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春天到了;错过机会,未来将难以生存
导读:在未来,只要你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果想从新三板转板到北交所,基本上一路绿灯。国家近期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对有上市意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门辅导,优化上市流程。
来源/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China_Guanli)
作者/赵向阳
说一句很残酷的话,越晚明白过来,越晚行动的企业,越难挤入这个金字塔的上层。对于稍微有点雄心壮志的企业来说,好歹也要跻身百万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队伍中去,否则,将很难有生存空间,会活得很艰难。
1/ “专精特新”与北交所
所谓“专精特新”,是指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型”的道路。
“专精特新”这个概念由来已久,是工信部某专家10年前最早提出的,当时叫“专精特新优”。关于“专精特新”的相关政策,过去的三四年里,一直在密集出台。而工信部评选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的活动,也一直在加速。但是,很少有非专业人士关注到。
自从9月2日,国家领导人宣布推出北交所以后,“专精特新”这个概念瞬间爆红。我也曾经在朋友圈里,第一时间内将“专精特新”与北交所联系了起来。但是,准确地说,北交所的定位是服务于创新型中小企业,而“专精特新”是创新型中小企业中的尖子、甚至是尖子中的尖子。
11月15日,北交所隆重开市。首批上市的81家企业中,有16家属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约55%的企业都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在未来,只要你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果想从新三板转板到北交所,基本上一路绿灯。国家近期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对有上市意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门辅导,优化上市流程。
2/ “专精特新”的含义和含金量
在我看来,“专精特新”有多层含义。
第一,“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大力鼓励和支持的新国策(具体原因我就不讲了,此处省略10000字)。
第二,“专精特新”符合波特的竞争战略中的两个战略,也就是“聚焦战略”(专精)和“差异化战略”(特新),而且是两者的高度结合。在互联网的上半场时,许多中国企业都梦想做平台,成为像阿里或者腾讯那样的公司,至少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重度垂直专业平台(例如,化工领域,或者供应链金融领域)。所以,前几年,在讨论到创业企业的商业模式的时候,人人言必称“平台”,否则显得落伍,融不到大钱。
事实上,对于99.99%的企业来说,做平台或者多元化,都是高难度的危险动作,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甚至是一条导向死亡的歧途,而“专精特新”才是一条高成功率的人间正道。
对于那些做企业服务的公司来说(例如,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工业设计、知识产权服务、创业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专精特新”更是一个超长赛道,至少可以干二三十年。这样的专业服务类公司,同样有机会在北交所上市。总之,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春天到了。
第三,“专精特新”是一个宏大的梯度培育体系。它是在国务院中小企业促进发展领导小组亲自指挥下,由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大力建设的“百十万千”工程。它包括四个层次的企业:在2025年之前,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万家“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000家单项冠军。
全国目前总共有企业4600万家,其中99%都是中小微企业。截止2021年11月,入选这个梯度培育体系的企业有多少家呢?
首先,关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工信部还在研究制定中,所以,目前没有关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明确数据。目前已经公开明确了的,经过三年时间,不断完善的评选标准主要是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包括各省市的“专精特新”入库培育企业11.7万家、省级“专精特新”4万家左右,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4762家,以及单项冠军596家。具体评选标准,工信部网站上都有,我在此不一一赘叙。
可以畅想一下,2025年前后,中国量大面广、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将被重组成一个巨大的金字塔。从上到下,分别是:大冠军(类似格力、三一重工这样的龙头企业)、单项冠军(有独门绝技的、全球市场名列前三的)、小巨人、一般性的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普通的路人甲型企业。
所谓的大冠军,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提出或者使用过这个概念,它来自赫尔曼·西蒙教授的《隐形冠军》。指得是那些年销售额超过30亿欧元、甚至超过50亿欧元的以前的“隐形冠军”,例如,SAP等。在中国,最典型的大冠军就是福耀玻璃。2015年以前,华为在进入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之前,也是典型的大冠军。但是,华为现在已经是一个生态系统。
有了这样一个金字塔的组织形式,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就可以分层施策。而工信部抓的就是其中的牛鼻子——专精特新四类企业。按照中国产业政策的一贯特点和中国社会“赢者通吃”的特点,越到塔尖,企业得到优惠和扶持的力度就越大。所以,这里面有巨大的机遇和利益。
说一句很残酷的话,越晚明白过来,越晚行动的企业,越难挤入这个金字塔的上层。对于稍微有点雄心壮志的企业来说,好歹也要跻身百万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队伍中去,否则,将很难有生存空间,会活得很艰难。
3/ “专精特新”离德国的隐形冠军有多远?
有的人说“专精特新”就是德国的隐形冠军。事实上,这是错误的。中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综合实力上来说,离德国的隐形冠军至少还差一个欧亚大陆。只有中国的单项冠军才约等于赫尔曼·西蒙教授所说的德国隐形冠军。
根据赫尔曼·西蒙教授的研究,全球够得上隐形冠军的大概2700家左右,其中德国有1300家,美国大约360家,日本大约220家。所以,中国致力于在2025年之前,培育出1000家单项冠军,这已经是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了。相当于在原来的世界体系中,要替换掉其中三分之一的“隐形冠军”。可以想象一下,届时所带来的冲击波会有多强。我衷心希望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过程中,不要再出现“双创”大跃进中所曾经犯过的某些错误。稳扎稳打,更容易行稳致远。
受某国家单位的邀请和委托,我从8月初开始持续关注和研究“专精特新”,也曾经在多个公开场合就“专精特新”发表过演讲(例如,北京、青岛、杭州、桂林、上海等)。包括比较中国的“专精特新”离德国的隐形冠军有多远?以及中国的“单项冠军”如何成为全球冠军等等。
在我的研究中,我曾经列出至少10项差距和5项不同。所谓差距,是指能力水平上的差距,所谓不同,是指形态上的差异。其中包括公司战略、产品、创新能力、市场影响力、地域分布、产业集群、金融体系、人才队伍,大中小企业的关系、国际化、社会文化、家族传承、数字化转型等等。我也曾就如何弥补这些差距,以及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产业、市场、制度和文化特点的专精特新之路,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但是,当11月23日,我看到国务院和工信部所推出的三个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文件之后,我觉得我的那些个人建议简直是小儿科,弱爆了。同时,我也发现,我的思考和建议的方向和这些具体措施是完全一致的。这三个文件分别是: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国办发【2021】45号,以下简称“纾困帮扶通知”)
2)《关于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工信部企业【2021】169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3)《关于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的通知》(工信部企业【2021】170号,简称“实事清单”)
这些政策含金量极高,做企业的朋友一定要仔细研读,充分用好政策,抓住国家和时代赋予的机遇。
4/ “专精特新”《实事清单》给我的第一印象
首先,这次发布的三个政策文件是一套组合拳。《纾困帮扶通知》是面向全体中小企业的,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而《若干措施》和《实事清单》是由工信部制定和发布。1+2,虚实结合,点面结合,长短结合,层次分明,精准施策。
特别是针对“专精特新”的《实事清单》,10项实事,31条具体任务,文风完全不同以往的绝大多数文件。以问题为导向,刀刀见血,直指难点堵点和痛点。每一项实事和具体任务,都有非常明确的指标数字和时间期限,任务明确落实到具体单位。充分发挥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我个人很少见到这么具体明确、细致扎实的中央文件。我看完之后在想一个问题:如果美国、德国、日本等政府,他们看了中国政府的这个《实事清单》之后,会有什么感觉?我估计他们的感觉是,“我的天啦,这个游戏还怎么玩呢?!”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看不见的手”。但是,作为后发国家的德国、日本和苏联等,在1870年到1980年的一百多年的追赶过程中,强化了政府和产业政策的作用,也就是“看得见的手”。但是,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能有中国政府的高效有为,没有一个政府能有这么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也没有一个政府汇聚了如此众多的精英人才。同时,它又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市场机制,以及中国14亿人民对创业创富的热情和饥饿感。
据我所知,在出台这个《实事清单》之前,工信部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组织了大量专家和多部门齐心合力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殚精竭虑,深入研讨对策。在这个政策的字里行间里,我能深切地感受到政府对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清醒判断,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读这样的政策文件,我甚至读出一种热泪盈眶来。我甚至认为,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就是以中国的“专精特新”《实事清单》来对抗美国的“实体清单”,全力以赴解决“卡脖子”和“工业强基”问题。我相信,五年十年以后,中国必胜!
5/ 《实事清单》中令人耳目一新的部分条文
在我看来,《实事清单》10项实事31条具体任务可以概括为:少取、多予、服务、培优、赋能、提升。10项实事包括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政策,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人才智力支持,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开展万人助企活动。
简单地重复31条具体措施,意义不大,特别是这些政策的配套细则还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我们还需要时间观察政策落地的效果。因为毕竟每个省市的情况不同,企业不同,资源不同,很多政策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而且,地方政府之间的锦标赛,一定会催生出更多鲜活的经验,也会加剧关于“专精特新”招商引资的大战。
我从每一项实事中,摘取出一条最令我感到耳目一新的具体措施,以飨读者。请读者自行解读政策设计背后的动机。
第02条,开展税收服务“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开通税费服务直通车,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点对点”精细服务,建立“一户一档”,实施“一户一策”,进行滴灌式辅导培训,推送红利账单,确保税费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税务总局负责)
第03条: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推送共享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相关服务。(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第06条:证券交易所、新三板为有上市或挂牌意向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咨询服务,优化中小上市公司再融资机制,研究扩大分类审核适用范围。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专精特新”专板。(证监会负责)
第13条:面向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征集技术产品问题,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创业主体揭榜,以比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负责)
第15条: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征集一批技术成果转移目录,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征集一批技术研发需求目录,推动供需双向“揭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第19条:打造一批数字化标杆企业,到2022年底,组织10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不少于1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评价诊断服务和解决方案,推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第22条: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需求,推动各地建设一批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为企业搭建高层次人才供给通道,在国家人才计划中对“小巨人”企业予以倾斜。(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各地方按职责分工负责)
第25条:开展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活动,到2022年底,服务不少于2万家中小企业,助力疫情下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第27条:建设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移动端,线上集聚政策、融资、创业空间等各类服务资源,实现政策的主动匹配、创新人才的供需对接、服务的“一站式”获取。(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第30条:为每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一企一策,精准培育。开展“专精特新万企行”活动,2022年底前,推动地方对全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地走访,为每家企业至少解决1项困难。(各地方负责)
6/ 关于“专精特新”的十点冷思考
1)为什么叫“单项冠军”,而不是“隐形冠军”呢?
隐形冠军(Hidden Champions)是德国管理思想家赫尔曼·西蒙教授在1995年提出的。所谓隐形冠军,指的是在某个细分市场领域占据全球前三地位,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和市场影响力的企业。它们绝大多数是2B的业务,为龙头企业做配套,其产品甚至不可替代的;一般年收入不超过30亿欧元的企业等等。这些企业大多数不为普通消费者所熟知,但是在自己的细分市场却又非常高的知名度。特别是在德国,很多隐形冠军分布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行事低调,有意识地避开竞争对手的关注。所以,称之为“隐形冠军”。
而“单项冠军”呢?在许多特征上,我们是拿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进行对标的。但是,以中国人行事招摇的风格,很多企业家和企业恨不得“天下谁人不识君”。尤其是有了北交所、科创板的助力和互联网的渲染之后,想“隐形”都难。上市之后,企业的曝光度进一步增大。其弊端是有可能引起欧美国家的关注,被列入实体清单的打击之中。或者在进行海外并购的时候,受到审查和限制,支付过高的并购溢价。
2)为什么德国的隐形冠军不喜欢上市,而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挤破头都想上市?
德国隐形冠军不喜欢上市,主要是因为不愿意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他们很多都是家族企业(至少占60%以上)。而且这些企业的纯利润很高(税后利润超过8%,而大多数财富500强企业的税后利润可能在4%左右),所以,主要是靠内源性融资,自我滚动式发展。
同时,当下的德国是一个股票等资本市场不发达,而银行发达的金融体系。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当地的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基于长期的合作中所获得的信息,将信息转化信任,信任转化成信用,能够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特别是,在经济萧条的时刻,德国银行奉行“雨天不收伞”的原则,所以,德国的隐形冠军倾向于自我融资和债务融资,而不是选择上市。虽然最近20年来,上市的比列也不断提高,至少25%左右的隐形冠军已经上市。
很多中国的“专精特新”企业则认为,上市可以带来大量廉价资本(并不一定,说不定成本更高)、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可见性,便于营销(的确如此),而且能规范企业管理(上市的确可以规范管理体系,但是,不上市同样可以。例如,华为是管理最规范的非上市企业),所以,有人把上市当做是企业的“成人礼”(也许吧),认为上市是一种阶段性成功。同时也可以实现个人财务自由(上市后,创始人和高管团队卖出部分股份套现)。
3)北交所(或者上市)会不会把“专精特新”带偏?
如果“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之后,选择多元化发展,或者盲目扩张,无法再坚持十年磨一剑的长期主义,上市就意味着一场灾难。这不仅仅是因为创始人和高管团队容易忘记初心,而且更可能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和诱惑。例如,需要发布每季度的财务报表、资本之手的鼓动、地方政府希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参与一些不良资产的重组等。
4)中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底离德国的隐形冠军有多远?
我们可以从多个指标来衡量,包括产品、创新、市场影响力和国际化的程度等。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专精特新“小巨人”有5678的特点:超过五成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小巨人的研发强度超过销售额的7%,而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数是1.41%,民营企业1000强的平均数是2.57%),超过六成属于工业基础领域,超过7成深耕10年以上,超过八成居本身细分市场首位。
而德国的隐形冠军呢?研发强度一般在6%左右,研发资金的中位数一般在2000万欧元左右,而且在此之前已经持续投入了至少30年以上,积累了大量的专利和技术诀窍,布局了密不透风的专利防御体系。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良率和可靠性远远超过绝大多数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以至于许多龙头企业宁愿花5倍的价钱购买进口配件,而不是选择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产品。
有人简单地按照市场份额来界定“隐形冠军”,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市场领导力是德国隐形冠军最看重的,而非简单的市场份额大小。它们制定行业的创新和技术标准。在一个调查中,当问到通过什么确定市场领导地位?这些隐形冠军回答:技术领先(85%),质量领先(79%),知名度(74%),产品系列宽度(71%),声誉(70%),销售能力(69%),传统(67%),国家销售代理数量(65%),销售额(55%),专门化(45%)。其中销售额排名在倒数第二。
而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评选过程中,为了有更多企业入围,获得培育的机会,工信部放松了对“参与本行业国际国内标准的制定”的要求。结果可想而知。
5)相比德国的“隐形冠军”,中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在国际化方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评选有非常强的政策导向,主要是为了解决卡脖子、补链补短板的问题,而不是增长的问题,更不是国际化的问题。所以,刘鹤副总理强调说,“专新特精的灵魂是创新”。
在国际化方面,专新特精(包括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目前主要采用直接出口、甚至是间接出口的方式。而在海外直接设厂,绿地运营或者进行国际并购,只是少数企业的非典型行为。
而德国的隐形冠军是通过两条腿走路的,也就是创新+全球化。其中创新让他们在产品深度和创新方面远超竞争对手,而全球化让他们有了规模效应,可以赚到更多的利润。大多数德国的隐形冠军至少在20个以上的国家设有自己的子公司或者工厂,利用当地资源就地生产,全球化运营。
6)专精特新“小巨人”在大多程度上应该国际化?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碳达峰碳中和(30/60)和全球产业链再调整的大背景下。
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在过去四十年里最大的失误就是盲目采用外包的方式,把产业链逐步转移到了海外,造成国内的空心化。而德国和日本则相对成功地保住了自己在国内的高端制造业,实现了相对均衡的发展。
在未来,中国部分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产业必须要转移到海外,比如钢铁等;而绝大多数产业应该尽可能在国内进行梯度转移,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和东北;特别是围绕着“一带一路”的沿线省市。部分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可以考虑在沿边的自贸区设厂(例如,靠近朝鲜、越南、缅甸、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等)。应该尽可能地把产业链和供应链留在国内,尤其是保证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部分。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照抄德国“隐形冠军”的国际化模式,因为他们国际化的动因之一是国内市场太小,而中国有超大规模市场。
7)德国有弗劳恩霍夫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而中国的大学科研院所忙着发论文申请课题,缺乏真正的技术转化的平台,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实事清单》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双向揭榜”的活动,虽然政府在推动各地建设一批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为企业搭建高层次人才供给通道,在国家人才计划中对“小巨人”企业予以倾斜,但是,我们需要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有更加重大的调整才能建设制造强国。
在2019年9月的一篇题为《大变局下的中国管理:从以英美为师,转向与德日同行》中,我大声呼吁的:“把中科院和部分高校的老师分流出去,把他们从课题和论文中解放出来,组成一个面向应用的技术开发平台。而剩下来的人,我们用最优渥的薪酬待遇养着他们,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不要那么多考核,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朝着诺贝尔奖的高峰去攀登。”这呼吁,在今天仍然有效。
8)如何建立相对和谐的产业链协同关系,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德日模式强大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同一个产业链上的德日大中小企业比较恪守本分,建立了相对和谐的长期合作关系。围绕大型企业,日本企业甚至建立了kreitsch(系列),中小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圆心,众星捧月一般,专心致志地长期做配套。在产品创新上,龙头企业则采用开放式创新。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就邀请配套企业加入进来了解相关信息。同时,在经营中,尽可能地保持价格和利润的相对稳定,不过分压榨配套企业,更不轻易抄袭,或者收购后雪藏。
在《实事清单》中,工信部强调,要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织实施一批工程化应用验证项目,促进优质产品先试首用。结合企业意愿进行分类筛选,制定推荐目录,向大型骨干企业定向推荐不少于1000家“小巨人”企业,不少于1500项技术产品。面向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征集技术产品问题,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创新创业主体揭榜,以比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这些想法都很好,但是,一旦涉及到市场主体的自身利益,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就需要慢慢磨合了。
9)德国的隐形冠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为何中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如此艰难?为何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
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是中国制造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中低端制造,利润很薄),无法为产业工人提供体面的劳动收入;西部劳动力大省和东部沿海用人企业之间在空间上的分离;职业教育质量太差,课程落伍、与实践脱节;职教系统缺乏向上及横向贯通的通道;社会观念问题(上大学、学而优则仕等),以及外卖快递等对职业技术工人的冲击(短平快获得报酬)等。
经过半年多对教培行业的整顿之后,资本对职教的投资兴趣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那些允许营利的职教机构。事实上,投资职教机构的好处很多,包括国家政策利好、有文凭、有进入门槛、允许营利、国家补贴等,所以,某些教培行业的大佬,与其去做直播带货卖农产品,不用借用自己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发力职业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利企。
10)发展专精特新,需要与之匹配的社会文化价值观。
需要工匠精神和长期主义,需要“专心、专注、专业、专家”,需要聚焦细分市场,长期坚守,甘于寂寞,不为噪音和诱惑所动摇的文化价值观。而中国“差不多”的传统文化,当下舆论场的浮躁和撕裂,叠加上资本市场一夜暴富的吸引力,都是走专精特新之路的文化障碍。
没有出国过的人,没有在德国或者日本长期生活过的人,很难深刻感知到文化的巨大差异。有人比喻说,“德国人的脑袋是方的,而中国人的脑袋是圆的”。前者刻板严谨、一丝不苟,后者灵活变通,差不多就行。赫尔曼·西蒙教授也强调,德国隐形冠军的市场领导力来自于:第一,德意志文化对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第二,相关配套产业中龙头企业的高标准、严要求;第三,家门口有强大的竞争对手,长期对打陪练等。
可喜的是,经过中美贸易战,尤其是新冠疫情之后,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中国现在可以平视世界了。我们现在应该更从容淡定一些,从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中,重新唤回我们在农耕时代曾经有过的“工匠精神”(宋明的瓷器、家具、丝绸等手工艺产品),让它老树开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