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论道 > 正文

沈南鹏对话李小加:金融科技需要技术 但更重要的是人

来源:创事记 发布时间: 2020-11-09 16:28:58 编辑:夕歌

导读: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共同展望金融服务行业在数字技术赋能和新经济崛起下的机遇与创新,同时通过讲述两人30年友谊与梦想的故事,积极勉励新一代创业者、企业家和投资人——拥抱变化,敢于冒险,学无止境。

作者:红杉汇

11月2日至11月6日,第五届香港金融科技周首次以全面线上的方式举行。70多个经济体、350多位重量级演讲嘉宾、500家参展商及30个贸易代表团——包括政府、监管机构代表和金融界领袖与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投资者、创办人及企业家,超过25,000名与会者在“云端”聚首,共同探讨后疫情时期的业界趋势及机遇。

作为大会特邀嘉宾,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共同展望金融服务行业在数字技术赋能和新经济崛起下的机遇与创新,同时通过讲述两人30年友谊与梦想的故事,积极勉励新一代创业者、企业家和投资人——拥抱变化,敢于冒险,学无止境。

由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及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合办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以“金融科技人性化”为主题,集中探讨了金融科技如何释放金融服务力量,从而为社会和商业机构带来正面影响。大会议题围绕后疫情时期透过人性化的金融科技重燃经济增长、互建信任,及为社会和商业提供金融推动力等方面展开。

以下是对话精选:

Q: 十年前,金融机构通过他们的品牌、业绩表现、市场布局和人才团队等方方面面使自己与众不同,那么现在进入下一个十年,技术是否会变成企业真正重要的竞争优势?

李小加:我相信不能仅仅由科技来定义金融行业今天的主战场。金融机构在技术方面的投资越多,当然可以获得更大的进步,更具竞争力,但是这未必决定谁是最终的赢家。金融机构当前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在于——是否能够继续以今天的面貌在新时期与一群新经济公司一起竞争。这些新经济公司具有完全不同的营运模式,以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分布式地去拥抱崭新的时代。

我们已经看到包括零售业在内的许多传统行业被这样的创新所颠覆,传统金融服务业也最终会要面对来自这些新物种的竞争,而且不仅仅是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关于金融服务的新操作系统、新逻辑。

Q: 技术是否会变成企业真正重要的竞争优势?当前人们提到新兴市场的A、B、C、D四大技术(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计算和Data-数据),你觉得哪一个能真正改写金融业的基本面?

沈南鹏:金融服务领域的创新,实际上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比如港交所的优异成绩得益于李小加等管理团队的领导。如果关注兴起的产业或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中的金融机构,就会发现领导者恰恰都思想开明,他们拥抱技术,不同凡响。

AI、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这四种技术趋势,它们不是独立存在的,事实上这些技术是紧密相连的。为什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但只在过去五到十年里获得了应用方面的加速落地,并形成方案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因为我们现在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而云计算的发展使之成为可能。所以,我认为不同的技术之间实际上都有一些相互联系,其中任何一个技术都有可能通向另一个技术,最终在现实生活里得到实际应用。

Q: 2020年是科技企业IPO非常活跃的一年,你觉得传统的资本市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港交所在去年一直受益于中概股回归,香港作为上市地点也变得具有全球竞争力,港交所是如何保持优势的?

李小加:我认为广义上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目前运作良好,也为科技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科技公司成长的关键是在起步阶段,投资人在风险投资中资助早期项目,他们投入的信心有一部分是源于资本市场的退出及上市机制非常强健,所以他们能够快速衔接上。因此,通过早期阶段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以及资本市场上市这两个重要节点,金融市场助推了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从1美元最终到1万亿美元,有些公司通过几年而不是几十年就达成了,这就说明这个模式是奏效的。

对于港交所来说,在上市地点上最终赢得市场的关键不是我们创造了奇迹,宣传让大家来这,宣传我们能提供很多的资金支持以及交换更多资源,真正关键的是打破过去存在的障碍。对于这些本身条件符合且期望来香港上市,但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去别的地方上市的公司,我们消除了这些障碍,让他们更容易做出选择,如果香港是他们的正确选择,那就来香港上市。我们从未试图推广香港是唯一甚至最好的上市地。我们只是简单地说,我们就像其他人一样好。

但另一方面,你才是真正需要定义自己需求的人,看看我们是否符合你的需求,我们的工作是确保没有人为的障碍、阻止企业选择来香港上市。看看五六年前的阿里巴巴本身是希望来香港作为第一上市的,但最终我们的条件不允许,这是促使我们做出根本改变的动力,最终也成就了今天的巨大成功。

今年尽管疫情是一个巨大消极的事件,但因为我们已经准备充分,因为很多其他力量,现在正在创造这种大趋势,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准备好了,在正确的地方等待合适的公司出现,现在每个人都在庆祝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功。

Q:红杉中国培育了许多公司,一路陪伴他们从早期到成为全球领先。他们也有不少选择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作为全球顶尖投资人,你会建议公司在哪里上市吗?就退出而言,最终有什么技术上的区别吗?

沈南鹏:公开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技术创新的最后一站,资本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公开市场接纳那些新公司,投资人对它们展现的兴趣和热情不会如此高涨,尤其是在VC/PE投资的阶段。从创业者和CEO角度来看,香港上市机制发生的重大且积极的变化让香港变得更具吸引力。虽然不是每家公司都会选择这里,但我们确实看到越来越多的新经济企业正计划在香港上市。

首先,拟赴港上市的企业的行业范围在扩大,例如出现了不少生物技术公司。我认为生物技术、医疗技术是有巨大影响的重要领域。五年前,如果你是一家尚未盈利的生物技术或医疗技术公司,你唯一能去的地方是纳斯达克或者纽交所。现在变了,香港是一个你可以去上市的好地方,感兴趣的投资者非常愿意听你的故事。

第二,超级投票权是非常有益的改变。许多公司在进入公开市场之前已经经过数轮融资,所以这和传统的公司很不一样,创始人没有足够的所有权,在法律层面上无法以所有权进行管治及管理公司,但可以通过同股不同权等机制来确保公司仍然在有远见的创始人的领导下发展。

最后,我觉得很重要的是,投资人的基础也有所转变。香港一直都是一个国际中心,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国际投资者,以及越来越多中国内地的投资人,他们非常了解这些公司,而且很多都长期投资了这些公司。我们很期待未来在港交所可以发生更多令人兴奋的故事,即使在非常艰难的时期都能有所收获。

今天大家也看到了虚拟IPO仪式,即使现在我们真的有一个完整的针对新冠疫情的解决方案,一些公司仍然会选择云端IPO。今年我们还看到了云路演等等,一切都顺利完成,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成功。

Q:能否与我们分享你们相识30年的故事。

李小加:我们做了30年的朋友,从当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相识开始。这些年来,我们的联络未曾间断过,也时常讨论各类话题,问了对方很多问题。这一路走来的旅程,我们都曾各自心怀梦想。

沈南鹏:我第一次见到李小加应该是在1989年的纽约,当时我们都还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未曾想到今时今日的一切——我们有机会与许多创业者、企业家并肩工作,各自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我们有幸成为这些美好发生的一部分,应该感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腾飞。

Q:给观众中的年轻企业家和投资人的一条建议。

沈南鹏:所谓的建议可能也是给我们自己的提醒——拥抱变化,敢于冒险。

世界变化很快,保持领先和高效的唯一方法就是拥抱变化,无论是港交所、企业家还是红杉中国都是如此,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李小加:试着向每个人学习,因为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