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创板开市二周年峰会上,这些“明星”企业创始人谈了什么?
导读: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今年5月底,科创板上已有282家上市企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36%、生物医药占比22%、高端装备制造占比16%、新材料占比13%。
(记者 金小莫 曾乐)7月30日,“科创板开市二周年”峰会在上海市徐汇区开幕。本届峰会由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报业集团为指导,界面财联社|科创板日报主办、上海市徐汇区金融服务办公室联合主办,多位明星科创板上市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高管及头部投资机构人士到场。
据《科创板开市二周年报告》显示,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今年5月底,科创板上已有282家上市企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36%、生物医药占比22%、高端装备制造占比16%、新材料占比13%。
两年的时间里,这些企业写下了生动的成长故事:统计显示,2020年科创板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9.8%、57.9%,2021年一季度,二者又分别同比增长65.4%、205.3%。在峰会上,企业家们与我们交流了这些数字背后的故事。
高峰对话:中国科创的大时代
“生命是活的,它的第一个声响是瓣膜产生的!”佰仁医疗董事长、总经理金磊说。
该企业的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牛心包生物瓣产品是目前国内唯一经大组(1万例以上)、长期(术后10年以上)临床应用实践所证实的成熟产品,也是国内少数能和美国爱德华竞争的生物瓣生产企业之一。
突破,是科创板上市企业们的共同特征之一:
金山办公的软件不但“走红”国内市场,在海外也有逾1亿用户,今年奥运会使用的也是金山办公的协助办公软件;天宜上佳董事长、总经理吴佩芳说,为解决高速列车制动轧片关键部件卡脖子的问题,用四年时间实现了自主可供、打破垄断。
除了“人有我优”,科创板上市企业还要去走“无人区”。国盾量子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赵勇说,实现量子保密通信的产业化后,国盾量子还要去量子计算、传感器等领域“啃硬骨头”,探索在更大范围内将量子信息技术推向深层次的产业化,这在国际上都是史无前例。
既有“大创新”,也有“小聪明”,顺势、效率是企业们的经营之道。
“A股预增王”热景生物董事长、总经理林长青透露说,本来热景生物主攻国内市场,随着海外新冠疫情持续发酵,公司预判“国际疫情对抗疫产品需求的时间长度、跟需求的深度都远远超过国内市场”,因此立马“换道外贸”,紧急打造了外贸的团队。
东方生物创始人、总经理方效良表示,公司自己开发了荧光纳米微球,这种核心原材料长期受到某些国家制约。“我们可以补上这个空档。一方面为东方生物自己的产品开发创造条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同行企业服务,补上某些国家的空档”,这不仅有利于东方生物自身的平台发展,对整个中国产业的兴起,可能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乐鑫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张瑞安的秘笈之一则在于多样化的人才队伍:“在新加坡,在印度,在捷克,在巴西、在俄罗斯,都有很多乐鑫科技的研究人员,总的来说,我们有超过30个国家的人在乐鑫工作。”
生物医疗:从Me too到First in class
当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需要怎样的创新?为什么中国很难走出真正的First in class?下午的医疗生物论坛上,与会嘉宾们重点讨论了这些问题。
泽璟制药执行副总裁吕彬华认为,中国之所以会诞生Me too、Me better,有历史因素的使然。
“在中国加入ICH之前,国外新药很难进入中国市场,而老百姓有用药需求,这促使国内产生了很多仿制药或Me too药物。”吕彬华称,大量的仿制药推向临床、走向应用,一则解决了老百姓用药难的问题,二则大量的模仿创新为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积累了新药研发全流程的经验。
也因此,Me too/Me better不应被完全否定。吕彬华认为,随着整个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净化,最终,中国的新药产业也会逐渐与国际制药巨头站上同一起跑线,也会走出像辉瑞、安进这样的跨国巨头。
面对当下,吉贝尔董秘翟建中认为,企业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创新药。“创新药是指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在临床应用中能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的药品。”吉贝尔称。
随着仿制药逐渐开发殆尽,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越来越趋向于“无人区”,也就要求中国企业走向更前沿的创新。“继续做仿制药,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虽然当时有一些利润,但是,对企业未来的核心价值,是不利的。”翟建中称。
而这,也逐渐成为行业的一种自觉。
美迪西董事、董秘王国林以美迪西所服务的订单量为例表示,自美迪西于2019年上市后,其客户,尤其是大客户,很少出现盲目投入研发的情况,后者一般会在立项前期进行反复的市场调查、创新性调查等。“美迪西于2020年服务了40几个创新药,总体来看,靶点扎堆的情况比较少。”王国林称。
同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实验室综合服务商泰坦科技。泰坦科技董事、总经理张庆表示,生物医药是企业的核心客户,“从我们的感受来说,集采后,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企业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对产品试剂、耗材品类和质量的要求都在快速增长。”
回归到科创板,杏泽资本管理合伙人强静就科创板如何进一步提高对生物医药创新的服务能力给出了两点建议:
一则,创新类企业对政策的一致性要求较高,因此,政策的延续性非常重要。“拟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赴科创板募资的创新类生物医药企业,往往有高额的融资需求,若因政策风向改变而导致上市受阻,可能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进而影响到企业正常经营。”强静认为。
二则,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创板定价机制。
“整体来看,生物医药行业是百花齐放的行业,未来,一定会有一些花是在中国先开起来的。”强静表示。
芯片半导体:全球扩产潮下的“芯”思考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35.34亿平方英寸,超越上一季的历史纪录,再攀新高,同比提高12%。由于受到多种终端应用的推动,需求强劲增长,12英寸及8英寸晶圆应用供给持续吃紧。
中航证券认为,半导体上市公司的投资已过第一阶段预期提升和第二阶段订单与产能确认,现处于第三阶段业绩兑现的时点,行业呈现“弱供给-低库存-强需求-满产能”的格局,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而对于“缺货”周期,澜起科技副总经理、董秘梁铂钴表示,这主要在于两个维度:第一,行业景气度。“随着人工智能、无线网、新能源、智能汽车这些领域对半导体需求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对于芯片半导体产业而言,其中期发展前景还是非常被市场看好的。对此,我非常看好未来5-10年的大发展周期。”
第二,“缺货”问题在于中短期因素。“这更多是因为新能源汽车、5G等阶段性的需求上升后,供应能力难以快速兑现,从而造成供货紧张。从业内目前的主流观点来看,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缺货'问题才开始缓解,当然这还要看具体情况。”
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也有着类似观点:“关于‘缺货’问题,我觉得明年下半年应该有缓和,到后年基本上应该比较好。”
中微公司副总裁、董秘刘晓宇则表示,“如何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去获得技术上的进步,并在一些特定领域实现赶超,这是大家需要共同面对并努力克服的问题。”
此外,刘晓宇表示,“现在场景很多,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内外客户都在产能上进行扩充。就国内而言,我们的供应与产出有非常严重的不匹配情况,而这个行业也出现两个比较有趣的现象——比较领先的客户扩产相对集中,且很多产能投资在先进产能;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等,很多地方也在推进特色工艺产能建设,能够形成较好的长尾效应。从这两个现象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产能扩充都将是非常乐观的景气度。”
而对于景气度下高估值,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王文荣认为,“目前这个板块业绩较好,赛道相对确定、不太受政策影响。目前这个行业投资成本越来越高,而科创板也是给予这个行业很好的机会,现在有更多财务资本和市场化基金愿意进入到这个赛道。”
此外,敏芯股份副总经理张辰良表示,“我们现在看到的器件与国外器件相比,往上游追溯差别,其实还是在产业链上,比如:原材料端。也希望大家可以在方面进行投资,这些都是需要长时间投入、出效果较慢。”
“半导体虽然贵,但没有泡沫。”在天风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潘暕看来,“未来,高成长、高景气、国产化等给予该行业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上市公司进入整合期。”
高端制造:大变局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
天风证券研究表示,当前,发展思路逐步由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过渡,以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为标志性事件,权益市场更多地承担起对新兴产业的融资功能,过去三年融资环境明显地偏向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2021年上半年,电子、机械、医药、汽车、化工、电气设备、计算机行业的融资金额(IPO+定增)占到全市场的54%。
“高端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特点,该行业发展离不开持续研发资金的支持。而科创板的推出正是为国内发展高端制造、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丰厚沃土。”华安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郭倩倩如是说。
谈及国内高端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金博股份董事、总经理王冰泉认为,这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制造的高端化,这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这需要用智能制造或其它方式使整个制造效率提高,减少对人力成本的依赖;第二是高端制造,指需要与欧、美或日、德等国家进行竞争,这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中国实际上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引擎因素之一。”中控技术高级副总裁、董秘莫威如是说。
而在交控科技轮值CEO、副总裁黄勍看来,“‘智能制造’并非把国外先进东西直接拿过来使用;同时,‘智能制造’要有相应的配套生产、测试等平台,实现完全自主创新。只有具备了这两点要素,才能真正地说我们走在了‘国产化、自主化’的这条路上。”
复洁环保总裁助理卢宇飞从“环保装备”行业角度分析称:“随着我国环保行业、生态文明的推进,环保装备行业应该有很大发展空间。企业需要针对国情开发出能够解决环保问题的装备与设备,这是很好的机遇;同时,企业还需要围绕核心技术、核心部件等,以高效、低碳、安全的效果开发出相应的环保装备,最终解决环境问题。”
在深创投集团董事总经理伊恩江看来,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就是从低端制造逐步走向中端制造,到现在向高端制造进发。“随着逆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国内提出双循环市场战略,这给制造业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机遇。同时,我们对企业评判估值时,不完全以利润作为判断,而是对企业的技术含量、技术潜力进行更好评估。”
华安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郭倩倩表示,“我国从传统经济增长驱动,逐渐转变为新兴经济增长驱动;很多原本由政策驱动的产业,正在向消费驱动转变。我们希望借助科创板的平台的力量,有更多的高端制造龙头企业代表我们中国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