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中科院校友苦等7年,率300亿AI新贵突围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发布时间: 2022-04-20 10:52:36 编辑:夕歌

导读:一波三折,“AI四小龙”最后一只独角兽,终于迎来上市曙光。

记者|覃毅 

一波三折,“AI四小龙”最后一只独角兽,终于迎来上市曙光。

4月,云从科技科创板注册申请获批,至此,其曲折的IPO之路只差临门一脚。

云从科技的故事,是18岁考入中科大的周曦缔造的。于业界来说,其最大的底色是“AI国家队”身份——它脱胎于中科院重庆绿色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项目,由他带领的人脸识别研究团队孵化而来。

AI赛道“左手融资右手血亏”,短短7年,科学家周曦走过了风口爆发、资本涌入、行业巨亏的完整历程。大浪淘沙,他的上市之路柳暗花明,而产业梦想才刚刚开始。

5年独角兽

AI产业汇集高精尖前沿技术,创业者大多出身不凡。云从科技背后,是一位青年科学家。

创始人周曦自小成绩优异,18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本硕学位后,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读博,师从“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教授。

毕业时,周曦已经得过六次世界智能识别大赛冠军,发表数十篇科研论文。彼时,多个美国公司向他抛出高薪橄榄枝。

2011年,中科院计划在西南地区筹建研究院,筹备人袁家虎数次诚挚邀请周曦回国。

几经攀谈,周曦深受鼓舞,以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的身份回到中国,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

到2013年底,埋头科研的周曦有了创业念头。

“当时,我发现芬兰有一家小公司做刷脸支付,回来我们就在国内做刷脸支付的研发,2014年做出来后,国内并没有相应的使用场景。”周曦向《21CBR》记者表示,他当时突然意识到,科研成果能为个人带来光环,若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仍然是遗憾的。

2015年,周曦时年34岁,他在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的支持下,成立云从科技,从科学家转身成为创业者。

“云从”的含义,取自易经《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周曦来说,这个名字寓意不懈追求,要成领军者,引领跟随者。

只是起步艰难。

“首先我们看准了银行客户,这类客户要求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一旦服务器宕机,就会出现很大的金融事件。”周曦向《21CBR》感叹,早前做研究只要实验跑通,可以复现就行,实际应用起来比想象中困难。

直到2年后,周曦带领团队实现了99.8%的内部测试准确率,拿到了订单,业务才滚雪球般快速扩张。

期间,公司融资规模不断壮大,直至上市前,其一共完成了11轮融资,估值300亿元,其所引入的投资方均是国内资本。

“造血”存压力

游泳的人终究要上岸。

AI独角兽曾相继发起IPO进程,却非一帆风顺。旷视科技最早赴港上市,首战失败,依图科技两度赶考科创板,被迫“中止”。

云从首先打破僵局,在2021年7月,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一个月后,商汤科技才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亏损是AI行业的普遍状态,云从也不例外,并没有比同行更亮眼的财务表现。

2019-2021年,其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80亿、7.51亿和10.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6.92亿、8.44亿和6.6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5.06亿、-4.62亿和-5.47亿元。

“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人员支出及采购金额相对于销售回款而言较大。”云从提到,若研发成果短期内未能及时转化,公司亏损或将持续扩大。

商汤科技上市在先,可作为云从后续表现的参考坐标。

从营收来看,云从相较商汤要小很多,2018-2020年间,其规模约为同期商汤的23%左右;从亏损(扣非)值来看,则占到后者的比例介于40%-100%之间。

现阶段来说,云从的盈利表现总体弱于商汤。于云从而言,上市稍晚,会面临更多压力。

但周曦是有信心的。

云从科技预计,2022-2025年营收可达16.82亿、25.01亿、32.27亿和40.11亿,复合增长率33.60%,并乐观预估于2025年转亏为盈。

拓深产业链

云从诞生于2015年,AI产业已扩展到综合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越来越多细分行业,涌现智能化的需求,云从也在拓深各赛道的产业化机会。

以早期切入的银行数字化赛道为例,云从服务的银行客户群不断扩大,不断挖掘新的应用场景,“如供应链金融,即通过人工智能将仓库货品可视化,帮助企业进行实物抵押性的贷款审批。”周曦向《21CBR》介绍。

公司也在向智慧出行领域渗透,截至2021年底,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百余个民用枢纽机场部署上线,中国前十大机场中有九座均在内。

2021年10月,公司与芜湖市高新区达成签约合作,豪掷2000万元,成立新公司“芜湖云从科技”,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业务。

在周曦看来,AI行业发展,从单点突破正走向多点技术,再到平台化。第三波浪潮引爆在即,应用生态日益繁荣。

要在创新应用上形成较高的竞争壁垒,云从科研投不菲。2019-2021年,公司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4.54亿、5.78亿和5.34亿元,占各期营收比例为56.25%、76.59%和49.67% 。

“云从科技的计划是,依托核心技术打造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周曦说,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云从会深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其行业布局。

周曦已提出,云从未来三年的核心目标是,围绕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开拓产业链,成为AI行业的Tier 1(集成平台)厂商,云从更具不可替代性,提升业务利润空间。

其乐观的盈利展望,还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