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正面交锋产业数字化 互联网下个10年格局成谜
导读:未来,如何以数据和技术为最大公约数,重塑产业流程和决策机制,实现产业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结构的改变?如何用共建共生替代自我封闭,实现数据和技术应用在多产业、多链条的网状串联和协同,进而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和客户价值?
科技巨头在产业数字化领域的正面交锋,因为疫情的到来,愈演愈烈。
4月的一天,在某城市商业街智能化建设专题会上,来自京东数字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京东数科)的产品大佬,向区、管委会、商会、商务局、科信局等领导推介云计算、IoT、大数据、人工智能硬实力,并用炫酷的技术画出未来商业街的全景图。
和其他科技公司相比,你们的方案“不空”,更落地,一位领导直言,我们一直想做“玩转”商街服务的小程序,但是没想好,城市操作系统直接帮我们设计出来了。
“政府需要的不是云,那样做工程周期太长,他们需要的是在云和场景之间,搭建一个数字技术生态,数据融合打通之后,政府、商家、消费者都享受智能服务”,一位参与专题会的工作人员私下里说。
最终,京东数科成为该商业街智能化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提供方。
“正面交锋”
将时针拨回到2018年,当中国C端增长红利见顶之后,一大票互联网公司开始攻城TO B业务,产业数字化被公认为互联网下个10年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如今,两年过去,“下个10年”已经过去1/5,各互联网巨头都“秀“出了不同的玩法和姿势,但市场格局依然待定,似乎每一位玩家都有成为“第一”的可能性。
阿里产业数字化的打法是端和云协同。C端是淘宝、天猫、支付宝这样的端,B端是钉钉,背后都有一朵云:阿里云。端是云计算落地场景,云则实现对端侧数据的整合,满足端侧计算能力。钉钉许多能力基于阿里云构建,同时给阿里云智能提供了指数级增长空间,当千万企业组织移动化后,“上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另外,阿里在云计算方面的优势已经转化为城市级的系统服务,王坚领衔的“杭州城市大脑”项目,是将每个管理或服务主体的数据系统接入到中枢系统,彼此间产生交互,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的能力实时调动公共资源,实现城市治理、城市服务、城市交通等应用突破。
腾讯的“玩法”是基于云计算、底层系统和小程序技术,通过优化民生服务,为政府和大型合作商家带去支付、云服务的使用场景和海量数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广东省政务项目“粤省事”。基于微信小程序和微信支付两大核心工具,“粤省事”可以办理600多项民生服务。
在交通方面,腾讯联合广汽等设立移动出行公司,进军网约车市场;在医疗领域,腾讯智慧医院已经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核心技术上迭代,其中AI影像产品“觅影”更是得到了国家认可。
“姿势不同”
京东数科产业数字化姿势略有不同。实际上,云基础服务能力是底盘,但并非进入这个市场的必要条件,政府、企业一般具备云计算能力,且阿里云、华为云已经占据云市场的半壁江山,其他企业很难做到差异化。
在具体行业应用层,腾讯、百度在医疗、交通领域又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云和行业应用中间,通过数字科技对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挖掘数据价值,构建起产业数字化的“数字技术底座”,实现产业全链条的效能提升,成为京东数科做产业数字化的独特方式。
文章开头提到的商业街智能化建设项目,政府看重的恰恰是京东数科的这一能力。在政府的云之上,京东数科通过“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汇聚起商业街的用户、商家、积分、信用、交通、规划等多源时空大数据,构建智能商业街的数字技术底座,在这个底座之上,生态伙伴可以和京东数科一起用AI搭建不同的场景应用,包括服务政府端的商业街智能化管理中心,服务商家的用户积分体系,还有帮助消费者智能停车、预约吃饭、积分购物的小程序。
在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建设项目中,京东数科同样为新区装上数字技术底座——块数据平台。雄安新区政务、安全、交通、医疗、物流等各领域的数据都会天然长在块数据平台上,打破数据孤岛之后,政府部门、企业都可以在块数据平台上搭建各自的场景应用,探索出全新的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也可以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京东数科智能城市的这一共建逻辑贯穿于AI机器人、数字营销、金融科技等全部业务板块中。以AI机器人为例,京东数科已经自研出机房巡检机器人、铁路巡检机器人等多个细分行业的机器人,并且开始试用。但做细分市场机器人并不是京东数科的终极目标,因为每一个细分领域需求都不一样,没有一家公司能覆盖所有需求。每个行业需要有人提供机器人研发的底层能力,这才是京东数科想做的,就是搭建“数字技术底座”帮助每一个行业去生产不同形态的机器人,京东数科自己则是把技术做深、做厚。
“不确定与惊喜”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2018年中国产业数字化规模为24.9万亿元,在数字经济的总盘子中占比达到79.5%。产业数字化的万亿级蛋糕,听上去让人激动不已,但回到现实操作,也并不容易。
艾瑞《产业互联网系列研究报告》显示,正如工业经济时代的煤炭和石油、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芯片与通信网路一样,数据和信息资源是产业互联网新经济中的核心生产要素,能有效连接产业互联网关键节点并实现产业生态协同运行。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公开场合频繁“拥抱”产业互联网。在腾讯看来,互联网的下半场,大数据公司应该扮演着“数字化推手”的角色,对产业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互联网+产业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京东数科CEO陈生强也曾多次谈到,互联网硬件、网络通信、物联网、AI、区块链等技术应用,能够将物理世界的多维信息以及产业知识数字化,以数字连接打通线上与线下。
未来,如何以数据和技术为最大公约数,重塑产业流程和决策机制,实现产业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结构的改变?如何用共建共生替代自我封闭,实现数据和技术应用在多产业、多链条的网状串联和协同,进而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和客户价值?
谁能解答这两个根本问题,谁就是产业数字化赛道上当之无愧的顶级玩家。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似乎各家还处在探索适合自己模式的阶段,阿里将TO B服务依托于阿里云之上,腾讯延续互联网思维希望给B端提供大而全的服务,京东数科聚焦在底层技术能力的打磨和生态共建上。
最终,哪种路径将引领产业数字化的未来,我们现在还无从得知,但互联网行业从来不缺少惊喜,这次也不会例外。正如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所说,人们之所以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