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商学 > 企业管理 > 正文

褚时健走了,他的思想给了餐饮老板们哪些启发?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发布时间: 2019-03-06 10:59:49 编辑:夕歌

导读:他曾以“烟草大王”之名享誉全国,但转眼锒铛入狱;他又在古稀高龄开荒种树,用“褚橙”重新定义一个品类;他被称为中国最富争议的企业家,却无论顺境逆境,总能收获无数信徒。

他曾以“烟草大王”之名享誉全国,但转眼锒铛入狱;他又在古稀高龄开荒种树,用“褚橙”重新定义一个品类;他被称为中国最富争议的企业家,却无论顺境逆境,总能收获无数信徒。

褚时健,一个有着卓越商业才能及传奇经历的企业家,去世了。

但对每一位创业者、企业家来说,其肉身不过是使命和梦想的载体。

梳理褚时健的一生,我们发现,他的许多管理思想在餐饮业同样适用。

成本控制:老板要做“企业精算师”

褚时健的爱人马静芬曾经讲过一个故事,80多岁的褚时健曾经竟然动过“卖凉米线”的心思。

有一天老两口坐车经过一家玉溪凉米线店,排队的人非常多。

褚时健立马下车,问:多少钱一碗?一天卖多少碗?然后心算成本,米线多少,佐料多少,人工多少……算出一碗可以赚一块钱,一天卖1000碗就可以赚1000块。

“我们差点卖凉米线去”,马静芬说:“他啊,随时都在算账。”

这种“爱算账”的精神,是刻在褚时健骨子里的。

有一次褚时健修一个水泵。老农开价80块钱,他还价50块钱。一个曾经创税百亿的企业家居然在跟一个老农民讨价还价。

“省下的就是挣下的。企业要讲效益,就要精打细算搞生产。”褚时健曾说。

这一点,在他早年间接手曼蚌糖厂时就有体现。

1963年,褚时健接手连年亏损的曼蚌糖厂。

当时的曼蚌糖厂采用传统的大锅熬制工艺进行生产,劳动强度和木柴消耗非常大,产量却很低。熬制1公斤红糖需要消耗19公斤甘蔗,36公斤木柴。

发现这一点后,褚时健把土灶大锅改成锅炉,用蒸汽管道制糖,用块煤取代褐煤。改良的第一个月,燃料消耗就降低了2/3。

再比如,做褚橙。

中国的橙子平均亩产量是1吨左右,美国的是2.5吨,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褚橙的平均亩产能达到5吨。

秘诀和褚时健在曼蚌糖厂的方法一样:压缩消耗,减少浪费。

褚时健成立了褚橙实验室,实验室有6个研究员,3个人负责土壤检测,3个人负责病虫害防治,专门研究褚橙的生产精算。

对土壤有机物成分的科学检测,结合果树自身的营养结构施肥,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最大程度地释放了果树的生产能力。

褚时健曾对王石说:“我这一生最憎恶浪费了,我做企业就是向浪费要产能。”

建立sop的标准:细化,细化,再细化

凡细节处,必有大世界。褚时健就是一个凡事追求细节的人。

他身边的员工曾回忆说,当问到“今天下雨了吗?”这个问题时,正确答案不是“下了”或者“没下”,而是“下了,从几点下到几点,一共下了多少毫米。”

这一点,在褚时健的操作手册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2年,褚时健在哀牢山承包土地开始种植橙子。但是,同样是种橙子,褚时健却和别人不一样。

他要求所有人要按着操作手册严格进行。手册中对种植的方方面面都有十分细致的标准化操作要求。

以修剪枝条为例,单单一个修剪枝条就详细到:每年每棵树要剪几次?每次修剪要具体到离树干几厘米?提高产量怎么剪?防治病虫害怎么剪?为了树的生长量又该怎么剪……

为了摸索适合自己的剪枝方法,褚时健和4个作业长,每人负责10~20棵树,采用不同的剪枝方法,然后比较。

他们不仅看产量,还要用化验的手段比较品质。正是有了这样的手段,褚橙的剪枝方法才得以不断改进。

在对果园的管理上,褚时健采用的办法被称为“用工业的办法管农业”。

果园中每个新来的农户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公司不光有计划,有要求,还有监督,月底还会统一检查。

公司每年给农户发一本定制的月历,上面详细地列满了每个月需要干的事情和标准。比如剪春梢,要剪到太阳正着和斜着都能透下来;再比如施肥的时间、数量、方式……

员工管理:与人分利才有人跟着你

分权、分利者,得天下。在员工管理上,褚时健始终遵循与员工分利的原则。

1979年,褚时健被调进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担任厂长,大举借债购入国外生产设备,烟厂负债率最高时达到500%。

在工厂负债率如此之高的情况下,褚时健仍然在竭力改善员工待遇,分利于人。

起初职工宿舍环境十分差,一个28平方米的房子,住两家人,中间用一张草席做门帘隔开。

褚时健上任后,给职工兴建新宿舍,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的住宿条件。

伙食方面,当时的职工食堂物资有限,一个星期也吃不上一顿肉。

褚时健就和当时卖出猪肉最多的大营街村领导商量,每天向他们购买一批生猪,请村民直接送到厂里。

此外,褚时健还用香烟换了很多折扣价的电器,比如收音机、电风扇、电熨斗等。职工用很低的价钱就能买到这些电器,给生活带来不少便利。

于是玉溪卷烟厂成为了当地伙食、生活条件最好的工厂,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

管理果园和管理烟厂一样,褚时健首先考虑的仍然是员工利益。

进入哀牢山以前,当地农民大多在家乡种玉米、种甘蔗,一年就赚一两千块。跟着他种果树以后,一年能赚四五万,每家都有两台摩托。

果园建设初期,地里干活的农民多,褚时健车里常常放很多糖果,下车就揣一把放兜里,一边问问农户地里的进展,一边从兜里抓点糖分给大家。

产品策略:质量为王

褚时健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很多人都有所耳闻。

王石曾评价说,“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管烟厂的质量概念。烟农、烟田是第一生产车间,烟叶符合标准才能够进厂。从引进种子,怎么耕种、收获、怎么烤、怎么分级,环环相扣,给我印象非常深刻。”

种植褚橙时,褚时健效仿当年在玉溪卷烟厂期间对“第一车间”里生产一线负责人的称呼,任命了几名“作业长”,责任是管理农户,对果园的生长和生产结果负责。在作业长和自己之间,褚时健还设立了生产技术部。

2015年,褚橙质量下滑。个子小、皮色不均匀,口感酸,坏果率高……这一年市场给出的回馈并不乐观。

褚时健因此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并提出了质量、途径、品牌等方面的改善办法。第二年,褚时健砍掉了37000棵果树。

在褚时健这里,他一贯的观点就是“质量是生命”。

褚橙、烟草的经营,没有高深理论。所有事情都是本真的,做企业就是要挣钱。怎么挣钱?把产品做好,把人管好,待遇更高,更开心地做事情。

做褚橙也是一样,有人说褚橙是在卖情怀。褚时健认为就是做产品,更好吃,种得更好,结果更多。

用自己的产品重新定义品类

跳出已有产品的条条框框,用自己的产品重新定义一个品类,这是任何时代商业天才的共性。

乔布斯用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褚时健则在另外一个维度重新定义了水果经销。

最开始的褚橙销售并不理想。褚时健的外孙女婿李亚鑫说,曾经有个经销商开价4块钱一公斤,要求褚家负责包装、运费。李亚鑫希望能再加点。经销商说,那就3块8吧。李亚鑫愣住了,迟疑了几秒,问能不能回到4块。那人骑着摩托走了。

在传统的水果经销模式中,这是常见的现象。销售体系不在自己的手中,丝毫没有议价权。

褚时健的思路是,走工业产品的路子,把褚橙的品牌、产品真正商业化,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完善产品的商业关系。

具体怎么做的呢?首先是定位,有人回忆。褚时健曾经把手下人召集到果园边开会,说:“兄弟们听好了,我种的橙子,以后不是拿到菜市场卖的。我会让你们拿到高端场所去卖,我们要做的是高端产品。”

褚时健不仅是这么说的,同样也是这么做的。2005年11月,在昆明泰丽大酒店,金泰果品公司举行了品鉴会,在公众视线消失6年多的褚时健出现在现场,并且难得地穿了西装。这几乎是昆明第一次在比较豪华的酒店为一种农产品做品鉴会。

2012年,本来生活网主动找到褚时健,创始人和时任市场总监发现了商机,卖商品的最高境界就是卖故事,褚橙背后是褚时健,天然自带传奇。

11月5日,褚橙正式上线,5分钟就售出800箱,服务器一度宕机。几篇宣传文章在当时最火爆的微博上被王石等大V大力转发。

褚橙一度成了橙子的代名词。

小结

米兰·昆德拉曾说:在时间的乱山碎石中流过,两岸的景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溪流将流向沃野还是沙漠。

在褚时健身后,今日的褚橙企业,已经更名为“褚氏农业”, 除了褚橙之外,还有褚柑、褚酒,吸收了两亿元的投资,正在着手准备上市,俨然变成了一个“褚氏帝国”。

最后,用那句著名的广告词做结尾,分享给每一位餐饮人。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