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专访郑永年:前海扩区是一种制度创新

来源:前海深港合作区 发布时间: 2021-09-17 12:08:53 编辑:夕歌

导读: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为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 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 56平方公里,将前海合作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作者 大湾区之声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为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前海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至120.56平方公里,将前海合作区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前海扩区会带来什么?

对继续推动深港合作有何影响?

如何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本期《建言大湾区》对话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

用好制度红利

促进香港与内地深度融合

作为探索香港与内地紧密合作的先导区,前海紧扣深港合作核心任务,不断推出面向香港的开放措施,吸引港人港企更踊跃参与内地发展。郑永年表示,前海扩区绝不只是简单地理空间的拓展,实际上它是制度红利的延伸,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此次机遇,促进香港与内地的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共同推动发展。此次发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中提到“开发建设前海合作区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香港与深圳相互合作与借鉴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制度创新。

△今年8月,航拍深圳前海。

推进规则衔接

协同开放达到更高水平

郑永年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融合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他还表示,深圳是制造业中心,香港是金融服务业中心,下一阶段两地应该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发展。像香港在国际仲裁、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先进的规则与经验可以应用到前海,进而推进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推动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形成更为开放的经济体制。

专访郑永年:前海扩区是一种制度创新

△今年8月,航拍下的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

以重大平台为抓手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是双循环时代重要的桥梁平台,郑永年表示,前海要充分运用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不断构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同时,郑永年认为,前海、横琴、南沙等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平台之间要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机制,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从而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