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阿里成立数据智能新公司,瓴羊的独立始末

来源:晚点LatePost 发布时间: 2022-07-01 13:14:11 编辑:夕歌

导读:当商家不只在自己这儿做生意,阿里分拆新公司支持多云、多平台。

文丨马可欣 程曼祺

阿里巴巴主业务分拆出了一家新的控股子公司——瓴羊。

瓴羊于去年下半年开始筹备,去年底正式注册成立,经过 8 个月的战略、产品、组织梳理,今日正式对外发布品牌。阿里集团副总裁、阿里数据中台负责人朋新宇担任瓴羊 CEO,他向阿里 CTO 程立汇报。

瓴羊目前整合了阿里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客服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多个团队,几乎涵盖阿里所有与数据智能相关的企业服务产品,是阿里数据智能服务对外的统一出口。

这些团队原本分布在不同事业部和事业群,汇报给不同的阿里高管。如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汇报给 CTO 程立;客服系统汇报给 CCO(首席客户官) 郑俊芳。

《晚点 LatePost》了解到,瓴羊成为独立公司,不是一个一开始就确定的想法,它源于 2021 年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CEO 张勇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帮助企业全方位、多平台地经营好自己的生意?

随后,在整合度从低到高的三种方案中,阿里管理层选择了整合度最高、最激进的一步到位方案,并决定让瓴羊成为独立公司。

瓴羊支持多平台、多云,为企业提供分析决策、营销、订单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服务。

环境的变化有利于瓴羊现在做多平台。去年中国反垄断全面展开,同时出台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朋新宇说,现在每家平台的水位线达到一致,数据该给商家的给商家,该平台保护的平台保护,很明确。

朋新宇告诉《晚点 LatePost》,市场上大部分 SaaS 产品是提升单个环节的效率,而瓴羊是把数据智能能力用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最终帮企业实现增长。

过往阿里成立的大大小小子公司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天猫、淘宝、成立之初的盒马和飞猪等,它们由阿里全资控股,员工持集团股票。二是本地生活、菜鸟等,它们给员工发单独的期权,其中有些公司有对外融资的计划。

瓴羊目前在法律结构上更靠近第一类,但多平台的业务定位,决定了瓴羊在运营上可能会有更强的独立性。

瓴羊未透露今年的收入目标,朋新宇称,到今年年底前,他们的首要业绩目标是获得一定数量的新客户。

一个问题、三套方案

一场步步推导的独立

2021 年 7 月,在张勇组织的业务会上,一个问题没有得出结论。

张勇的业务会上常有棘手问题,它们往往涉及重要的方向决策或高难度组织协同,当会议结束时,问题常常指向明确的决策,但这次没有。会后,张勇对负责数据中台的朋新宇说:“这个问题交给你回去研究研究。”

悬而未决的问题是:阿里如何帮助商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在疫情期间重振生意?

阿里希望降低商家在阿里平台上的经营门槛和成本。但光是淘宝、天猫降费是不够的。商家已经不只在阿里上做生意了。

张勇交给朋新宇研究的问题其实是:如何帮商家在完整的经营环节和各平台上,都能降本增效、实现增长?

此前,阿里内有多个部门为企业客户提供不同的垂直服务,包括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客服中台、做数据托管的聚石塔、面向实体零售业的翱象等,它们分布在中台、客户体验等不同事业群。张勇建议,这些业务应整合在一起,统一对外提供服务。

会后,朋新宇研究出了三个方案:一是由他整体规划,各 BU(事业部)参与协作;二是把直接面对客户的市场等职能整合,由他负责,各 BU 提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三是产品、团队、市场等全部整合为一个单一业务。

三套方案中,第一个最保守、最接近现状,第三个最激进、是一步到位,第二个介于两者之间。

2021 年 9 月,朋新宇拿三个方案拿去向阿里 CTO 程立汇报时,他原以为程立会选第二个。

但程立选择了难度最大的第三种方案。这意味着,本身目标不同、各自运作的各 BU 要完全整合,甚至可能涉及跨事业群的变动。

两个月后,朋新宇向张勇汇报方案。张勇用红笔把白板一分为二。左边是 “域内”,右边是 “域外”。在阿里域内,即以淘宝、天猫为主的阿里商业体系中,阿里有会员、商品、营销、客服、经营分析等十项能力,但在阿里域外,他们能为企业提供的能力不全面、不连续。

朋新宇的任务,则是把阿里域内的能力平移到域外。

据了解,其实在 2019 年时,张勇和朋新宇就有一场类似的讨论。当时张勇也画出了两块区域,左边是阿里体系,右边是客户的线下和私域渠道,比如自己的 App,但并不包含别的互联网商业平台。而在去年 11 月张勇所绘的图中,“域外” 部分多了抖音电商、京东。

去年底这场会议讨论的结果是,新业务应是中立的——支持多平台、多云;相应的,它应成为一家独立运作的公司。

瓴羊对应的市场需求是,渠道越来越分散,为了管理多渠道,企业往往要使用五花八门的 SaaS(软件即服务) 产品,背后站着一堆服务商。但大部分产品只能提升局部的效率。企业投入不少,可问题并没有减少,甚至更多。

阿里自 2012 年起开始建设数据公共层,2015 年在大中台、小前台的整体战略里启动数据中台,积累了一系列能力和方法,朋新宇作为数据技术与产品部负责人和他的团队一起参与了整个过程。该部门是瓴羊的启动团队之一。

2017 年,阿里开始依托阿里云对外输出中台能力。但那时阿里的整合度也不够。中台和阿里云不在一个事业群,中台属于 CTO 条线。阿里内部当时缺少一个能调动集团全部企业服务资源的组织——这是瓴羊的成立原因。从定位和目标看,瓴羊不仅要帮企业在阿里做好生意,也想帮企业在其他地方做好生意,包括竞对的平台。

团队做加法、产品做减法

张勇说,商业设计和组织设计是企业一号位不可推卸的两大责任,前者解决向谁提供什么产品、实现什么价值;后者解决内部组织结构和协作方式。

朋新宇的思路是总分总,先把团队拉在一起,再分条分块梳理战略和产品,然后以此为基础形成组织结构。

在组织、机制上,瓴羊被给予了很大的灵活性。去年 12 月中旬,朋新宇接到阿里 CCO & CRO 条线(负责客户体验与风控)主动询问,他们有团队在做客服、供应链服务的商业化,可以让瓴羊的业务链条更完整,是否考虑接过去?

那之前瓴羊的团队整合只涉及 CTO 条线,朋新宇不确定跨事业群的变化能否发生。但第二周,程立就对朋新宇说,总裁会已经决定,CRO 和 CCO 的商业化团队会整合进瓴羊。

到去年年底,瓴羊团队已从最初的 200 多人变为 400 多人。除朋新宇自己带的数据中台团队外,还有业务中台团队,供应链商业化团队,CCO 线的商业化产品团队加入。

今年 1、2 月,瓴羊密集召开产品共创会,把各团队手上的产品全部列出来,大大小小竟然有 59 款产品,有的朋新宇以前完全没听说过。

这是阿里过去赛马式发展的产物:有想法后,“先跑出来再说”。赛马激活了团队,但也导致力量分散。把这些产品单拿出去,不一定能竞争过市场上专注于此的第三方公司。而且它们对应的需求有大有小,有真有伪,不是每一个方向都值得做。只采购单个产品,企业客户也难以获得全面提升。

朋新宇砍掉了 59 款产品中,门槛较低、阿里做不出优势的方向,比如帮客户建站、建 App。

非瓴羊核心方向的产品也被调整。瓴羊团队中原来有一个三十多人的团队,做线下商场防资损业务,可避免顾客少付或漏付款。全国大型商超企业数量有限,且防资损不是它们经营中最核心的问题。这个团队后来被调入了阿里旗下商超类业务。

通过约两个月的讨论,今年 5 月前后,59 款产品被筛选、整合为 11 款产品,共同组成 “5 朵云”,贯穿了一个企业多平台经营的核心环节。

直接支持业务的是分析云、营销云、产销云和客服云。分析云帮助企业洞察自己、客户和行业趋势;营销云帮助企业在不同平台统一做会员管理、营销和大促;产销云帮助企业管理与运营多平台订单、库存和履约;客服云提供智能客户服务和体验管理。

此外,开发云处在基础层,满足企业开发诉求,帮企业建立自己的数据系统。

产品与服务调整清楚后,瓴羊设计了相应的组织结构。

目前瓴羊的五朵云,各有一个负责人,统管开发与产品,每人还身兼一个渠道,如阿里云、天猫等。组织的整合思路是——产品、服务、销售要合在一起,否则就不知道产品卖给谁,产品就会滞后。

瓴羊目前没有自己的专职销售团队。面向中小客户销售标准化产品时,销售更多是靠自动化流程完成。天猫、淘宝、钉钉等阿里已有的平台或企业服务产品是瓴羊触达潜在客户的主要渠道。

面向大型客户销售更加复杂的产品和服务时,阿里云是瓴羊的重要渠道之一,前端销售职能由阿里云销售承担。

重新走向开放

瓴羊最终希望能帮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增长,为此定义了一个新说法 DaaS(Data intelligence as a Service,数据智能即服务)。

朋新宇的解释是,无论是 ERP(企业资源计划)还是 CRM(客户关系管理),大部分 SaaS 产品与服务解决的是效率问题,DaaS 则是要寻求增长、帮客户提升业务价值。

DaaS 并不以收集、获取客户的数据为目的,也不是指瓴羊要把阿里体系内的数据用来服务外部客户。

近 5 年里,消费、地产、金融等非互联网行业公司也曾尝试引入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投入巨大,但一些企业的反馈并不好。

朋新宇在 2017 年之后自己对外做数据中台服务时也发现,同样的产品、服务,阿里内部用起来没问题,外部客户却会投诉。

差异在于,阿里内部有与中台配合的多种系统、产品,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方案,且阿里的每个业务部门都有数据和技术团队,保证了中台产品能被真正用起来。但大部分客户采购来的产品只针对局部问题,且客户的组织内缺乏能使用、维护数字化系统的人才,这使系统交付之时,就成了客户投诉之时。

基于这些洞察,瓴羊现在服务大客户时,会对客户的组织和业务做全盘咨询,用一套逻辑清晰的产品提供完整方案,最后和合作伙伴一起,培养能掌握瓴羊产品与服务的数据人才,保证产品能被持续使用。

面向一些只在阿里体系内做生意的中小商家,瓴羊则提供标准化产品。去年天猫有 8 万左右新注册的商家,绝大部分此前没有开店经验。天猫、淘宝,将成为瓴羊触达中小客户,为其提供高度标准化 SaaS 产品的重要渠道。

朋新宇告诉《晚点 LatePost》,未来 3 到 6 个月,瓴羊的主要业务目标是用 “5 朵云” 的新产品获得一定数量的客户。

想帮其他企业增长的阿里,现在自己的增长也在变慢、变难。在流量变得多元、碎片的当下,阿里的电商份额已在下降。

阿里一方面想通过淘特等新产品继续保持自己的份额,一方面也在接受现实,用瓴羊这个新业务,顺应企业多平台经营的需求。

推动瓴羊形成的过程中,阿里管理层选择了更激进、整合度更高的方案,选择了多平台、多云的定位。

中国互联网发展二十多年,从开放走向封闭,或主动或被动,现在它正重新走向开放,这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