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思路
导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体系与产业本身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正是产业的发展与产业体系的变化导致了中国从传统的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使中国的工业化推进获得了重大的成绩。然而,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变数,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传统的产业发展道路与发展策略。
作者|芮明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体系与产业本身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正是产业的发展与产业体系的变化导致了中国从传统的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使中国的工业化推进获得了重大的成绩。然而,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变数,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传统的产业发展道路与发展策略。
一、中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问题
中国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产业技术进步不快①地区产业结构雷同,产业的重复建设,第三次产业发展落后以及该产业内各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等等。从本质上看,中国产业的发展有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中国产业的发展是在制度变革中进行,而且还将在制度变革中发展。对中国产业的发展而言,制度可以具体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二是产业的规章制度。前者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外生变量,后者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内生变量。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与封闭经济形态向开放经济形态转变。当宏观经济制度开始转型时,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很大的变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力量越来越大,此时就给了按计划经济规章制度发展的中国产业以巨大的冲击。换句话说,中国产业的发展必须在发展的同时调整与创新产业规章制度。例如,在计划经济制度条件下,中国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的核心是行政性分权下的条块分割式约束,而在市场经济制度条件下,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的本质则是资源有效配置下的竞争性约束。由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制度尚处过渡时期,因此中国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一定也处在过渡时期,也正是如此我们看到了诸如“反垄断”、“价格听证会”等一系列制度政策的出台,看到了对一些长期垄断的产业如民航、电信、石油、电力等的分拆,也看到了所谓产业发展的引导与约束的政策制定。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制度变革中进行产业发展实际上是中国产业发展的特性,市场经济国家中的产业发展虽然也有制度的问题,但并不严重。在制度变革中进行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中进行制度改革就好像一部机器在开动着且不能停,同时还要把机器的运行规则和零部件加以改变与拆换,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可以推测,在中国经济制度处在转型的相当长的时期中,中国产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一定是处在产业规章制度变革的非常时期。
第二,中国产业必须找到在世界产业体系中的位置并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制度变革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但产业竞争力不会因为制度的变革自动地强大起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按照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看法,一个国家产业的竞争力与该国的要素禀赋、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市场结构形态相关,一个国家产业的竞争力就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这个看法虽然有道理,但不够全面。正是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一个国家产业的竞争力从本源上看应该是内生的,但也取决于该国产业参与世界产业体系的程度与在其中的位置。何况波特教授对竞争力的内生性变量的把握还是浅层次的。产业竞争力的本源性变量应该是产业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因为我们已经看到有这样的案例即它的要素禀赋、需求条件、相关产业支持、市场结构形态不一定很符合波特教授的要求,但它的产业确有相当大的竞争力,如日本、韩国等等。
我们可以对波特教授的钻石结构作些修改(见下图),给波特教授的钻石体系加一个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真正发展出自己产业的持续的竞争力。因此,中国产业发展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其次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在产业链中谋求好的位置,进而保持与发展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产业竞争力。
中国产业发展在经济制度与产业规制的变革过程中进行,目标是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组织,使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有强大的竞争力。然而这样的目标实现过程已经遇到了新的环境变化,给中国产业未来发展带来了许多新变数,带来了新的挑战。
1.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带来的挑战。新经济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创造性地使用了"新经济”这个词汇。1997年11月17日《商业周刊》再次发表文章,重申在美国的确存在“新经济”。此后美国政府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都认可了这一个概念,使新经济的说法迅速传遍了世界。当时一般来说,新经济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高速发展的经济”。其特征为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经济增长率、高劳动生产效率、高企业经济效益(三低三高)。然而美国经济从1991年4月到2000年3月保持了108个月的增长之后,美国股市出现了大幅度的震荡,以科技股为主的NASDAQ综合指数全面下跌,IT、网络等被认为是新经济的产业引擎损失惨重,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也正是如此,一些经济学家及社会人士开始怀疑是否真的有新经济;在中国,新经济也仅仅热闹过一阵子,现在似乎也不再有人去关注去研究。我们认为,新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不同于工业经济形态的新的经济形态。但是判断一种经济形态是否是新的经济形态不能简单地以所谓的“三低三高”特征为判断依据。我们认为,判断一种经济形态是否是新的经济形态,要看伴随着新经济形态的表征是否诞生与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就好像工业经济形态的背后是诞生与发展了“大机器生产”、“大规模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正是这种生产方式才创造了我们今天所拥有一切财富和生产质量。新经济如果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那么要看目前是否已诞生新的肯定是未来方向的生产方式。我认为这种生产方式已经诞生,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可归纳为“以网络为平台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所谓以网络为平台是指新经济形态下生产、交易与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同时进行,互联网本身已经具备了作为信息平台(非常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和生产平台(生产现场的网络控制)这三个平台为一体的基础。所谓智能化是指以智能计算机为重要的技术支持使得生产经营过程是完全柔性且智慧的。智能化比自动化要更高级,是两个不同的层次,自动化是机械的顶峰,但仍然是机械的,智能化则是智慧的。所谓定制是完全按照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来生产其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在工业经济时代定制比较困难是因为成本过大也不可能大批量生产,而在智能计算机的控制下则完全可以做到大批量定制生产。如美国的Lee公司就宣布顾客只要加10美元,公司就可以完全按照顾客的身材尺寸与其他偏好快速生产其所喜爱的牛仔衣裤。这就是大规模定制生产。又如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以一条生产流水线却生产出多型号多款式不同的别克汽车,这虽然还不能说是完全的大规模定制,但方向性已经非常明确。
新的经济形态与新的生产方式必然产生新的经济运行规则,虽然经济学家们还未对那些新的经济运行规则有充分的研究,但也发现的确存在一些新规则,具体如下:
(1)资本追逐知识。在农业经济时代,社会生产的最重要生产要素是土地,没有土地就等于没有了一切。到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成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决定一切,资本可以雇佣劳动力。弟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中的资本越来越充裕,相对于现实消费需求的投资资本已经不再稀缺,新经济条件下,生产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已经是知识即创造性的新知识以及拥有这些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
(2)边际收益递增。经济学中有一著名规律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这一规律在工业经济时代对经济现象有很好解释。然而,在新经济时代这一规律却受到挑战,例如在软件业中软件产品的开发成本是生产总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它基本是一次性投资,可视为固定成本;而软件开发后的复制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软件产品的变动成本接近于0o这样的产品生产与销售对于软件业来说,就是边际收益递增o
(3)规模报酬递增。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要素的核心是资本,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生产的边际产量会下降,导致规模报酬下降,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然而在新经济中,生产的核心要素已经是知识,知识又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复制,知识的投入不再遵循规模报酬递减的规律,而是遵循规模报酬递增的规律。这一规律也就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教授提出的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o另一方面如果产品市场规模大,产品就越能成为新的生产技术标准,就可以制定新的竞争规则,从而获得更大报酬,这也是一种规模报酬递增o
(4)速度战胜规模。全球最大的网络数据传输公司一I科系统公司总裁约翰·坎博斯认为新经济中“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的吃慢的”。这个看法实际上表明了新经济时代速度带来的效益要比规模带来的效益大的多。设想当互联网使我们的信息可以快速分享时,当我们大家都很聪明,你所想到的我也想到时,那么谁有竞争力谁能够获胜呢?显然谁快谁能赢。新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速度可能决定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是否有真正的竞争力。
新经济形态下的新的生产方式与新的经济运行规律将对中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产业体系产生两个方面的重大挑战:
第一个方面挑战是中国目前产业的生产方式必须尽快地向世界新经济发展的新生产方式转变,对目前的产业体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变机械化生产向智能化生产,变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为大批量定制生产,不然中国产业未来不可能有很强的竞争力。
第二个方面的挑战是中国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制度变迁的过程中还必须调整自己的经济运行方式,以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新的经济运行规则。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事,但又是中国产业发展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2.加入WTO后带来的挑战。中国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行了13年的艰苦谈判,表明中国把本国经济与产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进而希望有更大发展的决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的市场将更为开放,因为中国对市场准入有了一个明确的承诺:
(1)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措施。从1992年开始中国的关税总水平下降,当时为43%,到1997年降为17%,到2000年更进一步降为15%。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还承诺到2005年中国的工业品关税的算术平均水平将降到10.8%,而农产品的关税总水平降到15%。在非关税措施方面,中国也承诺将逐步根据协议来安排,甚至取消部分措施。关税的减让与非关税措施的削减意味着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产品可以比较容易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的市场上更好地表现出它们的竞争力,进而影响中国现在的产业体系的产品生产与业务发展。
(2)服务贸易与开放。服务贸易涉及会计、法律、医疗、房地产、计算机软件和系统服务、商业零售、通讯、金融服务、保险旅游等等行业。服务贸易在中国的开放程度要比第二次产业开放程度小,这一方面因为中国的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服务企业没有什么竞争力,另一方面因为有些服务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难以迅速开放。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服务贸易的开放就有了一张时间表,例如中国的零售业在2003年全面开放,中国的保险业已经向全球开放,2003年6月向香港特区开放服务贸易,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将实现进入内地市场零关税政策,这充分表明了服务贸易开放已经开始。
(3)贸易体制和规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必须履行自己的承诺,遵守世界公认的贸易勒与体制。其中涉及贸易管理体制、投资限制政策、国民待遇、补贴措施、司法和行政审议、国际收支平衡措施等等,这些还进一步影响到中国的国内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变更。例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得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政策措施,不提供违背WTO补贴协议的出口补贴,不提供进口替代补贴,不向外国投资者提出出口比例要求,提供国民待遇,赋予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进出口权等等。
从上述内容来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与挑战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的市场更为开放后,对中国产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它们将在中国本土遇到来自世界各国优秀企业与产品的直接竞争,这种竞争将导致中国的一些产业中本土企业的衰退甚至失败,结果这些产业被国际上更有竞争力的相应产业所替代;另一方面则通过竞争提高了中国的一些产业的竞争力。第二,由于市场的开放与竞争,将会使中国的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分布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过去无法想象的,换句话说,中国的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分布等将直接融入世界产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中进行转型、调整与进步,这个挑战是空前的。第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产业的现行规章制度必须进行调整;而按照WTO要求的贸易体制与规则来看,由于中国国内的贸易体制与公共政策的调整与改革,就会要求中国的产业的运行程序、行为规则、发展政策等进行大规模的调整,这对发展自己竞争力中的中国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3.信息技术快速进步带来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那些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对产业体系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即IT产业,今天的IT产业已经不是一般概念中的通讯或电子产业,而是一个产业群,它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现代通讯、信息分析、网络及服务、系统集成、电子商务、通信设备等等产业。这个产业群有其自己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扩展性,即此产业群能够不断地扩展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因为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对信息的需求,也正是如此,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将对国民经济与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第二个特点是衍生性,即此产业群具有自己不断繁衍发展的特点。最早的信息技术产业就是指计算机与通讯产业,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产业就不断地分化与衍生出一系列相关产业,形成了今天的IT产业群。第三个特点是覆盖性,即信息技术产业具有覆盖其他产业的特性。所谓覆盖就是信息技术融入其它产业的生产技术之中,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进行改造,进而改造了这些产业本身。
(2)信息技术产业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群的发展,而这一新产业群的发展与壮大首先使一个国家的产业体系发生了变化,其次也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研究发现,信息产业群对GNP的贡献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还不十分明显,而到了90年代中期则有明显增加,从原来的可以忽略不计的百分之零点几发展到2000年的10%左右,其影响已经很大,尽管2000年之后,IT产业有些不景气,但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却依然在增加。信息产业除了直接增加CNP之外,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信息产业导致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处理,使社会经济决策的正确与快速有可靠的保证。其次,信息产业为智能化生产创造了技术基础,推动了新经济形态的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与发展,进而产生新的生产力。再次,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来的影响可能会更大,而这必将对未来的社会产生冲击。
(3)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改造与推动并进而导致产业本身的变化。信息技术发展对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产业体系与产业有重要的改造与融合的作用,例如传统的运输产业主要是帮助客户实现产品与物资的空间位移,最多是所谓的门对门的运送。当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运输业结合后就有了现代意义的物流业,物流业虽然有产品与物资的运送,但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替代其他产业与企业供应与魁F的配售功能,而且是快速准确的参与供应链管理等等。现代意义的物流业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相比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新一轮产业发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配合下使智能化的生产变为可能。智能化的生产要求现有的产业技术与技术设备有极大的提高,即现有的生产技术设备与智能化生产不匹配。而中国的装备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还很大,导致许多创造性的设计无法有合适的工艺技术与合适的制造设备。这对中国产业体系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导致信息产业群的发展变化,直接推动产业体系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使产业组织形态发生重要变革,例如产业集群的产生、企业网络组织、战略联盟组织、虚拟研发组织、虚拟企业等等。今天,中国产业组织的状态还处于工业经济中期的状态,与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尚不相称,中国产业组织的发展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这就是一个发展中的挑战。
三、中国产业发展的思考
中国产业的发展在经济体制进一步转型中进行,中国的产业发展必须把自身的制度变革当作内生变量来考虑,同时中国产业的发展又遇到三个重大的挑战,这就使中国产业发展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有非常明确的发展思路与发展策略。中国产业的发展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思考:
思考之一:新型产业发展道路。中国产业的发展道路不能延续过去工业经济时代的产业发展的道路。新经济形态的产生与发展,新生产方式的诞生与发展,使发达国家生产力与竞争力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如果我们继续原来的产业发展道路,那么中国产业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将会产生更大的竞争力差异,中国的产业体系还将会与发达国家的产业体系形成“数字鸿沟”。因此中国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发展道路。中国产业发展的新型道路应该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确立智能化生产方式为产业改造与进步的目标。智能化的基础是智能型计算机与互联网,而智能化又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分不开,因此中国产业改造与进步必须以智能型生产方式为目标,对现有的产业装备、产业技术、生产流程、产业人才等进行信息技术的嫁接与改造,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提高生产率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把中国产业发展的制度变量看作是产业未来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作为中国产业发展的内生变量是要求我们在推动中国产业发展时,主动地考虑在建立智能化生产方式与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时进行产业规制的调整与变革,进而建立中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制度体系。为此,需要积极研究新经济形态下的产业发展新的制度要求及制度变化的趋向,设计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制度规则。
第三,积极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世界经济一体化不仅仅是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各国经济的互相开放与融合,还形成了世界的产业分工体系。各国的产业首先必须融入这个产业体系才可能获得最大的比较优势,其次各国又在不断地推动本国产业的发展,从而在世界产业体系的产业链中获得一个优势位置,取得更大的比较利益。中国产业的未来发展必须遵循这个基本规则。
思考之二:世界制造业中心。近年来中国已被许多国家称为“世界工厂”,但我认为这仅指加工组装业而言。中国的技术集约型装备制造业不仅还没有达到世界工厂的规模和水平,而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目前中国企业需要的一般原材料和设备虽然都能以低廉的价格在国内采购,但是,高科技设备和高科技材料依然依赖进口。中国的出口工业产品近年虽然大幅增长,但这些产品的许多零部件依赖进口,产品的多数附加值都是在国外创造的。在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产品方面,虽然中国企业的水平正在迅速提高,但是仍很落后。目前中国制造业主要的特点是规模大、劳动力价格便宜、加工能力强大,而不是像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不仅在技术创新、设计、制造工艺,而且还在市场营运、商品策划、研究开发和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优势。但是中国毕竟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基础,这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产业未来的发展必须把制造业的进一步提高作为重点,把中国的制造业真正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具体来说:
第一,新经济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要求未来的制造业应该是在网络提供的信息平台、交易平台、生产平台上的一种智能化的柔性的效率高的产业,因此中国制造业未来的重点方向应该是计算机智能控制的高技术含量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最近中国政府决定把中国东北地区发展建设成为中国未来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与原材料生产基地,这表明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装备制造产业对于中国产业体系与发展的重要性。此外还必须积极推进中国的广义的IT产业的加速发展,并因此来改造中国传统制造业。中国的IT产业虽有极大的发展,但水平还不够高,尤其是在核心技术和产品方面还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中国应集中解决好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等基础类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以重点支持传统制造业的改造与提高。
第二,推进都市产业发展。大都市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是知识、信息、科研开发部门和人才集中的地方,又是政府和市场的集中所在地。抓好大都市制造产业结构的建设,就会为中国制造产业结构的升级演变和优化奠定基础。但是大都市人口密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高,一些污染严重的制造产业不宜在城市发展,但是又不能把所有的制造业都迁移出城市,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城市产业的空洞化。因此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下一轮制造业的发展应该是发展都市型制造业,即那些无污染、高附加价值、属于制造业价值链上游的产业如研究与发展、设计创新、休闲产品制造、旅游纪念产品制造、艺术产品制造等等。而将大城市原有的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与产业的发展。
第三,对制造业产业组织进行改造与重组。制造业中的大型企业是产业群体的核心部分,是带领众多制造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力军。中国制造企业规模过小,资本实力弱,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在市场条件下对中国现有的制造业产业组织进行改造与重组,提高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建设一批世界级大制造企业,使其成为带领中国制造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强大的“领头羊”。另一方面在中国还必须有强大的制造业中小企业群,对中国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组织方式、发展道路、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进行改造与重组,促进其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集群式发展、各有特色的中小制造企业群,使他们成为中国未来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强化中国制造产业的研究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装备制造业缺乏大型及高精尖成套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能力,缺乏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及优秀技术与管理人才。因此,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必须集中精力推动高精尖和大型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必须建立由国家支持的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机构,投入资金与人才,帮助企业形成制造业方面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战略联盟,改变机制,提高效率。
思考之三:知识产业与知识服务业跳跃式发展。中国的服务产业虽然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与其他产业发展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不仅是居民生活消费服务发展滞后,更重要的是经济与产业、社会与文化所需要的服务产业发展滞后,如金融,保险,出版、信息、法律、代理,中介等等在中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显然中国未来的产业体系与产业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与提高,而且中国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已经不是只需发展其中一些行业便可,而是需要比较全面的发展与提高。我认为中国服务业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重点应该是发展中国服务产业中的知识服务业,而且它的发展必须走跳跃式发展的道路。一个国家的知识积累与知识创造能力决定了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也决定了这个国家产业体系与产业发展的状态与未来。重点发展知识产业与知识服务产业,是中国产业体系提升与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所在。
(1)知识产业中应重点发展的是:a.研究与开发产业。研究与开发(R如)产业很难归于制造业之中。根据OECD的定义,R如是,承担一项系统的基础性的发明工作,目的在于增加知识存量,其中包括对人类文化与社会的认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开拓出新的应用丁R如产业不仅会在CDP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这个比重还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大。由于它的发展能够支持其他知识产业的创新与其他产业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它对中国的产业体系与新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b.教育与培训产业。中国的教育与培训产业近年来已经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第三大加模的高等教育的国家,但教育的质量还有待改善。教育与培训不仅是知识扩散的主要途径,而且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因此,发展教育与培训产业,可以培养许多知识创造的人才,帮助开发我们每个人的内在的巨大潜力,进行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及推动知识应用等重要工作。
(2)在知识服务业中,根据中国目前的状态与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在中国需要发展以出版、传媒、旅游、咨询、律师、设计等为代表的“高知识含量”的服务产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类服务产业的知识含量将越来越高,对经济社会与产业体系的发展会有重要的作用,甚至会成为整个服务产业中的主导。金融、保险业、代理业等,它们既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力发展的知识型服务产业,又都是具有一定历史的传统产业。对此类产业的改造主要应该利用IT技术,提高知识含量,使其建立在网络的三个平台上进行现代意义的知识化营运与服务。当然中国居民的生活消费服务产业也急需改造提高,以适应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应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推动健康科学、合理、经济的社会生活方式在中国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