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创!创投机构“投科学家”成潮流,A股公司“含科量”大升级,科创板6成董事长系硕博
导读:“教授级”企业显然是当下资本市场上一道新的风景线,成为资本争相追逐的宠儿。这类企业在一二级市场的表现如何?能否成为扛起“科技创新”大旗的弄潮儿?
原创 卓泳 唐维
“学而优则创”!眼下,一批手握高精尖技术的高校教授、顶级科研人员,要么踏上了创业之路,要么项目已顺利上市。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近2/3企业的董事长为硕士、博士学历;而在整个A股市场中,4000亿以上市值公司的董事长也有一半是博士以上学历。此外,一级市场上也正在涌现一批高知、高学历的创业者,他们当中许多来自海内外各大知名高校,在硬科技创业浪潮中,有的“下海”创业,有的以“参谋”的身份支持创业企业发展。
“教授级”企业显然是当下资本市场上一道新的风景线,成为资本争相追逐的宠儿。这类企业在一二级市场的表现如何?能否成为扛起“科技创新”大旗的弄潮儿?
4000亿以上市值公司
董事长一半是博士
根据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系统信息披露,百济神州于11月18日正式注册生效,即将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百济神州是一家立足科学的全球性生物科技企业,专注于在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创新药物。据披露,百济神州的创始人王晓东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而另一位创始人欧雷强,则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生物力学工程学士学位,后再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这种“含科量”超高的豪华创始人背景公司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下A股市场上,尤其在科创板上表现明显。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最新科创板共有360家上市公司,从学历分层来看,董事长的学历为博士有88人、硕士有146人、本科有75人、大专及以下仅有46人,另有5人学历不明。其中,博士和硕士共有227人,占比为65%。这也意味着,35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大约每三个人里就有两个为硕博以上学历。而在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中,硕博以上学历的董事长占比56%左右。
据记者梳理,这种“顶流”创始人的背景可分为几类:一类是海外内知名高校的博士/教授;另一类是知名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院士;还有一类是大型产业公司的科学家。他们大多拥有某个垂直领域里过硬的技术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在海内外的相关学术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声量。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具备一定的商业运营能力和社交活动能力,能够整合所掌握的相关学术和科研资源,从而为创业成功争取更大的“筹码”。
此外,除了公司创始人具有很高的学术背景之外,其创始团队也背景不凡。比如,近期顺利过会,即将冲击“光刻机第一股”的华卓精科,从人事结构来看,公司创始人、董事、实际控制人朱煜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长聘教授,在公司目前的9位董事中,有5人目前或曾经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
当下A股市场上已有多个这类知名的“顶流”企业,如2020年7月上市的“量子通信第一股”国盾量子,其股价涨幅一度超过1000%,打破了科创板涨幅纪录。而国盾量子持股比例第二的最终受益人潘建伟,为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此外,同在去年以“AI芯片第一股”身份登陆资本市场的寒武纪,其董事长陈天石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后曾担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
同花顺iFinD披露的数据显示,4000亿以上市值公司的董事长有一半是博士。在4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清华、北大、中科院、浙大出身的董事长数量最多,均达到了50位以上。其中,清华大学不光为A股贡献了近百位董事长,还对国产芯片的发展贡献巨大,仅清华大学电子系85级,就涌现了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兆易创新创始人朱一明、卓胜微联合创始人冯晨晖、格科微创始人赵立新等十余位上市公司创始人或高管。
VC/PE争投教授级创业者
随着越来越多教授级项目登陆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对这类项目的热情也空前地高涨了起来,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优质教授级项目都受到了投资机构的争夺。
思谋科技就是这两年最受资本关注的教授创业项目之一,其创始人贾佳亚是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同时还是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曾任腾讯优图实验室X-Lab创始负责人。该公司致力于AI、5G等技术在智能制造、超高清视频领域的运用,并通过AI体系架构的研发和落地,突破单一算法能力升级的局限,助力产业实现全面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2019年才成立的思谋科技融资速度可谓惊人。2020年6月,公司即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联想创投、IDG资本和真格基金等;2020年10月,公司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超1亿美元,成为业内最年轻的AI独角兽企业,投资方包括基石资本、松禾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联想创投等。
而在火爆的机器人赛道,智造物流机器人公司迦智科技也受到了众多资本的追捧。据了解,该公司创始人熊蓉是浙大控制学院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机器人领域研究已有20年,她还是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智能机器人专家组专家、浙江省机器换人专家组专家。今年5月,迦智科技拿到了字节跳动和联想创投的融资,紧接着一个月后,又宣布完成了亿元级B+轮融资,由襄禾资本领投,深创投跟投,老股东字节跳动与联想创投继续加投。
说到教授创业,自然少不了圈内的两位“鼻祖”——李泽湘和施一公。作为中国首批公派本科生赴美留学生,李泽湘一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完成本、硕、博、博士后学习并取得教职。1992年,他回国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创办了专注数控研究的3126实验室,培养出大疆的汪滔、李群自动化的石金博、逸动科技的陶师正等硬科技创业者。
而在学术界声名显赫的施一公,也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2015年,施一公与崔霁松等人一起创办了生物科技公司——诺诚健华,并于去年3月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施一公为此收获了人生首个IPO。此外,在AI领域声名大噪的商汤科技、第四范式的创始人也均为高校教授,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杨强。可以预见,一个又一个高校教授创业成功的故事,将开启科研成果转化和资本市场对接双赢的序章。
A股里的教授级企业
尽管多个教授级企业成功在二级市场上挂牌上市,但从这些企业目前估值溢价、股价表现来看,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没有为他们的“光环”全盘买账。
比如,有知名高校、明星股东加持的“量子通信第一股”国盾量子,在经历上市高光时刻后,股价表现并不好。截至11月23日,公司市值143亿元,一年多时间累计蒸发超250亿元。
与走势相对应的,是其业绩的连续下降。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01.58万元,同比增长67.57%,公司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降92.7%。如果将时间拉长,国盾量子2017年的营收是2.84亿元,2020年已经下降到1.3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则只有4400万元出头。
另一明星股寒武纪在上市第4天创下297.77元/股的历史高点后,便开启下跌模式。截至11月23日收盘,公司股价较上市以来的高点跌超七成。目前,寒武纪总市值344亿元,市值较上市以来的高点蒸发超800亿元。股价一路下降的同时,该公司业绩还仍处于亏损状态。从2017年至2020年,该公司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0.29亿元、-1.72亿元、-3.77亿元和-6.59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8.71亿元,可见公司的亏损还在不断扩大。
对于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仍然处于亏损的原因,寒武纪在报告中解释称是因为研发投入增加所致,包括:研发人员投入的增加、研发资产折旧摊销的增加、经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从提升中国科技实力和加大对科技产业扶持的角度来看,政策是鼓励更多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教授、科学家,把技术转化为产品,最终走向市场的。所以,国家也鼓励更多这类项目走进资本市场获得长足的发展资金。”华南一中小券商投行人士解枫对记者分析,一级市场上的投资人争相追逐教授项目,正是看准了这一时代契机。
但是,二级市场却相对理性许多。“刚开始可能会高看一眼,但最终还是要拿业绩说话,如果离开了政策的扶持企业就难以为继,投资者是不会为其买单的。”解枫表示,随着这类头顶“光环”的上市企业越来越多,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越来越成熟,这类企业如果没有真材实料,在二级市场上也不会获得较好的表现,未来的投资逻辑,必定是回归传统——看行业规模、企业发展前景、企业财务数据。
专注于工业科技投资的千乘资本董事长熊伟也认为,无论是科创板还是创业板,都强调应用型的技术企业。“当一项技术还没成熟,技术大拿们从理论向商业化过度的过程中是有优势的,但是如果市场上这类技术稀缺性不强,他们的优势就不明显了,反而劣势更多。”
解枫认为,随着二级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这类教授级的硬科技企业,市场投资者的结构就越发向机构化靠拢,而机构投资者越多,对企业研究和把握就越发精准。因此,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未来都需要接受专业投资者和市场的考验。
投资人:教授是否“接地气”很重要
高校教授们从“象牙塔”走向竞争激烈的市场,不仅丰富了一级市场的投资标的,还引领更多科技成果走向商业化应用之路,开启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篇章。但是,并非每个教授都能成为出色的企业家,也并非每个教授创办的企业都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事实上,一级市场上的投资人对这类项目存在不少顾虑。
“我对教授项目始终持谨慎态度。”尽管市场上的头部投资机构都在争先恐后地争夺“教授级”项目,但熊伟却对这类项目保持一定的克制和冷静。“高校教授创业的项目,失败的也不少。”熊伟说。
“高校教授创业成功概率是非常低的。”深圳某头部机构相关投资人士也很笃定地对记者表示,像施一公、李泽湘这种成功的教授创业者实在是千里挑一、凤毛麟角,实际上资本争夺的来来去去也就这几个知名项目。
“如果这些教授们不放下他们那套固有的管理体制、不放下教师这个铁饭碗,是很难成功的。”上述头部机构投资人士表示,对任何人来说,想要创业成功,都必须全身心投入其中,只能全职,无法兼职。
熊伟也道出了他的三点顾虑:第一,高校里的教授自身就有不少科研工作以及学校方面的公务,能不能ALL IN其中?第二,许多教授喜欢追求学术上的进步,这和商业上的成就有很大差异的;第三,院校里的科研工作者和市场上的商业人士,思维模式差异很大。
今年上半年,熊伟投了一家专注于做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前驱体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帕瓦新能源,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张宝,正是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当时投的时候还挺顾虑的,但和创始人聊完之后,发现他是个很接地气的教授创业者,能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创业上。”熊伟因此打消了顾虑,而且在他看来,这家公司所从事的锂电池技术这个领域远远没有到头,教授创业者也确实在科研资源和人力资源上有独到的优势。
但近两年,全社会的创业主线逐渐从互联网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转变为技术创新,对创业者的能力要求也从强调商业运营能力转变为“商业运营+技术水平”两项能力的叠加,硬科技创业者从此成为创业场上的主角。在熊伟看来,这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授创业者的创业成功率,“如果他们拥有当前市场上仍不成熟的前沿技术能力,就更容易取得成功;反之,如果只是一些国产替代的技术,更需要商业运作水平的,他们就未必能成功了。”熊伟认为,当前的技术创新更多是微创新,对商业化的能力需求或许更大,所以教授项目能否成功,需要看教授们是否“接地气”。
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则对记者表示:“5年前,我们尽量不投回国学生、教授这类创业者,因为成功率偏低。但这几年发现,确实有些教授和归国团队比较接地气,技术也能落地了。”倪泽望认为,高校里确实有一批具有企业家素质、智商情商都很高,还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教授。但是,教授创业在国内外都不是一种常态,放眼未来,由企业家做企业经营管理的事,教授作为顾问或者科学家带领团队把研究做好,两者相结合、优势互补,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成功率。
争抢精英创业项目 折射产业升级加速度
作者:卓泳
资本争夺项目,本质上就是争夺人才。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听到投资人的这样一句话,某大企业的二号人物如果出来创业,无论他做啥,我们都投!这和投资人争夺教授级、科学家项目如出一辙,当下资本对顶尖人才的渴望和信任可见一斑。
投资从来都是投大概率事件,这个定律放在如今的硬科技投资中尤为明显,高学术背景和创业成功大体呈正相关。在过去的商业模式创新中,商业运营能力在成败中往往占比很高,但在如今的技术创新领域,拥有技术能力和产业背景的人才,更容易胜出。
而拥有这些能力的人才,要么来自“大厂”,要么来自海外内科研院所,要么来自海内外各大高校。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投资机构开始将触角延伸至各大科研院所,与他们合作,对项目进行孵化成熟之后再出手投资。而为了投中这些优质的硬科技项目,投资机构的投资人才也开始“升级”,博士学历几乎成了最基本的要求,有产业和大厂从业经验的优先。
很显然,越来越多的精英创业者,不仅揣着技术和资源,甚至自带“光环”和强大的资本储备踏进创业之路,相比普通创业者,可谓赢在了“起跑线”。
创业者精英化趋势明显,正是当下我国产业升级,以及举全国之力提升我国科技实力的真实写照。可以预见,随着纯互联网和消费市场的日趋饱和,未来最大的创业机会会聚集在科技创新领域,而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也将会在科技赋能之下完成。
而资本对于这一大方向的转变,基本也是投“赞同票”的。当前的二级市场前十大市值公司已经出现了宁德时代这样一家科技公司,其总市值更是早已突破万亿,放眼港股、美股市场,A股市场也将有相似的发展路径,科技含量必将越来越大。
从海内外高学历人才相继投身到国内的硬科技创业浪潮中也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产业升级所释放出来的市场机会和空间、对中国扶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决心,心怀憧憬和信任,而这恰恰是推动中国科技实力更上一层楼的最坚实的基础和最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