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案例 > 正文

TCL科技“跑马圈地”忙 资本运作之下何时重回千亿市值?

来源:中国家电网 刘拓 发布时间: 2020-08-26 15:57:08 编辑:夕歌

导读:2020年是家电行业的低谷,而低谷期往往是企业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今年以来,包括美的、格力、海尔、海信等,都发布了相关股改或兼并重组计划。而在2019年4月完成智能终端业务剥离的TCL科技,也在今年开展了大规模的“跑马圈地”,大有向京东方发起挑战的意味。

2020年是家电行业的低谷,而低谷期往往是企业战略调整的关键节点。今年以来,包括美的、格力、海尔、海信等,都发布了相关股改或兼并重组计划。而在2019年4月完成智能终端业务剥离的TCL科技,也在今年开展了大规模的“跑马圈地”,大有向京东方发起挑战的意味。

“改名”前后

2018年,TCL集团提出剥离智能终端业务的股改方案,引发市场轩然大波。众多中小股东认为,包括黑电、白电等在内的智能终端业务才是TCL集团的标杆业务,也是平衡上市公司利润的关键;剥离智能终端业务,剩下以华星光电、华显光电等半导体显示业务为主的部分,投资周期长、市场波动大、利润不稳定,会削弱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

同时,对于被剥离业务的作价,TCL品牌的归属与使用权,大股东是否存在“损公肥私”、资产转移等行为,中小股东意见甚大,甚至相约于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不过最终,TCL重组方案通过,至2019年4月,其智能终端业务完全剥离,但非议并未因此平息。

靠显示面板产业能否支撑起上市公司市值和未来发展,成为投资者对TCL集团的关注重点。

2020年1月13日,TCL集团发布“更名”公告,宣布公司正式更名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股证券简称由“TCL集团”更名为“TCL科技”,并宣称这一名称会更准确反映公司业务范围和经营情况,符合公司“致力于全球领先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而此举,似乎也是对“TCL”商标归属与使用权的一种回应;

此前,有中小投资者认为,“TCL”商标保留在了A股上市公司体系内,并未作价出售给被剥离的智能终端业务,但TCL智能终端业务还在使用“TCL”商标,因而应该向上市公司支付品牌使用费。毕竟,华星光电、华显光电等以toB业务为主;而黑电、白电等toC业务才是真正受益于品牌效应的板块。

2019年,投资者关心的面板利润波动大,在重组后的TCL科技身上确有体现。2019年,剔除重组业务数据影响,TCL科技实现营收572.71亿元,同比增长18.72%;但净利润同比仅微增0.53%,盈利35.64亿元;而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9.98%。

以其最重要的子公司华星光电为例,2019年贡献营收339.93亿元,同比增长22%;但其贡献的净利润仅为9.64亿元,同比2018年的23.22亿元下降61%。而被剥离出A股上市体系的“亏损”、“不值钱”智能终端业务,在2019年却取获得了良好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长。

当然,往事不可追,对于投资者而言“翻旧账”莫如“向前看”。

在今年4月发布的2019年年报中,附有TCL科技董事长李东升的一封致全体股东信。信中提到,重组后公司重新确定了全球领先的经营战略,将聚焦于高科技、资本密集、长周期的战略新兴产业,并强化产业生态布局,提升产业金融能力,助力实业发展,信中说,“重组的正面效应正在进一步体现”。

在提到2020业务规划时,李东升表示未来公司要“以融促产,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效率,提升资产周转能力。同时,TCL资本将聚焦上下游产业链和战略科技产业的投资布局,支持半导体显示生态完善。公司将推动兼并重组,提高资产收益率。”

基于上述战略调整,2020年TCL科技跑马圈地的速度明显加快。

收购武汉华星股份

5月29日,TCL科技发布公告,宣布拟以发行股份、可转债及现金支付的方式,作价42.17亿元收购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39.95%股权。目前,TCL科技通过子公司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控制有武汉华星45.55%的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TCL科技将直接及间接持有武汉华星超过85%的股权,成为公司的绝对控制人。

截至2019年末,武汉华星工厂T3产线的LTPS产品销量居全球第二;T4柔性AMOLED面板开始量产供货,并进入小米10供应链;大尺寸面板的T7工厂11代线项目顺利推进中,模组整机一体化一期项目达产。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收购武汉华星股权有利于TCL科技聚焦主业,进一步提升其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对于TCL科技而言,这是一笔“划算买卖”,“武汉华星股权的取得方式是向武汉产投发行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而所支付的26亿元现金又来源于向恒阔投资、恒会投资和珠三角优化发展基金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

最终,TCL科技一分钱没掏。公告发布后第一个交易日,TCL科技的涨幅接近6%,市值增加近40亿元,收购的资产以市值增加的方式得到体现。通过这番操作,TCL科技即增发了股票,又回购了资产,市值实现了增长,手段非常高明。”

不过,上交所对这桩收购发布的问询函显示,通过此次资本运作,TCL科技第一大股东李东升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将降至8.05%,第二大股东惠州投控持股比例将降至6.11%,武汉产投、恒健控股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为3.56%、2.41%;其他现有股东持股比列也存在进一步被稀释的可能。

入资JOLED

6月19日,TCL科技公告旗下子公司华星光电与日本JOLED 签订投资协议,拟以 300 亿日元(约合 20 亿人民币)对 JOLED 进行投资,双方将在喷墨印刷OLED领域开展深度技术合作。

传统OLED面板采用蒸镀工艺,成本高,良品率较难控制,目前在大屏领域,LGD占绝对优势。而相比蒸镀OLED面板,喷墨OLED的成本可下降2-3成,而该技术为JOLED首创。

目前,行业对OLED喷墨印刷技术处于探索阶段,不过JOLED公司表示在2019年已开始对喷墨OLED面板进行采样,并计划于2020年实现量产。目前,TCL科技是国内少数在印刷OLED技术方面进行过前期布局的公司,其子公司广东聚华是国内唯一具备国家级印刷柔性显示创新中心资质的研发平台。

目前,中小尺寸OLED面板已在手机上大规模应用;但受制于良品率和成本,大屏OLED市场普及率仍较低。若喷墨OLED面板得以量产,则市场有望低成本推进OLED面板应用,除了电视,OLED的柔性特征为其物理形变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有助于带动上游供应链和下游产品端的创新和发展。

控股中环股份

7月15日晚,TCL科技公告称,公司成为中环混改项目的最终受让方,确定摘牌收购中环股份100%股权,转让底价为109.74亿元。

中环股份的主营业务包括半导体硅片和光伏硅片,2019年营收168.87亿元,净利润9.04亿元。在半导体硅片方面,中环股份在天津、宜兴的工厂可生产8寸硅片、12寸硅片,其中8寸硅片月产能50万片,预计到2021年可达70万片;12寸硅片方面,目前其天津产线可实现每月2万片的产量,宜兴全自动生产线在8月通线,预计年内产能可达每月5-10万片,预计2021年能够达产每月15万片。

另外,在光伏硅片方面,中环股份前期投产了全球首家DW智慧切片工厂,通过技术升级将12代线产品产能从10GW提升至23GW,目前天合光能等为其大客户。行业人士认为,TCL科技摘牌收购中环股份,与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了协同,“芯能战略”有助于公司在半导体和光伏领域的新赛道扩张。

不过,科技投资人王煜全认为,中环股份目前88%的营收是由太阳能单晶硅构成,与李东升所提的聚焦“上下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战略有点远。不过,天津是TCL科技区域战略的重要基地,收购中环股份的区域布局作用或远大于产业协同作用,毕竟中国的经济发展多由区域经济驱动,政府为招商引资,配套有诸多优惠政策。

此外,他认为TCL科技以不到110亿元的价格全权控股一家年营收169亿元,净利润9亿元的企业,也是一桩不错的买卖,“作为上市公司,企业要学会运作资本,加强竞争力,实现优势升级,而TCL科技资本运作方面一直不错。”

后续收购猜想

除了业已落实的动作,TCL科技的身影还出现在了中电熊猫生产线与三星苏州工厂产线的竞购中。

有媒体消息透露,6月24日,TCL科技已经开始对三星苏州8.5代线进行尽职调查。目前,三星苏州8.5代线共有三大股东,三星Display、苏州工业园区国有资产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华星光电,控股比例分别为60%、30%和10%。

之前,三星苏州工厂主要生产LCD面板,不过近两年日韩系企业与中国厂商在LCD面板方面的竞争激烈,盈利恶化,因而日韩企业多转向了盈利更高的OLED和QLED生产。而受疫情影响,今年三星提前关闭了苏州工厂线,TCL科技大概率会成为其“接盘侠”。

此外,TCL科技与京东方竞标中电熊猫三条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消息在6月传出。中电熊猫是上市公司华东科技的子公司,由于2018、2019年,华中科技连续两年亏损,公司被执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东科”。

为实现扭亏,华东科技考虑出售中电熊猫资产弥补亏损,包括京东方、TCL科技、惠科、深天马等国内面板商均向中电熊猫伸出了“橄榄枝”。有消息称,目前京东方对中电熊猫的报价是60-70亿元,TCL科技的报价在百亿左右,因而TCL科技接盘的可能性较高。

近期,随着全球面板产业库存降低,面板价格修复,ST华东市值也有所修复,中电熊猫的公允价值是否会出现变动还待后观。

目前,中电熊猫在南京拥有两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分别为一条6代线,一条8.5代线;此外成都、咸阳各有一条8.6代线。其中南京两条生产线经营状况较差,成都和咸阳投产均不到两年,经营状况相对较好。

有分析人士认为,现在中国面板市场京东方和TCL科技分列第一、第二,而TCL科技显然有问鼎行业老大的野心。通过一系列收购,TCL科技正在弥补产能和面板尺寸方面的欠缺。

以入资JOLED和收购中电熊猫的意向为例,华星光电一直试图跨越白光OLED难点,直接量产印刷OLED,实现弯道超车,但仍需克服材料、设备和IGZO等难点。而中电熊猫拥有夏普授权的IGZO技术专利使用权,叠加JOLED喷墨印刷技术,可加速推动印刷OLED量产。

通过一系列跑马圈地和资本运作,TCL科技能否兑现重组前对所有股东的承诺,再造一个千亿市值的“TCL”,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