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投资政策再出台 明年经济增速或将显著回升
导读: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开局之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在业界看来,这为“十四五”期间的投资发展指明了方向。
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开局之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在业界看来,这为“十四五”期间的投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稳投资政策不断出台,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陆续发布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新基建等相关投资建设的支持政策:11月17日,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十四五”规划建议,“十四五”时期将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对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地方层面,广东出台推进新基建三年实施方案,提出包括高质量建设5G网络、高水平建成全光网省、推动物联网深度覆盖、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前瞻布局未来网络等五大方面。
受访经济界专家认为,这主要缘于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需要为“十四五”期间的投资方向进行规划布局。基建投资是2020年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但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明年基建稳增长需求会有所下降。在政策上,由于明年经济增长有望大幅反弹,政策会更加关注稳定宏观杠杆率和防控金融风险,而大部分宽松政策可能会逐步退出。
“十四五”期间重点投资领域
“稳投资始终是今年逆周期调节的主要手段,也是‘六稳’的重要内容。”对于近期稳投资政策出台的现象,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王军还进一步解释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由负转正,投资贡献了52%,而消费仅贡献了34.9%,远低于过去几年的平均水平。从投资内部的结构来看,房地产投资最强为5.6%,基建投资仅为0.2%,制造业投资则最为疲弱,为-6.5%。因此,在稳消费受疫情影响和收入提高制约尚需时日、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的背景下,近期稳投资政策再出台。”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说:“近期稳投资政策的出台,并不代表短期内需要进一步大幅推高基建投资增速。据我们测算,10月基建投资(宽口径)同比已达12.2%,而四季度GDP同比将接近6%的潜在增长水平。这意味着伴随消费修复加快,稳增长对投资提速的需求已有所下降。”
“这主要缘于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需要为‘十四五’期间的投资方向进行规划布局,并在2021年安排一批重大项目立项开工。”王青补充说。
那么,明年作为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我国投资重点可能将会是哪些领域?
王青告诉记者:“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投资的重点将进一步转向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为主的‘两新一重’领域。”
在“两新一重”方面,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新一重”新入库项目605个,投资额11882亿元,占全部新入库项目投资额13545亿元的87.7%。
因而王青认为,政府投资从传统的“铁公基”转向“两新一重”。因为在他看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铁公基”项目边际收益递减,而“两新一重”项目既可促消费惠民生,又能为打造创新发展平台提供关键支撑,符合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
不过,也有受访专家持不同看法。
王军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的投资重点可能将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非基建领域。因为在‘十四五’规划建议稿中提到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预计制造业投资的比重将稳定在35%以上。”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也持类似看法:“明年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仍较大,但不会像今年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手段,预计明年更强调制造业投资,这是产业升级需要,也是保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王军还表示,就投资领域来看,“十四五”规划建议稿特别明确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八大前沿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九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等。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带动下,产业结构高端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丁爽也告诉记者:“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投资重点可能在高技术相关领域,这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生命健康、航天航空、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
2021年基建投资或将温和增长
今年基建投资仍是稳投资重要抓手。官方数据显示,随着稳投资政策不断落地见效,继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后,1~10月份投资同比增长1.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进一步呈现出稳步回升的势头。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继续加快:1~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0.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
就此,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在研报中称,四季度财政支出尚存较大空间,可支持今年末、明年初的基建投资平稳发力。并预计在广义财政支出目标保持力度的前提下(财政政策不过度后撤),2021年基建投资或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
不过,王青对记者表示:“伴随疫苗大规模接种,2021年全球疫情影响将进入消退阶段,国内经济有望出现8%~9%的较快反弹过程,基建稳增长需求会有所下降。另外,伴随2021年宏观政策向常态化回归,财政政策力度也会有所下调,其中财政赤字率目标或将从今年的‘3.6%以上’下调至3.2%左右,预计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有望从今年的3.75万亿元下调至3.25万亿元上下,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措施也会退出。这意味着2021年财政资金对基建领域的投入规模将随之下降。”
由此王青预计,2021年基建投资(宽口径)增速在今年4.0%左右(预测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速的难度较大,不排除稳中略降的可能。
王青还向记者表示:“如果说今年基建投资主要是在稳投资、稳增长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明年基建投资将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向‘两新一重’领域倾斜;二是借助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进而控制政府债务规模,稳定宏观杠杆率;三是保持合理投资增速,熨平经济波动——考虑到明年GDP增速将出现大幅反弹,其中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将发挥引领作用,具备适当控制基建投资增速的条件。”
王军也对记者说:“鉴于优质投资项目的匮乏和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的加大,基建投资在2021年经济增长中相较制造业投资可能只是一个配角,不宜过高估计其在稳增长中的作用。”
明年经济增速有望显著回升
多数受访专家认为,2021年经济增速将显著回升,并预计经济增速能达8%以上。
“相对于2020年不同寻常的低(大概率落在2.0%~2.2%之间),预计2021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实现8%~9%左右。”对于2021年中国经济走势,王军对记者说。
王军还表示:“以疫情为标志和分界,在基准情形下,中国经济可能迎来中长期增长的转折点:即从过去10年6%~7%的中高速增长转向未来10年4%~6%的中速增长。”
不仅国内机构,国外投行也看好明年中国经济。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出口和国内消费有望拉动明年中国GDP增速反弹至8.2%。同理,德意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也表示,中国将继续引领亚洲经济增长,2021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9.5%,2020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增长率将恢复至6%。
在政策走向上,王军告诉记者:“货币政策总体上宜继续坚持稳健中性的基调,无论是降息还是加息都需更加谨慎,可以按照‘稳货币+严监管’的思路进行搭配,有序安排相对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还需关注稳定宏观杠杆率和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其次在财政政策方面,王军表示:“预计抗疫特别国债可不再安排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规模适当缩减,减税降费的规模保持平稳、不再增加,赤字率适当降低。在复苏不平衡的情况下,财政政策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将政策落实得更有针对性、更加精准有效,如何通过政策促进消费的增长和内需的扩大。同时,还要防止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
“鉴于明年经济增长有望大幅反弹,政策会更加关注稳定宏观杠杆率和防控金融风险,而大部分宽松政策可能会逐步退出。预计整体信贷增速可能放缓,财政赤字可能收窄,房地产政策和金融监管也可能会收紧。”汪涛说。
汪涛同时还指出,考虑到企业营收修复和居民收入改善,政策调整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应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