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创业人物 > 正文

“救救ARM”!那个给英国首相写求救信的ARM创始人

来源:商业人物 发布时间: 2020-10-05 16:58:48 编辑:夕歌

导读:这个月,一个名叫赫尔曼·豪瑟(Hermann Hauser)的企业家给英国首相写了封信,劝谏政府介入阻止一项公司间的收购交易。他甚至专门制作了个网站“save arm co uk”(拯救ARM),用来收集反对者姓名。看上去,有那么点联名上书的意思。

作者:任尚坤

这个月,一个名叫赫尔曼·豪瑟(Hermann Hauser)的企业家给英国首相写了封信,劝谏政府介入阻止一项公司间的收购交易。他甚至专门制作了个网站“save arm.co.uk”(拯救ARM),用来收集反对者姓名。看上去,有那么点联名上书的意思。

ARM是英国价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在智能手机处理器及移动芯片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90%。半导体世界里,ARM算是个另类。它不卖芯片,也没有生产工厂,只专注于芯片设计和技术授权,把自己的芯片核心架构产权交给“合作伙伴”,由他们去开发相应的处理器与系统。截止2020年,苹果、微软、高通等公司,已经出货超过1600亿个基于ARM架构的芯片。

豪瑟称以ARM在芯片产业的地位和市场份额看,ARM绝对当得起“英国科技皇冠上的宝石”这一称号。只不过,科技企业相对贫瘠的不列颠土地上,这颗宝石眼看快要丢了。

之前ARM已经有过一次卖身经历。它曾在2016年做价320亿美元卖给孙正义旗下的日本软银集团。此番企图从软银手中买下ARM的公司是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

英伟达以制造游戏用图形芯片而闻名,在GPU(图形处理器)领域具有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近年它又在AI、加密数字货币与科研中取得突破,股价5年涨18倍,超越英特尔,成为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但英伟达并没有能匹敌英特尔所主营的CPU(中央处理器)功能的产品。收购ARM既能抬升英伟达在数据中心市场的位置,也可以帮助它进入智能手机与物联网等新兴市场。一旦交易落成,英伟达将是肉眼可见的一家巨无霸企业。

Nvidia历年股价变化 图源:Yahoo Finance

反垄断审查不可避免。软银公布的信息显示,完成ARM出售需获得中英美及欧盟等监管部门批准,预估耗时约18个月,将在2022年3月完成。

英伟达CEO黄仁勋展现着一种势在必得的姿态。他将这次收购ARM称为“一辈子只有一次的机会”。只是豪瑟很难过,每次出现ARM被卖的消息,他都感到难过。当初软银的收购交易,豪瑟投了反对票。后来他说,好在这家日本公司兑现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扩大投资、员工数量以及保留ARM在英国的总部并依然以剑桥作为研究基地。

财报显示,ARM从2016年的4852名员工涨至2019年的6738名,其中技术人才占近80%。ARM的研发投入确实在持续增加,伴随着的是公司净利润从近10亿美元缩至2.76亿美元。软银CEO孙正义曾信誓旦旦地希望借ARM全面进入物联网、5G等移动通讯和人工智能行业。目前,努力还难说成功。而ARM出手给英伟达的价格在400亿美元,4年仅得1.25倍溢价,同样难说是一笔成功的投资。

孙正义曾获得英国政府的赞誉。他在ARM上押下重注,自称算作对脱欧后英国的信任投票。他原计划让ARM上市以获得回报。2019年,孙正义还明确声称ARM会在5年内IPO。豪瑟说,英国政府协助ARM上市可能会成为另一种选择,“政府已经向卫星公司OneWeb投资了5亿美元,因此他们应该能够用10亿或20亿美元使ARM重新登陆伦交所或纽交所,让其再次成为英国上市公司”。豪瑟对媒体透露,该选择直到8月份仍在讨论中。

“不能指望已经财政拮据的政府为此提供现金,但仍可以鼓励它实现。”豪瑟认为,这是政府该做出的工业战略声明,与钱无关。他觉得当下软银对现金的巨大需求,是英国将ARM带回国内并在政府支持下公开上市的巨大机会。

软银缺钱,其最新财报公布了自1994年集团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2019财年,软银预计运营亏损约125亿美元,净亏损70亿美元。出售ARM可以给软银回笼大量现金,还能缓解它在WeWork等大型项目上的投资失利和疫情的冲击。

尽管很早就听闻英伟达收购ARM的消息,可豪瑟一度不认为它会发生。最近两个月,他的担忧逐渐加深。9月15日,就在该买卖几乎成板上钉钉的事实后,他采取了写求救信的行动。

到目前为止,ARM一直处于中立状态,才得以将芯片IP授权给任何需要的企业。它扮演着的角色类似于“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瑞士”。

“ARM架构的许可方中,大部分都是英伟达的竞争对手,如果被英伟达收购,他们自然就会寻找ARM的替代品。”更让豪瑟感到忧虑的,是一旦公司被美国企业控制,未来ARM的任何销售都将受到美国出口法规约束,另外还有英国随之出现的失业与国家经济主权问题。

豪瑟在给首相的信中呼吁,英国政府需要为该交易设定三个条件:保证英国的员工与工作数量;英伟达不得享有比其他ARM客户更优惠的待遇;美国不能对其客户关系进行安全审查。

英国政府部门有关人员称“正在密切监视”。英伟达CEO黄仁勋则表示,英伟达将延续ARM的开放式授权模式,保持其客户中立性。他同时承诺,ARM总部仍会设在剑桥,继续作为英国科技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石。英伟达计划保留ARM的名称与品牌标识。

对此,豪瑟回应“除非法律明确规定,否则诺言没有任何意义”。

他的话一直在重复。四年前,当软银集团要收购ARM时,他说这是“英国科技业的悲哀”。四年后,英伟达来了,他说“这是一场灾难”。

从媒介端信息看,在有关ARM的收购交易中,豪瑟是说的话最多,反对声最强,态度最激烈的。他和ARM有什么关系?

豪瑟在英国最有分量的两个头衔是ARM创始人和风险投资家。不过他与ARM的交集停留在了上世纪90年代。1985年,豪瑟创办的Acorn公司因经营不善大幅亏损,被一家名为奥利维蒂(Olivetti)的公司收购。豪瑟转任奥利维蒂研究副总裁,负责美国和欧洲实验室。在这之前,Acorn曾短暂上市,豪瑟藉此成为英国第十二大富豪。他离开奥利维蒂的时间为1988年。RAM是Acorn在1990年分拆的子公司,豪瑟参与了分拆过程。

Acorn创始人除豪瑟外,还有工程师出身的克里斯·库里(Chris Curry)。Acorn成立于1978年,起初名为“Cambridge Processor Unit”,字面意思是“剑桥处理器单元”,主营电子设备设计与制造。一年后,公司更名Acorn Computer Ltd(橡果公司)。橡果即橡树种子,象征潜力、耐心和力量。豪瑟他们还希望,该名字能让公司在电话黄页上排在苹果公司前面。

接着,两位技术大牛加盟奠定了日后ARM的基础。苏菲·威尔逊是Acorn电脑最早的开发者,也是ARM架构指令集的首位开发人员。他和史蒂夫·福巴尔用一周时间拿出了让英国广播公司BBC满意的微机原型设计。1981年,Acorn推出世界上最早的个人计算机之一BBC Micro。为这个产品,Acorn曾去求助过英特尔,结果被拒了。这才硬生生逼出Acorn基于“简化指令集”技术做出的ARM(Acorn RISC Machine)芯片。

尽管从1988年后,豪瑟就开始从事其他新的大大小小的事业,但还是ARM给他带来了最耀眼的财富与荣誉。他获得诸多勋章,成为英国知名院校院士和政府部门座上宾。他成立投资公司,转型做了风险投资人,投资方向专注于有实质技术的科技企业。他被当地媒体奉为“欧洲最大、最多产的风险投资家之一”。

他确实有着颇具分量的话语权。不过他并不是个全球性的知名企业家。他现在会说创办ARM是自己最骄傲的成就。似乎,现年72岁的豪瑟,步入了回忆往昔的岁月。

豪瑟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5岁时到英国剑桥学习英语。他返家乡维也纳取得物理学学位后,又回到剑桥,在卡文迪许实验室获物理学博士学位。那是1970年代。豪瑟热爱剑桥的技术氛围,他同时看到了这里的创业潜力。

美国的高科技霸权常常令他不高兴。“我出生在欧洲,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居住的地方,但现在,欧洲正不遗余力地毁掉自己的生存环境。”豪瑟曾说他的目标不仅仅是个人财富,另外还有欧洲的技术复兴。他选择了剑桥作为起点。

如今,他时不时怀念橡果公司,“橡果BBC微型计算机教育了整整一代人,并成为英国学校的教学标准”。他也为英国没有一家与美国相同规模和财务实力的技术公司而感到遗憾。

标签:ARM 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