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名片”:我国量子计算机比美国谷歌快100万倍!领跑世界
导读:Astamuse数据显示,在有关安全保障的量子密码相关领域,中国占据优势,论文数量为2169篇,是美国(1051篇)的2倍,排名世界第一。另外在包括传感器在内的整体论文数量上,中国也排在首位。
当前,在全球科技竞赛中,大众的目光都聚焦于各国在5G领域的技术博弈,但5G技术并非是影响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唯一技术。实际上世界各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半导体和无人驾驶领域也正展开激烈竞争。
就拿被比作算力领域“5G”的量子计算来说,已经被诸国视为科技PK的“必争之地”:欧盟投入11.6亿美元实施量子旗舰计划、印度计划5年内投资10亿美元用于量子计算研究、日本计划10年内在量子计算领域投资3.6亿美元、英国投入2.5亿美元在牛津大学等高校建立量子研究中心培养人才……
那么一向在全球科技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的中国和美国,双方关于“量子技术”的比拼,谁更胜一筹?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M·普朗克提出了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概念——量子,这个词来自拉丁语quantus,意为“有多少”,代表“相当数量的某物质”。120年后,人类已经进入量子时代,基于量子规律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量子卫星、量子通讯、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可以说,量子技术是现代科学最前沿、处于金字塔尖的应用研究。
具体来看,目前占优的一方:量子计算领域美国领先,量子通信领域中国领先。
据日本经济新闻社出资的Astamuse统计,2014~2018年,美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为1948篇,排在世界第1位;中国为1495篇,排在第2位;依次往下排名是德国、英国和日本。
何为量子计算?先讲讲经典计算机,其存储的信息单位是bit(比特),比特使用二进制,也就是说一个比特表示的不是“0”就是“1”。打个比方,经典计算机中的一个比特是“开关”,只有开和关两个状态,而量子比特是“旋钮”,就像收音机上调频的旋钮,拥有无穷的多个状态。
因此,量子计算机的特性就是神速,举个例子,世界最强的超级计算机是神威·太湖之光,运算速度是每秒9.3亿亿次;而一台50量子比特的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125亿亿次,瞬间秒杀。也就是说,量子计算可以快速解决一些传统机器无法解决的计算问题,但这也意味着分分钟就能破解传统的加密技术。
据波士顿咨询发布一份报告预测,在不考虑量子纠错算法的进展情况下,2035年全球量子计算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0亿美元,2050年达到2600亿美元;若量子计算技术迭代速度超出预期,2035年市场规模可突破600亿美元,2050年则有望飙升至2950亿美元。
正因量子计算机有很多经典计算机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以及投资前景良好,谷歌、IBM、英特尔等科技巨头都已纷纷入局,抢夺高地。目前在超导量子计算方面,中国的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Google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IBM并称国际上最强的三家机构。
不过去年1月份IBM就已经公布了全球首款商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到9月份谷歌宣告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霸权”,称其量子系统花费约200秒完成传统超级计算机要1万年才能完成的任务。那么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进展如何呢?
虽说整体来看,中国与美国在量子计算方面至少有4~5年的差距,但并非是“卡脖子”的状态,据21世纪经济9月初报道,近日我国“量子之父”潘建伟教授在公开课演讲上向公众透露光量子计算机最新进展:已经实现了光量子计算性能超过谷歌 53 比特量子计算机的 100 万倍。
需要一提的是,经过二十余年的攻关,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成果。从“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发射,到量子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再到国际上首次实现的多维度量子隐形传态等,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继续领跑世界。
Astamuse数据显示,在有关安全保障的量子密码相关领域,中国占据优势,论文数量为2169篇,是美国(1051篇)的2倍,排名世界第一。另外在包括传感器在内的整体论文数量上,中国也排在首位。
正如外界所见,中国的赶超之势无法阻挡,而为了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QIS),5G通信以及其他关键新兴技术保持领导地位,焦急的美国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比如,8月底宣布将向人工智能、5G和量子计算研究投入10亿美元,并在全美范围内建立了12家新的AI和QIS研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