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新增专业逾两千 人工智能最热门
导读:专业的增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该专业未来的发展态势与就业前景,是高考生在选择专业、学校时的重要参考。今年高校又新增了哪些专业?选择新专业时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呢?
记者孙唯 实习生卢超情
2021年高考分数线已经发布,对于即将开始人生新征途的“准大学生们”而言,将通过一道重要关卡——挑选心仪的专业和学校。
每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其中,专业增减是高校办学发展的常态举措。专业的增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该专业未来的发展态势与就业前景,是高考生在选择专业、学校时的重要参考。今年高校又新增了哪些专业?选择新专业时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呢?
新专业关键词:密码、智能、传统文化
量子信息科学、智能交互设计、古文字学等37个新专业成功“入列”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避免混淆,后称“新设专业”,属于“新增专业”的一部分),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九大门类迎来“新分支”,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等47所院校专业设置走向更丰富样态……据教育部此前发布的《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显示,今年高考生的专业选择“菜单”更加多样了。
本次新设专业中,工学专业数量最多,共14个,占比37.8%。其中,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7所高校均新设了“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这与202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实施后,我国密码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无关系,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对于密码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新设专业中还包含有多个“智能领域”专业,如智能交互设计、智能测控工程、智慧交通等。“智能+传统专业”的设置背后是针对该领域的新形势、新需求进行的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是巨大的社会需求潜力的直接反映。
此外,古文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搭上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顺风车”,也将在高校落地招生,其中吉林大学新设的古文字学专业已被纳入到本科“强基计划”招生试点,将于今年首次招生。
与去年新设专业相比,今年新设的专业数量有所下降,较去年减少14个。今年专业设置方面对于“智能领域”的关注,实际是传统领域人才培养“智能化转变”的延续与深入发展,在去年,“智能领域”就已是新设专业的“焦点”,包括智能装备与系统、智能感知工程、智能无人机系统技术等在内的8个“智能”相关专业“入列”本科专业目录。而每一年新设专业的“变”与“不变”,都与人才的“新需求”紧密相关。概括而言,去年新设专业的关键词是:智能、养老、跨境电子商务,今年则为:密码、智能、传统文化。这些“关键词”实际都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新增长点”,值得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重点关注。
广东高校新增125个专业,最爱新工科
包括上述37个新设专业在内,2020年,全国高校新增专业2223个。从新增专业上看,近年热度不减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专业,依旧是本年度新增专业的热门。其中,“人工智能”成为最为热门的新增专业,共有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30所高校增设此专业。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等专业紧随其后,均有不少于50所高校争相设立,实为“香饽饽”专业。
从地域上来看,广东省有44所高校共新增125个专业。与全国大趋势一致,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也是广东高校新增专业中的“大热门”。其中,人工智能专业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东东软学院共5所高校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也有广东白云学院、广州大学等5所高校新增。总体看来,新增专业也以工学为主,为50个,占比40%。管理学、艺术学、理学等以较大差距紧随其后,为15个、15个、10个。
在广东高校中,新增专业数量最多的前三位是深圳技术大学、广东科技学院及暨南大学,分别新增8个、6个、6个专业。新增专业背后,是不同高校在专业结构设置与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等方面的不同“着力点”的体现。例如广州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文科实力强劲,但学校的布局不止于此。今年学校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试图在新工科专业群上有所作为。又如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药科大学等专业性质明确的院校,致力于使优势专业领域更加开阔,新建专业也与优势专业密切相关,如华南农业大学所新设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等。其余高校则有意于丰富专业类别,朝“综合院校”方向发展,如以培养师范人才见长的岭南师范学院新增了工学类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管理学类的“行政管理”等。高校自身的专业结构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对新增专业的建设发展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因而,关注新增专业数量的同时,考生也可对此给予一定关注,以便更好地择专业、选学校。
擦亮眼睛选新增 避免误选与竞争
新增专业是否就等同于“安心专业”,可以完全放心地直接选择?答案是否定的。
部分新增专业,尤其是新设专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对于相关人才的较大需求,但大部分院校的新增专业实际都是一些社会需求较稳定,较为常见的、常规的传统专业,如历史悠久的法学专业,仅在2021年,就有不少于100个院校新增了此专业。这种传统专业的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虽已走向“成熟”,仍需要考生全面考虑到院校自身的实力、了解到该行业人才众多、竞争激烈的情况后,再做出决定。
新增专业也要看实力
此外,哪怕是对于今年的新设专业而言,在确定专业之前也要谨慎考虑。新专业刚刚进入高校,难免有一段“水土不服”、“尝试探索”的时期,尤其是对于此前没有相应办学经验可参考的“新设专业”而言。对此,考生在选择相关专业时,可优先考虑有相近专业办学经验的、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
避开就业激烈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设专业不仅是社会人才需求的“风向标”,更是下一年众多院校新增专业的“参照物”。如2020年新设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当年仅有6所院校开办此专业。而到了今年,新增此专业的院校数量已达到42个。值得一提的是,高校“跟风”开办所带来的将是,同一时间段内,相关人才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即便相对其他老牌专业而言,这种“竞争”会小上许多,但也同样不可忽视。
切勿“望文生义”
值得提醒的是,在填报志愿时,尤其是决定选择当年新增专业时,光知道专业名称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特别注意查看相关专业的学位授予门类。有些专业名称常具有“迷惑性”,以“水生动物医学”这一专业为例,专业名称虽带有“医学”二字,但它所授予的却是“农学”学位,而非医学专业是不可以考取医学类相关证件的,也就不可能从事医学相关工作。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考生在填报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误选,造成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