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5G将成为文艺创造新沃土
导读:5G、全息投影、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擘画崭新的文艺图景,重塑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本版即日起推出“当科技遇上艺术”系列文章,追踪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最新趋势,深入辨析,助力科技与艺术进一步深度融合。
5G、全息投影、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擘画崭新的文艺图景,重塑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本版即日起推出“当科技遇上艺术”系列文章,追踪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最新趋势,深入辨析,助力科技与艺术进一步深度融合。
——编者
5G除了能更好地发挥移动端轻便和互动特性,还将赋予公共文化空间全新的吸引力
说到技术变革对文化艺术的影响,人们往往想到媒介变化的影响——印刷术助推小说流行,摄影技术将电影推向大众,计算机催生被称为“第九艺术”的游戏。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近年,会发现还有一项技术也在显著改变文化生活——通信技术。
过去30年间,中国通信技术经历了1G(第一代通信技术)到4G(第四代通信技术)的更迭。对普通人来说,通信技术革新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就是移动通信上传下载速度变快。从1G到3G,移动设备从只能语音通话的“大哥大”,进化成能够运行简单手机应用的智能手机,2013年4G正式发布,手机下载速度大幅提升,拉开移动视频时代的序幕。也正是从4G之后,文艺作品从传统的书本、银幕、荧屏跃入手机屏幕,流媒体大行其道,人们观看视频的场所从室内走向户外,从被动观看变为弹幕、评论等双向互动,甚至可以自主制作影像视频作品上传分享,迎来人人创作的移动时代。
5G将至,这对我们的文化生活来说意味着什么?
即将到来的5G有三大特征。首先是增强型移动宽带,也就是网速更快,5G数据传输速度理论上是4G百倍,实测能达到4G的十倍左右;其次是超高可靠与低延迟通信,即数据传输非常稳定,延迟小,掉线情况大幅减少;第三是大规模机器类通信,即“物联网”,未来我们的手机、各类智能家居等都能用网络联结起来。如果说4G带来移动视频,5G将进一步丰富移动文娱形态,助力互动内容和自制内容兴起。
如今,移动触屏让观众逐渐改变过去“接受者”位置,愈发占据主动地位,随时随地参与甚至主导创作已是平常之事,能够自主选择剧情走向的互动视频便是顺应这一参与愿望的产物。由于互动视频素材和分支众多,而且需要双向交互,要实现更清晰的显示和更快捷的反应,相比传统视频就需要更高流量。5G远高于4G的传输速度,能很好支撑互动视频的移动传输。届时,更加庞大、丰富的互动内容将成为可能。
观众参与,不仅指游戏式地参与剧情走向,还包括自己创作视频并上传分享。近两年,以用户自制内容为主的短视频异军突起,虽然用户创作热情高涨,但制作优质影像内容仍有较高门槛。到了5G时代,上传下行吞吐量巨大,理论上能够在云端处理大量数据,人们有望用同等终端设备实现更复杂的视频剪辑,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影像制作门槛。总体而言,当下更加自主、更加互动的移动文化娱乐生活趋势将在5G来临后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5G或将把人们从4G时代转移到手机屏的注意力,再一次吸引回客厅、影院、剧院、博物馆等公共空间。手机虽然方便,但毕竟是一块小屏幕,更大的屏幕意味更沉浸、更高清、更共享的体验。视频分辨率和帧率的提高,意味着文件大小和码率也大大增加,目前4G带宽有限而且是有线传输,还不能很好地支持客厅电视的超高清在线播放和超高清直播。5G无线传输技术和大幅提高的传输速率,可以将更多4K乃至8K的超高清视频、直播引入观众家里甚至是影院巨幕。今年5月,国内已经实现全球首次“4k+5G”影院直播,原创民族舞剧《天路》通过5G传输同步抵达首都电影院的全球最大一块LED电影屏上。
此外,国内外已有不少博物馆开始使用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营造“会动”的沉浸式博物馆。今年5月第四十三届国际博物馆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推出AR文物活态复原、VR漫游、5G全息汉服秀等新鲜项目。参观者拿手机等设备对准博物馆某件文物,就能看到动态视频解说或文物复原,戴上VR眼镜就能360度全方位浸入某个历史复原场景。当下4G环境中,这些博物馆项目大多只能小范围试点,5G高速网络能够支撑博物馆庞大的VR和AR数据传输流量,待5G全面覆盖后,这些项目或将随之普及。
可以展望,5G将进一步丰富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除了能更好发挥移动端轻便和互动特性,还能赋予公共文化空间全新吸引力。但是只有通信技术革新还不够,像AR、VR、高清电影、巨幕直播这些项目,还需要“内容—渠道—终端”整条产业链同时进步,才能实现全面普及。5G对于这些新鲜产业来说是一个前瞻性推力,距离其真正落地普及还需时日,文化艺术创作要为其到来做好准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