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西德尼·温伯格:在大萧条中带出了高盛帝国

来源:华商韬略毕亚军 发布时间: 2022-07-30 09:38:01 编辑:夕歌

导读:能成就多少人,就能干掉多少人。

作者|毕亚军

美国高盛集团在世界金融业,乃至西方政经两界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但高盛能够这么拽?却与一个出身贫民窟的穷小子有着莫大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位。

这个年轻人就是被称为现代高盛之父的西德尼·温伯格(Sidney Weinberg),我们就叫他为老温吧。

老温是犹太人。他16岁加入高盛,在后来的回忆录里,他是这样加入高盛的:

某一天的早上8点,正找工作的老温走进了高盛所在的大楼——华尔街交易广场43号。他觉得这栋楼很气派,能在这里工作肯定很不错,所以就去试试运气。

但起初,他的运气不怎么好。

他直接坐电梯到了顶层23层,然后一层一层往下看,每个公司都敲一遍门,你们这里要人吗?到下午6点,他已经从23楼问到了3楼,也就是当时的高盛所在的那一楼。当时,大家已经准备下班了,但他还进去,问了人家有没有机会。

一个柜台人员告诉说没有,但不清楚其他部门是否需要,让他可以明天再来问问。

老温觉得有希望,于是第二天早8点准时走进大楼,而且直奔高盛而去。然后,好运降临了,一个柜员帮他问了下大堂清洁工贾维斯需不需要一个助手?

那位清洁工说,我要。于是,老温开始了他在高盛的工作。20美元月薪,给清洁工当助手。然后,他先是利用跑腿送文件的机会,认识了高盛的领导们,混成了传达室领班。

再然后,他一边拼命工作,一边偷学金融业务,从传达室到业务部门,从业务一线到管理层,并在1930年代大萧条时,临危受命成了高盛的最高管理者。

经济大萧条当了大官,老温的压力自然不小。但他最终逆风翻盘,干出了奇迹。这个成绩当然不只是因为某一个原因,但有一个原因却是关键。

这个关键是什么呢?就是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钱不好挣,老温干脆就不把赚钱当作最重要的任务了。

不赚钱,赚什么呢?他盯上了两个东西:一个是练内功,创新业务模式,提升团队素质和业务能力;一个是赚客户关系,积累人脉、信任和口碑。

怎么实现这两个目标呢?老温的策略是,在开展一些必须让自己活下去的,可以赚钱的业务之外,大量地,持续地,免费地给客户提供服务。

也就是赚不到钱的业务也努力做,然后通过这些去赚本事,赚人情、赚关系。

为了让大家都心甘情愿地多干活儿,少赚钱,老温可以说是以身作则,一马当先。他每年都要为大量企业提供免费服务,一年要参加好几十场董事会议,不但不赚钱,有些还要倒贴差旅。

在他的带领下,整个高盛也很快养成了这样的文化。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当下的业绩不太好看。

而且,不只是当下。

数据显示,1930~1945年这15年,高盛的利润总和为零。也就是,有15年的时间,高盛都是事情干了一大堆,客户帮了一大把,但自己只是勉强活下来了。因为很多客户、业务都是免费的,有的甚至持续10多年都是免费服务。

可最终,这些免费都成了最贵的,最赚钱的。这些免费业务,让高盛创新了很多业务模式,解决方案,比如后来的咨询服务,也让老温和高盛建立了强大的朋友圈,并且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当大萧条一过,美国经济接着奏乐接着舞,所有免费积累来的东西,统统都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当那些被它免费服务的客户真正有生意、有钱给它挣时,他们纷纷把生意和机会优先给了高盛,高盛也因此快速逆袭和崛起。

老温本人就曾亲自为福特汽车继承人福特二世提供来了长达10来年的免费服务。

最后的结果是:1956年,当福特二世决定将公司上市,他毫不犹豫就选择了高盛作为其股票发行的唯一承销商,并创造了当时的最大IPO及融资记录。

当时,福特是全球最大私企。就这一笔,10来年免费服务也就变成暴利服务了。

也是在老温手中,高盛开始跟政府亲近。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竞选总统,华尔街大佬们几乎都不支持他,但老温看好罗斯福,成了罗斯福竞选委员会中筹措资金最多的委员。

后来,罗斯福赢了,高盛自然也就赢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老温还出任战时生产委员会主席助理,帮助罗斯福统筹战时生产,也就是在这期间,他结识了福特二世。

老温始终相信,忠诚于客户才是最好的发展之道,并且把这种精神贯彻到了私人生活。成为福特汽车董事后,他卖掉凯迪拉克换成了福特的林肯。家里的灯泡,他也只用通用电气的。总而言之,只要客户家有,他就只用客户家的。

老温的套路其实并不复杂。基本上就是我们常讲的一些。比如,做事先做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主动付出,越是交朋友、长本事,为长远打基础的时候等等。只是,这些道理简单,但做到不易。

所谓伟大的人,其实并不伟大在懂得更多伟大的道理,而是把人人都懂但却几乎没人真正能做到的道理做到了。

高盛的创始人曾经有个代代流传的生存法则:干掉所有人,就能活下去!

老温把这句话变成了:能成就多少人,就能干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