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智能机械手的生意经,这位深圳老板玩明白了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发布时间: 2022-05-16 14:11:33 编辑:夕歌

导读:大族机器人创始人王光能科研出身,专注于直驱电机、伺服驱动、运动控制等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一步步筑高了护城河。

记者|覃毅

拾取、装配、搬运,一气呵成。流水线上的协作机器人,解放着无数打工人。

大族机器人是这个赛道的核心玩家。

创始人王光能科研出身,专注于直驱电机、伺服驱动、运动控制等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一步步筑高了护城河。

“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是大族机器人的独特优势,即使放眼全球也是少见。”王光能接受《21CBR》记者专访时表示。

机器人市场需求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工厂中有300万台工业机器人在运行,增长了10%,其中超七成的工业机器人在亚洲市场。

协作机器人市场火热,王光能认为,接下来,更多机器人产品将从工业流水线走向大众生活场景。比如,大族机器人最新研发的STAR-L防疫酒店送餐机器人,在特殊时期打开了市场,已落地全国各大城市。

他乐观预计,“未来每年如果生产上万台机器人,销售额能轻松超过10亿元”。

解放打工人

200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王光能,加入新加坡ASM公司担任研发部运动控制组工程师。其间,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世界首款多层芯片焊接机的视觉自动调焦系统。

2005年,王光能回国加入大族激光,彼时公司刚刚上市,鼓励自下而上的孵化项目。因和朋友谈及70后往下几代人的养老问题,王光能试想着开发一类“能够照顾老人的机器人”。

他在公司内部孵化了大族电机。后来,王光能发现工业机器人具备解决制造业招工难问题的独特优势,2014年进一步孵化出大族机器人研究院。

2017年,王光能正式成立大族机器人,专注研发协作机器人,将流水线工人从艰苦繁琐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型机器人安全、易用、轻量化、小型化,应用场景更广。

同年,考虑到业务资金需求,王光能向大族激光董事长、北航校友高云峰提议,把公司独立出来,引进更多社会资本,加快科研创新成果落地。

这一想法得到了高云峰的支持。只不过,当年注资5000万成立独立公司后,王光能随后三年都没有引进更多资本。

“当时,协作机器人市场,国外巨头林立,国内则更体现为一种无序状态。”王光能向《21CBR》介绍。

2019年,王光能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在德国成立子公司,紧跟国外研发水平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正是在国内国际双线布局下,王光能为大族机器人明确了更高的发展战略——攻克核心技术,差异化竞争。

经历近十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大族机器人已经拥有了技术可控的五大系列产品。比如最早研发上市的Elfin系列6轴协作机器人,可应用于自动化集成生产线、装配、拾取、焊接、研磨、喷漆等领域,已成功出口到包括欧美日韩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在MAiRA智能7轴协作机器人上,王光能带领团队研发攻坚,以时下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向,在控制系统中实现了包含视觉控制、语音控制、大脑感知等在内的智能集成,让产品更具安全性、易用性和交互性。

开辟新场景

据巴克莱银行分析数据,全球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16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115亿美元。

市场一片蓝海,实际上,行业竞争比想象中更激烈。

“从已有客户需求来看,大族机器人的产品大多小规模应用,即便大公司采购,也大致是100多台/批次。”王光能介绍。

要想占据更大的行业市场,开拓新的应用场景箭在弦上。

“协作机器人不像工业机器人,不需要一系列复杂的编程,而是自动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使用场景更细化到末端。”王光能反思后进一步预判,协作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机会,大概率在工业流水线之外,比如医疗、新零售等应用场景。

这一发现也缘于近些年公司研发的协作机器人,更多被中小企业所采纳。

“典型代表是福建一家做五金卫浴的企业,年收入不过一两亿,但他们把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换成了我们的产品。”王光能表示,这就说明协作机器人的灵活性适合更多“小而美”的细分领域。

“未来的智能机器人集成商,要么和厂家融合,要么是智能机器人在出厂前就具备了力觉、触觉、夹爪、接口等应用配套,并形成一系列专业的功能包,用户不再需要编程,即可灵活改动和使用。”王光能补充。

他在大族机器人推动了“合作伙伴模式”,即大量寻找系统集成商和机器设备相关的合作伙伴,将公司产品作为他们交付终端用户的一部分。“我们情愿把大部分利润让给合作伙伴,这样有更多的精力来打磨产品,开拓更多细分领域。”

几大系列机器人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大族机器人的商业化渐入佳境。

据介绍,大族机器人早先研发的Elfin系列协作机器人,已慢慢渗透汽车、3C、医疗、教育等不同领域,在医疗方面可辅助医生进行穿刺手术,物流方面可提供智能无人配送服务,教育方面则结合VR设备打造数字孪生教学平台。

壮大朋友圈

置身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王光能希望联合更多合作伙伴推动智能协作机器人的发展。为此,大族机器人近两年着重推动软硬一体的研发路线,强调开放性。

“比如我们针对协作机器人产品,开发一套开放的机器人操作系统Neuron.OS,允许第三方合作伙伴基于该系统,开发各种应用及高级功能,将我们的机器人发展成一个平台。”

王光能表示,届时再大量寻求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入公司的协作机器人产品生态,包括大学、研究所,以及具备自有技术的公司等。

大族机器人已与20多家国际顶级大学、众多国际大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王光能表示,接下来,这些第三方战略合作伙伴均可借助大族的SDK开发机器人产品的应用程序,经由开放的接口应用,访问所有传感器及关节底层的数据。如此一来,不同用户都能进行多维度的二次开发。

对于大族机器人来说,“开放性”的含义远不止于此。

王光能表示,将“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2020年公司布局佛山,计划总投资20亿元,打造一个占地面积约225亩的先进制造集中示范园。

按照他的想法,这个示范园项目将以大族机器人全球总部为核心,吸引专用设备、特种显示、芯片封装、自动化等约20家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全产业链生态集群。

如他所言,“每年有几亿人在繁杂的生产线上劳动,大族机器人的目标是每年替代其中的千分之一”。粗略计算下,他的目标是每年解放10万打工人的双手。

只是目前来看,率先迈过产能大关,才是重中之重。

王光能透露,新的生产基地投入使用后,年产量能达到15000台。业界预计,这意味着其营收将冲破10亿大关。

大族机器人已累计完成三轮融资。就在近日宣布完成近2亿元的B+轮融资后,王光能为加速产品研发和产能扩张补足了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