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马斯克与科学家发表新冠研究:有抗体,不意味对病毒免疫
导读:《自然》旗下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有一篇新的研究论文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应答提供了重要信息,尤其是感染新冠后,体内的抗体是否对一个人具有长期保护能力,这项研究提供了答案。
近日,《自然》旗下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有一篇新的研究论文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应答提供了重要信息,尤其是感染新冠后,体内的抗体是否对一个人具有长期保护能力,这项研究提供了答案。
引人关注的是,这项工作集合了多个团队的努力,不仅有来自哈佛大学Ragon研究所、布莱根妇女医院、麻省理工学院(MIT)和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和医生,还有科技巨头马斯克(Elon Musk)及其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4000多名员工。
在这项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中,可以看到Elon Musk是合著者之一
“与SpaceX的这项合作汇集了免疫学家、流行病学家、分子和计算生物学家以及传染病建模工程师,是跨机构和学科开展团队合作的佳例。”研究合著者之一、哈佛医学院的Eric Nilles教授评论说。
这项研究启动于2020年4月,也就是新冠疫情在全世界引起大流行的初期,当时人们对于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能够起到多大的保护作用并不清楚,也不确定无症状感染是否可以产生足以中和病毒的长效抗体。因此,研究人员最初的目标是测试感染者体内抗体水平随时间推移的变化。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于是,这一合作项目很快招募了4000多名分布在美国多地的SpaceX员工,自愿每月进行血液监测。其中,有约300人感染了新冠,包括轻症和无症状感染。研究人员对120人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他们的感染情况和随后的抗体水平。
采用多项复杂的技术分析了这些抗体的免疫应答后,研究人员发现,在轻症病例中,有较强症状的个体出现了大量抗体,并发展出与天然免疫保护相关的免疫功能。具体来说,只有当免疫应答中包含了针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的抗体,并达到一定滴度,才能打开与持久保护相关的抗体效应子功能,例如病毒中和、特异性T细胞应答等。
相反,存在新冠抗体可以用来指示曾暴露于新冠病毒,但这一点还不足以确定是否具有长期保护,一些症状较轻的个体产生的抗体较少,达到长期免疫阈值的可能性较低。
“拥有抗体的人,并不意味着将对新冠病毒免疫。”领导这项研究的Galit Alter博士总结说。“这项研究实际上告诉我们,重要的不仅仅是有没有抗体存在,在保护性免疫应答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抗体的数量和类型。”
随着疫情发展,当二次感染病例逐渐出现,这些研究结果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再次感染。研究团队表示还将继续每月测试,监测二次感染,尤其是在突变病毒株传播的情况下。
当下,全世界已有多款新冠疫苗问世,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发现还为指导接种提供了信息,比如可以用于了解哪些人的感染风险更高,应优先接种疫苗。
值得一提的是,Alter教授指出,“好消息是,在接种了两剂疫苗后,大多数疫苗诱导的抗体滴度水平远高于研究中测试的这些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