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商业模式 > 正文

永辉、盒马mini暗战上海滩

来源:钛媒体 老铁 发布时间: 2019-08-28 13:59:50 编辑:夕歌

导读:mini店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但随着盒马和永辉入局,被贴上新零售标签后,又再次被聚光灯笼罩,备受关注。

mini店并不是一个新事物,但随着盒马和永辉入局,被贴上新零售标签后,又再次被聚光灯笼罩,备受关注。

分别在各自擅长领域试验、探索半年后,近日盒马和永辉的mini业态终于在上海擦出火花——永辉mini已悄然进入闵行区,开了3家新店,与此同时,盒马mini也在此地暗中布局2店,不久将开门营业。

从目前来看,盒马mini和永辉mini在价格带和售卖方式上都有较多雷同,客群重合度高,而上海市郊闵行正好满足“盒马想下沉,永辉想升级”的场景需求。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用超级物种遭遇困难狙击盒马失败后(超级物种所在的云创业务也已经剥离出永辉财报),永辉已经在mini赛道上占领先机,然而盒马也绝不会在一线城市退让半步。“投入小、效率高”的mini模式,必将引发盒马永辉再次一战。

永辉、盒马mini首次正面对垒

从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正在呈现出一种距离消费者更近的态势,以至于玩家纷纷转向1公里的社区生意。颗粒度更小的mini模式恰好能适配到不同的社区,是当下最理想的社区生鲜消费场景之一。

今年年初,盒马和永辉同时开始试验mini模式切入社区:盒马借用大店所积累的商品构架和核心技术,打造缩小版的mini,主打平价散装菜,目前已在上海开了2家门店;永辉则以大店“子母店”模式拓展mini店,建立流量围栏,培养消费粘性,在福州、重庆等大本营连续开出400家店。

大小店的配合是双方共同的策略。

表面上,双方仍然定位于各自层级的消费市场,即盒马在一线城市,服务高收入客群,永辉在二三线城市,主打性价比。

不过平静的湖面却暗流涌动,近日盒马和永辉先后进入上海:其中近3个月内,永辉先后在闵行新开3家mini店。笔者实地探访,永辉mini主打散装水果、蔬菜,水产活鲜、肉禽蛋等生鲜占比超过60%。

同样在闵行,盒马则分别在浦江、康健广场筹备两家店,其中浦江城市生活广场的盒马mini正在装修中,根据此前的构架组成,盒马mini同样主打散装肉禽蛋,更加亲民。

待开业后,这是盒马和永辉在mini这一创新业态上,首次正面对垒。

盒马和永辉为什么mini模式首场战役放到上海闵行呢?

他们各自又有什么打算?首先要搞清楚双方的背景:

01先看盒马mini背景

截止18年8月,盒马鲜生开业1.5年以上的门店坪效超过5万元,单店日均销售额超过80万元,线上销售占比超过60%。

但不是所有的盒马门店都有以上的经营业绩,19年盒马关闭一家苏州门店,盒马鲜生门店在消费力强的区域已经成功,但在消费力弱的区域,盒马的商品结构还不能满足其需求。

除了消费力门槛外,拓店速度也是盒马面临的一大挑战,盒马门店投资更大,物业条件高,很难快速在新城市形成规模效应。

同时,盒马鲜生亟需改变初期的较为粗放的开店模式,向精细化迈进,也即,门店要确保渗透率以及成长性,前者意在覆盖率,而后者则为效率。

在此背景下,盒马mini店成为了运营重点。在盒马的官方定位中,盒马mini投入更小,定位更低,能有效降低开店门槛,是一种“填缝”的业态。

即填充盒马生鲜大店开不到的区域,例如上海外环等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或者三四线城市。此外它还能独立于大店存在,即便是在没有盒马鲜生进驻的城市,盒马Mini也能快速复制占领市场。

盒马鲜生独立为事业群之后,越发考验运营技巧。

02再看永辉mini店

早在2015年,永辉就进行了社区生鲜便利店——永辉生活的布局,只是发展并不顺利,短短三年时间,净亏损近10亿元,最终不得不从永辉超市中剥离。

但这并不妨碍永辉继续在小业态上的投入,与永辉生活在社区生意的打法不同,Mini店无论从定位人群、商品结构等方面,都带有过强的永辉基因。

面积在500平方米左右的永辉Mini店,承接大店品类优势,在减少包装成本的同时,做到价格更低。

与此同时,永辉mini有效避免了超级物种在技术上踩过的坑,回归永辉核心优势——供应链和性价比上,同时拉近门店与核心社区消费者的距离,在不增加履单成本的前提下,填补“到家”的业务缺陷。

此外,如前文所言,永辉的“超级物种”由于创始股东意见不合,已从永辉集团剥离,在2019年年中,已为联营公司的云创、彩食鲜和上蔬永辉投资亏损2.17亿元,作为一家市值在千亿元左右的上市公司,永辉也需要找到新的高成长性且盈利周期短的项目,以此提振市场信心,mini店有着相当明显的业务必然性。

财务诉求在永辉的决策中不容忽视。

在消费升级、新零售的浪潮中,检验永辉mini最佳的场景就是消费水平更高的一线城市。此前永辉宣布在北京将布局40家mini店,就是最好的印证。

永辉向上,盒马向下

可以看出,mini店在盒马和永辉的定义、作用是有差异的,但相同的一点是:均想利用mini店去突破以往的市场盲区,提高扩张效率,并减轻采取压力。

换言之,盒马mini要下沉,永辉mini要升级,双方都想到对方擅长的领域里去分一杯羹。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永辉和盒马会在上海闵行交战的原因。

作为中国一线城市的城郊地带,上海闵行拥有人口密集的大型社区,消费力适中的客群,投资成本也比核心区域低了很多,拥有更多的试错空间,是新零售、新模式的天然试验场。

永辉也好,盒马也罢,目前各自mini模式都处于探索、打磨、升级阶段,在闵行这一缓冲带上先“拼拼刺刀”,反复试错,及时调整,才是明智之举。

闵行也可视为是双方的试验田。

目前看来,在mini模式这一赛道上,拥有400多家门店永辉已经在规模上碾压盒马,在品类和业态构架上也探索得更深,尤其在供应链方面,身为老牌超市的永辉也颇有一番优势。

而盒马的优势在于此前的经验和教训,盒马总裁侯毅此前放言,盒马mini开业三个月坪效超盒马大店,相对大店,配送成本更低,投资只要大店的1/10,经过几年的测试和改进之后,盒马方面在运营方面更加娴熟,缩短了与对手之间的距离。

mini店各有特色,现在大家看到的mini店,一定不是最终的版本,再加上不断出现的新概念、新技术,社区生鲜市场越来越热闹,但整体上这仍将是寡头之间的巅峰对决(高资金门槛已经杜绝了中小创业企业的参与),这是相当值得关注的。

至于谁会成为该领域的胜者,谁会成为赛道的剩者,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