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产业 > 创意产业 > 设计 > 正文

样式雷:神秘而辉煌的世家

来源:群学书院 发布时间: 2020-11-25 16:53:57 编辑:夕歌

导读:目前中国有37项世界文化遗产,大多与建筑有关。其中,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闻名遐迩,又都同出自一个雷姓家族之手。

我想,如果可以,人还是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所以,我总是很羡慕建筑师。

书画家的作品,怕水湮,怕火焚,怕虫蚀,能保存至今实属难得;音乐家的曲子,难以记录,更需知音,也可能因年代久远、曲高和寡而散佚。然而建筑,面对着摧毁一切的时间,像一个沉默的证人,恒久永流传。

一座优质的建筑,若无天灾人祸,至少可以屹立几百年。建筑师早已作古,可是他的智慧和心血,会与建筑一并留存于地面上,在每个日子接受人们的路过和仰望,层楼叠榭,丹楹刻桷,铺陈在世界的记忆里。

目前中国有37项世界文化遗产,大多与建筑有关。其中,故宫、天坛、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闻名遐迩,又都同出自一个雷姓家族之手。

如此多的文化遗产,出自一个建筑世家,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两百多年间,雷氏家族八代人,包揽了清代皇家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这个辉煌而神秘的世家,被称为“样式雷”。

了不起的样式雷

文 | 誰最中國

来源 | 誰最中國

(ID:shuizuizhongguo1)

其实,“建筑师”是今天的称谓,“工匠精神”也是今天的宣扬。在中国古代,再出色的匠人,也只是匠人,很难得到主流社会的尊崇。

中国传统文艺,对“奇技淫巧”持贬斥态度,却又难掩对技巧的好奇和赞叹。所以,尽管甚少有匠人能在青史上留名,但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也演绎着鲁班那样神乎其神的传奇故事。

关于“样式雷”的发迹,同样有着一段惊奇的传说。

图片 | 誰最中國

坊间传闻,康熙年间重建紫禁城的太和殿,要按礼制举行上梁仪式。当天,皇帝亲临,百官列席,却在节骨眼上出了问题:脊檩无论如何都合不上榫。

这时,一个叫雷发达的小工匠毛遂自荐。工部官员权把死马当活马医,给雷发达披上了官服。只见雷发达攀上梁架,嚓嚓几斧,梁便契实了。

康熙皇帝龙颜大悦,当即封雷发达为工部营造所掌班。雷氏一族,凭着雷发达这几斧子,果真发达了。

图片 | 誰最中國

太和殿上梁的一幕,虽传奇,却不实。这个故事,应是有原型的,不过主角是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

根据《雷氏家谱》的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雷发达“以艺应募”,举家从江西迁至北京。其子雷金玉,后来继承父业,也在营造所供职。

雍正初年,雷金玉参与了畅春园的营造。他承领楠木作工程,在正殿九经三事殿上梁的建筑施工中,因技艺超群而立下大功,被皇帝赐七品官衔,开始执掌样式房。

图片 | 誰最中國

从雷金玉开始,包括雷声澂、雷家玺、雷家瑞、雷景修、雷思起、雷廷昌、雷献彩等,雷家几代传人,都执掌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的设计和建造。

样式雷负责当时国家最高级建筑的设计。现存清代皇家建筑,凡都城、宫苑、坛庙、陵寝、行宫、府邸、衙署、洋房等,大多留下了样式雷的烙印。

雷氏的建筑,承载了一个家族的记忆,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荣华与凋败。

图片|《紫禁城》

雷氏家族被称为“样式雷”,他们历代供职的机构是“样式房”。那么,究竟什么是“样式”?

雷氏的职业,那时叫“样子匠”,负责建筑的设计和图样、模型的制作。用今天的标准看,他们的工作最接近于“建筑设计”。

古时候的分工,还不明确,所以容易出现“全才”。做建筑的人,职能涉猎广泛:风水选址、建筑组群、景观制作、房屋构造、内部装潢,及至舟车家具,无所不包。西方也是如此: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可以横跨多个专业,同时包揽建筑设计、壁画、雕塑等工作。

随着分工的细化,具体施工都有各作匠人承担,样子匠主要负责设计部分,跟现代的建筑师最为接近,他们也是工匠队伍中文化水平、美学修养较高的一个群体。

一个项目拿到手里,内廷先提出要求,样式房再进行设计:确定轴线,绘制平面图、透视图、局部平面图、局部放大图等等,由粗图到精图,才算把图纸设计完成。

在图纸上,对建筑部件作详细的尺寸标注,只是常规操作;样式雷还会画出特定尺寸的小方格:“平格”。这些网格相当于一种基本单位,可以界定长宽,网格交叉点还标有高度数据。熟练的匠人,一看平格数据,脑子里就能对地形、建筑面积和尺寸规格有大致的判断。样式雷的这些手段,已经与现代建筑设计非常相似。

设计完成后,样式雷要先做出建筑模型,呈送御览。这些模型称为“烫样”,是用纸板、木料、秸秆等简单材料,按比例制作出的微缩景观。模型部件可以自由拆卸,便于观看内部结构。从亭台楼阁、庭院山石、室内陈设,到屋顶彩绘、树木花坛、水池船坞,乃至陵寝的地宫、隧道等等,巨细并包,拼贴出伟大建筑的雏形。

样式雷的设计有想象力,也注重实用性。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可是国库经费有限。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体现出皇家气派?这就很考验建筑师的水平了。比如在重修观景的餐秀亭时,样式雷没有简单地通过减少筑层来省钱,而是别开生面地设计了一个曲面建筑“福荫轩”:楼体薄而狭长,像一个打开的卷轴,造型美观独特,结构又节约了建材。

有能耐的人,对事情也会有些看法。光绪十九年,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就在一张纸片上透露了一些业界内幕。

“样式房之差,五行八作之首。”雷廷昌先肯定了样子匠的专业主导地位,然后在话里话外发了点牢骚:“上奉旨议,下遵堂司谕……更改由上意。”

不难看出,样子匠的创意,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业主(皇帝、太后以及王公)。慈禧太后就曾亲笔改定装修画样,区区匠人,除了听命,还能怎样?哪怕是朝令夕改,也只能在所不辞。

明代《园冶》论造园,有“三分匠人,七分主人”之说。“主人”是“能主之人”,相当于建筑师,设计理念由他们来主导。与文人园林相比,样式雷在宫廷里作为建筑师的发挥,却受到了很大限制。

中国的传统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发展到清代时已经高度成熟、高度模数化——往好了说,是集大成者;往不好了说,已没有太多创意和进步空间了。

雷氏家族的设计,不得不逢迎皇家的品味,转向繁缛和奇巧。哪怕在可以发挥创造力的地方,也会显得程式化。他们仿佛在狭小的空间里跳舞,把很多心思花在了细碎的地方,把数不胜数的元素荟萃一炉,通过不断推陈出新,迎合皇家的要求。

样式雷的设计还会扩展到“非建筑”上。乾隆晚期到道光初年,每年灯节张挂的彩灯、燃放的烟花,以及演戏时的布景和道具,都由样式雷承办。在帝后万寿、皇帝大婚、两宫回銮等重大庆典上,样式雷设计了大量的点景棚彩,一些祝寿、祈福的元素被拼贴使用,营造出富丽堂皇、喜庆欢腾的场面。

样式,也是整个王朝的面子。

图片 | 誰最中國

雷金玉年过六旬时,负责扩建圆明园。他七十大寿时,雍正亲命皇子弘历,书写了“古稀”二字匾额以示祝贺。

第四代样式雷的几个兄弟,驻守圆明园样式房,还设计扩建了万寿山、玉泉山、香山、避暑山庄、清漪园(后来的圆明园)和嘉庆帝的昌陵等,样式雷的声望达到顶峰。

然而,到了雷景修这一代,国运衰微。1860年的战火中,雷景修命家中男丁冒险去圆明园样式房抢救图纸,救下了能堆满三间屋子的珍贵图纸和模型。英法联军攻入海淀那晚,雷景修长女一家,男人抗敌,女子殉节,十四口人死于国难。

10月18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放了第二把火,样式雷几代人的心血,伴着清王朝的荣耀,化为无有。

时代造就了样式雷,也在时代的更迭中将其隐去。随着清王朝的衰败,样式雷也逐渐没落了。

样式雷虽然没落,但留给我们的,除了北京城遗存的古建筑,还有两万多件工程图纸、模型及文档。他们主持过的建筑工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尺寸,乃至施工现场的进展情景,都记录在这些图档里。它们在动荡时期历经流离辗转,保存至今天也属不易。

图片|国家图书馆

样式雷的图档,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后一个高峰期的全面总结。

因为“匠”的局限性,中国古代鲜有建筑理论的系统专著,更遑论详细的设计和施工记录。样式雷图档,抢救式地保存了中国建筑的记忆,为传统营造体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一些今天已经不复存在的建筑,我们也可以从样式雷的烫样中一窥其面貌。

我们今天仍能看到这些宝贵的图档和烫样,除了样式房严谨的工作流程外,还要感谢雷景修的远见卓识:他不仅把先祖遗留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妥善保藏,还积极修立族谱,让不得发声的建筑师家族有了自己的传奇。



时代更迭了又更迭。今天的北京仍然是首都,也仍然熙熙攘攘,但是西式建筑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主要面貌。雷氏后人,少有继承祖业从事建筑行业的。样式雷图档,也不只是一个家族的事了。

穿行过新潮的高楼大厦,来到古老的红墙下、楼阁旁,除了对中国悠久传统的骄傲,还能想起什么?是先人无法复制的壮举,还是一个王朝和家族的兴衰荣辱?

时间可以摧毁一切,时间也可以为我们保留一切。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记忆的凭证,它比文字、比图画都更加真实。历史发展周而复始,经历过无数次革鼎、战争和灾害,世界的样子早已翻天覆地,美学价值却可以亘古不变。

中国的古建筑,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机勃勃地讲述着它们的故事。所以,我们可以为世界留下些什么?去问问这些建筑吧。那些永恒的,也许不只在于材料与形式,更是通过记忆和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