失业之后如何处置?数字化改造要投入多少钱?投入产出比是否真的足够高?机器会不会失灵不可靠?

一系列问题,几乎是接踵而至。

“那一年企业是亏损的,但对我们来说,外部环境没法改变,原来单个车间改善,完全达不到大幅改善,我们只能去硬着头皮上数字化应用。”胡平华说道。

数字化显然不仅仅是使用工具那么简单,更是一套数字化的思维和习惯,在推行过程中,对企业各部门之间管理是否顺畅、员工服从性是否过关等是方方面面的考验。

在这场“战役”中,东南相互电子采取的措施是:一定要快。据胡平华介绍,正常推行全部智能化改造需要三年时间,而在东南相互电子,仅仅用了一年半。

这一年半时间里,东南相互电子最大的变化是:“少”了150人,从850名员工到700名;“多”了很多机器,数控设备或者带PLC的设备100%联网,通过机械臂或者自动三下板机取代人工作业。

东南相互电子数字工厂展示

对企业来说,在穿越数字化转型的“黑暗”隧道之后,重见光明:

“通过将数字化流程梳理清楚,公司终于在2021年系统上线的那个月扭亏为盈。”胡平华说道。

2.背水一战之后:打破人才、成本、供应链3大难题

在AVI(负责对载码体读写)车间,一块块指甲盖大小的PCB电路板,被装有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摄像头快速精准地进行着外观检测。

就是在这不到一平方米的区域,短短一年内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原先是通过机器视觉对产品外观做检测,但检测完之后会有非常多的“假点”,这些“假点”需要人工排除,“假点”率大概占到产品的70%以上。

“所以我们做复判的人员,他有70%以上的工作等于是无效的。”胡平华介绍道。

现在新的作业方式是:AVI对产品做完检测之后,通过AI去筛选“假点”。这是东南相互电子与百度合作的AI项目,主要运用在终检车间,达到了既高效又节省人力的作用。

左图显微镜检测场景,右图AI筛选工作场景

毕竟,原先一台AVI设备就要配5个VIS检验人员,白夜班加在一起需要30个人力。如今,东南相互电子的目标是:通过AI过掉80%的“假点”,这样就能把原先30个人的作业,变成12个人左右完成,一下子可以减少18个人。

在中国人口红利消失的大环境之下,“招工难”是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痛点,也是摆在东南相互电子面前的难题:招人难、培训时间长,对于VIS判定人员,正常培训周期是两个月,“人招到之后,我们花两个月时间培训,这期间他是没有太大产值的。”胡平华说道。

更为严峻的是,工人在显微镜前进行检测,长时间下来眼睛容易疲惫,这直接影响产品合格率,以往工厂的方法是,再用大量人工进行二次复判。

如今,在AI技术运用下,培训周期可以缩短至两周。

“AI首先对检验工人多年沉淀的复核经验进行学习,形成一个与资深人员拥有相同检验质量标准的AI模型,接着我们把这个AI模型装入到产线。AVI机检验完的产品,会被我们的AI模型做自动识别和复判,短短几秒钟就能判定成品是否异常。”百度智能云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章畅海介绍道。

数字化改造,还体现在东南相互电子4万平生产车间的方方面面,比如三码合一的应用。

员工的厂牌上面二维码+工单上二维码+设备上二维码,串联三个码,可以实现“傻瓜式操作”,只需扫码,便能完成一键精准追溯。

这项追溯,正向可以追溯到产品何时进工序、何时上机、放在哪台设备、设备的状态与参数、谁操作的、检验记录、补充记录等等。

反向追溯,可以看到设备的履历、何时做的保养、是否出现过故障,并且可以做相应预防,防止混料、混周期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到了我们客户那边的话,发生一次罚5万。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提早规避风险。”胡平华说道。

东南相互电子成检车间内的整体看板

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是东南相互电子踏向数字化改造初见成效的前两步。站在2022年,重新审视这一切,相互电子副总经理顾亚文庆幸公司做了这个决定。

在公司人员减少的情况下,企业产值反而提升了18%,人均产值提升42%,生产的无纸化率从15%提高到95%,生产周期缩短2天,品质良率提升近3%,报废成本一年降低1000多万。

实实在在的数据,也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市场客户。

“我们的客户名单中,大多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他们非常看重智能化与信息化,未来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如果合作公司全流程追溯做得不好,可能都没办法进入到某些客户的厂商资源池里。”

IT经理胡平华透露,舜宇光学就是因为看到了相互电子的智能化,而将其列为供应链的标杆企业。

3.AI加速进工厂

东南相互电子的这次数字化转变,是苏州众多制造型企业转型的缩影。

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苏州则计划在2023年末实现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在《苏州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苏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8%。

数转智改,是大势所趋,但对老牌企业来说,是一场考验,做好了,政府市场企业三赢,做不好,则有可能“挺不过去”。

面对数字化转型的这座大山,所有的企业都成了“同盟”,所有的服务商都成了助力,所有的目标都很一致,那就是:翻越。

正如相互电子副总经理顾亚文所说:“我相信,智改数转是制造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我们计划对外输出公司的数字化经验,向传统工厂提供赋能服务。”

另一边,AI也在加速向产业一线。

近年来,百度智能云正提升开物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赋能水平,针对苏州地区汽车零部件、电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重点特色产业,提供“芯片-框架-大模型-行业应用”的端到端的技术服务。

“云智一体”的数字底座,减少了企业数字化建设成本,避免重复造轮子。经过实践检验的算法模型被沉淀在开物平台,企业可以快速调取和二次开发,实现“智能”的随用随取。

的确,只有真正能为企业所用的技术,才是接地气的好技术。

应用面前,无需星辰大海,只需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