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易纲、郭树清、易会满金融街发言实录
导读:统筹做好金融风险防控。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底线思维,实现防风险和稳发展的动态平衡。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好少数大型企业违约风险。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统筹做好金融风险防控。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底线思维,实现防风险和稳发展的动态平衡。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好少数大型企业违约风险。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坚决从源头上遏制过度发债融资。一方面,建立完善跨市场信息共享制度,聚焦控制发行人综合负债水平,健全有效的债券融资约束机制,防止“高杠杆”过度融资。另一方面,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完善债券承销、评级等业务执业规范,督促端正发展理念,提升执业质量。
必须深刻认识资本的“双重性”,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协同的重要纽带,一方面,资本的正常有序流动对于科技进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逐利的本性也容易导致资本陷入无序扩张,甚至形成垄断和“赢家通吃”,最终侵害消费者和中小微企业的利益。
要稳妥处置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区分增量与存量,区分一般公司债与城投债,区分短期流动性困难与持续经营能力丧失,分类采取措施、精准拆弹,突出重点、抓早抓实,切实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同时,通过提升违约债券转让效率、优化上市公司债转股实施渠道、完善债券违约司法救济渠道等方式,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
来源:央行网站
原标题:刘鹤副总理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书面致辞
尊敬的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易纲行长、郭树清主席、易会满主席、潘功胜局长、刘思扬副社长,
尊敬的卡斯滕斯总裁,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国务院,对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国内外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本届年会聚焦“经济韧性与金融作为”主题,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洪涝灾害等多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国民经济稳定复苏。金融系统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抓住结构性重点,直达实体经济,对小微企业融资做到“量增、面扩、价降”,及时保障能源电力行业合理融资需求,全力做好洪涝等灾害的保险理赔。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功能不断增强。
中国是具有强劲韧性的超大型经济体。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这种韧性来自市场主体竞争力,来自经济结构的完整性,来自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更来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亿万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实现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在这种强劲韧性支撑下,完全可以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目标。
下一步,金融系统要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进一步主动担当作为,统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突出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做好货币政策调节,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的融资支持力度,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完善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
二是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低碳产业,支持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三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坚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等外资机构参与境内金融发展,坚定保护在华外资机构合法权益,稳妥有序推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
四是更加重视金融科技。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弥合“数字鸿沟”、提升普惠金融能力方面的作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强科技监管能力建设,提升金融监管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五是统筹做好金融风险防控。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底线思维,实现防风险和稳发展的动态平衡。要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好少数大型企业违约风险。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今年适逢金融街论坛举办第十个年头,金融街在我国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北京市具有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重要功能定位。一路走来,金融街论坛见证了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十年历程,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声平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平台、国家级金融政策宣传权威发布平台、国际间金融交流合作平台,希望这个平台在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金融街论坛越办越好!
来源:央行网站
原标题:易纲:充分发挥金融功能 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和韧性——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今年的金融街论坛。今年论坛的主题是“经济韧性与金融作为”,我想就这一主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体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是我国经济韧性的源泉和根本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有亿万产权清晰的市场主体。这些市场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他们努力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从这一点来说,每个市场主体都应该是有竞争力的,否则就会被淘汰。正是这些市场主体为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在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这些市场主体也表现出很强韧性。他们根据价格、订单、用工、原材料等变化,灵活调整生产经营安排,很多时候要面对更严峻的市场竞争和生死存亡考验。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为持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韧性提供了根本保障。
我国成功应对去年初暴发并持续到现在的新冠疫情冲击,能够充分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世界最有韧性的体制。从金融政策来说,去年人民银行先后推出了3000亿元、5000亿元、10000亿元支持市场主体的货币信贷政策,今年9月份又增加了3000亿元的再贷款资金,这些政策主要都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这些货币信贷政策,也包括财政等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够有效地直达亿万市场主体,激发他们的活力和韧性,在照顾好市场主体自身和企业员工的同时,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CPI温和上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我国拥有经济规模大、经济结构完整、技术创新不断加快、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等有利条件,特别是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优势,经济韧性一定会不断加强。
第二点体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的作为和功能主要是更好配置金融资源,同时不断为市场主体提供管理风险等金融服务。金融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定价,让贷款、债券、股票发行、保险等金融资源,不断地流向有竞争力的企业,使得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得到融资,实现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发现价格、调整价格。近年来,通过价格的不断调整,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有所降低,有利于持续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这个永恒的难题,金融普惠性也得到提升。
发现价格的过程中,经济也是非常有弹性和韧性的,具有内在自我调节机制。比如,前不久发生了电力短缺,这个机制马上就作出反应,煤和电的价格不断地理顺。国家发改委提出,加快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电价可以上下浮动20%。这样就通过价格来引导资源配置,使供求不断实现平衡。
同时,各种金融产品在配置资源、发现价格的时候,也在不断地分散和管理风险。通过提供管理风险的金融产品,金融就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这也是金融的重要功能。
金融的功能和市场机制结合在一起,能不断增强市场的韧性,同时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使资源流向各个领域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一旦发现有价格不匹配,就迅速调整价格,并分散风险,使得整个机体是动态的、有弹性的,并且能够自我调整、自我稳定。
在总量上,我们因势利导,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长率是基本上匹配的,总量政策是合理的,流动性是充足的。在结构上,我们遵循市场规律,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坚持公平竞争、一视同仁,支持好中小微企业和绿色低碳发展。目前,普惠小微贷款支持的市场主体已经超过4000万户。这么多的市场主体可以得到融资,是中国经济具有韧性和金融积极作为的一个突出亮点。
北京集聚了大量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最近又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有条件在落实国家金融改革举措、加强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刘鹤副总理的讲话精神,按照蔡奇书记对北京市金融工作的部署,继续支持北京市“两区”建设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
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坚持人民至上 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上的发言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
郭树清
(2021年10月20日)
蔡奇书记、吉宁市长,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2021年金融街论坛。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四个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更为完善。金融系统的同事们对此深感振奋,大家无不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的改革开放。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包括服务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新的显著成就。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金融业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下面,结合几个具体问题,谈几点思考,与大家一起讨论。
一、切实改进城乡人居环境
中国的现代化速度引起世界赞叹。但是,今年的几场暴雨导致若干城市和村镇陷入严重内涝,崭新的地铁灌进洪水,正在手术的医院失去电源,原来号称“水景房”的河边高档住宅只能坐船出入,手机没了信号,移动支付大概也不再好用。这些突发事件暴露出城市防洪排涝和通信医疗等公共事业的一些致命短板。城乡建设不仅是规划建设部门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包括金融系统的责任。
高质量发展首要的是精细。2005年我到建设银行工作,有幸成为首都规划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时,首先想到人行道这个话题。当时很多城市都在频繁改造翻修人行道,有的地方甚至五年能换三次。时至今日似乎依然如此。以前很不理解,后来发现这还真不简单。人行道既要坚固、整齐、美观,又要安全、生态、环保。要有利于排水、渗水、清扫,还不能尖棱硬角,否则,既易毁损,又易伤人。
欧洲老城市的人行道表面看是小块石砖铺成的,实际上是用椎形石柱打入地下。地基深,承重力强,不易变形破裂。边缘也大都比较光滑,很少有犬牙豁口。我们曾经开玩笑说,马路牙子的完好程度,就是国家发展水平的函数曲线。
建设宜居城市绝不只是要修好马路和人行道,除各种城市基础设施之外,我们还要看到过去几十年集中建设的高楼大厦,正在陆续到达维修更新高峰期。特别是那些玻璃幕墙,一旦老化破裂,不能不令人担忧。做好这些事情,既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更要传承我们老祖宗的好做法。譬如防洪排涝,紫禁城那么大的建筑群,排水系统设计非常合理,再大的降雨也不产生内涝。
城市有这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更是如此。由于缺乏严格标准和专业监督,农村自建房常有倒塌事故。“厕所革命”关系农村居住环境的根本性改善。据报道,202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68%,质量水平可能还有差别。此外,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设施,要达到完全正常运行,不少地方还有较多困难。
城乡建设和管理是一件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不仅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处处都要体现以人为本。要深入研究人口流动规律,及其背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布局变化。目前不论农村和城市,都有建成后长期空置甚至荒废的楼房和小区。绝不能搞贪大求全、盲目跟风的面子工程,金融机构要花大力气调查研究,推动建设富民便民的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建筑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都已纳入城市更新行动。可以预料,今后几十年,建筑业都还将是一个支柱产业,与其密切相连的还有生态环保产业,有望成为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而且这些产业肯定会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转型,朝着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金融服务“三农”的涵义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无论是为农村进城的“新市民”安居乐业提供金融服务,还是支持城里人到农村从事现代农业及相关产业,都是为“三农”服务。
二、大力提高保险保障水平
今年河南特大暴雨洪灾中,保险业承担损失比例达到11%,较2020年应对长江流域洪水灾害时的7.8%有明显提升,但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我国保费规模已是世界第二,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须提高,险种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不够。我国巨灾保险以地震为主要灾因,亟待将台风、洪水、干旱等纳入覆盖范围。
保险业作为管理风险的行业,要在风险事前预警、事中管理和事后应对上,提升专业化水平。以航运保险为例,国际上一些有专长的保险公司为应对海上风险,在气候、水文等方面长期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各种动态模拟、预警、排查、阻断技术,使其成为海上灾害防控的重要力量。一些经营医疗健康险的保险公司,在重大疾病种类、致病机理、药物疫苗、并发症及护理等方面的探索也卓有成效,逐渐成为这方面的引领者和先行人。
保险业参与灾害风险管理,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其一,在全社会的观念上,要改变政府包揽的灾害管理与救助模式,将保险纳入国家灾害救助和应急管理体系,推动保险业深入参与灾前预防、资金筹集、灾后补偿、恢复重建的各个链条。其二,在企业发展战略上,避免“就产品说产品,就费率说费率”,主动“跨前三步”,甚至“跨前五步”。保险业可与农业、地质、气象、水利和应急等部门加强行业联动,联合或资助专业机构开展灾害机理和灾害预防研究。其三,在行业经营机制上,推动形成多层次的风险分散渠道,加大再保险供给,提升风险的转移和分散能力。
三、积极服务教育体系建设
著名金融投资家巴菲特说过,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无论从国家、家庭还是个人的角度来分析,教育投资都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国家、社会、企业、家庭都投入巨大。调查显示,全国学前和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年支出规模超过1.9万亿元。部分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超过20%。如何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有几点需要我们金融界共同研究。
其一,支助乡村教育。根据2019年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城镇就读的比例为77%。农村教学点在学人数总量不大,但集中着最低收入人群子女,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目标人群。金融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支持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
其二,服务“新市民”。国际经验看,教育与城镇化相关系数在0.7左右。中国的数字应该更高。很多人到城里买房,第一位的动机就是让孩子在城镇接受更好教育。农村生源流失与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我国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涉及一千四百万农村人口进城,其中六分之一是基础教育适龄人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学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是落实这个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三,发展职业教育。工信部、教育部调查显示,到2025年,制造业十大领域技能人才缺口近3000万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离不开职业教育,金融机构可发挥积极作用。
其四,支持服务“双减”。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要提升体育、美育和生活自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金融机构要关注教育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向相关企业、机构、团体和居民个人提供服务,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科学把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际需求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反映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节能减排等诸多方面的矛盾。我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基础设施大国,发电装机总量、高铁运营里程、水利设施规模等都位居世界前列,但基础设施还不能很好适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必须持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发展基础设施,要努力实现“三个可持续”。第一,生态环境可持续。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资源多,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需要稳步提升绿色智能化水平,节约利用土地、岸线、廊道等资源。
第二,经济社会可持续。要结合人口、产业和城市布局,尊重规律、充分论证、科学规划。
第三,金融财务可持续。不能贪大求洋,脱离实际需求搞建设。更要统筹考虑建成以后的运营维护费用,而且要切实提够正常的折旧费用。必须综合考虑运营和维护需要的人工、材料等中间投入成本,以及若干年后报废的重置成本。要特别注意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成后长期“晒太阳”问题,更要防止其最后因无人使用而彻底废弃。
2020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高达56.8%。2030年前碳达峰意味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保持化石能源消费的刚性增长。要从实际出发,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其一,正确看待碳减排。要不断提高能源效率,稳步降低单位GDP能耗。先做到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守护蓝天白云,在此基础上相对减少碳排放。其二,密切关注世界生态科技突破,积极探索低碳、零碳等新能源,开展碳捕集、封存技术研究和应用,但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盲目跟风。其三,平稳过渡,不搞“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
以上发言,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
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预祝北京冬奥会创造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来源:证监会
原标题:易会满主席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
尊敬的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易纲行长、郭树清主席、潘功胜局长、刘思扬副社长,尊敬的卡斯滕斯总裁,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很高兴再次参加金融街论坛,去年升格后的首届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有理由期待今年的论坛会更精彩、更有成效。刚才,刘副总理的重要致辞,深入阐述了中国经济面对多重冲击展现的强劲韧性以及金融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对金融系统进一步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五方面的重点工作要求。刘副总理充分肯定了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工作,再次强调要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科技监管能力建设,实现防风险和稳发展的动态平衡,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受全球疫情反弹扰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企等影响,当前主要经济体经济活动边际放缓,同时通胀处于高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但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在当前形势下,需要金融业更加主动担当作为。下面,我想围绕落实“十四五”规划的部署要求,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积极助力增强经济活力和韧性,谈几点认识,同大家做个交流。
一、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助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
注册制改革是完善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也是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关键举措。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宣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来,证监会将试点注册制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头号工程,坚持稳中求进,主动加强与有关方面和市场各方的沟通协作,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相继成功落地,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总的看,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支持科技创新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制度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市场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我们体会,整个试点工作的方向和步伐是坚定的,小心求证、稳字当头的工作方法也是符合市场实际的;通过试点发现并解决问题正是我们试点的目的,总的看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是正常的,是可控的。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深入思考、重点把握,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积极创造条件。
一是必须全面坚持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注册制改革的基本逻辑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促进各方归位尽责、有效制衡。但同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我国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这个最大实际,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超过30%,交易占比达到7成左右;中小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独立识别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往往处于明显弱势;市场诚信文化基础还比较薄弱。
因此,我们始终强调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要求,必须对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始终强调要督促中介机构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始终强调要统筹一二级市场的适度平衡。
对这些问题,市场有些不同的声音,我们也注意加强与各方的充分沟通,积极引导预期。我国资本市场建立才31年,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施注册制必须立足国情市情,不能简单搞“拿来主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必须坚持的根本出发点。
二是必须深刻认识资本的“双重性”,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协同的重要纽带,一方面,资本的正常有序流动对于科技进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逐利的本性也容易导致资本陷入无序扩张,甚至形成垄断和“赢家通吃”,最终侵害消费者和中小微企业的利益。
资本和资本市场在概念、内涵、性质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相对而言,资本市场比一般的资本活动更加规范透明有序,当然从客观上看,资本市场也可能成为资本扩张的放大器。因此,在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对资本的规范引导、趋利避害,加强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的从严监管,减少风险外溢。同时,也希望相关方面同步建立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责任机制和制度体系,统筹过程与结果,推进行业监管关口前移,实现行业规范和行业发展同步,“有序”发展、管控“无序”,共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坚守科创板“硬科技”定位,规范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定位,防止板块套利,是注册制改革始终要把握好的重点内容。科创板和创业板申报企业已主动撤回245家,不少是因为板块定位问题,这暴露出一些保荐机构在发展观、政策把握和内控上存在差距,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质控跟不上。希望保荐机构与监管部门、交易所同向发力,持续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和政策执行效果。
三是必须充分发挥各方合力,创造资本市场良好生态。全面贯彻“零容忍”方针,坚持依法从严监管,强化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打击,是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注册制改革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依法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等相继实施,资本市场法治环境得到根本好转。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发行、上市、交易、退市、持续监管等基础制度得到体系化改善,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责相互衔接的高标准立体惩戒已经有了良好开端,首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民事赔偿即将落地,惩恶扬善、扶优限劣的鲜明导向不断强化,市场各方的敬畏之心逐步增强。营造良好市场生态,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为,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资本市场治理新格局。这也是强化资本市场监管人民性的必然要求。
四是必须坚持刀刃向内,推动监管系统能力全面提升。注册制改革是涉及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监管系统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加快实现自身职能转变。实施注册制后,如何加快发行监管转型、优化交易所职责定位和审核质量控制、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是我们在改革推进中必须直面的重大考验。
我们要始终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发挥合力的监管理念,保持改革定力,强化对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的评估优化,增强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期性;继续大力深化简政放权,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抓好政策落地执行,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倾听市场声音,提升监管透明度;进一步完善全链条的发行监管机制和全流程的监督制衡机制,扎实稳妥做好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这项重大改革行稳致远。
二、健全多层次股权市场体系,持续拓展服务覆盖面
加快构建功能互补、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股权市场体系,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适配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们进一步厘清科创板、创业板市场服务定位,合并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完善差异化制度安排;设立新三板精选层,推出转板机制,股权融资呈加快发展态势。近五年,IPO与再融资合计超过5.5万亿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11.2万亿元,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并购市场。强化私募股权基金支持创新的本源,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累计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超8万亿元。
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是习近平主席对资本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细致做好制度、企业和市场各项准备,把大事办稳、好事办好。一是紧紧围绕服务中小企业这个主体。始终坚守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进一步突出“更早、更小、更新”,更好体现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二是牢牢把握支持创新发展这个关键。围绕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积极构建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体系,同步试点注册制,不断增强制度的包容性、普惠性,促进形成科技、创新和资本的聚集效应。三是始终聚焦打造“主阵地”这个方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是“龙头”,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是基础,要发挥好北京证券交易所的“龙头”撬动和“反哺”作用,不断做活做强创新层和基础层。同时,加强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完善服务中小企业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形成层层递进的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和良好的多层次市场发展生态。
三、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
债券市场是筹措中长期资金的重要场所,在直接融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五年交易所债券市场合计发行约34万亿元,其中非金融公司债券13.3万亿元,占公司债券总量的72%;净融资8.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5%。同时,坚持分类施策、标本兼治,推动发行人和相关方综合运用出售资产、债务重组、引入战投等市场化方式,稳妥处置债券违约风险。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总体平稳,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但风险和挑战也不少。
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形成各方归位尽责、市场约束有效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生态。一是要补齐服务短板、进一步突出创新点。服务实体经济是债券融资服务的天职。要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推动提升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债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稳步扩大“双创”债、绿色债等发行规模。加快推进基础设施REITs试点,助力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
二是要加快完善与债券发行注册制相配套的法治制度环境。着眼于构建制度健全、竞争有序、透明开放的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与相关部门一道,积极推动制定公司债券监管条例,健全分类趋同、规则统一的法律制度安排。规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定价机制,提升信息披露监管有效性,深化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三是要坚决从源头上遏制过度发债融资。一方面,建立完善跨市场信息共享制度,聚焦控制发行人综合负债水平,健全有效的债券融资约束机制,防止“高杠杆”过度融资。另一方面,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完善债券承销、评级等业务执业规范,督促端正发展理念,提升执业质量。
四是要加强债券市场统一执法。近年来,债券市场在加强统一执法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证监会对一些典型案件开展跨市场执法,严肃了市场纪律。我们将落实“零容忍”要求,不断完善统一执法机制安排,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生态。
五是要稳妥处置债券市场违约风险。区分增量与存量,区分一般公司债与城投债,区分短期流动性困难与持续经营能力丧失,分类采取措施、精准拆弹,突出重点、抓早抓实,切实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同时,通过提升违约债券转让效率、优化上市公司债转股实施渠道、完善债券违约司法救济渠道等方式,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一项系统工程。证监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经济社会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