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资讯 > 正文

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法

来源:创工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9-02-11 14:21:22 编辑:夕歌

导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解决了各大强国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的尴尬,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不可估量的活力。美国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克雷顿大学、滨州大学、哈佛大学等有着知名创业研究中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

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解决了各大强国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的尴尬,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不可估量的活力。美国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克雷顿大学、滨州大学、哈佛大学等有着知名创业研究中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坦福大学、百森商学院。

百森商学院模式从1919年成立以来就是创业领域的领导者。“在百森商学院,创业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百森商学院认为,创业精神是一种思维、推理及行动方式,其核心是创造或识别机会,并抓住机会的能力。” 它们将课程分为公选课程与核心课程,前者面向全校学生,课程设置能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后者则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

在具体教学中,由经历过创业的企业家在课堂上现身说法,或者以形式活泼的创业俱乐部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思维及能力。从大一开始,本科生就要完整体验企业运营的过程,将理论渗透到实践中去。其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则是突出人文情怀的培养,不丢失大学学习的根本。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创业和盈利是与社会事业紧密关联的,比如将创业所有的创收捐到慈善机构,这样让创新创业的重点放在学会方法、培养能力而不是挣钱上。

而在斯坦福大学,他们创新创业活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老师自由,给学生自由,“学校允许教师每周有一天到公司从事开发和经营等兼职工作,允许教师脱岗1-2年到硅谷兼职或创办科技公司,允许教师将自己在学校获得的科技成果向公司转移,允许参与创业的学生在两年时间内不论成功与否均可回校继续学业”,这些规则都为斯坦福良好的创业氛围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让创业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和资金保障。毫无无疑,斯坦福大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经验的老师团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者,学校充分的创业孵化资金支持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获取的物质保证,学生敢于尝试、积极组织参与各种比赛的精神是创业教育日新月异的灵魂,而交叉性极强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源源不断的思想营养。

此外,剑桥大学、以牛津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等为代表的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则更加重视学生的创业素质的培养,发展一种良性的创业文化,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英国高校的创业课程分为“关于创业”的课程和“为创业”的课程。“‘关于创业’的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现有的关于创业的知识和资源,从而促进他们对创业这一主题的深入理解。“为创业”的课程专注于帮助学生树立进取的心态并发现什么是积极进取的,为以后成为一个企业家提高实践能力和洞察力。学习者通过参加一些革新和有创造力的活动来挑战自己的思想,并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在教学方法上,前者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侧重传统教学模式,后者更重视演讲和沟通技能,并提供机会锻炼学生的能力,占据教学的主要区域。

在《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牛津大学为例》这篇论文当中,总结了8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团队项目作业、嘉宾互动教学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演讲法、采访成功创业家、论文作业法和阅读法,剑桥大学创业课程分为有学分课程和无学分课程。其中无学分课程类中的课程包括创业星期二讲座、创业者、暑期学校等课程。其教学方法突出自由灵活的原则,留下真正想创业也有想法的人。其中创业星期二讲座的教学方法就是分段式讲座,包括资深人士讲授、交流与建立人际网格、创业小组内部交流。这个课程包括三学期的内容,每学期讲座主题不一样,分别以“创业是什么,它是否适合我”、“如何去创业”、手亲自去参与创业为主题。逐步深入,带学生步入创业的正轨。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法探究

近些年来,我国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体的举措也越来越多地得到落实,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不但强调该工作在高校中的落实,也强调了支撑平台、资金和政策保障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根据成功经验,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利益,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推行的巨大价值。

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法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执行,在课程的设置中应该充分体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让大学生明白创新创业内涵和意义,认识到创新创业不是完任务,也不是赶时髦,创新创业教育是让教育回归到“人”,并让教育实现人的“行为”。在2015年5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强调其学科背景,将之作为有机的、完整的系统全方位地体现人文、艺术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的沉淀、基本技能和专业思路的锻炼、统筹运筹帷幄的综合能力、与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提升。

资料来源:综合来自知识文库 作者 李天英李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