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投资:把钱花在“刀刃”上
导读: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投资未来的重点在精准投资,中国不必要也没有可能去搞“大水漫灌”。向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将是2019年的投资关键词。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郭丁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投资未来的重点在精准投资,中国不必要也没有可能去搞“大水漫灌”。向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将是2019年的投资关键词。
基建投资是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是投资补短板的重要领域。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建设一批航空基础设施项目和配套项目,这些都离不开投资的作用。“对于航空企业来说,要抓住机遇,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宏观研究院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认为,今年在投资政策方面,首先是着力与合理扩大有效投资,而且是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投资。考虑到地方隐性债务化解的压力和稳投资的需要,审慎适度调整了相关政策包括适度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降低项目资本金比例和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等。
在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较大、地方政府融资渠道收缩的形势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预计2019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会有一定压力。牛犁分析说:“随着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基础设施投资作为‘稳投资’的重点发力方向,增速有望逐步回暖。”
激发经济新动能
“没有转型升级就没有内蒙古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发展改革委主任龚明珠说,过去一些产煤区有“速度情结”,走了不少弯路,如今,通过引导企业延长产业链,内蒙古煤炭转化率达到38.4%,现代煤化工企业呈集群化发展态势。
“更重要的是做好产业筛选,精准选择,实实在在地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介绍,重庆10年前选择锂电池作为重点产业曾带动了本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现在产业调整慢了,还没有能发挥前瞻性带动作用的新动能产业。“不过,现在重庆机器人产业已经较成熟了,通过支持培养一定能吸引更多投资,带动本地区完整的产业链升级。”他自信地说。
“扩大有效投资,要充分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让企业放心投、大胆投。”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市长陈少荣认为,西部地区既要继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更要加大产业投资力度,结合自身条件、产业定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招商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