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来了,企业怎么办?一文读懂六个趋势
导读:我在和君咨询工作了12年,基本一直围绕着企业的资本成长做咨询、投行和投资的工作,在一线工作中接触过不少新三板和“专精特新”企业。北交所的出现,对于整个企业界,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至少能从中看出六个趋势。
作 者:曾乔 和君咨询合伙人、君为科技董事长
我在和君咨询工作了12年,基本一直围绕着企业的资本成长做咨询、投行和投资的工作,在一线工作中接触过不少新三板和“专精特新”企业。北交所的出现,对于整个企业界,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至少能从中看出六个趋势。
01、北交所会彻底改变中国一级市场的投融资生态
从北交所的上市政策来看,它覆盖的企业的范围会非常大。首先它能覆盖将近8000家新三板公司,同时新三板天然地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或者叫新四板是相连接的,新四板里是更小的一些民营企业,全国范围内大概还有1万家公司。
从北交所的上市门槛来看,企业的证券化门槛从10亿降到了2亿。很多风投阶段的公司,尤其是B轮左右的公司,可能也会成为北交所未来的主要企业来源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交所可能会影响到未来中国风投市场的变化。
所以北交所的出现,对企业的资本发展、投融资,影响是比较大的,企业所面临的资本环境,甚至关于业务的思考和挑战,都会完全不同。
我认为,北交所的射程范围会非常大,远大于创业板,从五年的视角来看,北交所如果发展得好,能对创业板形成截留效应,可能有的企业还没有涨到创业板需要的一年5000万利润的门槛,就已经去北交所上市了,甚至在A轮拿到融资,估值两三个亿,就优先到北交所上市了。
对PE机构来说,原来10亿以内的一级市场标的,未来很多都不在一级市场了,提前被分流了。长远来看,一级市场的投融资生态,尤其是VC机构的投资方式、中小企业的成长方式,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02、北交所结构特点更接近纳斯达克,未来必出5000亿市值公司
如果观察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市值分布,可以看到,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的数量是超过纽交所,30亿美元以下市值的上市公司数量也大于纽交所,但是,30亿到3000亿美元之间,尤其是500亿美元这个区间,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小于纽交所。
纽交所发展已过百年,上世纪70年代纳斯达克出现之前,代表当时美国主流经济模式的公司都已经在纽交所上市了,这些公司可以说是经济的中流砥柱,但是并不具备破坏式创新的机会,所以到了500亿美元的规模,可能就涨不动了。
之后纳斯达克来了,上市标准远低于纽交所,很多规模虽小但有创新性的公司就能上市了,结果就是之后30年里跑出了5家万亿级公司、12家市值3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
比如亚马逊是1997年上市的,当时才成立3年,上市时候市值只有4亿美元,之后3年就涨到了100亿美元。假设当时没有纳斯达克,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是没有登陆资本市场的机会的。
对照来看北交所,它对创新的容忍度、灵活性是更大的,同时它的交易条件已经全面贴近科创板。所以我认为,如果拉长周期,北交所有可能跑出中国下一个经济阶段里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
现在中国经济纵深已经比较大了,未来的商业模式并不一定必须是超硬核科创,超硬核科创本质上是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并不意味着市场一定非常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交所天然地有更好的射程范围,有更大的拟上市企业的储备,有更灵活的上市条件,它的长期前景是更值得期待的。
03、北交所公司的估值和流动性必然出现分化
从近期交易环境来看,北交所短期的股票供给是比较有限的,但长期来看,北交所公司的估值和流动性必然出现分化。
目前北交所首批公司有81家,但资金供给比较大,据说开户人数已经超过200万人,同时公募资金的一些产品是可以配置到北交所上的。
所以短期之内,北交所会面临资金多、股票少的状态,但这个时间红利期不会太长,可能大概一年、一年半时间,北交所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我了解到很多企业都很重视北交所的申报问题。
可以预计,2022年底北交所的上市公司数量可能会达到200至300家,到了2023年,股票供给量就比较大了,而资金供给理论上会相对平稳甚至可能衰减,在这个过程中,资金会流入一些好公司,从一些不太好的公司里出来。从两三年的周期来看,资金在北交所可能围绕着前50家、最多不超过前100家公司来抱团。
市场注册制是北交所的底层逻辑,注册制的特性决定了长期来看北交所公司的估值和流动性必然是分化的。
如果资金倾向选择扎堆,就意味着北交所头部公司的估值会享受超额溢价,尤其是北交所的交易条件与科创板趋同,就必然导致头部公司的资金吸引力、资金安全性更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得出北交所有一个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从现在到未来一段时间,北交所的头部公司,尤其是有科创属性、技术含量以及业绩稳定增长的头部公司,估值会随着资金缓慢入场呈持续少阳线上涨,也就是产生估值红利。
04、北交所上市门槛降低,将为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实质性帮助
从前在创业板,企业的上市门槛是10亿估值,之后才能享受证券化红利,但北交所的出现,让上市门槛从10亿下降到了2亿。
这对企业有什么帮助呢?这意味着整个企业的外部资源正在被重新定价。
从前一个企业估值2亿的时候,可能资本资源是很匮乏的,现在证券化门槛降低,企业有了证券化能力,外部资源就可以被证券化的流动性重新定价,估值可能变高,从2亿跳到5亿甚至跳到8亿,它的再融资能力就被显著拉动了。
一个企业一旦有了再融资能力,就意味着获取资金、现金的能力变强,这种能力又会转换成捕获人才的能力、捕获产业资源的能力、强化技术和研发的能力。
显然,产业资源间的相互切换,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发展要素,所以,北交所降低上市门槛,会导致大量企业的发展格局面临新的变化。
同时,企业的战略会被打开。因为企业一旦估值跳涨、大量资金流入,将倒逼企业完成战略的自我突破和成长,如果不能完成,企业得不到进一步成长,可能资金后续又会流走。
这就是一个通过注册制重构企业外部环境资源,并倒逼企业重新反思、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北交所最大的价值之一。
05、企业资本化的门槛降低,并购重组可能更活跃
北交所降低了企业上市门槛、证券化门槛,会带来连锁反应——企业资本化的门槛降低了,就意味着中小企业的资本价值被重新定价,将被卷进资本浪潮,并购重组可能更活跃。
国务院近期印发《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对接资本市场,这意味着大环境鼓励中小企业把握资本化、规范化趋势,鼓励上市,鼓励并购重组,鼓励参与资本市场整合。
所以,北交所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带来连锁反应,引发并购重组的活跃,是明年大概率要发生的事情。
我明显感觉到,一些规模很小的公司,甚至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现在也开始考虑如何资本化的问题,考虑有没有可能整合上市,或者被上市公司并购。
这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对资本市场的资产质量,以及产业整合、税收贡献,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甚至从促进共同富裕的角度来看,北交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也有重要意义。
一个普通人,以后找工作就要多思考思考了——到民营中小企业上班也好,当高管也好,如果企业没有直接或者间接走进北交所的机会,个人没有依托企业获取资本红利的可能,那真的要考虑企业和个人的前途问题了。
相应地,对企业来说,压力也会更大,如果不积极探索未来出路,上不了创业板,甚至上不了北交所,可能内部人才会被市场席卷而走,真正的人才是看高不看低的,一定是希望能够参与证券化浪潮的。
06、北交所的顶端价值是完成企业成长价值再造
开个玩笑说,现在北交所的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我认为不重要;可能上了北交所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公司甚至有可能要跟历史业务告别。
为什么呢?比如一个“专精特新”企业上了北交所,资源环境完全重构,那么接下来一定会去思考如何跳出小池塘,游入长江,甚至游到太平洋里去。
所以,未来的成长曲线跟过去的成长曲线有可能并不一致,这可以视为企业的成长价值再造。
如何推动中小企业成长,让它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团队、小公司,慢慢走进资本市场,慢慢做大做强,真正成为一个有成长价值的公司,这是北交所的历史使命所在。
企业千万不要认为,进入资本市场、圈到钱,就可以回去过安稳日子了,北交所里一定是少数公司有极强资本价值,多数公司却可能没有的,北交所的历史任务就是筛选出一些真正具备成长属性的公司,哪怕它当下还很弱小,就像1997年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亚马逊一样。
创业板从开板到出现第一家5000亿市值公司,大概用了10年左右,我认为北交所出现5000亿市值公司用不了10年,因为前面已经有过一轮探路了。
北交所未来一定会出现大企业、代表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的企业,的确它的一个特点是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专精特新”企业一定能够完成自我的蜕变、成长。
这才是北交所真正的意义,它一定不是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简单的流动性和上市、退市渠道,而是要构建一套产融互动机制,发现黑马、培育黑马,让优秀企业利用证券化门槛下降的机会完成蜕变,真正变成中国创新经济的中流砥柱。
至此,我想做一个小结。企业进入北交所,真正的难点不在于上市本身,不在于到北交所挂个牌,而在于进入北交所之后的持续自我成长。
企业进入北交所不是结果,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能否利用北交所完成自我蜕变与成长,是真正重要的。因为没有成长性,就没有流动性;没有流动性,就没有资本化,所有资本化的前提都是成长性。
我甚至要表达一个略微偏激、不一定严谨的观点:北交所10个亿市值以内的公司是没有流动性的。阶段性市值10个亿可能没问题,但长期来看,以两到三年的时间维度来看,如果市值长期徘徊在10个亿左右,这样的公司是没有流动性的。
我想,如果一位企业家决心很强,很有魄力,甚至可能会成为某个行业未来的王者,这位企业家、这个公司就应该在北交所上好好发挥一次,这是征途开始的地方。
我甚至认为,所有在北交的公司,上市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企业家要去进行一次关于未来的系统思考,因为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外部资源发生了变化,那么企业家的心气、魄力、格局、眼光、知识结构,能不能相应发生变化,就成了绕不开的问题。
如何提高利润,如何开拓渠道,如何创新产品,如何招聘人才,这些都是子一级的命题,上了北交所之后,企业家自己是不是能够相应地也上一个台阶,这件事情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