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产业看点 > 正文

直逼800亿的轻医美市场,是资本吹出的赛道还是泡沫?

来源:阿拉丁企业邦  发布时间: 2021-12-31 11:36:14 编辑:夕歌

导读:对于轻医美行业,未来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好的供给。注重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引入优质复合型人才团队,打造更专业、精准、高效的轻医美服务品项,才能在多产品中给自己筑起差异化优势。

医美市场作为新兴业态,市场前景向好,据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的《2021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医美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846亿元,同比增长21.6%,医美消费人群超过1813万,同比增长19.3%。其中,非手术类医美市场快速发展成为主基调。作为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产业,医美产业链上的各级玩家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医疗美容产业链中,行业上游为医疗美容耗材的生产商和器械设备的制造商,行业中游为医疗美容机构,包括公立医院的整形外科、皮肤科和民营医疗美容机构,下游为广大终端消费者。

其中,行业上游的器械、耗材由于监管和技术壁垒高、参与者相对较少、毛利率较高,是整个产业链中盈利能力最强的。

消费者对美的追求使“颜值经济”成为引领资本的新潮流,被称为“黄金赛道的”医美在资本市场持续火爆。以A股为例,几乎和医美沾边即火,年初至5月中旬,奥园美谷、金发拉比、朗姿股份、澳洋健康和悦心健康的涨幅均超过100%。

市值1300亿市值的轻医美龙头“爱美客”,自去年10月上市后,直接点燃整个医美行业。3月25日上市的“药妆第一股”贝泰妮上市9天逾3倍后,市值超过800亿元。另一只龙头华熙生物市值也曾跨过千亿。3大巨头堪称A股医美“三剑客“。

轻医美成为医美市场发展的新风向

回顾医美行业,今年最火热的关键词是“轻医美”。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轻医美市场规模为545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798亿元,同比增长46.4%。同时,2020年,中国轻医美用户规模达到1520万人,2021将增至1813万人,2022年有望增至2093万人。

数据来源于网络

轻医美更像是生活级医美,是一种通过各种非手术医学手段来进行皮肤护理的全新概念。具备风险“轻”,价格“轻”,运营成本“轻”三大特点,上游厂家、中游机构、下游平台、医美消费者,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轻医美这股消费热潮,也吸引着更多资本的加入。

比如上游药品、耗材及各类医疗仪器生产商都在通过拓宽产业边界寻求发展空间。最具代表性的A股上市公司华熙生物,旗下推出夸迪、润百颜、次抛原液、德蔓等品牌,甚至将产品延伸至日化和食品饮料领域。2020年其医美用途的透明质酸钠产品仅占总收入的21.88%为5.76亿元,同比增长17.79%,毛利率为84.55%。

市场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未来5—10年是医美赛道发展的黄金期。

众多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入局,比如美团利用自身流量优势,配合“社区+评价+电商”模式为用户提供找医美项目和机构服务方案。医美垂直类app新氧以“媒体+社区+电商”为商业模式,打通医美行业参与者的互通,红杉资本、经纬、IDG等投资机构也开始布局医疗机构。

轻医美行业如何有效获客?

轻医美市场虽然快速增长,但也面临着增长瓶颈。由于市场参差不齐,违规操作、医疗事故、假货泛滥、医生资质不全、虚假宣传等乱象颇多,另一方面,获客效率低一直是轻医美企业的增长痛点,难以实现转化。

面对获客难题,轻医美连锁品牌蛋壳肌因选择另辟蹊径,通过私域将60%的用户转化为线下门店的顾客,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私域获客+标准化营销方案”

目前市面上的轻医美产品呈现同质化趋向,每家医美医院也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但业内提供一整套皮肤问题解决方案的却很少。因此蛋壳肌因着重放大自己的特色——色素管理,注重打造爆款,并通过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形成竞争壁垒。

蛋壳肌因充分利用私域流量,形成了营销-获客的闭环链路。通过广告投放获取流量后导流到微信私域,建立专属客服一对一交流面诊,给予消费者医美咨询和产品推荐,建立信任和专业的形象,从而进行线上的长期维护,引流至线下门店消费。

对于轻医美行业,未来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好的供给。注重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引入优质复合型人才团队,打造更专业、精准、高效的轻医美服务品项,才能在多产品中给自己筑起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