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科创领军者峰会召开 大咖热议“传承与创新”
导读:9月27日,在证券日报科创领军者联盟举办的“2021科创领军者峰会”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无论像最初煤矿发行的股票,苏维埃发行的股票,还是后来的公债,直至到今天,资本市场始终在践行这两大使命,实现它最具意义的价值。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上市公司占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记者 龚梦泽
“资本市场的意义,首先就在于汇集各方的资本,用于支持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其次,通过资本市场让大家都有机会分享企业和经济发展的红利。”9月27日,在证券日报科创领军者联盟举办的“2021科创领军者峰会”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无论像最初煤矿发行的股票,苏维埃发行的股票,还是后来的公债,直至到今天,资本市场始终在践行这两大使命,实现它最具意义的价值。
宋志平表示,尽管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起伏,但放在历史长河里去看,我国资本市场也只不过30年的光景。这30年间,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目前,我国境内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共有4496家,总市值达到90万亿元。此外,上市公司IPO获得的资金也攀升至17万亿元,达到了相当规模的资金体量。
与此同时,30多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累计分红9.62万亿元,超过了累计募集资金的56%。近3年派现金额更是连续突破万亿元,2020年达到1.52万亿元,再创新高。
“去年我国上市公司创造的销售收入占我们国家GDP的53%,公司利润占到企业利润的50%,可以讲,我国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宋志平进一步表示,我国公司制企业有4300多万家,按此计算上市公司也只是“万里挑一”。我们讲传承,讲历史,更要讲进步,上市公司这些“优等生”真正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功能性来讲,“央企70%的资本在上市公司里,88%的利润是由上市公司创造的。其实中国的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实力,而是经过市场化改造、上市化改造后的市场力量,中国的国企才能这样快速的发展。”宋志平认为,国企经历市场化后上市,把市场的机制通过资本市场引入了企业内部,所以使企业有了全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对民企的支持方面,宋志平认为,得益于资本市场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头部民企上市公司得以加速发展。现阶段4000多家上市公司里边,国企占据四分之一,民企占四分之三;目前IPO的比例,民企也能占到80%。
“经常有民企上市公司向我表示,他们公司做几个亿或许是可以的,但要做到几百亿元几千亿元,没有资本市场助力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中国的资本市场大力支持了我们民营经济的发展。”宋志平表示。
谈及对公司创新的看法,宋志平表示,市值超千亿元的上市公司群体有三个共同点:一是高科技创新、新经济赛道;二是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三是经营治理稳定的企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但创新有风险,不创新等死,盲目创新找死。科学家创新是在“发现”,是发现未知,不一定有当期经济目的;而企业创新受到效率和价值的一定约束。因此,企业家的创新是发明新产品,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资本是企业家用于创新的杠杆,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大大推动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落地。
证券日报社社长陈剑夫:增强科创板“硬科技”需坐得住“冷板凳”
记者 李春莲
9月27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2021科创领军者峰会”在中国证券博物馆举办,40余名科创板公司高管围绕“传承与创新”,共同探讨我国科技发展和科创事业的未来。
证券日报社社长陈剑夫发表致辞称,建设科技强国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和战略支撑,中国科技创新正在由跟跑为主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转变,这与我国的政策支持、制度创新、资本助力、企业攻坚密不可分。科创板设立两年来,不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转型发展开辟出一块实验田,也为中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装上了一个“助推器”。
截至9月13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338家,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的五大效应初步显现。
陈剑夫表示,一是上市包容效应,已有多家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和同股不同权企业挂牌上市;二是产业集聚效应,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品牌示范效应,科创板对龙头企业吸引力不断提高;四是科创成长效应,已上市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五是人才集聚效应,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手段成为科创企业持续招揽人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稳定公司人才。
不难发现的是,科创板企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作用显著,但新冠肺炎疫情也给科创企业带来一定挑战。
陈剑夫表示,“疫情给科创板IPO企业的业务、财务、内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科创板企业的资金链受到一定冲击,但其长期发展的格局不变,国家对科创板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减,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下一步,如何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如何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陈剑夫认为,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坚守科创板定位。进一步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完善科创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安排;二是企业加强研发,科技成果要“上得来”;上市后,科创板公司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加快释放技术、品牌、市场优势,不断创出新战绩;三是保障募资投向精准,加快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四是研究要重基础,坐得住“冷板凳”。基础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需要以基础研究为支撑,久久为功。
芯原股份董事长戴伟民:国内半导体企业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实现了突破
记者 施露
“有人说我们是芯片界的药明康德,其实我们和医药领域的CRO有所不同。首先,我们在给客户提供的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中,大部分会包含芯原股份自主设计的半导体IP;此外,CRO还有一些重资产,而我们是纯粹的轻资产平台型企业。”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在科创板领军者峰会上表示。
9月27日,来自中国半导体IP第一股芯原股份的戴伟民发表了“赛道创新与人才”为主题的演讲。
对于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戴伟民称,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实现了全产业链扶持,推动半导体产业跨越式发展,国内半导体企业也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实现了突破。但同时,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存在设计企业小而散,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
具体而言,2020年国内芯片设计企业总计2218家,其中收入规模超过1亿元的只有289家。从全球研发投入来看,国内半导体公司研发费用率为8.3%,与欧美等地区差距较大。
在此背景下,芯原股份极力夯实研发能力。近年来,这家公司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研发投入营收占比。2021年上半年芯原股份研发投入3.11亿元,占营收比例达35.63%。在目前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缺乏的大环境下,2020年芯原股份整体员工主动离职率低于5%,远低于半导体行业2020年的15.2%的主动离职率。
戴伟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芯原股份IP业务毛利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二十年来,公司IP研发的成本一直费用化,因此在授权IP给客户时,IP业务的毛利率可高达90%以上。”2021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7.81%,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74个百分点,但净利润率却比上年同期提升了4.06个百分点。
谈及科创板上市带给企业的机遇,戴伟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给企业带来了比较充裕的发展资金,以前不太可能尝试的一些业务,现在尝试了,比如一次流片成功的高端应用处理器平台解决方案。此外,我们还投资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些标的,尤其是和我们的发展战略相关的企业,我们相信在芯原股份的赋能下,一定能实现共赢。”
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志强:我国必须建立完整自立的科技创新体系
记者 向炎涛
“我国必须建立完整自立的科技创新体系,关键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己知识创新供给,建设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9月27日,在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传承与创新”2021科创领军者峰会上,中国科学院特聘核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志强发表了题为《新科技变革趋势与科技竞争态势》的主题演讲。
张志强认为,我们将迎来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未来潜在突破性科学技术领域将包括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以及数字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材料与制造技术、深空深海技术等。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持续演进,学科领域间交叉渗透跨界发展态势更明显,基础科学理论革命性突破发展态势仍不明。与此同时,私立研发机构崛起重塑了全球研发格局和创新价值链,科技创新活跃中心呈现多极多点区域集群化发展态势,重大科技设施和新技术装备成重要科学发现利器……
张志强说,历次产业革命的本质特征其实是信息技术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而新一轮科技变革仍在孕育发展,以信息与生命为核心,呈现出多领域融合,系统性、叠加式、突破性的发展特征。当前,科技进步的速度大大加快,科技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技术采纳速度不断加快,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
“我们要坚持开放理念,呼吁国际科技界要开放交流、开放合作;既坚持科技开放合作原则,也要牢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科技创新体系要适应国内大循环的需求,建设完整系统化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整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张志强表示,在新一轮科技变革时代,科技的国家化、企业化特征日益明显。国家谋求占领基础前沿科技领域战略制高点,谋求实现国家竞争力绝对优势。而科技领军企业追求占领技术前沿领域制高点,谋求最大化利润和市场占有率。
他认为,科技创新政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科技竞争是科技人才队伍竞争,战略政策的竞争,最终是国家制度的竞争,科技战略人才政策等制度对科技发展竞争优势起决定作用。建设适应新科技变革规律的创新友好型人才政策体系是关键。如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创新思维,并将其变成创新产品,这是决策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创新是可以管理的
记者 李乔宇
“创新是可以管理的。”9月27日,证券日报科创领军者联盟在上交所创办地浦江饭店旧址的中国证券博物馆举办“2021科创领军者峰会”,峰会现场,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发布了以《企业创新链模式与实践》为主题的演讲。
“创新是有‘套路’的。”在他看来,很多人觉得部分发达国家具有技术优势,但是其实这些国家的创新思路有迹可循。郜春海谈道,创新的关键在于要建立一个持续创新的机制。
郜春海以交控科技为例指出,交控科技的持续创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以用户需求为牵引”的“政产学研用”全生命协同创新模式与“应用一代、开发一代、研究一代”的创新路径,从而实现技术迭代与创新,逐步引领国际轨道交通信号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近年来,郜春海广泛参与行业讨论,与世界上的知名企业交流学习。“现在我也学到了一招,叫做研究一代、开发一代、应用一代。”郜春海解释,这意味着,这些公司手上一直有三代系统。如果用盈利能力去分类,研究一代就是指短时间内无法盈利但能影响企业甚至行业未来技术发展的项目;开发一代指开发短期内能够成熟即将应用产生盈利的项目;应用一代则指改进已经应用并产生稳定盈利的项目。
在研究一代时,郜春海透露,交控科技会与众多高校机构合作,共同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企业仅依靠自己进行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用这些资源支持科研和创新团队,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研究当中,而且研究方向将更加多样化,有助于从多点突破研究难点。这一过程中,交控科技既能深入到基础理论研究当中,抓住技术未来变革的先机,又能率先与行业创新团队紧密合作,推动创新成果产业转化,形成发展合力。
在开发一代上,交控科技在开发前期深入用户当中,了解用户实际需求,做到技术开发有的放矢。为此,交控科技还将技术开发的模式向协同创新转变。郜春海表示,交控科技让用户不再是技术的被动接受方,而是主动参与技术创新当中,通过共同调研实际场景需求,研发攻关,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交控科技与用户的共同成长。
在应用一代上,交控科技通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机制确保产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改善用户体验、提升出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在郜春海看来,只有“研究一代、开发一代、应用一代”实现良性循环,企业才能具备更长期的竞争力优势和生命力。
在郜春海看来,企业想要实现持续创新与发展,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显得尤为重要。他坦言,就在交控科技成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后不久,他曾经历过一段颇为焦虑的时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创企业面临着如何保持技术创新的持续性以及如何管理规模愈发庞大团队的双重难题。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就意味着公司离发展的天花板越来越近。”郜春海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很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但是如果企业能够明确愿景与目标,明晰自己的价值观和使命,就能够禁得住各种影响和诱惑,坚定地朝着未来发展目标不断前行。
用创新拓宽上下游产业发展路 科创板企业多方向并进夯实核心竞争力
记者 桂小笋
9月27日,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2021科创领军者峰会”在中国证券博物馆举办,回溯历史、展望未来、共话“传承与创新”。
在主题为“科创企业如何把握十四五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论坛环节中,奥精医疗董事长胡刚、华依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励寅、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金博股份总经理王冰泉、硕世生物总经理王国强从企业自身的状况出发,就科创板契机下的企业发展思路进行了阐述。
从参与讨论嘉宾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在助力企业快速发展上,企业从科创板受益良多。
“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资源获取能力在上市前后差别很大,前面15年的发展,产能建设是200吨。而上市一年半之后,产能翻了5倍,发展如虎添翼。”王冰泉介绍。
胡刚也颇有感触,“今年5月份上市以后,资本市场的助力让公司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之前因为资金有限,不敢做的太多,但现在跨院校和跨领域的科研合作在积极推进,受益才刚刚开始。”
尹志尧也坦言,科创板让中微站在了新的高度,使企业更有竞争力,“科创板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创企业的发展。”
励寅回顾道,华依科技虽然在今年7月29日才正式挂牌上市,但借助科创板上市的契机,在继续依托公司自身行业中的经验积累,并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将抓住汽车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契机,充分抓住成功发行上市的历史机遇,利用资本市场的各种融资工具,不断投入研发,提升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逐步巩固自身优势地位,并适时寻找产业并购机会做大做强。
“无论是管理监管,还是社会的可信度、影响度,对企业都是很大的促进,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随之做出更大的转变。”王国强说。
拥有了科创板的助力,这些企业在夯实竞争力上,也是八仙过海,各展所长。
尹志尧认为,创新不是单一技术的创新,而是从多个方向共同发力,最终让企业成长为最强的公司,“首先是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企业要有核心竞争力,产品要有独到之处;其次是管理上要创新,公司积累了17年的经验,总结出四个十大,即‘产品十大原则、战略和销售十大准则、营运十大章法、精神文化十大作风’。”尹志尧建议,企业家不但要每天埋头搞产品、技术,还要研究怎样让公司成为最强的公司。
王国强则讲述了硕世生物的互联网医院的成立背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病人就医不方便,公司的互联网医院在今年5月12日拿到了行业的第一张牌照,经过四年多的研究,大大提升了一些疾病筛查的覆盖面。”
王冰泉解释,“15年的创新使得应用市场领域的制备成本下降了90%,这样民用市场才能够用得起。创新一定要面向应用和客户,金博股份不仅在产业制备工艺装备方法上创新,还拉动了国产碳纤维的应用。通过运用新材料生产工艺,使上下游共同进步,市场空间得以拓展,形成了良性的、有价值的创新。”
胡刚建议还要长期坚持研发投入,“基础研究是长期投入,需要耐得住性子,很多行业有长周期投入的特性,这也是科创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