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箭渐被外国抛弃,印度抢走大部分订单,中国输在哪了?
导读:如果我告诉你,中国在商业火箭发射市场节节败退,完全比不上印度,甚至被印度抢走市场后,如今占全球商业火箭发射的市场份额,已不足千分之五,你会相信吗?
如果我告诉你,中国在商业火箭发射市场节节败退,完全比不上印度,甚至被印度抢走市场后,如今占全球商业火箭发射的市场份额,已不足千分之五,你会相信吗?
大家都知道中国火箭技术实力很强,中国是全球第五个发射火箭的国家,也是第三个具备海上发射能力的国家,2011年中国还乐观估计:到2020年,中国在国际商业火箭发射市场份额会从3%上升到15%,但是此后再无市场份额相关数据。
不过去年10月,一则消息不胫而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推出了两个代号的火箭,跟印度抢国际商业火箭发射市场,希望能追赶上印度。
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也是出品“长征”系列闻名世界的运载火箭的研制单位。
具体来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推出了“捷龙”固体运载火箭系列和“腾龙”液体运载火箭系列两大类。
其中“捷龙”系列的定位具备“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的特点。“腾龙”系列火箭属于中型运载火箭,跟SPACEX一定定位于可重复使用,主要承担星座组网的发射服务。
中国这两个系列的火箭,本质目的都是以降低发射成本为依托,根据环球时报的消息,捷龙系列的火箭,发射成本降低到了5000美元/千克,目的是参与国际火箭发射市场竞争。
但是早在2017年,印度的国家航天局就宣布,印度的火箭发射成本已经做到了低于5000美元/千克,而且印度骄傲宣称,已做好充分准备,参加全球竞争以降低发射卫星的成本。
目前,美国联合发射联盟的火箭发射卫星的成本在每公斤14000美元到每公斤20000美元之间。
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旗下的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成本是每千克8000美元以上。
然而,私人发射服务提供商SpaceX计划将其部分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的成本降低到每公斤约2,500美元。
印度目前的卫星发射价格,通过补贴和内部运营效率提升,几乎已经可以跟SPACEX打平。
印度的价格有多夸张呢?欧洲Arianespace火箭经过补贴后,卫星发射费用还约为1亿美元,SpaceX则收取6000万美元。
而印度航天局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商业发射的平均每颗卫星仅仅收取300万美元的费用。
以至于德国,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都不选择欧洲航天局的火箭发射,而是舍近求远找印度发射。
反观自2010年后,中国的商业火箭发射价格越来越没有优势,越来越少外国客户寻求中国发射卫星。
玻利维亚曾在2013年在中国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但此后却与印度签署了空间合作谅解备忘录,帮助玻利维亚建立一个地面站。
显然,玻利维亚这个客户也被印度抢去了。
印度公布了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印度一共帮助33个国家将共计300多颗卫星发射到了太空,远远超过中国的商业发射数量。
研究机构SIA预计,印度航天局将是3355亿元美元全球航天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因为印度更有条件利用新的市场,来发射小型卫星,包括将用于空基,高速互联网连接的小型卫星。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商业发射的卫星中,美国占据大多数,不少人认为是中美关系不佳,美国故意不给中国订单,其实并不是,中国的火箭也曾接过多年美国卫星发射。
早在1990年, 我国就承接国际卫星发射业务,第一单是为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卫星和巴基斯坦卫星提供“一箭双星”服务。
1997年,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就为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发射了两颗星,此后美国铱星公司数次合作长征火箭发射。
美国的航天技术无疑领先印度太多,而美国之所以让印度发射卫星,显然就是为了图便宜。
其次是,印度的发射成绩还算不错,跟中国有得一比。
先从成功率来看,根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长征系列已经成功完成299次发射,并经历了7次局部失败和9次失败,发射成功率为94.4%,美国的成功率为95.5%,俄罗斯的联盟号火箭成功率高达97.2%,而印度则是94.2%。
其次,印度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并且将一箭多星发挥了到了极致,2017年印度完成了一箭104星发射,其中96颗是一些低质量的美国卫星,对于美国而言算是极度压缩了卫星的发射成本。
而中国虽然掌握了一箭多星,最高发射量也就是2015年完成了一次20颗卫星,尚未达到SPACEX系列一次60颗卫星的记录,更没有达到超过百颗的印度记录。
摊薄来算,印度让每一颗卫星的发射成本都压缩到了极致。
实际上论经验,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并不比印度差。要知道,开发足够强大的火箭,并且成功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所需的大量技术专长和财力,是大多数国家无法达成的,这使得绝大多数国家依靠外国运载火箭执行太空任务,甚至美国也依靠外国制造的火箭来发射一些有效载荷。
但是一直以来中国几乎所有的卫星都是自己发射,目前在轨的400颗中国卫星中,有96%以上是由中国制造的火箭发射的。
这也导致了,中国自己的发射成本较高,应对海外市场需求也只能报高价才能回本,随着印度火箭实力逐渐提高,中印竞争商业太空发射矛盾逐渐突出,而中国扩大其市场份额的话,只能降低将卫星送入轨道的成本。
因此中国一方面学习印度,在航天集团内部成立新部门,专门开发低成本火箭服务国际商业发射需求;另一方面,学习美国开放民间航天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开拓商业火箭发射。
2014年我国才出现民营火箭企业,中国第一家私人火箭制造商LinkSpace于2019年8月完成了对可重复使用的RLV-T5火箭的第三次成功测试。该公司希望开发VTVL功能能够使其大幅降低发射成本,从而竞争商业发射客户。
中国另一家民营火箭公司i-Space成功完成了卫星发射。2019年7月,i-Space的小型Hyperbola-1火箭(对LEO的有效载荷能力为300千克)将两颗卫星送入了轨道。火箭是可消耗的,但是下一代Hyperbola-2将可以部分重用,并具有VTVL功能。
但是总体,中国刚起步的私人太空产业远远落后于美国蓬勃发展的太空产业。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来看,全球太空发射市场的投资金额,60%以上发生在北美,7%在法国,显然中国是低于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