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北交所开市?“专精特新”是什么?一文看懂
导读:在沪深交易所成立的三十年后建立的北交所,有哪些需要了解的?让我们走进北交所。
9月2日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之后,北交所设立快速推进。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就要正式开盘,与原来的沪深交易所南北相望。
在沪深交易所成立的三十年后建立的北交所,有哪些需要了解的?让我们走进北交所。
北交所设立意义
北交所是目前对中小企业最友好,以及对市场化上市机制落实最为彻底的国内交易所。国家设立北交所,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探索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安排,以补足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短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对于投资界,未来的权益市场将产生新的竞争渠道,优秀的企业在上市选择上更多了,中国直接融资的发展动力也更足了,投资者在标的选择上也多了一个目标场所。
历史沿革
北交所平移了新三板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交易制度。坚持投资者适当性,同步试点发行注册制,突出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
然而北交所并不萧规曹随,北交所与新三板最大的不同在于挂牌、上市主体的法律地位不同,其上市公司地位极大拓展了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范围。
层层递进
从基础层到创新层再到北交所(精选层),企业挂牌数量呈现的阶梯关系,从接近7000的基础层,到1200的创新层,到最后精选层的70左右,上市公司换手率水平和平均估值水平逐步提高,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层层递进的进步阶梯。这是与传统上市类似“鲤鱼跳龙门”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也给企业的竞争提升带来了一定的获得感。
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
所谓北乔峰,南慕容。南北三个交易所,必然是各有实力,又特质不同,还互相关联,这里让我们看看他们的联系吧:
北交所交易、审核制度特点
北交所的制度突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特点,关注中小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性,市场认可度,研发能力等方面。具体体现在:
北交所交易制度灵活高效,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限制;
持续监管宽严适度,延续精选层中小企业贴合实际,差异化制度安排,平衡企业融资需求和规范成本;
退出安排更为多元,差异化退出安排,达到“有进有出,能进能出”;
北交所受理申请文件并审核通过后,无需证监会重复受理。达到“一次申报,一次受理”。
北交所与沪深所“错位发展”
与推崇成熟大企业的沪深交易所不同,北交所更青睐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北交所在涨跌幅限制等方面较沪深交易所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有更大的放松,因此理论上北交所股票存在比科创板和创业板个股更大的波动空间。
北交所的投资者结构,风险特征与沪深交易所不同,推崇长期投资,理性投资,运行相对平稳。
资料来源: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等
北交所与沪深所“互联互通”
南北三所交易所,看似互不相干,却又存在内在的联系。北交所精选层与沪深市场特别是科创板的相似程度,更大于其与新三板创新层和基础层的相似度。基于此特性,北交所支持转板联结:在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培养壮大的企业,鼓励继续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时,也可选择到沪深交易所继续发展。
专精特新
从新三板7000余家企业中优中选优,北交所精选层这66家企业都顶得上“专精特新”这一称号,那么我们讲的专精特新,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专精”、“特新”
简单从字面来看,“专精”代表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长,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且在国内细分行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特新”代表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企业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
整体来看,专精特新的企业都具有推动行业发展、提升社会整体生产效率、引领产业升级的特点。并能持续带来社会正外部性,这也是从国家到地方对“专精特新”企业逐步加大扶持力度的原因。
特性与机会
专精特新企业整体上发展主要受技术驱动,即使是工信部名单上规模最大的几个上市公司,其股票估值也容易受到市场预期的扰动,而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在投资方向上,更适合采取组合投资的方式,分散个体的非系统性风险,以获得整体技术提升带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