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仁心仁德,医中之圣
导读:在这样极为动荡的时代里,出现了一位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临床医学家,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哺育了世代名医,所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对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就是医圣张仲景。
东汉末年,疫疠流行,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疫情持续时间之长,死伤人数之多,流行规模空前,可谓历史少见。而就在这样极为动荡的时代里,出现了一位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临床医学家,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哺育了世代名医,所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对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就是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乃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镇平县一带)人,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元明以后被奉为“医圣”,为南阳五圣之一。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自幼便嗜好医学,博通群书。因当时社会政治黑暗,而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岁左右时,拜同郡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后来为了躲避战乱,而辞官到岭南隐居,潜心研究医学,广采众方,撰写医书。建安十五年,终于写就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公元219年,张仲景与世长辞,享年69岁。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于一炉,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开了辨证论治之先河。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它不仅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还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书中所精选的300多种方剂,诸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这些方剂主治明确,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认为伤寒实际上是一切热病的总称,也就是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寒”,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更有疫病肆虐,死亡枕藉。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短短三十年间,有明确记载的大型瘟疫共发生十二次。许多人因此丧生,致十室九空,横尸遍野。张仲景的家族本是一个大宗族,人口多达二百多人,但自建安元年以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病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占了十分之七。
就连上层名士也难逃厄运,三国时期先后依附于曹操旗下,被合称为“建安七子”的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其余五人最终也都死于疫病。甚至著名的“赤壁之战”,曹军的真正败因也是因为:“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当时还有一些庸医趁火打劫,不认真给病人诊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尽赚昧心之钱。还有的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去研究医方医术解救病人,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张仲景看到这样的局面,更加痛下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自此“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游历各地,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后将收集到的医方资料,与自己临床实践所得的经验相结合,才编写出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可见成书绝非偶然。
据说,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身在官场,心系百姓,因此对前来求医者一概细心诊治,从不拒绝。最初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求医者越来越多,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决定在初一十五这两天,不问政事,大开衙门,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堂”,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