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国产芯片崛起 车企多维度拓展芯片供应链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 2022-06-09 14:23:58 编辑:夕歌

导读:随着芯片产业链承压,车企开始寻求多种方式解决芯片紧张的“卡脖子”难题,例如以战略投资等方式加深与芯片制造商的合作关系,保障芯片供应;有意识地寻求并培养潜在的国产芯片制造商;甚至自研自建芯片产业链,把握关键技术。

记者 黄琳 王金龙 深圳报道

随着芯片产业链承压,车企开始寻求多种方式解决芯片紧张的“卡脖子”难题,例如以战略投资等方式加深与芯片制造商的合作关系,保障芯片供应;有意识地寻求并培养潜在的国产芯片制造商;甚至自研自建芯片产业链,把握关键技术。

《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市场观察发现,包括比亚迪半导体、广东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芯半导体”)、广东芯聚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聚能”)等国产芯片商逐渐获得车企青睐,且已有部分国产芯片实现搭载新能源车型并量产。而在车规级AI芯片方面,包括地平线、华为等国产芯片商均已受到车企认可。

与此同时,近年来相关政策也加大对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从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投资额度等多维度支撑国产芯片的研发生产,包括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等,国产芯片正在迎来崛起时刻。

国产芯片制造商密集受到市场关注

解决车规级芯片“卡脖子”难题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必须攻克的关卡。尤其在芯片缺口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国产芯片正被越来越多的车企列入采购名单。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发展,国内车规级主控芯片,包括MCU(微控制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芯片制造商开始密集受到市场关注。

5月,广州市南沙区召开2022年重点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座谈会,包括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粤能”)、芯聚能、晶科电子、联晶智能、南砂晶圆等17位国内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头部基金公司代表共同探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而像这样通过当地相关部门搭建国产芯片企业与金融机构互惠互利的形式已在全国各地出现。

芯粤能总裁徐伟在座谈会上表示,碳化硅芯片在新能源车的应用已经得到验证,而且受到广泛的认可。与此同时,作为广东“强芯工程”重大项目的芯粤能碳化硅芯片制造项目主体工程也已于近日封顶。项目一期达产年产值40亿元,二期达产后合计年产值将达100亿元。

而日前,芯粤能股东之一的芯聚能所研发的碳化硅主驱模块成功登陆smart精灵#1量产车,成为国内第一批由第三方提供的、进入量产乘用车的碳化硅主驱模块,这也标志着芯聚能的碳化硅模块和使用芯聚能碳化硅模块的控制器均已进入量产状态。

与此同时,粤芯半导体也于近日迎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等的调研。粤芯半导体董事长陈谨表示,粤芯半导体目前正在与广汽推动共同打造芯片“设计、制造、封装、认证”一体化供应链,以粤芯半导体和广汽体系各自制造能力、技术研发能力、产品终端需求为共同基础,结合资本手段,共同搭建 “芯片制造—整车厂”产业链联动模式。

除此之外,目前已进入上市提交注册阶段的比亚迪半导体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焦点。不管是业内紧缺的IGBT芯片,还是第三代半导体的碳化硅模块,比亚迪半导体均有所涉猎。而在比亚迪半导体的招股说明书中,比亚迪半导体已进入小鹏汽车、东风岚图、宇通汽车、小康汽车、长安汽车等车企的供应商体系。

显然,大湾区的国产芯片商正在有计划地突破业内紧缺的车规级芯片制造,越来越多的车企、金融机构等愿意接受并认可车规级国产芯片,并向国产芯片注资或达成深入合作。

车企强化国产芯片产业链

在保供稳链的当下,车企拓展芯片产业链的主要方式包括与芯片商达成深度合作、寻求替代的国产芯片、自研自建芯片供应链等。

首当其冲地与芯片商达成深度合作的案例比比皆是。上文提及的广汽集团与粤芯半导体的合作即是。曾庆洪表示,2021年3月,广汽集团通过广汽资本对粤芯半导体投资,同时在技术和产品方面通过广汽研究院、广汽埃安等与粤芯半导体进行了深入合作,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未来更要建立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力强化车载芯片供应链。

广汽集团方面表示,目前广汽集团部分电子控制器(ECU)产品已形成初步的国产化推进方案,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空调控制器已完全自主可控;同时,广汽集团支持国产芯片的研发,积极采用国产芯片,比如智能网联部分系统将计划采用国产芯片。

而此前,古惠南就目前行业缺芯情况向记者表示,短期内广汽埃安将通过开发替代方案、调整生产计划,尽可能满足市场订单需求。同时广汽埃安也与芯片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深度绑定,确保芯片的稳定供应。长期来看,建议国家把芯片列为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加大产业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快发展和技术突破,提升国产芯片厂家的自给能力。

事实上,除了粤芯半导体,今年1月,广汽集团子公司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与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公司合资设立广州青蓝半导体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将围绕新能源汽车自主IGBT领域开展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成为华南地区首个新能源汽车自主IGBT投资项目。

同时,广汽资本还在今年3月新增投资了、苏州旗芯微半导体(以下简称“旗芯微半导体”),后者基于ArmCortex-M4的32位车规级MCU芯片FC4系列已开始正式流片,预计2022年七八月左右可量产。基于业内对车规级MCU及域控制器芯片的需求,旗芯微半导体成立一年已斩获累计数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汽集团旗下尚颀资本、小米产投、经纬恒润、耀途资本等。

当然,有资金能力的车企也开始自研自建芯片产业链。包括长安汽车表示将成立科技公司自研芯片和算法;吉利汽车表示,自研的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量产装车;理想汽车关联企业Leading Ideal HK Limited全资控股的四川理想智动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等。

政策“国产芯片崛起可能还是更多要动用市场的力量,尤其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片面强调自主研发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是做不到的,尤其是无论芯片产业链还是汽车产业链,都无法做到自己全部控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时杰博士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国产芯片产业链的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即使国产芯片商掌握芯片的研发技术,建设符合精度要求的车规级芯片生产线也起码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且费用不菲。

另有传统车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国产芯片正被大力扶持,但真正实现搭载并量产的车型并不多。且国内消费者对国产芯片质量仍带有主观偏见,这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改变。”

实际上,除了市场力量正在努力,国产芯片制造端的利好政策也在不断出台。自2013年开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 2025》《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做好 2022 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等政策陆续出台,对相关企业的税收优惠、投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予了支持。

例如,在税收方面,对于按照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期自获利年度起计算。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投融资方面,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加快境内上市审核流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条件的研发支出可作资本化处理。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等。

具体到各个地方,《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指出,广州将打造“一核两极多点”的产业格局,其中南沙将重点打造宽禁带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基地。

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国产芯片崛起可能还是更多要动用市场的力量,尤其是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片面强调自主研发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是做不到的,尤其是无论芯片产业链还是汽车产业链,都无法做到自己全部控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时杰博士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国产芯片产业链的建设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即使国产芯片商掌握芯片的研发技术,建设符合精度要求的车规级芯片生产线也起码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且费用不菲。

另有传统车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国产芯片正被大力扶持,但真正实现搭载并量产的车型并不多。且国内消费者对国产芯片质量仍带有主观偏见,这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努力改变。”

实际上,除了市场力量正在努力,国产芯片制造端的利好政策也在不断出台。自2013年开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 2025》《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做好 2022 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等政策陆续出台,对相关企业的税收优惠、投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予了支持。

例如,在税收方面,对于按照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期自获利年度起计算。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投融资方面,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加快境内上市审核流程,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条件的研发支出可作资本化处理。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等。

具体到各个地方,《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打造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指出,广州将打造“一核两极多点”的产业格局,其中南沙将重点打造宽禁带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