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养生 > 资讯 > 正文

国医大师禤国维应用乌梅治疗皮肤病经验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发布时间: 2020-03-12 09:58:04 编辑:夕歌

导读:国医大师禤国维认为乌梅可以治疗各种过敏性皮肤病,同时有去死肌、去黑痣的作用,并可用于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的治疗。禤教授在临床上灵活应用乌梅治疗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等多种皮肤病,常获良效。禤教授应用乌梅治疗各种皮肤病的经验,为各位同道提供了拓宽中药治疗疾病的范例。

杨贤平,张子圣,林颖,钟程,裴悦,黄焕杰,李红毅

(指导:禤国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

摘要:乌梅为临床常用药,具有敛阴生津、止痒解毒等功效。

国医大师禤国维认为乌梅可以治疗各种过敏性皮肤病,同时有去死肌、去黑痣的作用,并可用于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的治疗。禤教授在临床上灵活应用乌梅治疗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等多种皮肤病,常获良效。禤教授应用乌梅治疗各种皮肤病的经验,为各位同道提供了拓宽中药治疗疾病的范例。

关键词:乌梅;皮肤病;荨麻疹;银屑病;白癜风;禤国维;国医大师。

基金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岭南皮肤病流派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禤国维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

白癜风白癜风,中医称为“白驳斑”,是由于皮肤黑素细胞减少或缺失引起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白驳风记载:“此证自面及颈项,肉色忽然变白,状类斑点,并不痒痛。若因循日久,甚至延及遍身”。白癜风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认为与黑素细胞自身破坏,自身免疫有关。禤老认为本病病机主要由风湿之邪搏于肌肤,或情志所伤,气血失畅,血不荣肤所致;本病持续时间较长,久病损伤肝肾真阴。临床上白癜风皮损边缘色素常加深或皮损内有散在的色素岛,患者皮肤色素代谢紊乱。禤老认为这种黑白失调的肤色表现,属于中医阴阳失调范畴,临床上常用黑白配对的方药进行治疗,基本方为:乌豆衣、乌梅、白蒺藜、白芍、白芷、白术、白鲜皮、黄芪、菟丝子、生牡蛎、补骨脂、牡丹皮、玄参、甘草。方中黑白相配,兼以补肾活血,共奏调和气血、平补阴阳之功,这也是禤老“平调阴阳”治疗皮肤疾病的体现。本方中乌梅有敛肺生津的功效,可防止白芷发散太过,和其他补肾药同用时也起到收敛固涩的作用。同时,禤老常用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白蚀酊(乌梅、菟丝子、桂枝等)配合外用治疗,临床上常取得良好疗效。有临床研究[7]表明,白癜风患者血浆中存在氧化-抗氧化失衡,白癜风的发病及病情活动与氧化应激可能相关。同时,有药理实验[8]证实,乌梅提取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醇提物抗氧化作用最强。所以,临床上用乌梅制剂内服外用治疗白癜风有一定疗效。

文献报道[1]乌梅有较好的抗过敏反应的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乌梅“蚀恶疮胬肉”,又有张介宾《景岳全书》载:“取肉烧存性,研末,傅金疮恶疮,去腐肉弩肉死肌,一夜立尽,亦奇方也”。禤老认为,弩肉死肌可见于多种皮肤病中,如鹅掌风、手足癣等,用乌梅治疗这一类疾病往往能获得良效。《日华子本草》载乌梅治疗“皮肤麻痹,去黑点”,《得配本草》载乌梅“去黑痣,蚀恶肉”,故可用之于鸡眼、胼胝和色素痣等皮肤病的治疗。张理平等[9]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乌梅能影响黑色素合成的机制,调控黑素细胞的NOS表达,阻断NO黑素信号传导。禤老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拓宽了乌梅“去黑痣、恶肉”的作用,现也广泛用于寻常疣、扁平疣和尖锐湿疣等各种疣体的治疗。体会禤老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其华在毛。《灵枢•经脉》云:“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所以皮肤的各种疾病都可责之于肺。乌梅入肺经,作用于肺——皮肤系统,具有敛阴生津,止痒解毒的功效,常用于各种皮肤病的治疗。禤老临床应用乌梅主要有4个方面:①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等,这是乌梅的新用。②去死肌作用,对症治疗癣类疾病和银屑病等红斑鳞屑性疾病。③去黑痣作用,治疗色素增多性疾病,如色素痣等。

同时,禤老根据中药色象理论,以偏纠偏,用乌梅等黑色药治疗白癜风这类色素脱失性疾病,并在继承中创新,把乌梅和白芷、白术等白色药配伍,以至阴阳平调。可见,从和阴阳角度,乌梅对于色素增多或减少等色素性疾病有双向调节的功效。④去恶肉作用,治疗各种疣体。禤老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在几十年的临床中积累丰富经验,大大的拓宽了乌梅的应用,把一味小小的乌梅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用于治疗各类皮肤科疑难杂症,疗效卓著。在其中,不仅可见禤老解毒法治疗皮肤病的灵活应用,也是禤老常倡导的“平调阴阳,治病之宗”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7]刘志军,刘晶,唐显华.白癜风患者血浆中氧化与抗氧化相关指标的检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4):255-257

[8]杨莹菲,胡汉昆,刘萍,等.乌梅抗氧化作用的实验考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9):664-667

[9]张理平,王英豪,张海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