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上市 > 上市 > 正文

国字号农业科创航母闯关IPO背后,打翻身仗种企准备好了?

来源:风口财经 发布时间: 2021-08-23 16:35:39 编辑:夕歌

导读:备受瞩目的全球农业科技巨头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先正达”)科创板IPO闯关之路出现插曲。

记者 王好

备受瞩目的全球农业科技巨头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先正达”)科创板IPO闯关之路出现插曲。

今年6月30日,先正达科创板上市申请在上交所网站更新为“已受理”,一时间引发业内和媒体竞相关注报道。因为其650亿元的融资金额足以“秒杀”去年中芯国际的525.2亿元,有望成为2010年以来A股最大IPO募资额。

不光募资额大,其上市推进也可谓神速。根据公开资料,先正达从5月份辅导备案情况报告公示到6月底IPO申请获受理,仅用49天。不过,就在近日,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先正达上市脚步似乎有所放慢。自受理日至今,其在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审核页面的审核状态已经超过50天没有更新,而与其同日获受理的其他13家企业均已更新为“已问询”状态。与此同时,证监会网站悄然撤下了此前发布的先正达IPO申报稿。有投资者称,这是对于投资者对先正达与旗下上市公司安道麦A存在“同业竞争”质疑与投诉的回应。截至发稿,记者通过证监会网站搜索发现,已经没有先正达的任何相关上市信息,而其在上交所官网的审核状态栏仍显示“已受理”。

对此,先正达方面通过其公关公司回复风口财经,公司处于上市前的静默期,因为还没有进入证监会注册环节,所有信息以上交所披露为准,目前仍在正常排队阶段。同时,根据上交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先正达已经就业务独立情况做出说明,目前相关承诺也在正常履行当中,不存在对公司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至于为何证监会网站查询不到相关申报稿,有可能是系统原因所致,建议投资者通过上交所网站关注公司上市进程动态。

不过,相比技术层面,先正达在全球种子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拥有6000 余种自主知识产权种子产品,一旦成功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对整个行业节奏产生的影响显然更具价值。天风证券认为,在种子法或迎来第四次修改的大背景下,先正达一旦上市成功,意味着种业创新力会越来越被政策和市场所认可,对于国内其他上市种企来说,应尽快在生物育种等技术创新方面跟上步伐。

跨国并购助力育种技术“逆袭”

先正达的前身是瑞士先正达,这是一家世界级农化巨头,手握植保和种子两大法宝。在种子的维度,其2014年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虽然农化并非资本市场的热门赛道,但是种子关乎“饭碗”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先正达每一次在资本市场的露面,自然注定无法低调。

2017年6月8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宣布完成对瑞士先正达公司的交割,收购金额达到430亿,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先正达的第一个“最”就此书就。 此后,经过资产重组,主要由瑞士先正达、安道麦及中化集团农业业务组成的先正达集团于2019 年在上海注册。与此同时,其种子业务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也得以持续保持,根据Kynetec 统计数据,2020 年先正达集团在全球种子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仅次于德国拜耳(孟山都)和美国科迪华(陶氏杜邦)。

长期以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物科技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支撑能力偏弱等问题,尤其在种子行业中最为严峻。以玉米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玉米消费国,并且拥有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面积,但平均单产仅为美国的一半。也因此,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方式实现技术“逆袭”,在种业领域缩小与德国和美国的差距,不失为一次资本助力跨越式发展的典型样本。

阶段涨幅最高超40% 种业股现“短期行情”

但接下来,先正达所自带的种业创新基因何时形成国内种业发展“原动力”,显然更为值得关注。

2021年6月30日,消息传来,先正达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招股说明书显示,先正达主营业务涵盖植物保护、种子、 作物营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从事现代农业服务。种子业务方面,在400余条产品线中累计开发了 600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产品。先正达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基因编辑技术,其中 50%的在研项目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中国顶尖研究机构合作。公司的生物技术研发主要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 RTP 园区和中国北京的创新中心开展。

随着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先正达的第二个“最”也随之诞生。申报稿显示,募集资金拟投入5个项目,总额高达650亿元。这意味着,如果其成功上市,或将刷新科创板公司募资的最高纪录,有望成为10年来A股最大IPO。

此外,先正达的控股股东中国化工农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化公司”)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的间接全资子公司。因此,先正达的最终实际控制人系国务院国资委。

头顶“国字号”,手握两宗“最”的先正达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可谓“人未到声先闻”。从6月下旬开始,种业概念股纷纷迎来一波不同程度的震荡上涨小周期。截至8月20日收盘,隆平高科较6月30日收盘上涨近20%,登海种业上涨超过16%,大北农上涨超过10%,而荃银高科涨幅则超过40%。公开资料显示,先正达集团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37%的股份。

种业赛道“玩法升级” 种企翻身需“拼实力”

自2020 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后,如何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顶层设计日渐清晰。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8月20日,种子法修正草案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于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修正草案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明确实质性派生品种可以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并可以获得授权,但对其以商业为目的利用时,应当征得原始品种的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同意。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表示,修正旨在扩大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权利保护范围,延伸保护环节,提高保护水平,加大保护力度,用制度导向激发原始创新活力。

天风证券农业团队分析师林逸丹分析,随着去年以来密集出台的种业振兴政策,以及此次种子法此次修订窗口期开启,先正达上市推进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那就是种业的创新力会越来越被政策和市场所认可。未来重视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强,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的公司有望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梳理先正达招股说明书不难发现,在这艘农业“科创航母”上,植物保护业务和种子业务的收入合计占其近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超过 80%,虽然种子业务只是其业务板块之一,但却展现出跨国企业的强大资源优势和配置实力。

与同行业的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和丰乐种业三家主营业务包含种子的A股上市企业相比,先正达集团的种子业务在收入规模上大致是隆平高科的6倍、丰乐种业的10倍、登海种业的25倍。值得注意的是,先正达的种子业务区域遍布全球,其中在在中国的营收占比约为20%左右。与之相对,目前A股主营业务为种子的上市企业全部以国内市场为主,即便国内市场份额第一,销售额跻身全球前列的隆平高科,其2020年国外市场的营收占比也仅为.96%。

除了通过全球化追求利润最大化,收入规模的差距或许也可以在上游的研发端找到更多答案。以隆平高科为参照,研发人员数量方面,先正达在全球拥有超过3000名专家,这一数字是隆平高科的6倍多。研发投入方面,2020年,先正达集团种子业务主要研发项目研发投入金额约42.57亿元,同期隆平高科年报公布的研发投入金额为3.46亿元,相差超过12倍。

林逸丹认为,未来先正达上市之后,会加快国内布局,对国内种企而言,竞争在所难免。但另一方面,先正达在种子和生物育种技术方面的优势会带动行业格局的改善,从而提供新的机会,“接下来头部上市种企需要在创新能力、生物育种技术等方面尽快追赶,同时跨国企业的全球化思维,也会让国内的优秀种业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全球市场中寻求机遇。”

事实上,年报显示,2020年隆平高科在国外市场的营收占比为6.96%,较2019年提高4.16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增幅则达到161.92%。

     隆平高科高级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尹贤文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隆平高科已构建包括隆平生物、瑞丰生物、长沙生物技术实验室和巴西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等在内的生物技术体系。目标是通过科研创新,做强种植业“芯片”,打好农业翻身仗。

此外,大北农近日也通过深交所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公司生物育种技术是否国内领先?”的提问时称,公司的玉米和大豆的生物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类企业同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