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全球共享办公第一股之后,优客工场还有哪些难关要闯?
导读:优客工场宣布正式完成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Orisun Acquisition Corp 的业务合并。合并完成后,Ucommune International Ltd 仍是公开交易主体,A类普通股和权证已于11月18日分别以“UK”和“UKOMW”为交易代码开始在纳斯达克市场开始交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继We Work IPO折戟后,共享办公领域终于迎来行业第一股。
19日,来自《电商报》的消息显示,优客工场宣布正式完成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Orisun Acquisition Corp.的业务合并。
合并完成后,Ucommune International Ltd.仍是公开交易主体,A类普通股和权证已于11月18日分别以“UK”和“UKOMW”为交易代码开始在纳斯达克市场开始交易。
这也意味着,在宣布冲击IPO之后,优客工场历经千帆,终于通过SPAC的方式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联合办公第一股”。
而所谓SPAC上市,是一种介于IPO和借壳上市之间的上市模式,适用于高成长性且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优客工场成立于2015年,由毛大庆博士发起成立,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真格基金、诺亚财富、歌斐资产、亿润投资等多家国内投资机构共同投资。在共享办公领域,一向有着“中国最大的共享办公社区”的美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优客工场也颇受资本青睐。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以来,优客工场共计完成融资20多次,累计融资金额超过47亿元,包括2015年天使轮融资、2亿元A轮融资,2017年4亿元B轮融资、2亿元C轮融资及2018年的2亿美元D轮融资等等。
不过,尽管颇受国内资本青睐,但对于优客工场来说,要顺利登陆美股并不容易。毕竟,优客工场宣布上市之时,恰好是We Work上市遇冷之际。
We Work一直被称为共享办公领域的独角兽,2019年8月14日,We Work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招股书,拟计划融资35亿美元,由于投资者反应冷淡,We Work后又于9月17日宣布推迟上市计划,10月初,该公司宣布将撤回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招股说明书,至此,其IPO计划被迫暂时搁浅。
而关于其上市遇冷的原因,有观点认为,We Work与其创始人诺依曼之间的复杂财务关系导致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标准产生质疑。也有观点认为,We Work之所以上市失败,盈利模式不清晰导致的业绩亏损问题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对于同样是来自共享办公领域,且寻求上市时间如此接近的IPO选手,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们势必也会多一丝考量。
而结果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消息称,因估值争议和财务数据问题,审计事务所最终在临门一脚时拒绝签字,优客工场IPO受阻。
如今,优客工场虽通过SPAC的方式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圆了“联合办公第一股”的梦,但对于优客工场来说,上市成功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站在新的起点,优客工场要面临的挑战也并不小。
要知道,通过SPAC借壳上市的公司,上市后只能先在OTC-Markets上交易,它是次板交易而不是主板交易。经过一段时间达到一定条件后,它才可以转成主板交易,然而转板的条件是有限定的,比如说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营业情况等。
据优客招股书数据显示,优客工场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人民币4.49亿元、11.67亿元;优客工场2020年上半年营收为3.98亿元,上年同期营收为4.87亿元。同期,优客工场运营亏损分别为4.57亿元、7.05亿元和1.39亿元,上年同期运营亏损为4.185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共享办公空间的空置率和租金下调也是优客工场等共享办公企业们需要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以北京地区为例,来自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北京全市净吸纳量跌至-5000平方米,空置率上升0.7个百分点至14.5%。同时,一季度北京全市写字楼平均租金报价环比下降0.7%,报每月每平方米424.4元。
显然,最终这些都会直接转化为营收压力,而归根结底,对于优客工场来说,如何跨越亏损大关,实现盈利,才是其上市之后,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电商报 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