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大学生创业 > 正文

创新创业教育 这些高校有高招

来源:邓淑华 中高新传媒 发布时间: 2019-05-16 10:17:22 编辑:夕歌

导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创造实践活动,打造“创新中国”,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双创”浪潮不断涌动,创新创业群体也日趋年轻化,学生创业更是不在少数,和先就业再创业的人相比,在校创业或毕业就创业的人缺乏足够的经验,难免会在创业途中走弯路。

为此,早在2002年4月,教育部就在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而自2015年我国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以来,创新创业教育更是在全国高校百花齐放。今年以来,教育部的两份政策文件也再次强调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持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创造实践活动,打造“创新中国”,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则表示,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等,我们先来看看高校是如何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

创新创业教育 这些高校有高招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创新管理以及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高校之一。在浙江大学发布的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浙江大学共有54名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2018年,“浙大系”企业有12家上市。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副主任郑刚介绍,1999年,浙江大学在国内率先创办“创新创业强化班”(ITP)。经过近20年的探索,该班培养了上千名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诞生了大约200位创业者。如今,浙江大学开设了100余门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主题还渗透到越来越多专业教育课程中。

中南大学

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首个秘书处,中南大学也是全国首家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和全国高校首家“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试点单位。如今,中南大学实施“创新创业+专业教育计划”,设置2个课程必修学分、2个创新创业实践和系列文化素质选修学分,并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立项支持建设创业基础类、大学科类和素质拓展类创新创业课程60门(项)。中南大学还通过建设实践平台系统、项目训练系统、比赛训练系统等,将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

山东大学

2018年,山东大学新增“信息时代的创新与创业”“新媒体创意思维”等15门创新创业课程,新增创新创业指导教师70人,使双创指导教师总数达到239人,共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66门次,参与学生5278人次。山东大学还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出“稷下创新讲堂”“齐鲁创业讲堂”等品牌课堂。

目前,教育部已先后认定两批共计200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今年3月公布的《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示范校要结合本校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创新创业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动高水平教师领衔打造创新创业线上“金课”。每所示范校2019年度要重点立项建设1-2门创新创业教育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并于2019年8月底前完成上线。

高校在政策、平台、资金上为学生提供了哪些支持呢?

浙江大学

近年来,浙江大学陆续出台了《浙江大学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浙江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停学创业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政策,从制度上提供保障。对于在校生,浙江大学开辟出近7000平方米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场地,每年还选拔优秀学生去美国硅谷参加国际化实践,并针对创业团队“少资金、缺人脉、无政策”等痛点和难点,特别聘请了创投界知名校友及各领域专家学者担任导师,形成带徒式的创业教育模式。

上海财经大学

作为中国最早开办商学教育的高等学府,上海财经大学高度重视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财经专业教育,着力建设教育、研究、实践和孵化四大创新创业平台,探索基于财经院校“服务+”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海财经大学通过整合众创空间、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多个系统,着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通过与地方政府、校友企业和投资机构合作,完善“创业+创投+孵化”的“0-1”创业生态链。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设立创新创业基金,资助山东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00余项,受益学生6500余名。山东大学还分别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和科研合作平台。

他们又是如何看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教授胡金焱:

高校必须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打造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链。

一是构建课程体系。

二是构建训练体系。

三是构建孵化体系。在校内,科技园、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都可以承担孵化器任务;在校外,可以通过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来嫁接建设孵化器。

四是打造“导师+”体系。

通过这四个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专业教育的有效延伸,实现二者在人才培养上的完整、有机结合。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

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要解决好创新创业和立德树人的关系,要解决好创业和创新的关系。

高校一方面应谋划建设更多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创业金课,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挖掘已有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内涵;一方面要重视部分创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沿用大班制授课,双创教育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

为此,高校应重构双创教育新场景,基于校企、校地协同,着力重塑未来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