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上海本土VC的十五年
导读:经过多年的摸索与试错,常春藤资本于2013年起正式瞄准早期投资,深度聚焦于企业服务、深度科技、新能源科技等未来产业领域,区域上战略性聚焦长三角科创聚集地的同时,也兼顾着北京、深圳等地的科创企业。
2007年6月1日,中国创投行业迎来里程碑式时刻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正式施行。自此,创业投资在国内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本土创投开始大举登上历史舞台。
也就是这一年,翁吉义作为创始合伙人之一在上海发起创立了常春藤资本,成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本土创投队伍。经过多年的摸索与试错,常春藤资本于2013年起正式瞄准早期投资,深度聚焦于企业服务、深度科技、新能源科技等未来产业领域,区域上战略性聚焦长三角科创聚集地的同时,也兼顾着北京、深圳等地的科创企业。
这是一家活跃在长三角的历史悠久的精品VC,十五年来管理规模超60亿元,超5成资金投向了长三角,是不少头部VC/PE所争抢项目的首轮投资方,成功捕获了华数传媒、无锡尚德、韦尔股份、云砺(票易通)、药师帮、太美医疗、乐言科技等企业。据常春藤资本透露,旗下2013年设立的基金DPI已经大于1,背后也聚集着包括国家级引导基金、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国资背景的市场化母基金以及相关产业的上市公司等长期LP。
现在,常春藤资本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第六期人民币基金,目标规模12-15亿元人民币。尽管外部市场依然弥漫着寒意,但亲历多轮经济周期的常春藤资本创始合伙人翁吉义反而心态从容,正如他所总结的那样:“悲观者睿智,乐观者得利。中国不缺资金,但缺耐心的长期资本,我们要看得更远一些,聚焦结构性机会。”
常春藤资本创始合伙人 翁吉义
常春藤,十五年岁月
向来低调的翁吉义这一次对外深度剖析了常春藤资本的十五年。
“一个人做好投资容易,一个机构做好投资难。”翁吉义说。那是一段不断尝试、失败、调整方向的摸索岁月。2007年,已经有十几年投资从业经验的翁吉义发起创立了常春藤资本。彼时,中国本土创投正迎来新生,LP市场也处于萌芽阶段,高净值个人和民营企业是主要的募资对象。
在那个全民PE的年代,为了帮助这类LP在较短的周期内实现收益,刚刚诞生的常春藤资本尝试了一些专注于技术的Pre-IPO投资。然而随着泡沫破灭,行业洗牌如期而至,彼时国内90%的PE投资机构面临倒闭或转型的危机。
“投Pre-IPO意味着,你是搭便车的人,而不是一个价值创造者。”翁吉义也在反复思考,并很快做出了策略调整2013年正式成立第三期人民币基金,开始像大多数美元VC一样专注于创新技术的早期投资,并且坚持至今。
回过头来看,正是这些宝贵的探索印迹成就了今天的常春藤资本。过去15年,中国VC/PE江湖风云变幻,一个个风口崛起又倒下。人来人往间,这家VC不受外界诱惑,其自诞生起就立下的投资纪律不曾改变过因为专注,所以专业。投资需要聚焦,自信是建立在对细分领域的专业之上。
复盘往期基金,常春藤资本曾披露一项数据,其历史上超过90%的资金投向符合“522”(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营业总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要求的中小企业。专注于早期,他们聚焦在投资那些通过技术驱动、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种子期、初创期的中小企业。
“第一次投资以天使轮或A轮为主,好的项目后面再多轮跟投,这也是帮助我们加强选择的过程更好的项目我们投的钱更多、停留的时间也更长,以获得最好的风险回报。”翁吉义补充说。
方向上,常春藤资本自始至终都务实深耕在自己熟悉的投资领域,主要投向依托于云计算的企业级服务,代表案例有云砺(票易通)、先胜业财、乐言科技、太美医疗、药师帮、易路软件等;以及,贯穿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技术,经典案例有韦尔股份、杰华特、德固特、瀚巍微电子、未来机器人、翼菲自动化等。
在完成投资后,竭尽所能地给创业者赋能创意、思想、经验等一切资源是常春藤资本最重要且擅长的投后增值服务工作。翁吉义把常春藤比作串线的裁缝,不遗余力地将其生态内的资源串接给被投企业,旨在帮助企业坚定战略,少走弯路。
“我们是创业者真正的朋友,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心理医生,是他们的情绪垃圾桶,他们所面临的痛苦和折磨我们都能感同身受。”如翁吉义所言,他们的身份已经不仅仅只是冷冰冰的投资人,而是一起创业的事业合作伙伴,惺惺相惜。
为LP带去持续回报实现价值投资,是常春藤资本一直以来坚定不移的立场,在国内VCPE执着于快速扩张规模和永远FOMO的大环境下,常春藤的募资和每一次出手都极为克制。“在国内众多创投机构里,从投资的案例数来讲,常春藤不一定最多,但从早期投资的准确率或者命中率来讲,常春藤肯定是名列前茅的。”翁吉义说。
成立至今,常春藤资本管理规模超60亿元,所投项目总量超过120个,其中超5成资金投向了长三角地区,已完成IPO的投资17个,还有几个IPO正在赶来。
做第一个投资人
追踪过往的投资足迹,我们可以描绘出更立体的常春藤资本。
做初创公司的第一个机构投资者,是这家本土VC从事早期投资的重要目标。不难理解,做早期投资尤其是挖掘未被市场发现的水下项目,对于VC机构在细分领域的敏锐嗅觉与专业度有着更高的要求。
常年浸淫在科技投资的各细分赛道并务实地埋头于行业研究,常春藤团队早已形成最核心的竞争优势认知差。“我们的优势在于发现真正的价值。”翁吉义说。掌握着第一手项目动态及资源,他们有足够的决断力抓住机会扣动扳机,从而拿下一批优质项目的首轮融资。可以看到,在云砺(票易通)、乐言科技、先胜业财、易路软件、未来机器人、瀚巍微电子等其被投企业的投资人名单上,常春藤资本往往排在最前列,是这些企业最早的机构投资人之一。
其中,云砺是常春藤资本最有价值的投资之一。这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增值税SaaS公司,是专业的供应链信息协同及增值税发票管理云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营改增”和“专票电子化”的过程中,云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众多大型企业提供了基于互联网和云创新的软件服务,全力帮助企业做好业务流程再造和升级,已成长为全球企业服务SaaS独角兽。
实际上早在云砺尚未完成注册时,常春藤资本团队就已经在与该创始人进行深度交流,双方很快达成一致,常春藤资本于2016年初成为云砺A轮领投方。除了投钱之外,常春藤也投资所积累的资源、经验等,为被投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这也是常春藤一直以来的初心做中国科创企业背后的长期资本。
在云砺发展初期,常春藤助力其增强团队,委派员工深度帮助企业优化内部管理流程、组织销售队伍,夯实了企业的创业基石。此外,常春藤也乐于为创业企业导入商机、疏通资源,在公司和一系列地产、金融、餐饮行业标杆客户的早期合作中,都能看到常春藤的身影。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在云砺的后续融资过程中,常春藤为其搭建桥梁、制定科学的融资计划,引荐了诸多知名投资机构。在云砺某轮亿元级的融资过程中,从战略梳理到BP起草、从机构画像到融资路演再到条款设定,常春藤团队深度陪伴输出,并在财务和法务上提供了可靠支撑,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截至2021年1月,云砺累计获得投资近20亿元,公司背后已集结了淡马锡控股、高瓴、钟鼎资本、IDG资本、美国硅谷DRAGONEER、涌金集团等国际一流投资机构。在资金和资源的助力下,云砺发展迅猛,多年来为百余家500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的数字化转型服务,连接超过130万家上下游供应商,累积结算金额超33万亿,核心客户0流失。
先胜业财(丰贺)也是常春藤资本另一笔亮眼的投资。先胜业财主要帮助客户从管理会计的视角分析并指导业务经营,为客户提供业财一体化的解决方案。2019年9月,常春藤资本完成对先胜业财的首轮独家投资,此时距离初识创始人仅一个月时间。
在先胜业财后续的发展中,常春藤资本在战略梳理、融资和业务三方面都提供了很大帮助。尤其是2020年初公司首次公开融资,创始人对融资事宜尚不熟悉,且受疫情冲击,原定的路演计划无法推进,常春藤资本的投资和投后团队密集地帮助创始人拆解融资要点,牵线了多家专业机构进行预沟通并进行多轮复盘,最终公司在该年内顺利完成2轮融资,估值提升3倍。如今,先胜业财的资方阵营中除了知名财务投资机构,也不乏普华永道等紧密协同的战略投资者的身影。
“作为公司的第一个机构股东,常春藤与先胜业财相识于微时,在每个重要的节点上陪伴与助力公司的成长发展,可以说常春藤既是被投公司的机构股东,也是公司创业的合伙人和坚实后盾。”回忆这笔投资,翁吉义告诉投资界。在他看来,通过日积月累的行业研究,敏锐地捕捉到优质项目,再陪伴它们一路“通关打怪”发展壮大,这正是早期投资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尽管出手并不多,但少即是多,常春藤资本的投资版图即将迎来药师帮、科创板已过会的杰华特等数个新IPO。其中药师帮是常春藤资本2015年天使轮领投的医药SaaS企业,现在已经是国内院外医药产业最大的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2022年5月,药师帮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VC/PE出手最好的年代
看多中国科技投资,常春藤资本第六期人民币VC基金已经箭在弦上。“目前进展顺利,LP们反响也不错。”翁吉义透露,不同于以往,这一次新基金多了一条投资路径依托数据智能的新能源科技。
此外,常春藤资本旗下最新一支天使投资基金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并进入了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的子基金管理人名单。
谈及这一变化,翁吉义表示,价值投资里真正的价值是技术,技术的创新将会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源源不断的变化。“在碳中和为主题的时代,低碳生活将是我们的共同使命,那么储能技术、氢能等清洁能源在不远的未来或将成为主流。我们看到这里面有非常多的结构性机会。”
不确定的2022年,新能源已然成为确定性最强的投资赛道。即便是VC/PE集体放缓节奏的今年上半年,这片江湖依然十分活跃,VC/PE扎堆争抢新能源创业者的一幕幕犹在眼前。翁吉义也目睹这里的风风火火,但在他看来,勉力跟随风口很可能会因短期投机而迷失长期的方向。
相较于此,常春藤团队更关注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尽管今天的新能源赛道已经人满为患,但在这条赛道,常春藤资本早已先一步布局,如在2013年投资了高科技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商德固特,还有盈德气体、禹山传感等能源领域公司。
眼下,国内大量基金已经进入退出期,七年前那批迸发的基金很多都未能给LP交上满意的答卷,业内关于DPI的话题也越来越多,VC/PE的退出策略成为大多数LP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有人曾做过统计,目前国内有意识进行主动退出管理、提前规划退出的机构连5%都不到。
不过,常春藤资本有着一套完善的投后管理体系,动态地对所投项目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针对每个企业制定不同的退出策略,提升项目退出成功率。翁吉义向投资界演示了常春藤的退出机制
例如,投资和投后团队每两个月开展项目复盘,对项目实施分层管理:把项目从A+(已上市)、A级(已启动IPO程序)到E级(无实际运营)一共分为六级,预判项目的退出风险。对经营不如预期的企业尽早制订退出计划,通过尽快退出确保投资安全;对于经营超预期的企业长期持有甚至继续追加投资,做时间的朋友,争取尽可能高的收益。
具体实操中,如在韦尔股份这一投资中,常春藤资本自2014年首次投资,之后通过IPO完全退出,回报倍数约为12倍。“不一定非得等到IPO退出”,如2016年所投资的工业无人驾驶公司未来机器人,已于今年通过股权转让全部退出,退出回报倍数超6倍。
“既不盲目追求IRR,也不盲目追求DPI,做到相对平衡,确保LP在风险相对可控情况下的高收益。”翁吉义进一步解释,针对不同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退出计划,好的项目应该投更多的钱、停留更长的时间,因为好项目复合回报更高,过早退出没有充分享受长期成长带来的好处,也不能为LP带去更高的回报,反而是资源的浪费。
放眼整个股权投资市场,在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下,中国VC/PE们依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更多艰难的抉择摆在眼前。翁吉义把做风险投资比喻成驾驶帆船,水域宽广,未知很多,“正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探究驱动风险投资人像水手一样乘风破浪,勇敢前行。”翁吉义坦言,VC是一个周期性极强的行业,总会经历波峰和波谷,而历史的经验是,波谷往往是VC/PE出手的最好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