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创业 > 资讯 > 正文

2019,创业者如何活着

来源:80生人 发布时间: 2019-01-11 13:16:50 编辑:夕歌

导读:作为一个创业者,要对外部环境有着清晰的认识。万向创始人鲁冠球生前有一个习惯,每晚7点钟都看新闻联播,第一代的企业家大都如此。企业经营受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巨大,中国尤甚。只有洞悉趋势的人,才不会被眼前的波动所迷惑。

2018年12月29日,我组织藕舫基金投资的创业者们开了个小年会,主题是“活着”。会上分享了我对于未来创业环境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作为一个创业者,要对外部环境有着清晰的认识。万向创始人鲁冠球生前有一个习惯,每晚7点钟都看新闻联播,第一代的企业家大都如此。企业经营受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巨大,中国尤甚。只有洞悉趋势的人,才不会被眼前的波动所迷惑。

首先,中美贸易战与世界秩序重构。认识外部环境,中美贸易战是回避不了的话题。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这个变局的主基调,就是中美贸易战。贸易战不仅是一场简单的经济纷争,更是影响未来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导火索。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美国优先的提出……都是这场变局的副线。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企业经营将面临更错综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中国的企业家来说,有危险,更有机遇。

其次,从中国内部经济环境来说,2018年正好进入了经济下行周期,又碰到了百年不遇的贸易战,外围环境和内部环境双重叠加,民营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这种状况短期不会发生改变。

第三,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氛围有待改善。过去四十年,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四十年,也是民营经济野蛮生长的四十年。市场制度不完善,监管有漏洞,环境不成熟,这些状况都在逐步改善,随着合规合法的普及,企业之前可以规避的成本慢慢浮出水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保实缴,长期以来,众多小微企业为降低成本,与员工达成一致,社保不按足额实缴,官方对此也持默许的态度。社保实缴后,创业公司的人力成本将大大提升。雪上加霜的是,2018下半年开始,诸多对于民营经济不利的言论兴风作浪、扰乱军心。虽然中央领导多次对民营经济给于高度肯定,连续做出支持民营经济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承诺,但是市场氛围还有待继续改善。

第四,中国经济四十年的高速增长成为历史。四十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轰轰烈烈,创造了人类经济史的奇迹。四十年来,中国GDP实现了225倍的增长,规模达10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经济总量全球占比15%。中国经济从四十年前摇摇欲坠的破帆船,变成了今天乘风破浪的现代化巨舰,告别高速增长,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依靠融资高速扩张的时代结束了

回头我们再来看创业的小生态,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也有四点特征:

第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二十年前,没有会敢预言中国会成为互联网大国,而欧洲和日本却失去了互联网的机会,这背后不仅有创业者自己的努力,更因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产业有着高屋建瓴的认识,毕竟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可以拒绝互联网的国家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生态已经基本形成,未来十年,很难看到能与阿里腾讯抗衡的巨头出现。今天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美团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他们各自都建立了自己的生态,并且共同形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基本生态,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在这个生态之上的产物。

第二,未来几年大量的独角兽公司会死去。成为独角兽,是过去十年中国创业者和投资人共同追求的目标。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坚实的业务做支撑,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独角兽,也会分分钟撑不住。2018年,ofo拉开了独角兽公司死亡的序幕,锤子手机紧跟其后,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独角兽公司无以为继,突然死亡。

第三,上市并不能成为人生赢家。与独角兽公司难以为继相对应的是,即使公司侥幸上市,创业者和投资人也很难成为人生赢家。据统计,截止2018年12月,过去一年在港股和美股新上市的几十家TMT公司中,80%IPO的基石投资人在亏钱;再往前看Pre-IPO轮,50%的投资人有亏损。

第四,依靠融资高速扩张的时代结束了。BAT的成功,大大激励了国内外的资本,大量的资金通过私募基金进入中国,希望能找到下一个BAT。过去的十年,是中国股权投资最为疯狂的十年,也是中国互联网泡沫最为疯狂的十年,很多独角兽都是资本泡沫下的产物。2018下半年,中国的私募基金进入冰河期,融不到资、基金发不出来、创业环境恶化,市场上人民币基金的存量断崖式下降。未来情况可能有所改善,但是过去十年依靠融资高速扩张的时代应该一去不返了,投资人和创业者会更加趋于理性。

商业的本质没有变

时代在变,但是商业的本质没有,归根到底,是如何将货卖给客户,实现商品的流通。

人类形成城市,就形成了人流的聚集,人流的聚集,就形成了流量。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流量入口,南京的夫子庙、苏州的观前街、杭州的武林门、上海的南京路。传统商业,也是流量的生意,星巴克、麦当劳,最核心的能力就是店铺选址能力,中国人说“一铺养三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市口,就有了流量,有了流量,就不愁生意。除了自然形成的流量,商人也会另辟蹊径,通过对专业供应链的整合,制造流量,比如义乌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还有中国人非常喜欢的奥特莱斯。

到了互联网时代,马云说,未来你不做电子商务,你将无商可务。马云创办了淘宝,又搞了天猫,掌控了互联网购物的流量入口,就像南京的夫子庙。京东从3C产品入手,另辟蹊径,有点像欧特莱斯。阿里和京东抢占了先机,抢占了流量入口,在其后十多年的时间,有无数的挑战者,无论是垂直电商还是内容电商,都没有人能挑战阿里和京东的统治地位,归根到底,你的流量比别人贵,卖的东西比别人少。从线下到线上,商品购买的场景发生了变化,但是商业的逻辑本没有变化。

局面在三年前发生了变化,2015年云集和拼多多先后成立,2018年,云集的GMV超过300亿,拼多多的GMV更是超过了3000亿。2018年,堪称社交电商的元年。拼多多和云集能够破局,就是因为他们发动了一场流量革命。如果说阿里京东如同当年的步步高一样,通过竞拍央视广告标王得到了流量,那么拼多多和云集就像当年在农村土墙上刷广告的三株口服液,打了一场人民战争。拼多多通过给用户让利,利用用户希望便宜的心态,在社交平台上完成了流量的裂变。云集则是通过找到KOL,就像找到各地的村长、县长,说服他们一起闹革命,村长和县长再发动群众。这场流量的革命就是去中心化,说到拼团和分销,并不是新鲜事物,这场革命到今天才发生,最大的原因就是微信生态日趋成熟,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公众号、微店、移动支付……为社交电商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阿里巴巴成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马云老师又有了新的想法。马老师说,未来电子商务这个词要消失了,新零售要崛起了,只有做到线上线下和物流相结合,企业才能有未来。现在创业者又要回归线下了,一来是因为线上的流量也越来越贵了,二来是因为线下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了。商场从1.0的百货时代,到2.0集服装餐饮吃喝玩一条龙服务的shopping mall时代,到现在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Mall越来越多,离社区越来越近,而现代的新社区商业配套也越来越成熟。这使得商业的主战场重返线下变成了可能。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商业的本质不会变,要实现商品的流通,就需要完成对流量的掌控。现在线上线下的流量格局已经形成,商业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创业者无非是在这样的生态中完成商业的运作,核心要素无非是线上+线下、社区+社交、拼团+分销。

从流量到产品

商业的本质是商品的流通,而商品流通最大的驱动力是品牌。从狭义的角度看,流量就是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从广义的角度看,产品就是品牌,酒香不怕巷子深。

与互联网公司相似,中国早期的企业,都是从流量竞争开始的。浙大校友史玉柱当然是营销的高手,脑黄金、脑白金,你要看电视,就得看他们的广告,“送礼就送脑白金”,谎言重复一千遍都能变成真理,何况广告。浙大校友段永平也深谙此道,步步高在1999/2000两夺央视广告标王,“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的广告很容易能占领用户的心智。到了OV时代,段永平系的公司更是把营销做到了极致,一线的综艺节目几乎被他们包了。所以不难理解,柳传志坚定地选择了“贸工技”的路线,因为这条路好走,只是走了30多年,联想只见贸易,不见技术。

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更是如此,创业者把流量的争夺发挥到了极致。从门户网站、论坛、博客、电商、网友、微博,到微信、抖音,对于互联网创业者来说,得流量者得天下。发展到后期,更是出现了滴滴、ofo、瑞幸咖啡,一批以疯狂融资做支撑,用购买流量、补贴用户快速扩张的怪兽。

过去的十年,中国的创业者都雄心壮志,希望做平台、做商业模式。现在看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再出现阿里腾讯这样超级平台的机会微乎其微,互联网商业生态也基本成熟。滴滴要做平台,但是现在我用高德地图叫车,而且一次性可以叫六七个平台提供的出租车、共享车服务;ofo要做平台,其实他独立的App根本没有意义,共享单车放在支付宝下最合理,结合芝麻信用分也不需要用户缴纳199的押金;瑞幸咖啡开发了自己独立的App,可是现在也接入了美团,平台的价值也消失了。

但是今天我们如果静下心来盘点,真正伟大的企业有哪些?华为、腾讯(微信)、阿里巴巴(支付宝)、字节跳动(抖音)、大疆、格力……那些基于流量的公司纷纷倒下,而潜心于做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却越来越好。传统的企业更是如此,比如坚持不上市的老干妈,和同样坚持不上市的海底捞。

我认为浙大学长段永平是中国最懂营销的企业家,但是他却从来不以营销为傲,更关注产品。OPPO宣布2019年将投入40亿研发预算,不设上限!而段永平投资的拼多多推出了“新品牌计划”,扶持1000家“拼工厂”品牌升级。

流量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建立品牌,只有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让品牌长治久安。

冬天,创业者如何活着

企业的本质,是现金流的游戏。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产品销售获得现金流,也可以通过银行借贷等举债的方式获得现金流,传统产业基本都是如此。过去十年,大多数的创业公司都是靠融资获得企业经营的现金流。2019,甚至较长的时间内,融资可能都会成为一件比较难的事情,把企业的现金流寄托于外部股权融资,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创业者来说,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开源节流。2018下半年,身边有不少创业企业开始裁员、降薪,我认为这是非常务实的做法。过去十年,由于互联网巨头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互联网行业的人才工资基本都是虚高的,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配比往往是高配。减少不必要的人员配置,降低太过高昂的企业文化支出,包括豪华的团建、年会,优化员工薪资结构是降低成本的最好措施。公司要形成稳定的,有质量的现金流,从2C到2B,从免费到收费,从补贴用户到经营业务,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创业者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企业管理和经营上。过去十年,创业者更像娱乐明星,到处演讲、站台,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扩大个人和企业的影响力上,热衷于做PR,混圈子。年轻的创业者在公司管理和经营上本身就经验不足,又不好好学习,企业最终粗放式管理,损耗严重。ofo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估计有数以亿计的资金,管理者根本不知道花到了什么地方。真正优秀的企业家,任正非、段永平、张小龙、王兴、黄峥、汪滔……都是非常低调的人,很少在公众场合宣扬自己的观点。

从做流量回归于做产品,从做模式回归于做生意。流量的时代已经落幕,无论是线上的流量还是线下的流量,格局已经形成。品牌的本质是产品,只有优秀的产品,才能将流量转化为价值和效益。以前创业者动辄谈模式创新,商业就是生意而已,只有赚钱的生意才值得炫耀,需要不断补贴的模式最终不可持续。

我给藕舫系创业者最后的一点忠告是,无论是什么情况,都不要抵押房子、借钱创业。今天创业者的责任是创新,而创新的风险需要社会资本来承担。中国的资本还是过剩的,如果今天你的想法得不到资本的青睐,又无法通过市场来赚取现金流,实在坚持不下去,就放弃吧。

最后,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从资本的角度看,过去十年是中国创业的黄金期,很多孩子靠着一个PPT就能拿到启动资金。疯狂的投资,推动了创业项目快速扩张,也催生了不少像ofo这样的怪兽,这些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模式创新和商业推广上,吸走了更多的资本和流量,很多潜心于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反而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但是换个角度,当资本泡沫退潮之后,那些真正有实力、真正有定力、真正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更容易浮出水面。当市场的喧闹过去之后,剩下的创业者可以更多把精力放在产品上,放在企业经营上,放在技术研发上,对中国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围环境有起有伏,但是每个时代都是创业的黄金时代,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创业明星。

标签:创业者