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中国的基辛格释放了什么信号?
导读:基辛格先生和中国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他了解中国的历史,他知道中国的文化,他甚至了解这个民族缘何四千年传承不倒。于是,基辛格先生的话,不容小觑。
朱奎藏毛泽东手书: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一段时间,美国的老牌政治家,严格意义上说也应该是现今美国政客当中最懂中国的基辛格先生异常活跃。
我在国外多年,深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国历史,包括风土人情,在思维方式和语言沟通上,很难和中国人对接。
基辛格先生和中国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他了解中国的历史,他知道中国的文化,他甚至了解这个民族缘何四千年传承不倒。
于是,基辛格先生的话,不容小觑。
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基辛格何许人也?
而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从基辛格先生写的书,我们就知道了基辛格: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
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谈及中国的历史,他不仅讲了鸦片战争,也讲到了魏源《海国图志》中的“师夷长技以治夷”。
基辛格在自序中说,大约四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尼克松总统派他去中国,至今他已经去过中国50多次,就像很多访问过中国的人一样,他书中写道:
“我欣赏中国人,以及中国人的耐性、敏锐、家庭感以及他们代表的文化。”
书的扉页上这个曾经认认真真读了一些中国经典书的中国通写道:
“中国的政治家们在面临内忧外患之际,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战略思想准则,崇尚敏锐、耐性和迂回超过武力征服”。
我想,尤其书的扉页上的这一句话,说明他真的了解中国人的智慧。
也因为如此,作为老牌政客,作为特朗普首席对中国问题研究和政策的制定者,虽然垂垂老矣,他的话当然值得我们思考。
下面是基辛格先生近期的语录:
1."让美国败了,别人也不好受,尤其是中国"。
2."美国衰败开始,且无法逆转"。
3.“美国败了,谁都别想好过,尤其是China”。
4.“大国应当帮助美国度过难关,以免发生战争。”
5.“暴风雨要来了,世界要变天了……”
首先,我们感谢基辛格先生为中美两国友谊和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还要感谢基辛格先生因为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文化,他从骨子里没有对中国人的歧视,没有很多西方政客所有的骨子里的“白人至上”,所有读过中国历史的白人,在中国人面前,都没有优越感。
一位德国的汉学家告诉我:
“学过汉学的人都知道中文的伟大,一个德国人如果精通了汉学,他可以是最聪明的人,也可以是最坏的人。”
原谅西方人看不起中国人,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一个文明还在传承的国家,也不知道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如何影响了世界的进程。我的女儿是读了大学的汉学系,才知道了这些。
在西方,攻击中国是常态。
也请理解基辛格先生的“各为其主”。
基辛格先生的第一句话基于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他感觉到了美国的即将失败,他不愿意看到这一天。同时,他以为,美国人帮了中国很多,看到美国人的衰败,中国人不应该高兴。
第二句则是一种真的无奈,因为,他从骨子里感觉到了美国下坡的开始,也真的目睹了美国衰败的开始。
第三句则是“各为其主”的愤怒,可以理解,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员,他真的不想看到美国衰落,被中国取代。潜台词是,我不好,你也别想好,临死一定拉一个垫背的。
第四句则是一种希望,一种殷切祈望,希望中国拉美国一把。
殊不知,中国从来没有想过去美国化,而是美国想带领西方完成去中国化。
当然,时下的中国面对美国的“甩锅”,没有像美国的政客们一样使用“下三滥”手段。
因为,中国明白,时下的中美两国,绝不是你一个“甩锅”就简简单单完成了“去中国化”。
中美两国,一直是美国从疫情开始,先“落井下石”,到今天“甩锅”。
中国没有做任何伤害和削弱美国的事,尽管美国如此,中国还积极提供和保障抗疫物资的供应。
而且中国今年到5月6号为止,已经从美国农民手中购买了美国305万吨的农产品。
美国人在帮中国人什么呢?美国政客在做什么呢?
“甩锅?”
这好像是他们对中国唯一可以做的龌蹉。
中国从来没有想打仗。
第五句话表达了基辛格先生对即将到来的世界格局的变化的一种焦虑,这种焦虑对这样一个老政治家来说,真可谓“百感交集”,有五内如焚,有恨铁不成钢,有落花流水,有世事无常,而更多的是担心后面的悲哀和无奈。
同时也提醒世界和中国人警觉。
何尝不是:
力不从心,基辛格垂垂老亦。
是不是建国244年美利坚合众国也老了?
朱奎藏毛泽东手书:
人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