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机构投资者怎么看?18家知名机构观点梳理!
导读:盈峰资本认为,近期全球权益市场波动与此前历次金融危机存在本质区别,随着恐慌情绪逐步消退,市场也将随之企稳。目前,A股、港股及美股中的优质企业估值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已现配置“黄金时点”。
目 录
国内知名管理人观点梳理
盈峰:权益市场估值重回低位,配置“黄金时点”显现
泓澄:这次和08年次贷危机不同
星石:风险可控,底线思维应对恐慌
朱雀:经济危机言之过早,疫情拐点总会来临
望正:冷静面对,看清楚主要矛盾
保银:降低净头寸防范短期系统性风险,寻找受市场影响下跌的优质股票
保银:整体偏谨慎,疫情对市场的影响要看美国的爆发程度
重阳:美股为何深跌不止,中国资产为何强于海外市场
鹏扬:A股估值相对较低,有望走出优于海外市场的行情
凯丰:油价处于低位将不会是一个短期的事件
海外知名管理人观点梳理
惠理:对中长期投资者而言,中国类股票资产估值更有吸引力
惠理:短期动荡还会持续,但调整后优质资产的价值终会回归(港股)
惠理基金:近期受油价冲击有限,配置价值进一步提升(亚洲美元债)
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思:短期下跌后市场估值合理,建议分批逐步加仓
路博迈:不确定仍大,建议降低风险,不要冒进建仓
JP Morgan:原油减产协议预计6个月内达成,今年布油价格预计在44美元/桶
高盛 :市场预期仍有进一步恶化的空间
Amundi(东方汇理):市场短期超跌,央行宽松下经济衰退风险小
点评全球市场波动
国内知名管理人观点梳理
盈峰
权益市场估值重回低位,
配置“黄金时点”显现
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油价暴跌影响,美国、欧洲等全球主要市场近期出现明显调整,A股调整幅度相对较小。
盈峰资本认为,近期全球权益市场波动与此前历次金融危机存在本质区别,随着恐慌情绪逐步消退,市场也将随之企稳。目前,A股、港股及美股中的优质企业估值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已现配置“黄金时点”。
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存在本质区别
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动荡有两个原因:首先,疫情在海外蔓延趋势显现,欧洲意大利、西班牙、伊朗等国家新增确诊人数近期出现快速上升。其次,发达国家权益市场的流动性占比中,ETF、程序化交易等占比高,容易发生流动性踩踏,造成市场出现短时明显波动。
当前情况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时有着明显区别。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质上是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消化。最终因为自身杠杆过高,在标的资产出现违约和估值下降的情况下,导致美国几大投行资不抵债,最终破产,引发危机。
而从引发本次金融市场动荡的两个因素来看,对全球金融体系并不会造成实质性负面影响。全球疫情的发酵、蔓延,我们判断大概率会在2020年6月得到控制。其次,国际油价的下跌风险导致的信用风险,我们认为级别较低,沙特和俄罗斯都不具备进行持久油价战的能力。
同时,目前美国能源类高收益债总额2200亿美元,远低于2008年导致金融危机的1.5万亿美元次级贷款,不会对市场构成明显的冲击。
权益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目前美股动态PE已下降至14倍,处于过去7年来的最低。而美联储是从2010年开启QE的,2011年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美股一直处于震荡走势,此后在QE和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迎来了长牛。
港股指数估值则已接近底部,我们判断已无下行空间。3月9日-13日,南向资金净流入510.66亿港币,为单周历史最大净流入额。
而从A股估值来看,目前FED值处于P22分位,具有明显估值优势。
海内外货币、财政政策均现宽松
海外市场:美联储可能投入5.5万亿美元临时流动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将迅速扩张。
经过FOMC同意,纽约联储对其回购操作计划进行调整,临时增加额外操作:3月12日实施3月期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至少5000亿美元流动性;13日将实施至少5000亿美元的3月期及1月期回购操作各一次。加总来看,这三轮操作共向市场紧急投放至少1.5万亿美元流动性,使得美联储总资产超过5.7万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
纽约联储还表示,未来四周中,每周还将实施至少5000亿美元的3月期及1月期回购操作各一次。至于四周后是否继续,将视国债市场运行情况而定。
欧央行刚刚公布了3月议息会议决议,维持存款工具利率在-0.5%不变,但年底前将额外增加1200亿欧元资产购买,且TLTRO-III条件更加优惠。加码QE以及TLTRO条件更慷慨,并推出预防银行流动性收紧的新的LTRO,均略超预期。
意大利准备采取280亿美元的刺激措施。
英国央行宣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紧急降息,基准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0.25%,并将逆周期资本缓冲下调至零。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政府准备放弃其长期的平衡预算政策。政府可动用多达500亿欧元的储备金,然后再放行新债。这意味着德国政府可以加大支出,超出预算限制。
国内货币政策及经济情况: 预计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并存在较大降低的空间。
13日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公告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预计3月20日将继续调降LPR利率,约10bp的幅度范围,并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
从全年来看,MLF1年期利率此前预期降低40bp范围,2月17日已经降低了10bp,预期未来MLF1年期利率还有30bp降低空间。LPR1年期利率降低的空间约为20bp-30bp,目前已经下调10bp。
财政政策方面,将扩大需求、加大宏观调节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年财政政策发力将是重要选项。为应对经济冲击将推出政策组合包,目标为回到全面小康的底线。基建、消费、出口、以及因城施策下边际放松的地产等行业,都将迎来利好政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国复工率已达到78.4%。PAT显示,3月11日全国复工率78.4%,较前日上升1.2%。分项来看,日耗煤指数(72.4%),货运物流指数(86.3%)和市内客运指数(55.1%)均有所上升。
泓澄
这次和08年次贷危机不同
伴随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市场恐慌情绪释放,全球金融市场均有较大波动。目前中国在疫情周期中处于好转期,而美国和欧洲在爆发期,同时美国金融市场的高杠杆和大规模指数基金,导致恐慌情绪下的投资人采取降仓动作而带来对股市的巨大冲击。泓澄判断这次和08年次贷危机不同,更多的是恐慌情绪带来的交易层面的影响,美国央行也会采取措施对冲交易层面的波动。
虽然短期市场存在波动,但我们也看到了在此次疫情中展现出来的中国政府的执行力和A股市场的韧性。短期全球恐慌情绪过后,A股可能会受益于国内复工推进和全球流动性宽松,迎来基本面和估值的修复。同时从全球横向对比来看,A股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估值较低,较高的确定性和较低的估值,也会增强中国资产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
星石
风险可控,底线思维应对恐慌
面对全球熔断,A股的优势与挑战
美东时间3月12日,美股开盘触发本周内第二次熔断,盘中美联储5000亿美元紧急救市也收效甚微,美股收盘三大股指跌幅近10%。欧洲、亚太市场也跟随美股大跌。根据统计,截至北京时间今天上午11时,全球已经有13个国家触发熔断。而A股的韧性再一次充分体现,截至今天(3月13日)收盘,几大股指跌幅都在1%左右。
美股一周之内两度熔断,除了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外,还与美股自身交易的踩踏有关。经过十年牛市,美股的估值本身处于高位,且催生了大量的杠杆交易、保证金交易,股价下跌就需要不断地补充保证金,因此需要出售其他流动性更强的资产,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下跌。这也是为什么此次美股、债、黄金齐跌的原因。此外,市场对于美国政府的刺激举措有所期待,但目前来看并没有实际进展,也加剧了市场的下跌。
反观A股,虽然受外围市场影响也有一定下跌,但跌幅明显小于海外,这是因为无论是疫情控制、经济恢复还是政策空间来看,中国都有明显的优势:
随着疫情好转、复工率提升,经济基本面也已经处于好转中,只要海外疫情拐点出现,像A股这种受影响小幅“跟跌”的,也有望率先反弹;
且A股与美股所处周期不同,估值处于底部,经过近期调整,上证指数的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到了历史13.9%分位数的水平,更具性价比;
最后,无论是刺激经济增长,还是稳定资本市场,我们国家的政策空间、政策执行的力度,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市场也普遍预期近期会有一次降准。
目前市场主要担心海外疫情持续蔓延,会拖累中国的外需,我们认为,外需虽有不确定性,但内需刺激加码更加重要。因为我国对于外需的依存度已经不高,按照统计,最近三年净出口对GDP核算贡献率的平均数已经下降到了4.7%左右;而且国内也在陆续出台刺激内需的政策,有望对冲外需的不确定性。
美股为何二度熔断?
此次美股暴跌,本来“三十年一遇”的熔断,竟然在一周之内出现两次,主要和以下三方面的原因有关:
第一是恐慌情绪的蔓延。
这种恐慌情绪,不仅来源于海外疫情的加速传播,也来源于国际油价的暴跌。疫情方面,截至到3月13日上午,美国确诊病例已经达到1739例,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人物,疫情在美国的发展速度比人们想象的要快,特别是出于大选等方面的考虑,美国政府已把信息披露权收紧。疫情信息不透明,给市场带来更大恐慌。国际油价方面,由于OPEC+未能达成限产协议,原油出口大国沙特阿拉伯降低石油供应价格,导致国际油价暴跌,也加剧了市场关于通缩的担忧。
第二是本身美股交易的踩踏。
此次美股暴跌的根源,其实在过去十年的牛市当中就已经埋下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估值的泡沫,正如我们在官微的前面几篇分析,经过过去十年的牛市,美股的估值本身已经处于高位,特别是最近一两年,美股的上涨主要靠的是流动性宽松和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价格和价值明显偏离。(详见《追问美股暴跌,A股为何独立?》)
杠杆交易,过去十年牛市期间,美股催生了大量的杠杆交易、保证金交易,这种交易方式,如果股价上涨,各方都会相安无事;但是,如果股价下跌,跟随着股价的下跌就需要不断地补充保证金(和期货交易类似),而补充保证金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出售其他流动性更强的资产,这样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下跌。这也是为什么此次美国股、债、黄金齐跌的重要原因,因为美债、黄金就是其他流动性更强的资产。
第三是刺激政策预期的落空。
3月12日,特朗普临时会见美国最大的七家商业银行等金融行业的负责人,就新冠疫情带来的金融影响进行评估,华尔街人士认为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市场将面临更大的下跌和恐慌。此前,特朗普也确实在发布会上称将有“重大经济刺激一揽子方案”,市场对于美国政府的刺激举措也有所期待。但是,后续市场并没有见到实际的举措落地,也加剧了市场的下跌。
A股再次成为“资金避风港”
随着外围市场的波动加剧,A股有望成为全球的“资金避风港”。虽然我们在战术上对于风险保持审慎;但是,从趋势上来说,我们对于A股还是比较有信心。
首先,A股的下跌更多是受外围市场的感染,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基本面都已经有了明显好转。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这种受外部冲击的下跌,跌幅往往相对较小;而且,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初步遏制,经济基本面已经处于好转的过程当中了,只要海外疫情拐点出现,像A股这种“跟跌”的,也有望率先反弹。
根据工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除湖北外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5%,企业人员平均复岗率约为80%;此前市场最为担心的中小企业,目前开工率也已经达到了60%左右。可以说,国内的经济社会活动已经在逐渐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了。在此,我们重申我们之前的观点,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其次,从估值角度而言,美股和A股处于不同的周期当中,目前A股的估值仍然处在底部,继续下跌的空间其实是比较有限的。特别是经过最近几天的调整,上证指数的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回落至12.6倍,已经到了历史13.9%分位数的水平;其他的指数,比如万得全A,情况也差不多。所以,其实A股继续向下跌的空间是比较有限的。
最后,无论是刺激经济增长,还是稳定资本市场,我们国家的政策空间、政策执行的力度,都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而且,相关的举措有望在近期出台:3月11日,国常会提出要“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按照以往的经验,最近一次降准可能会在近期看到。
风险可控,底线思维应对恐慌
目前市场对于国内基本面最主要的担忧,是认为海外疫情加速传播,可能会影响进出口。我们认为,外需虽有不确定性,但内需刺激加码更加重要。
一方面,即使短期内海外疫情扩散可能会对进出口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夏季的到来,海外疫情也大概率会逐渐得到遏制,进出口也会逐渐恢复;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内需的崛起,净出口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大幅下降。按照统计,最近三年净出口对GDP核算贡献率的平均数已经下降到了4.7%左右。而且,近期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等稳定内需相关举措的出台,也有望一定程度对冲外需不确定性的冲击。
因此,面对这种黑天鹅,不必过于恐慌,我们可以试试底线思维,找一个极限情况下的“锚”,比如可以参考上一次金融危机。目前实际上经济金融情况完全没有金融危机时期那么糟糕,本来疫情是短期冲击,转化成长期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小;其次美国的经济也并不差,A股也越来越独立,因此我们对A股长期趋势有信心。
朱雀
经济危机言之过早,
疫情拐点总会来临
经济危机言之过早,疫情拐点总会来临
昨天市场下跌较多,海外波动较大,从定性的角度,我们认为还够不上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程度。市场大跌的关键触发因素还是海外疫情扩散仍在爬坡期,引发投资者对需求收缩的担忧。加上原油市场遭受控量保价谈判失败冲击,油价大幅下跌,对炼化产业及产油国的经济增长都带来冲击,涉及面比较广。目前,标普500指数的静态PE是20倍,PB是3倍,处于历史中偏高位,从估值的角度,似乎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吸引力。如果动态观察疫情和政策的变化,我们认为不必悲观,短期企稳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何以有此判断?从疫情角度,中国已进入修复期,新加坡、日本、韩国确诊病例的增速开始下降,疫情在部分国家扩散的同时,在部分国家显出受控好转迹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走过第一阶段,疫情的拐点终会来临。
乐观判断,海外新增病例在3月份会见到高点。从政策角度,中美在货币和财政政策方面都还有进一步对冲的空间。在货币政策总体宽松的背景下,相比于估值、ROE等,增长是最重要的指标。如果公司盈利有增长,股价短期回调的坑都是可以填平的,是买入的机会。
从保守和谨慎的角度,我们要警惕和跟踪两个可能的不利变化:一是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战有不好的示范作用。在需求下滑时,价格战是比较糟糕的应对方式,对企业盈利的冲击很大。如果其它行业因为成本下降而仿效开展价格战,不排除经济衰退的可能。二是美联储快速降息,可能使套利资金的利差收益大幅下降,会不会反而导致流动性收紧?如果发生,我们应该会看到在利率下降时美元反而升值。
美债再创新低,中债利率将维持低位
昨日美债又创新低,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突破前低至2.50%水平。当前,在全球避险情绪高涨的情况下,国内债券相对优势明显,汇率稳定,国内政治、经济局面稳定,债市又在开放初期,相对收益水平较高,具有明显价值优势。虽然当前国情不太适用过低利率,但是在汇率压力下,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低利率环境下,国内债券市场仍会维持较低利率水平。债券大幅回调的压力来自基本面的回升和流动性预期收紧,而目前来看这一条件还不具备。同时,较高的期限利差也对债市提供了一定保障。
据相关报告统计,2009年H1N1甲流爆发,从4月份升级警报开始,截至2009年6月末,已有超百万人感染,5.3万人得到确诊。截至2009年12月末,中国内地一共确诊12.3万例新型H1N1患者,死亡714例。H1N1一共波及了214个国家,全球造成了约163万人的感染和28万人的死亡。
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起源于2012年的沙特,首先传播至欧洲,两年内累计确诊病例超200例。此症早期死亡率较高,接近50%。2015年韩国爆发MERS,共造成186人感染,38人死亡,致死率达20.4%。
历史上,疫情都是局部冲击,未对经济造成重创。石油方面,目前美国、沙特、俄罗斯都是出口大国,各自又面临国内的政治压力,因此油价大跌是相互博弈的结果。当前资本市场的特点是聪明资金多,博弈属性强,学习能力强,因此加剧了市场波动。但从经济基本面本身来说,对油价不宜过度悲观,应在波动中寻找机会。
油价短期冲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但不可持续
从昨天美股表现来看,油价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形成了重创。我们认为油价下跌对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影响有限,因为国内成品油地板价机制使得后续即使油价低于40美金,用电成本仍明显低于用油成本,但如果油价持续低于30美元,那么对国外新能源汽车销售会形成一定冲击。考虑到目前主要产油国维持财政盈亏平衡需要的油价在60美元/桶以上,因此我们判断油价很难持续性低于30美金,因此综合判断油价下跌对行业的影响偏短期,并不具备持续性。
中长期看,决定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核心矛盾仍是产品性价比,随着特斯拉Model3/Y、BBA为首的海外车企新车型密集推出,电池价格下降带来电动车性价比不断提升,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的大趋势并不会因为油价短期波动改变,短期由于油价下跌导致的板块调整是布局机会。
对新能源来说,全球越来越多的地区光伏和风电已经达到平价,后续随着技术进步光伏和风电的度电成本依然存在下降空间,因此油价下跌对产业链影响有限,短期调整将是很好的布局机会。
科技巨头具备基本面支撑,调整宜布局
美股调整了很多,首当其冲的是几个科技巨头公司。简单复盘,可以看到这几个科技巨头公司过去几年的估值还是比较稳定的。除了亚马逊不是按照PE来估值以外,Facebook和微软的估值稍微高一点,在静态PE25倍到30倍之间波动;苹果是最低的,在20~25倍波动;Google在25倍上下一个比较窄的区间波动。
这一轮的跌幅与前期阶段的最高价相比,回撤在20~25%之间。基本面来看,这几家公司合计的营收的增长速度,过去三年平均是17%,过去四年是15%,今年预计是14%-15%的水平。之所以选择这几个时间段,因为选择其他时间段的增速更高。我们认为,长时间维持15%~20%之间的收入增速,对20~30倍的PE还是比较有支撑的,谈不上高估。利率降低后,这些公司现金依然充足,依然有足够理由继续回购。
对于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国内投资人给了增长上的折价,而不是溢价。其实,就收入增速而言,国内互联网龙头超过国际五大巨头。国际投资者又给了这些公司股价汇率等系统性风险的折价。疫情当前,看基本面,这类公司的产品是确定性受益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望正
冷静面对,看清楚主要矛盾
这周海内外市场天翻地覆,血雨腥风,在疫情的影响下,海外市场大幅下跌,国内受其影响,也有回落。但是,国内市场的稳定性显著好于海外市场,这其中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是我们之前的涨幅小,整体估值相对便宜,考虑风险补偿后的估值处于历史的低位。
第二是中国的疫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对比海外不断攀升令人担心的数据,更显中国之优势,凸显了中国资产在全球的相对优势。
第三,政府政策非常有定力,管理层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和结构都看得很清楚,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多次被提到,而传统的政策工具相对使用较少,彰显了政府的定力。这三点使得中国A股市场在全球市场暴跌中保持了相对的优势。
在市场大幅波动的状况下,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心态,清醒认识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我们还是坚持两个观点:
第一,疫情一定会过去,数据显示中国的疫情高峰基本结束,海外的疫情还在扩散,但一定会过去。对此我们保持乐观的态度。
第二,影响中国A股的核心变量是国际政治关系,是中美之间的关系,这是长期主要矛盾。
在此背景下,中国选择的道路是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发展科技,解决卡脖子问题。我们的组合重点围绕此来构建。
回顾A股的历史,2008年跟随全球市场崩盘大幅下跌,之后的市场指数沉寂了很多年,现在上证指数还没有超越2007年底的高点。但从结构上看,2009年开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无数新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A股市场有非常强劲的表现。2015年,A股因为内部的杠杆原因崩盘,上证指数当时创下的5178点现在也还没有超越,但再从结构上看,又有那么多优秀的企业在崩盘之后走出了令人惊艳的走势。
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地理大国。我们要从宏观上来认识社会经济形势,对具体投资而言,更重要的是从结构上分析时代赋予的机遇。中国这样的大国,机会是层出不穷的,对此我们有很强的信心。
2008年是我当公募基金经理的第一个完整年度,一上来就体会了令人难忘的暴跌,最令我难忘的是8月份有一个上市公司讲,有一天不知道哪里来了一车皮的煤炭,因为煤炭装车之后价格在几天之内暴跌,客户不要了,就流浪到他们公司了。我们现在的经济应该没有这么恐慌。2015年是我刚出来做私募的第一年,我们的产品大部分成立在高点,市场很快就进入了多次千股跌停模式,直到2016年初以熔断暴跌见底,才结束了惊心动魄的连环下跌。我们现在的市场没有那么高的杠杆,也没有像当初那么恐慌。
冷静面对,看清楚主要矛盾,未来值得期待。
保银
降低净头寸防范短期系统性风险,
寻找基本面良好但受市场影响下跌的优质股票
短期海外市场剧烈下行主要还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欧洲以意大利为例累计确诊人数已超1万;美国华盛顿、纽约、加州等重要地区确诊人数也有明显增幅,引发市场对疫情爆发担忧。
但从疫情发展进程看,首先单一地区或国家确诊人数破千是疫情全面爆发的重要指标;此时开始防控则新增确诊病例将在未来10-15天见顶,后续逐渐下降得到控制。从目前消息面看,欧洲(意大利)、美国已经相继出台疫情相关防控政策,预计新增病例将在3月底或4月上旬达到高峰,后续下滑。所以从数据上说近期还是高爆发期,市场仍将以震荡为主。
目前要关注市场流动性紧缺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关注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保银也将时刻关注各消息面,降低净头寸防范短期系统性风险的同时,更关注个股基本面,找到那些基本面良好但受市场影响下跌的优质股票,获得后续市场情绪回温的超额收益。
保银
整体偏谨慎,
疫情对市场的影响要看美国的爆发程度
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不是非常乐观
高盛近期发布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测,1季度的GDP增速预测下调至2.5%(未来2-3个季度会出现反弹),全年增速下调至5.5%。 保银认为1季度实际数据可能比各卖方预测的更弱一些,股票市场的基本面的支撑没有那么乐观。可以从一些高频数据观察到近期复工状况和经济的表现:6大电厂当前的耗煤量,是过去几年同期正常水平的2/3左右,复工速度很缓慢 ;交通拥堵指数也是类似的情况,远远没有回到过去几年同期的水平。
美国疫情进展是下一步的关注焦点
全球市场现在最大的黑天鹅就是疫情,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关键要看美国的爆发程度。保银认为,如果疫情在美国大爆发则对市场的影响会很大,如果美国可以进行很好的控制,则影响不大。欧洲疫情的爆发对市场的影响不大,伊朗、日本、韩国的疫情对市场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此外,投资者也需要关注美国ETF的资金流动的情况,因为美国ETF在股市的占比很高。
保银认为市场整体不会出现像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现在美国和A股杠杆率比较低,缺乏踩踏式下跌的基础。近期A股的表现比海外要好,主要得益于中国疫情是控制住了的。但是全球股市是一体的,如果海外继续回撤,则A股也不太可能独善其身。
重阳
美股为何深跌不止,
中国资产为何强于海外市场
上周美国股市经历了2008年以来最黑暗的一周,标普500指数在前四个交易日大跌17%,距2月高点最大跌幅达27%。本周一标普500再度大跌12%,波动率VIX指数最高升至83.56,距2008年的历史最高点仅一步之遥。相比而言,A股在全球市场动荡中表现出明显强于海外市场的韧性。
美股为何深跌不止?A股韧性何来,接下来又将如何演绎?本期重阳来信特别版希望对此进行探讨。
美股短期问题——金融市场隐性杠杆
从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的相关性来看,本轮全球市场动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月21日韩国和意大利疫情带动美欧股市大幅下跌开始至3月10日,在海外股票、垃圾债券、工业品等风险资产下跌的同时,以美债为代表的主流国债、日元、黄金等避险资产大幅上涨;美元指数也在欧元和日元套息交易平仓的冲击下持续下跌。
第二阶段,3月11日至今,在风险资产大幅下跌的同时,国债、日元、黄金等避险资产也被大幅抛售,美元指数大幅走强。市场从第一阶段通过资产配置避险的模式切换到了甩卖一切资产换取美元现金求生存的模式。市场上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在2009年1-2月。
从市场波动率来看,3月16日VIX指数已经非常接近2008年四季度的历史最高水平。由于VIX指数始于1993年,我们可以通过市场暴涨暴跌的程度来衡量更长时段内市场波动的情况。3月16日和12日,标普500指数单日跌幅自1928年以来分别排名历史第三和第六。3月13日,标普500指数大涨9.29%,单日涨幅排名历史第十。无论是涨幅还是跌幅,市场波动性更大的时期只有1929-33年的大萧条、2008年四季度和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五”。不过,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类似的波动并不陌生,2015年股灾中的A股也多次出现各种极端的涨跌幅和熔断。
尽管我们缺乏具体数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海外央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股逾十年的超长牛市,使海外金融市场的隐性杠杆逐步攀升。市场价格变化也同步显示,过去一周海外市场的去杠杆幅度是历史性的。
中期问题——美股上市公司的显性杠杆
股票回购是过去十年来美股长牛的重要原因。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下,无风险利率和信用利差共同下行,推动美国企业部门的融资成本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低廉的融资成本、股东利益最大化下高管薪酬与股价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使美股上市公司有动力通过发债融资进行股票回购和分红,从而推高股价。利率下行、负债率上升、股票回购分红活跃、股价上升,形成了强烈的正反馈。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数据显示,2018年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将净利润的72%用于股票回购,另外41%用于分红。换言之,用于分红和回购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公司全部净利润。过低的利率环境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融资成本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套利空间,标普500指数的盈利收益率与投资级信用债的利差在2018年末为180bp,2019年末进一步扩大至300bp以上。据统计,2018年高达56%的股票回购资金来自于发债融资。
股票回购并非引爆本轮美股大跌的直接原因,但却可能成为市场反馈机制下的牺牲品。
首先,疫情冲击下美国投资级和垃圾级公司债的信用利差已经升至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信用市场的冻结降低了股票回购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第二,新冠肺炎在海外快速蔓延,商业活动停滞将使大量公司财务状况恶化,面临信用降级风险。其中,为了股票分红和回购耗尽现金的公司在疫情危机中最为脆弱。
第三,目前美国55-60%的投资级债券为BBB级,距离降至垃圾级仅一步之遥。一旦遭遇降级,将导致融资成本大幅上升。
2018年四季度美股调整幅度约20%,但当季股票回购金额反而创下了223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迄今仍是历史最高)。当前股价的大幅下跌是否会像2018年那样刺激上市公司进一步回购股票?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较低。原因有二:
一是2018年在特朗普政府减税刺激下,美股上市公司盈利及现金远比现在充裕;
二是2018年四季度股票及信用债市场恶化主要源于美联储过度紧缩,是可逆的,但当前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无法通过货币宽松解决。
中国资产有望继续强于海外
与海外市场巨幅动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以来A股跌幅较小,无论是以本币计价还是美元计价均领先全球。
为何此前多年跑输海外市场的A股此次表现反而更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他经济体此前一直在做“简单”的事情,通过货币或财政刺激推动股市上涨;而中国近年来却一直在坚持做“困难”的事情,即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A股已经在2015年和2018年经历了两次金融市场去杠杆,2018-19年又经历了实体经济去杠杆。资管新规下,国内金融产品的复杂、嵌套程度也小于海外市场。虽然经历了阵痛,但它使得在面对突发性冲击时,中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更强。
面对疫情,美联储两周内紧急降息125bp,重回零利率,中国央行则坚持总量与结构性政策并重,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珍惜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国家的地位。在海外信用周期可能面临向下拐点的当下,国内的信用周期可能已经悄然筑底回升,这一点我们在《重阳来信2020年2月》中已经有所阐述。
同时,中国采取有力措施率先控制住疫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中国在抗疫中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使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模式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
这些因素都使得包括A股、港股、中国利率债在内的中国资产较海外资产更具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市场作为离岸金融市场,尽管相对美股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但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海外风险资产抛售的影响,表现弱于A股。我们相信,一旦海外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中国资产有望获得较好的绝对收益。
重阳投资
2020年3月17日
鹏扬
A股估值相对较低,
有望走出优于海外市场的行情
市场波动主要来自于海外风险的传导,但欧美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对国内A股市场冲击有限,而此次冲击带来的调整正是中期布局的好机会。
从宏观角度看,疫情对一季度的国内经济影响较大,1-2月经济数据失速。预计3月份投资降幅收窄,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明显下降,出口形势严峻,工业和服务业降幅收窄,就业压力加大,CPI同比涨幅仍然较高。海外市场受到疫情失控的影响也出现恐慌性抛售,同时量化投资的算法也驱动了市场的巨大波动。但从美国经济情况看,从主要金融机构资本量、家庭负债、企业杠杆等几个方面考虑,依然在保持一个合理的区间水平,虽然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增大,但当前的市场崩盘与2008年金融危机不能划等号。
下一阶段我们要重点关注国内政策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政府希望经济恢复运转的态度越来越强烈:3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把主要的重点已经放在了促进经济恢复而部署各方面工作上;3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也明确表示,将组织29个工作组到各地开展复工复产情况调研,用意就是督促各地立即全面复工复产。事实上,在中央到各地调研之前,各方面已经不断加码复工复产政策力度。
而从在财政政策上看预算赤字率将可能上调,大幅度增加专项债规模,考虑发行特别国债。在货币政策方面,预计继续缩短放长,重点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同时,从本月开始,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将逐步改为参考LPR。同时央行正在加强存款利率管理,力求减轻银行负债成本压力。
从目前A股看,此次冲击带来的国内权益市场的调整正是中期布局国内股市的好机会,可逢低增加股票仓位,选择最硬核优质资产耐心布局,看好金融、科技板块,全年主线布局成长性高景气行业,如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
国内债市方面影响与股票大体类似,总体为短期冲击。债券市场基本面保持合理水平,债券利率偏低,反映了市场预期。随着海外央行流动性的注入,海外市场逐步稳定,短期看对债券市场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中期主要关注国内基本面及货币政策等变化的影响。
债券投资方面,我们将采取中性操作策略,大部分配置短端品种,通过杠杆套利及灵活交易获得资本利得,辅以小比例、优质长端资产以应对极端情况下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在股票投资方面,主要持有低估值、高分红、低波动类股票,并将适度逐步增加消费类等股票。而对投资者而言,建议短期内采取中性操作策略,中期仍建议超配股票资产。
整体来看,组合流动性充裕,久期风险低、信用风险控制良好,唯一的不确定因素是海外市场影响。但长远来看,国内A股估值相对较低,有望走出优于海外市场的行情。
凯丰
油价处于低位将不会是一个短期的事件
当前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逐步控制以及复工全面展开,对于基建拉动会比较明显,但对于工业品种的刺激相对有限。从供给方面看,由于目前黑色等工业品品种因春节假期自然累库叠加疫情影响导致复工迟缓,当前的累库情况已达历史高位,供给十分饱和;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基建需求仅占工业品品种需求的一部分,其余诸如房地产、制造业的需求仍还受疫情影响比较迟缓,因此中短期还应该谨慎判断基建对于黑色等板块的拉升作用。同时,我们还会持续关注农产品板块受到全球疫情蔓延影响所带来的消费需求下降。
原油目前情况是供需双杀:需求端受海外疫情影响至少一二季度都同比大幅下降;供给端在沙特周末将出口官价以近20年以来最大幅度下调,释放了报复性增产价格战信号之后,OPEC重回减产概率非常小;页岩油钻机数滞后于油价约3个月,短期油价下滑过程产量不会迅速调节;目前在OPEC报复性增产、美国产量不会立刻下滑的情况下,原油供给端大量释放,原油市场成为无人调节状态;页岩油成本只能对远端起到托底作用,近端的垒库幅度将远超过去几年,油价处于低位将不会是一个短期的事件。
点评全球市场波动
海外知名管理人观点梳理
惠理
对中长期投资者而言,
中国类股票资产估值更有吸引力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市场波动性出现明显的加剧,但我们对于中国类资产仍维持着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看好其中长期的投资机会。尽管病毒在全球迅速扩散,但国内新冠疫情的持续改善以及复工率的稳步提高,有利于国内的经济迅速修复。参考上一次SARS事件,当每日新增病例数量达到峰值时市场触底。
全球同步宽松与中国逆周期政策的加强: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宏观数据出现大幅度放缓,全球的政策制定者被迫提出更为激进的宽松政策,为经济复苏创造坚实的反弹。
中国类股票资产在全球的吸引力逐步提升:在全球低息甚至负利率的环境下,亚洲(除日本)股票风险溢价为4.8%,为自2011年欧债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对中长期投资者而言,中国类股票资产估值更有吸引力:因疫情因素导致全球投资者悲观情绪蔓延并开启风险规避的模式,但我们认为这样的悲观情绪不会持续太久。以恒生指数为例,目前市盈率为近47年历史均值下一个标准差,这在历史上仅仅发生了10次不到。
我们始终认为中长期的价值投资是非常具有成效的,即使再优质公司的股价也会在大规模抛售中受到影响。基于当下的市场情况,我们将持续关注具有增长潜质的优秀企业,捕捉长期的胜者。
惠理
短期动荡还会持续,但调整后
优质资产的价值终会回归(港股)
当前市场解读
新冠肺炎在海外的持续扩散,本就脆弱的金融市场,再因沙特开打石油战,全球金融市场明显受到严重的冲击,直接导致了昨日全球股市出现了暴跌的一幕。美股甚至出 现了“史诗级崩盘” ,道指创 2008 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 500 指数周一开盘后仅 4 分钟就暴跌 7%,触发第一层熔断机制,暂停交易 15 分钟,这是美股历史上第二次触发熔断机制。
惠理认为本次下跌的导火索就是所谓的石油价格战,在明显需求前景呈现断崖的背景下给已经承压的全球金融市场伤口撒盐,也导致了全球的投资者启动了更为严峻的风险规避模式-恐慌情绪全球蔓延。
后市观点
短期动荡还会持续,但调整后优质资产的价值终会回归;
市场还是需要等待境外疫情的拐点,从目前来看境外明显滞后于国内;
美国股市如果继续出现大幅度下跌,相关刺激性措施会陆续出台,帮助全球市场企稳;
全球货币宽松会加速,利率将持续维持在低利率或者负利率水平。
在全球疫情蔓延拐点未现的情况下,惠理觉得中国资产反而成为了相对安全的避风港。虽然短期将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但其支撑市场的运行因素并未发生改变,所以当全球市场陷入恐慌时,中国类资产会进一步提高其吸引力。看好其中长期的表现还基于以下几点:
国内整体的疫情防控已经非常到位,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短期冲击效应也已经基本明确;
中国股市的整体估值并不算高,下行风险有限,尤其是港股处于估值洼地,为历史十年 均值的低位;
目前维持国内经济增长的政策相对明确,有利于经济的企稳。
相关重点行业分析
1、互联网:过去两三年,互联网的红利基本耗尽,行业中的企业纷纷进行探索,比如发展 ToB 的业务。这次疫情,把网上办公、网上医疗、网上买菜普及的进程大大提前,或许加快了 5 年。而 互联网公司原先的业务增速放缓,但是是现金牛业务,能不断给拓展新业务来输血。当然, 一些优秀的实业公司也会去做和互联网的结合。
2、医疗健康:医疗行业会有长期的增长,这是由中国未来老龄化的长期趋势所决定的。这几年整个行业的 增速还能达到 7%,并且疫情之后预计行业增速会提到 10%以上,所以里面优质公司的增速 达到 20%,甚至接近 30%是有希望的。另一点是,过去中国的医疗改革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医疗分级等。前期药价因政策被打压了,但有一个影响是让行业更加集中,以前全国有 4000 多家药企,是非常分散的,现在能够看到龙头公司在逐渐走出来。
3、消费;中国有最好的消费市场,也就是十四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并且消费行业中已经有很多领域形 成了高市场份额。全球市场的波动的当下,我们会有更好的机会去配置。
4、教育;教育公司基本上市在港股和美国。看好民营高等教育,首先教育是非常好的商业模式,因为 学费是先收的,所以现金流没有任何问题。展望未来,在就业市场有很大压力的情况下,政 策将是利于公司发展的。
总体而言,基于惠理长期的深度价值以及预留充足安全边际的投资理念,惠理认为市场的调整不是趋势,只是波折,中国类资产的中长期的投资价值依然比较突出(尤其看好港股的投资机遇)。惠理对于当下市场中长期的走势并不悲观。近期的震荡调整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优质资产的提好机会。
惠理基金
(亚洲美元债)受油价冲击有限,
配置价值进一步提升
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1. 美国近期经济数据维持强劲:美国1月成屋签约销售指数月率5.2%,预期2.2%,前值-4.9%。美国贸易和库存贡献的上修令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维持在折年率2.1%。核心耐用品订单初增环比增长0.9%,为2018年4月以来最高,预计增长0.2%。1月新屋销售按月上升7.9%,以年率计达到76.4万间,多过市场预期,亦创2007年7月以来最高。美国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30.7,预期为132。
2. 新冠病毒疫情持续发酵,感染病例已由中国扩散至全球,进而引发全球避险情绪急升。在基本面上,虽然开发商2020年第1季度销售预计会有较大负面影响,但主流开发商均已启动线上销售系统,调整推盘节奏,对全年的销售影响仍可控。同时,各地已开始陆续出台放松地产调控的政策,可较好起到对冲作用。
3. 与旅游和消费者相关的行业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较大,我们认为这种影响可能还会持续2-3个月。但是,这些行业的存续债券相对较少。
市场未来走势预判:亚洲债尤其是高收益债性价比凸显
1. 负利率政策的实施,或带来了全球高收益资产的进一步减少。收益率超过5%的债券目前仅占全球固定收益市场的3%。亚洲信贷市场与美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相比,具有稀缺性价值。预计未来资金流入仍将持续。
2. 虽然地产销售在短期内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我们预期实质影响偏短期。因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政策立场以及对开发商融资或有机会有一定程度放松。考虑到实体市场的韧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以及市场技术面的支撑,我们仍看好地产债的配置价值。但在目前短期内全球避险情况提升的情况下,我们会适度调整仓位,并等待低位选择性加仓的机会。
3. 离岸除地产以外的高收益市场主要由能源、大宗商品、公用事业和城投组成,尽管随着农历新年假期的延长,运营会有所中断,但是它们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较小。我们预计今年中央政府或将采取更多刺激固定投资的措施来弥补消费的下降。
4. 我们认为,后续将陆续看到宏观调控政策上的发力,我们认为短期内财政政策以及地方政策细则上的调整会多于货币政策。短期内我们偏好信用债多于利率债,但需警惕部分地区融资压力的爆发,以及疫情带来的相关行业发行人的经营风险。密切关注北大方正重组及海航重整方案的进展对市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5.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一季度发行计划来看,中资美元债的新增供给量较为平稳。资质较好的发行人的新发债券,预计仍然是市场追捧的对象。我们认为一级发行利率不会出现明显的上行。
6. 随着印尼税收改革于一月底提交议会,我们看到其综合法律(omnibus law)取得了良好进展。这很可能会增加对印尼的投资及外国直接投资,促进国家增长,在中期将为印尼本地企业提供支持。
本轮油价暴跌中亚洲债券明显抗跌
近期油价急挫震撼了整个全球市场。在当前市场上,中国高收益债券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藏身之处。即使仅考虑亚洲市场,中资美元债仍然比印尼和印度更具韧性。
“亚洲信贷:对于亚洲信贷投资者而言,中国高收益企业是避开大宗商品板块的藏身之所。相比之下,印度高收益公司和印尼高收益公司对大宗商品的敞口较明显(约占45%),这使我们更加偏好中国高收益债券而不是其他亚洲高收益债券。对于亚洲和中国板块内,我们更看好高收益债而不是投资级债券,因为高收益债券有更好的估值支撑,且投资级别债券有更多的大宗商品敞口。”(摩根士丹利)
上述反映了我们的观点,以及在惠理大中华高收益债券基金和其他惠理固定收益基金中的配置。能源密集型的美国高收益债券(橙色线)已被大量抛售,而中国高收益债券(白色线)仍保持相对韧性(见下图)。
惠理观点:多看少动,信贷市场基本面良好
1. 如果您在周一市场抛售之前就卖出,则可以耐心等待。现在不急于回报,也不要试图预测市场时机。如果您没有在周一市场抛售之前卖出,我们认为无需因为错过时机而绝望抛售,可以继续持有,因为亚洲信贷基本面依然良好(至少对于我们投资组合中的那些公司而言)。
2. 不要购买国债。国债最近的强劲表现是众多投资者突然寻找避险资产的结果。当前的国债收益率只有在长期而持久的经济中才是可持续的,但我们认为现状并非如此。
3. 预计未来两个季度的经济数据不佳且增长将非常缓慢,但目前仍没有证据表明这将长期恶化。在疫情过后,有可能迅速恢复。其中一个万用牌是石油价格。
4. 预计不久后全球性经济刺激方案(包括货币及财政刺激方案)将会陆续推出,利好风险资产。看好的主题和品种包括:超跌地产债、大幅度修正且经过筛选的印尼和印尼煤炭公司、部分超跌的国企城投等。
橡树资本
短期下跌后市场估值合理,
建议分批逐步加仓
经济影响难以量化,存在自我实现风险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的早期,疫情相对“遥远”,所以影响大部分是间接的。供应链的影响尤其需要关注。一个中国生产的小零件缺货,可能导致一件大型设备的制造停滞不前。只要有一个零部件缺货就会造成这种局面,除非有其他替代来源。而重新选择货源不仅需要时间,也无法保证新的地点不会有疫情肆虐,因此挑战重重。
最近,疫情影响已经向亚洲以外的地区扩散并向美国逼近,而且在亚洲以外的全球其他地区不断扩大。雀巢公司已要求超过 29 万员工在 3 月 15 日前暂停国际商务旅行。几家美国航空公司取消了飞往中国的航班,并免除了前往其他受影响目的地的乘客的改签费。
造成经济影响的原因易于理解,正如大多数的经济现象,其总体影响却无法量化。标普全球(S&P Global)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将从 2019年第四季度的 2.1%降至 1%,其中有 0.5 个百分点可归因于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健康经济学家、旧金山加州大学名誉教授 Jamison 先生表示,疫情仍然会导致美国的企业和学校关闭、交通网络瘫痪,并使今年的经济增长放缓 0.5 个百分点。
这足以让经济放缓,但不会导致经济衰退或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收缩。经济放缓预期下美国消费者信心低迷,存在负反馈风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预计经济会变得更糟。Morning Consult 的消费者预期指数 (ICE)自2月24日以来已下跌2.5%,目前为 112.9。
市场跌幅已达到危机水平,可能超跌
市场在2月20日至28日的7个交易日内连续下跌,无疑代表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负面反应。例如,标普 500 指数下跌432点,跌幅达12.8%。过去两周股市崩盘确实具有历史意义:自1896年以来,崩盘发生的概率大约是0.1%;下跌速度和波动率指数VIX飙升的速度达到有史以来最快;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达到了历史低位。
虽然可能还只是处于早期阶段,但压力情景已经是过去25年里最严重的一次,其他类似的重大事件集合包括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1998年)、 美国世贸中心遇袭(2001年)、会计丑闻(2002年)、 全球金融危机(2008-2009年)、闪电崩盘(2010年)、欧债危机(2011年)、中国汇改(2015年)及VIX事件(2018年)等。
毫无疑问,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为止市场也反应剧烈。但真正重要的是,价格波动是否与基本面恶化成合理正比。我在《投资心理学》中写道,“这是极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之一:在现实世界中,事物一般在“相当好”与“没有那么好”之间摇摆。但在投资界,人们的感知往往在“完美无瑕”与“绝望”之间摇摆。”我只能说,一个月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宏观经济前景总体上向好,他们无法想象可能会有某种负面的催化因素出现并成为现实。而现在,这个难以想象的催化因素就近在眼前,而且非常可怕。
货币和财政政策宽松已经到来,但美联储的降息空间有限
好消息是,许多市场参与者仍然寄希望于世界各国的央行和财政部帮助我们摆脱任何经济放缓。2月2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了简短的声明称:“美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强劲。但新型冠状病毒对经济活动构成的风险还在不断变化。美联储正在密切留意事态的进展及其对经济前景的影响。我们将使用各种工具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支持经济。”鲍威尔发表声明后,期货市场的走势完全反映了对于在3月18日降息50个基点的预期。
通常完整的降息计划大约需降低500基点。一想到目前短期利率已经维持在仅仅150个基点的低位时,这个想法就令人无法振奋。我们都知道,美联储没有执行一次上述正常降息计划的空间(前提是大家对利率不能降为负值具备共识)。此外,我们不得不怀疑,在只有150个基点可用的情况下,用掉50个基点是不是明智?这么做够吗?如果新型冠状病毒对经济的影响持续,而我们只剩下100个基点或更少的空间来应对可能出现的衰退时,美联储可以做些什么呢?
当前应对:坚持价值投资思路,现在开始分批买入看好的股票
这些天来,我一直被很多人问及现在是不是买进的时机。我的回答比较微妙:可能是一次买入的时机了。买入我们看好的东西,不可能有完全恰如其分的时机。今天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比如股价绝对值比两周前要低得多这样的事实。
我始终相信相对于价格与内在价值评估比较是最可靠的长线投资方法。我认为两周前股市被高估了……有那么一点点。这意味着站在今天,我认为,即使是在企业短期前景有所减弱,它也接近于合理的估值,在暴跌之前,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大约为19倍,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平均水平高出约20%,在下跌13%之后,市盈率已经相当接近合理水平。
买入、卖出还是持有?我认为可以买一点,因为现在比较便宜。但是,既然我们不知道未来的事件会有多糟糕,那么也就没有合理的理由花掉所有可投资金。我会做的是决定在市场触底时(无论何时)投资总额,并且今天就投出其中一部分。未来,可能会转而向上,您会很庆幸已经做了一些投资。或者,可能会继续下跌, 而在这种情况下,您将有剩余的钱(希望您还有勇气)去继续抄底。
路博迈
不确定仍大,建议降低风险,
不要冒进建仓
疫情冲击短期难下判断
尽管在中国,新冠病毒疫情似乎已经达到峰值,但是反映其冲击的第一批经济数据却比预期要糟。其中,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跌至历史最低点,而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2月份乘用车销量则同比下滑80%。意大利制造业中心地区的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3,000,促使政府下令学校停课并提醒公众其医疗体系可能无力应对。两周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航空业的损失将达300亿美元。但是经历了一波航班取消和旅行禁令后,该协会表示,冲击可能是预测的四倍。我们确实有理由担忧,而且最快也要几周后才能确定我们是否避免了最坏的结果。
政策应对不一定及时有效
(财政政策)病毒爆发的冲击当然会受全球政策制定者对策的影响。正如Joe Amato上周认为,当下的危机可能会提高实施急需的财政刺激的可能性。七国集团表示已准备好“适时”采取财政措施,其中美国即将批准80亿美元的一揽子紧急拨款。亚洲和意大利也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措施仍处于讨论阶段,即使政府批准资助,其效果也只有到病毒本身消退后很长时间才会显现出来。
(货币政策)美联储祭出了金融危机以来首次50个基点的降息。这一举措是在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电话会议后做出的,但与2008-09年间不同的是,各国不一定会真正协调行动。加拿大央行紧随美联储之后降息,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则表示可能会实行量化宽松。但是,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反应却不冷不热。他们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如果出台刺激性货币政策,很可能会面临对政策效果的更大怀疑。降息是果断的行动,是鲁莽地过早使用“干火药”,还是对缺乏财政拨款的回应?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知道答案,在此之前投资者很难树立信心。
美国大选仍存变数
超级星期二见证了乔•拜登在民主党初选中绝地反击成功,市场也舒了口气。在伯尼•桑德斯早早确立领先优势后,拜登的胜利足以说服四分五裂的其他中间派选民不再多头下注,转而全心支持其竞选。团结起来的温和派选民看起来更可能让拜登获得多数代表选票,投资者因此而欢呼雀跃。这驱散了部分政治风险。然而,获得多数代表选票之路仍不明朗。桑德斯很可能与其缠斗至7月中旬的民主党大会。现在,伊丽莎白•沃伦的退选让桑德斯获得到了进步派的选票,而本月还剩下两场大规模的星期二投票和一场辩论,拜登如在其中任何一场马失前蹄,就可能前功尽弃。
建议降低风险应对长期不确定性
上周引人注目。波动虽然剧烈,但市场在经历了几天的孤立无援后,再次变为有涨有跌。但是,我们应该警惕不要做出已见底或波动将减弱的假设。我们目前应付的不是单纯的风险,而是不确定性,这是一种二元、相互作用的不确定性。它们将产生长期影响。值得再次强调的是,美国消费者是一个关键指标。周五的非农数据让人有些欣慰,但消费开支或就业市场一旦走软,即表示经济增长将面临重大威胁,引发进一步的抛售,但也可能会激发更有意义的财政对策。如果面临上述不确定性仍未平衡投资组合风险,那么现在将市场反弹作为降低风险的机会并不太迟。我们认为,目前最好趁市场波动进行调整,而不是冒进建仓。
JP Morgan
原油减产协议预计6个月内达成,
今年布油价格预计在44美元/桶
布油:沙特可能增产1000万桶/天,原油减产协议预计6个月内达成
如果布伦特原油长期维持在30-35美金/桶,俄罗斯和沙特都将面临财政赤字问题。我们预计俄罗斯在4月之后将会放开限产,而反过来沙特增产来占据市场的幅度,取决于沙特的目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还是战略考虑。从中性情景来看,我们认为沙特到2020年三季度产量将达到每天1020万桶,到年底前将重新达成减产协议,更乐观的情景是6月9日的OPEC会议前就会重新开始谈判。
美国页岩油:油价下跌低于成本,预计减产140万桶/天
美国页岩油:WTI约为30美元/桶,已对资本结构构成挑战,意味着2020年美国石油产出的将下降逾100万桶/天。与之前石油价格下跌的时期以及2016年初之前低于30美元/桶的时期相比,我们预计,相比控制资本支出/产出量,目前原油企业更注重给股东的自由现金流回报。然而,当我们比较美国页岩油价格和油田生产成本时,我们发现现在大多数油田生产商并不赚钱——我们认为,Midland地区的盈亏平衡在45美元/桶,Delaware的55美元/桶之间,其他地区也在这个区间中,这表明现货WTI为30美元/桶应会对未来的产量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因为回报和支出会减少。我们的美国页岩团队预计未来几个月Permian Basin 和Eagle Ford原油产量将下降50%以上,Williston减产 70%, DJ、 Powder River 、Mid-Continent减产70-80%,美油2020年产出量合计将减少140万桶/天。.
目标油价:2020年布油价格预计在44美元/桶
预计2020年布油价格预计在44美元/桶,二季度末37美元,三季度42美元。在目前的中性假设下预计2020年上半年超额供给将在250万桶/天,下半年降低,全年平均在220万桶/天,达到创纪录水平。预计布油价格在44美元/桶,对OPEC国家的财政提出巨大挑战,也将进一步限制美国页岩油的资本支出。
高盛
市场预期仍有进一步恶化的空间
当前的市场状况
美股自2018年底急剧下跌之后,由于美联储利率政策的逆转,自2019年1月以来,股市一直处于快速上升的轨道。美联储在2019年三度降息,帮助扭转了2018年上半年发生的紧缩金融状况。尽管全球增长很缓,但直到2019年股市的惊人回报还是出现了,不过回报中有90%以上来自估值的扩张。
市场之前预期,股票市场将会较快的从冠状病毒的影响中恢复,原因有三点。
首先,市场认为疫情主要是中国的问题,这会破坏全球供应链,但不足以引起全球增长的显著下降。
第二,许多投资者把这次疫情和2003年的SARS以及2009年的H1N1作对比,并指出它对全球的冲击可能是短暂的。
第三,全球制造业2019年的疲软后(尤其是与贸易有关的部分),投资者对今年全球制造业的复苏持乐观态度(且今年前两个月病毒开始之前,美国和欧洲的一月和二月制造业数据均很正面)。高盛认为投资者的信心可能过于乐观。
很难判断近几周的下跌已经反应了多少市场对未来增长衰退的预期。不过三个关键的指标可以作为参考
1、高盛风险偏好指标(Risk Appetite Indicator,GSRAII);该指标体现了导致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发生变化的因素。该指标已经急剧下降到欧债危机期间所看到的水平,或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这表明当前的市场已经反映了较多的增长下滑的预期。
2、股市价格的变化与预期每股盈利的变化的比较:这两个指标峰值的相关性大约有4个月的延迟。对MSCI全球指数进行分析,2019年底和2020年初,股市的急剧上涨反映了投资者期望利润增长将在10%或以上的范围。而当前的下跌反映了对全球利润增长可能接近于零的预期。尽管这显然很现实,但鉴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和总需求的打击的度,高盛认为这并不是最坏的情景。高盛认为这些期望仍然存在下行的空间。目前,高盛对美国的盈利增长预测为零,欧洲为-6%,在亚洲为+ 6%。这些数字是基于高盛的中性假设,而不是基于更为悲观的情况。
3、市场价格的变化与高盛经济活动指数(Current Activity Indicator, CAI)的比较:可以看出最近的估值下降反应了对经济增长停滞的预期;还没有达到对经济显著收缩的程度。
市场可能继续下跌多少 - 与美股历次熊市做比较
回顾美国的历史,熊市有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的触发原因和特征都是不同的。高盛将美国自1800年以来的27次熊市进行统计,分为了三类。
1、结构性熊市-由结构性失衡和金融泡沫引发。通常会引发通货紧缩和 “价格”冲击。最近2次结构性熊市为2000年3月-2002年10月,和2007年10月-2009年3月。
2、周期性熊市-通常是利率上升的结果。会导致经济衰退和盈利下滑。这是经济周期所引发的熊市。最近一次周期性熊市为1990年7月-1990年10月,之前一次为1980年11月-1982年8月。
3、事件驱动的熊市-由一次不会导致经济衰退的“冲击”触发(如战争,石油价格震荡等)。最近一次事件驱动型熊市为1987年8月-12月。
每一类熊市的下跌幅度和周期:
结构性熊市平均下跌57%,持续42个月,市场需要111个月才能恢复之前的水平。
周期性熊市平均下跌31%,持续27个月,市场需要50个月恢复。
事件驱的熊市平均下跌29%,持续9个月,市场需要15个月恢复。
如果我们认为本次是一个事件驱动的熊市,由外源性冲击触发,则有必要总结一些特征。事件驱动的熊市通常在通胀适度时出现。即便有通货紧缩,也会非常适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种稳定的货币环境阻止了该类事件将这些熊市转变为更加持续的熊市。在事件驱动的熊市中没有通缩期。不过,事件驱动的熊市也可能转变为周期性的熊市,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重要事项:
1、历史上没有一次事件驱动的熊市是由病毒或其他疾病引发的。它们都是不同的,但是通常它是内部市场驱动的(主权危机,LTCM违约,计划交易崩溃或可能是政治因素等)。因此货币政策的响应是有效的,而这是否有效尚不明确。部分原因是,即便央行降息,消费者被迫或是倾向于待在家里。
2、之前的事件驱动型熊市开始时利率并没有这次这么低。这可能引起市场的担忧,即有效的政策应对空间越来越小。
3、在以前发生SARS等病毒性冲击的时期,当感染的二阶导数开始改善时,股票市场往往会反弹。尽管在中国疫情是有好转的,但在世界许多其他地区并非如此。对疫情的进一步预防措施对经济造成的冲击可能会进一步推低市场。
Amundi(东方汇理)
市场短期超跌,央行宽松下经济衰退风险小
市场波动达到2008年以来最大,能源板块短期维持谨慎
截至发稿,今日欧洲股市开盘回撤普遍6-8%,波动率大幅提升(VIX提升到58是2008年危机以来的高点)。避险资金推动十年期美债达到0.4%的历史低位,金价涨超1700美金。近期市场反映出对新冠病毒对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前景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叠加近期沙特和俄罗斯的限产协议崩溃,油价大跌20%,能源板块经受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双重打击。我们对能源板块的高收益债和投资级债都偏谨慎,预计短期不会达成减产协议。
市场已经超卖,经济衰退风险极小
经过本轮下跌,我们认为市场已经过度悲观,当前价格计入了一个过长期限的经济停滞。我们认为更可能的中性情景是,目前对经济的影响还是一个短期冲击,幅度比一个月前的预期要大,但之后将迎来复苏。欧洲经济复苏的具体时间有不确定性,需要相应的货币政策宽松对冲经济下行风险,财政政策也需要发力。
从当前位置往后,如果全球转向衰退,市场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但我们认为这还只是一个尾部风险。我们预计除了目前已经宣布的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还会有更多央行会跟随美联储进行货币政策干预。央行同步行动足以稳定经济、避免全球衰退。另外中国开始逐步复工,也传递了积极信号。
操作思路:短期降低风险敞口,保留流动性
过去几周在新冠病毒开始在欧洲蔓延的过程中,投资者的获利了结需求、市场波动率抬升、投资者过度反应,很可能已经反应在过去几周的市场中。目前我们在操作上会采取更保守的风格,增加对冲仓位,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和投资组合的流动性。我们认为在目前无差别抛售的市场中,投资者最需要的是关注市场,但不要恐慌。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基本面强劲的标的反而是很好的加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