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融资 > 创投机构 > 正文

53岁施一公掌舵:这所大学开始做VC

来源:投资界 发布时间: 2020-12-29 11:26:08 编辑:夕歌

导读:这是创投圈罕见的一幕:一所大学做起了VC。

近日,西湖大学(杭州)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该股权投资公司系西湖大学的全资子公司,如此特别的身份,在VC/PE并不多见。

在此之前,西湖大学身上有一个显著的标签科技成果转化。此次西湖大学(杭州)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中基协基金管理人登记资格,意味着西湖大学加入到了VC/PE行列。

创办于2018年2月,西湖大学来头不小借鉴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剑指世界前沿科学技术,校长正是著名科学家施一公。他还是一位成功创业者,今年3月其参与创办的生物科技公司诺诚健华成功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总市值达122.5亿港元。

近两年,科学家创始人开始进入主流视野。与此同时,VC/PE圈也越来越欢迎技术派,更多技术背景出身的投资人开始成为焦点。显然,一个属于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时代正在崛起。

创投圈罕见:

化身基金管理人,一所大学做起了VC

中国创投圈罕见浮现一抹大学院校身影。

投资界获悉,西湖大学(杭州)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近日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登记编号为P071595。如此特别的身份,引发了VC/PE圈的关注。

天眼查显示,西湖大学(杭州)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26日,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登记的英文公司名为Westlake University Capital。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为西湖大学全资子公司,校长便是著名的科学家施一公。

这一次,西湖大学(杭州)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中基协基金管理人登记资格,意味着西湖大学正式成为VC/PE圈的一员:可以对外募资,设立创投基金,进行直接投资。

那么问题来了:一家大学为何悄悄做起了VC?梳理西湖大学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其身上最显著的标签科技成果转化。

投资界穿透西湖大学(杭州)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图谱,发现该股权投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廷亮,担任了西湖大学内部多个孵化项目的负责人。其中,西湖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是西湖大学孵化出的首个科创种子选手,在今年年中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这并非个例。西湖大学第二家面世的科技公司西湖未来制造(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成立不到半年就已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是继西湖生物医药科技后,西湖大学再次转化落地的自主科技成果项目。

早在创立之初,西湖大学就成立了成果转化办公室,带队的正是王延亮。在科研项目立项之初,西湖大学成果转化办就开始进行筛选和跟踪,这样无论是探索商业价值还是寻找市场定位,学校都比其他市面上的FA机构要早得多、快得多。

谈及成果转化办公室的初衷,王延亮曾表示:“学术圈有一堵墙,圈外人不知道项目的科技价值和社会价值,圈内人不知道成果的商业价值,如何弥补信息差,从而成功进行高科技成果的转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最大的难题。”

“专业人做专业事”,西湖大学的这套模式十分清晰:从idea被提出的那一刻开始,到后期商业化的辅助、资本入场,每一步都有学校承担代理人和守门人的角色。科学家除了专心科研,不需要将多余的精力放在如何成立一家公司上。

如今,西湖大学(杭州)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完成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这无疑为后续科技成果转化配套了投资基金,可以让学校在最早期给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样一来,学校不仅仅承担FA的角色,还成为了早期投资人。

西湖大学有何来头?

53岁施一公掌舵,剑指世界前沿科学技术

开创这一罕见的模式,西湖大学是有底气的。

创办于2018年2月,西湖大学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举办,该大学借鉴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定位于“小而精、研究型”的非营利性新型高等学校,聚焦理学、生命与健康、前沿技术等方向设立一级学科。

投资界了解到,西湖大学首先以研究院的名义完成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偏重理工科;随后面向本科生。现在,学校已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

众多周知,西湖大学的背后掌舵人是科学家施一公。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在读书期间,他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在17岁那年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后被直接保送至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在清华校园中,施一公也多次蝉联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是大家公认的学霸。

1989年,施一公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并前往美国名校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几年都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在1998至2008年的十年时间里,施一公完成了其在美的教授生涯。

在美国期间,基于出色的科研能力,施一公收到了很多美国高端科研机构的邀请,但他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惊讶的决定:放弃这一切,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2008年,施一公婉拒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研究员的邀请,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一人身兼多职,带领校内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2013年,施一公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年后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不过施一公的理想不止于此,他希望自己能够创办一所培养科研人员的大学。这一理念在2018年付诸落地2018年1月9日,施一公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筹建西湖大学。获得国家的批准后,施一公与好友商议之后决定将学校位置定在杭州。同年4月16日,施一公当选西湖大学首任校长,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钱颖一教授为校董会主席。

鲜为人知的是,西湖大学的身后还潜伏着近百位知名企业家的身影。截至2018年3月底,西湖大学创始捐赠人已有:马化腾基金会有限公司、王东辉、王健林、邓营侯屈平夫妇、邓锋、吴亚军、沈月华、张磊、陈一丹基金会、林刚、深圳中意集团有限公司、白象食品集团、倪良正、徐益明、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黄昌华、曹挺、龚虹嘉、葛航、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香港)有限公司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施一公不但是科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2015年,施一公与崔霁松等人一起创办了生物科技公司诺诚健华,并在今年3月成功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诺诚健华总市值达122.5亿港元。

现在,一大批科学家涌入创投圈

科学家们专属的高光时刻,终于来临。

比施一公更早登上富豪榜的院士还有很多,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便是其中一位。1949年,吴以岭出生在河北衡水一个中医药世家;高考恢复后,他考上河北新医大学(现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后又考上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河北省中医院工作。

1992年,吴以岭创办了一个医药研究所,而这个研究所后逐渐发展成如今的以岭药业。2009年,吴以岭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以岭药业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作为创始人的吴以岭成为“中国院士首富”。

近两年,科创板迎来越来越多的硬科技企业,科学家创始人开始进入主流视野。

今年11月24日,一家国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背后的创业者便是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科学家、浙江大学原副校长褚健。上市当天,公司市值达533.69亿元,褚健以IPO后持股22.77%计算,身家超百亿。

仅是今年,随着寒武纪、中芯国际、九号公司、恒玄科技等硬科技公司先后敲钟,理工科背景的创始人们也实现了财务自由,“硬核”科技造富时代正式来临。

与此同时,VC/PE圈也越来越欢迎技术派,更多技术背景出身的投资人开始成为焦点。

去年六月,阿里云首席科学家闵万里宣布离职,随后他创办了一个风险投资基金北高峰资本,聚焦传统产业(制造业,农业,医疗)周边。

陆奇也是科学家投身VC圈的又一典型案例。2018年7月,陆奇宣布从百度离职。当时,几乎所有 BAT 级的科技公司,都给他抛来了橄榄枝。令人意外的是,陆奇却选择了跨界,加入了YC中国。

一年后的2019年11月21日,YC宣布关闭其分支YC中国的运营。陆奇团队用“奇绩创坛”接棒YC中国。随后,奇绩创坛(MiraclePlus)的首期美元基金已基本募集完成,首期规模约为1亿美金。背后LP相当豪华:包括比尔盖茨、孙正义、红杉、高瓴和北极光创投等。

在国内创投圈,科学家转型做VC已经是一大趋势。此外,VC/PE机构对技术型人才也极度渴求。

这样的一幕是在以前看不到的。几年前达晨财智总裁肖冰曾回顾达晨历史上投过的大部分公司,发现最占主导作用的不一定是核心的技术人员,往往是一个市场人员。因为在那个年代的创业人员里,更多的是销售能力很强的人占据主导作用,可能还有财务人员,而技术往往放在次要的位置。

但如今,产业出身且拥有技术背景的投资人越来越受欢迎。沈南鹏曾在一场公开活动上表示,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浪潮,我们又进入了智能时代。而在智能时代,好的资本一定不是纯的金融投资者,而是战略投资人,最好的投资人应该是懂产业的投资人。

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投资机构,技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壁垒。回望中国创投历史,也许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样如此渴求“技术型”投资人和创投机构。一个属于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时代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