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
导读:《张迁碑》又名《张迁表颂》, 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是东汉晚期佚名书法家书丹,东汉碑刻家孙兴刻石而成的一件隶书书法作品。此碑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现收藏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
创作背景
此碑石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于山东东平县,是颂扬张迁执政谷城时多施惠政的政绩;碑阴刻有立碑官吏姓名及捐资钱数。 [6]
碑主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碑文系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碑文书法多别体,未署书者姓名,刻石人为孙兴。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疑此碑为后人摹刻,但多数考古学家和金石学家则认为,其书风通篇方笔,古朴拙茂,非汉代人不能为之,碑面剥落的痕迹,也非人为所能做到,因此,当是汉代原碑无疑。 [7] [1]
作品鉴赏
用笔
《张迁碑》运笔以方笔为主,用笔逆锋坚实,万毫齐力,方圆兼备,沉着饱满。横画两端都见方,粗重浑厚,有万钧不屈之力,如“言”、“善”等字。书写时万毫齐力,行笔似有反力相阻,右端回锋上提收笔,欲左先右,无往不收。“蚕头雁尾”的横画写法也一样,起笔处重顿后,渐提行笔,正锋而行,笔壮墨饱,收笔时顿笔后迅速上提,挺直凝重而有力。竖画的用笔方法是落笔逆锋向上,提笔调锋起笔处方厚饱满,再调笔锋向下,竖锋运笔,收笔时或轻或重顿后,提笔向上回收笔锋,如“之”、“中”、“尚”等字。折画是在横画收笔处将笔锋上提,换向后在原处入纸行笔,转折处方整斩截又自然,略呈外方内圆,或内外皆方,如“月”、“巾”等字的折画。
特别是此碑的撇画比绝大多数知名的汉碑隶书都要丰富些,如“更”、“令”等字,其写法下笔如同竖画,藏锋逆入,中锋行笔顺势顿驻后逐渐上提后回收。撇画是隶书中具有特色的笔画,由于是向左方运笔,行时阻力大,力量强劲,圆转道健,笔力畅达,如“命”字,部分字的竖钩也可看作撇画的一种,如“孝”字。撇画的妙处在于收笔的变化,因轻重、长短、斜度的不同作相应处理,因此变化多姿。有的收笔回锋圆浑,有的收笔方截,每一撇画皆根据字形差异处理得恰到好处。
捺画也是此碑极为突出的笔画,主要是平捺和斜捺。此碑捺画写得厚重而雄健,落笔取逆势,调锋后提笔行笔,用力匀称至捺脚稍顿后提锋,然后顺势宛转而出,笔锋在空中作收势,给人一种朴拙但不刻板的感觉。如“吏”字的捺逆锋起笔,在行笔过程中,逐渐用力渐行渐按,铺毫向右下行笔,行至捺端,提笔右上轻出,捺脚似方似圆,力含其中“敦”字之捺虽不粗壮,但笔画含力在内,雄强刚劲,深沉有力。捺画落笔常作蚕头状,捺脚作雁尾状,与他碑横画“蚕头雁尾”之状相合。 [8]
结字
《张迁碑》结字巧中有拙,拙中寓巧,大巧若拙。它完全去掉了雕饰的成分,一任天然,真可谓道法自然,浑然天成。字的各部分关系处理得非常生动,挪让呼应,顾盼有情,憨态可掬。
在整体上虽扁方,整饬划一,又因字立形,顺其自然,险中求正,字体端庄朴茂,笔短意长,有些字突出主笔横画和捺画,以尽其势。全碑各字稳而不呆,动感强烈,动中求稳,稳中求变。神采奕然的体态特征在形体、笔画的避让、空间布白的处理、平正与险绝的错落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简单,实则妙趣横生,有“险绝”后“复归平正”之感。 [8] [7]
章法
《张迁碑》章法不拘一格,生动活泼。汉代碑刻多有边框方格,排列整齐,所以大部分汉碑字形大小一致,平均摆放,给人中规中矩的感觉。而《张迁碑》却独树一帜,通篇取茂密之势,但字间和行间都无严格的固定距离,疏与密适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既严谨又空灵,疏处阔绰而不散漫,达到了疏与密的对立统一。同时,字形大小参差,正斜互用,疏密随意,但整体上又相互呼应,左右顾盼,一派天真烂漫的景象。 [7] [8]
名家点评
明·王世贞《州山人题跋》:“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意,终非永嘉以后所可及也。” [1]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 [1]
清·郭尚先《芳坚馆题跋》:“汉碑严重平硬,是碑为冠。” [1]
清·杨守敬《平碑记》:“(此碑)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 [1]
现代碑帖鉴定家蒋文光:“《张迁碑》是汉碑中艺术水平很高的一件作品。书法浑厚方折,朴茂端严为汉碑中方整类的主要代表。书法用笔以方为主,兼用圆笔。笔画端正,结体取势平直,饱满严密,笔致朴质古拙遒劲灵动,多有变化。同时,用笔与结体是相互为用的,不同书体,其用笔亦有所侧重。笔致变化多端,往往在均衡的横直线条和方折之中掺以一笔极其熟练而有力的弧线。看去既笔笔挺劲,气势雄浑,却又在拙朴中见秀美,在端重中显生动。全碑字字生动,变化生新,朴实自然,从而达到全局皆活的奇妙效果。” [9]
后世影响
《张迁碑》对清代隶书影响极大,直至近代仍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东汉时期其他名碑相比,它是对东汉桓灵时期讲究规则整饬的流行汉隶的一种创新,为汉碑带来活泼的意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该碑不仅为汉人分书之代表,而且其用笔结体之奇肆跌宕已开魏晋风气,对清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启的作用。 [8]
历史传承
《张迁碑》于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立碑山东东平县。明代初年被掘地发现,最早著录见于明代都穆《金薤琳琅》。明初出土时立于东平儒学明伦堂前,当时铭文尚完好可读。至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东里润色”四字尚完好,仅残缺五字。清乾隆间(1711—1799年),“东里润色”的“东”字泐半,“润”字的“水”旁仅存中点,“色”字与下“君”字皆泐大半。光绪十八年(1892年)碑毁于火,常熟翁氏就原碑重新剔刻,但神气全非,幸碑阴文尚完好如旧。解放后,在东平县府院内建亭,将碑置于亭内。1965年移岱庙炳灵门内,外置玻璃罩保护。1983年9月移于山东泰山岱庙碑廊,后一直陈列收藏于此。现残泐六十八字,其中二十二字全泐。 [1-2]
参考资料
1. 贺云翱主编,中华国宝图典,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01,第443页
2. 刘秀池主编,泰山大全,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年08月第1版,第820页
3. 潘善助,杨嘉麟著,书法鉴赏 第2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05,第28页
4. 张彧编著,张迁碑,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03,第35页
5. 房弘毅主编;卜希旸注释,汉张迁碑 复原高清法书选,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01,第76-77页
6. 江吟主编,隶书 卷三,西冷印社出版社,2013.06,第791页
7. 罗培源著,汉隶《张迁碑》隶书教程,崇文书局,2014.09,第5页
8. 盛文林编著,书法艺术欣赏,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01,第29-31页
9. 本社编,中国艺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1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