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外贸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导读:专家表示,要鼓励跨境电商不断创新,依靠数字技术转型升级,同时,财税政策支持要全方位升级,给跨境电商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424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1%,成为外贸新亮点。如何借助新业态新模式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外贸升级?对此,专家表示,要鼓励跨境电商不断创新,依靠数字技术转型升级,同时,财税政策支持要全方位升级,给跨境电商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魏浩:
创新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从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维修业务再到离岸贸易等外贸细分服务,近年来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此,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魏浩表示,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外贸领域新兴的平台经济类型,近年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蓬勃发展。据介绍,外贸综合服务是以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为外贸企业物流、报关、信保、融资、收汇、退税等进出口环节提供一体化专业服务,是支持外贸企业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型业态。
魏浩表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快速发展,不仅有利于降低行业门槛,让更多企业进入外贸领域,还能降低外贸企业进出口环节的成本、推动监管模式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外贸数字化建设进程。“因此,既要给予政策支持,也要进行风险防范,帮助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离岸贸易发展同样引人关注。离岸贸易的货物运输在国外,合同订单、资金收付、航运物流、保险、贸易融资等都通过设在国内的离岸公司进行,货物流、订单流和资金流“三流”分离,有助于降低企业进出口运营成本。魏浩表示,离岸贸易规模代表了当地企业配置全球市场资源的能力,是区域贸易中心、全球贸易中心的重要指标,也是国际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是支撑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业态。
魏浩建议,可以在自贸试验区支持具备条件并有较强竞争力和管理能力的城市和地区发展离岸贸易,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离岸贸易,鼓励金融机构对离岸贸易业务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提升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同时,建设以数字贸易生态链为基础的新型监测机构,帮助离岸贸易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保税维修业务是一种加工贸易新型业务形态,鼓励保税区内的企业充分利用保税政策功能优势进行市场开拓和业务拓展,有利于突破当地维修业务对于原产地的限制,拓展维修业务的产业范围和地理辐射范围,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魏浩表示,为了更好提升保税维修业务的发展,要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保税维修业务的发展,创新保税维修监管制度,扩大维修产品目录范围。
“随着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延伸及贸易分工进一步细化,在营销、支付、交付、物流等外贸领域出现了一批细分的平台型服务企业。这是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新趋势之一。今后,要大力发展这类平台,积极服务我国外贸发展。”魏浩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其予)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
进一步加强财税金融支持
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表示,加快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初步构建了适应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政策框架。跨境电商规模5年增长近10倍,市场采购贸易规模6年增长5倍。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超1500家,海外仓数量超1900个,加工贸易保税维修项目已建成约130个。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何代欣表示,可从三方面认识加快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一是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主要贸易国家抢占世界贸易发展新高地的主要方向,我国应该有规划性的战略部署。二是中国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基本形态正在形成,无论是新贸易还是跨境电商,都是外贸增长较快的领域,需要规范、更需要政策支持。三是政策体系形成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要在提供政策的同时做好落实,多部门要协调推进。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体现了新的贸易形式和运行模式,若沿用传统的货物贸易监管,工作效率低,所以新的监管方式势在必行。何代欣表示,《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提出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具赋能外贸发展。这当中有对推广数字智能技术应用的关注;有对跨境电商发展尤其是税费、知识产权方面的完善;还有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优秀海外仓企业培育、海外仓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等全方位的打造,是一个突出培育发展的创新监管方式。
“对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如何落实好财税金融政策,相关政策提出了针对性的部署。”何代欣表示,一方面,财税政策支持全方位升级,不仅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的作用会得到放大,税收服务水平也将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对业务和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得到增强。在深化银企合作框架下,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金融服务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此外,企业也能享受到更高效安全的金融结算服务。特别是把人民币国际化和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连接起来,提出支持“非银”支付机构走出去,鼓励外资参与中国支付服务市场,都能够帮助我国外贸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亚东)
赛迪研究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哲:
数字技术撑起发展新空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推广数字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未来5年我国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抓手之一。
据赛迪研究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哲介绍,“数字智能技术应用”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为基础,以实现用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核心,以运营和工艺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创新为支撑,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外贸运行效率和价值水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
王哲表示,从技术端看,数字智能化技术应用为外贸产品和服务中各类要素的链接提供了便利,将有效优化外贸各环节流程,拓宽企业全球市场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营销体系,促进资源和信息的有效共享,对保障全球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环节的畅通起到关键作用。
从交易端看,数字智能化技术应用降低了全球贸易的交易复杂程度,提升了外贸标准化程度,大大降低了跨国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智能合约成为可能,参与主体之间的单次交易、多次交易或长期交易都能在数字平台上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短时间、高质量地完成。
从供应端来看,数字智能化技术应用将助力中国企业加快开展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生产,能进一步提升传统品牌价值,形成新业态驱动、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从而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
从消费端来看,数字智能化技术应用将提升外贸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使得外贸产品和服务的延展性、开放性、转移性等大大增强,从而打造全球性的生产—消费—服务网络,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促进外贸领域的价值链进一步延伸。
“预计未来5年到10年内,数字智能化技术将解构原有国际经贸格局,形成数字化消费、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网链新模式新业态。在这个过程中,全球生产组织方式将发生重大变革,资源配置将经历重大调整。我国各类市场主体需为此做好准备,尤其是积极引进和应用数字智能技术;相关政府部门需配套加快外贸领域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推动形成新业态驱动、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王哲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黄 鑫)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
跨境电商积蓄发展新动能
“从2013年至今,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尤其是在2019年和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仍保持两位数增长,远高出同期外贸增长率。”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了1.69万亿元,增长31.1%,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已经成为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据了解,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国务院分5批设立了105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基本覆盖全国,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洪勇表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六体系两平台”等成熟经验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高。例如,海关允许跨境电商企业采取“清单核放、汇总统计”报关,提高了通关效率。税务部门出台了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税核定征收等税收优惠政策,税收负担大大减轻。此外,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在全国铺开,零售进口试点扩大至所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区域)。跨境电商面对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洪勇认为,新发展格局下,我们应从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着手,推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层面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商监管体系。首先,要根据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适时提高购买额度,扩大进口品类,尤其要扩大高品质消费品进口。其次,建立跨境电商风险防范机制。建设风险预警信息平台,构建物流追溯平台。再次,要及时总结跨境电商新情况新经验新做法。最后,要开展综试区考核评估工作。
在地方层面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用好政策,避免恶性竞争。各跨境电商综试区要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利用好现有政策,优化畅通贸易机制,完善跨境电商新基建建设,以数字化提升综试区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同时,要积极推动本地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做好跨境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的布局规划。
在企业层面,要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新发展。一方面,要用好新技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和拓展自己在产业链中的优势环节,如生产端的供应能力,研发端的创新能力等。另一方面,打通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由打造爆款单品向提供全流程优质服务的转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冯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